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建材 » 智能家電經濟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智能家電經濟

發布時間: 2021-02-09 07:20:50

A.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談談目前我國智能家電企業該如何贏得市場

智能家電企業要准確把握家電產業發展方向,制定正確的企業發展戰略
不斷改進技術專、加強自主創新研屬發,加強科學管理,不斷推出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
注重品牌營造,誠信經營,注重企業信譽和形象
探索強強聯合,技術合作,積極走出去。

B. 智能家電的現狀與發展


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資本市場是一個催化劑。資本市場對智能家電高度關注。往往有了智能概念,股價就升。 雖然智能家電來勢洶洶,但價格偏貴、缺乏殺手級應用、互聯互通困難,成為智能家電「落地」的攔路虎。
先有格力和小米掌門人的「10億豪賭」,後有長虹控股美菱電器拋出的「豪言壯語」,稱傳統功能型冰箱將在未來10年徹底消失,白電的「智能機時代」將終結「功能機時代」。互聯網企業和傳統家電企業,正相互逐鹿智能家電市場,搶占行業的「制高點」。
用戶交互、粉絲經濟、大數據分析等互聯網思維,正席捲家電業。有行業分析師預測,到2020年智能家電的生態產值,將從之前的50億元飆升至1萬億元,智能終端將增至8000億元的市場規模,更有望實現「10年20倍」的幾何式增長。智能家電要「落地」,實現大規模應用,一看價格是否為普羅大眾接受;二看用戶體驗是否足夠好,讓消費者願意為智能功能買單。但是,傳統企業背負著龐大的歷史包袱,在商業模式上很難做出大的改變。
智能家電在商業模式上,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因為用戶數據是值錢的,即使家電企業硬體產品微利,甚至不賺錢,也可以通過數據運營創造新價值。比如,把顧客冰箱缺什麼菜、多長時間買一次的信息,分享給超市。但在智能家電仍處於「信息孤島」的情況下,可謂「智能易得、數據難求」,通向未來的路還很長。
尤其是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白電在聯網、智能化進程方面顯得「老態龍鍾」。
相比於已經能夠跟手機等智能設備聯網的黑色家電—彩電而言,空調、冰箱、洗衣機整體上的智能程度還比較低。如果消費者整套換新升級,成本自然不菲,更遠非換一部智能手機那麼簡單。不可否認的是,多數在用家電都還稱得上半新品、遠未到壽終正寢之時,到底有多少消費者願意忍痛「換新」、為其「埋單」呢? 在互聯網大潮的沖擊下,「智能家電」的概念開始興起。中國家電網發布的《中國高端家電市場報告》顯示,已經有40.7%的用戶選擇了「智能化」這一屬性,預計到2015年,這個數據會上漲到60%。
電信網、互聯網、電視網的三網融合,電視、手機、PAD、電腦「四屏合一」,使得空間壓縮、時間延伸,智能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三網融合及物聯網技術應用後,冰箱、電燈、空調、電視、DVD、音響、微波爐、洗衣機等所有電器都將進入智能時代。通過手機或其他集成設備即可方便地控制所有家電,從而為家電產品互聯互通和產品升級帶來發展空間。眾多家電廠商紛紛發布智能家電產品,更是加速了中國智能家電產品的市場步伐,這將帶來又一次行業的洗牌。
對於未來智能家電的產品演變,《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數據分析,物聯網在家電行業的應用有著較好的用戶基礎,用戶認識度比較高,智能家電產品將得到廠商的大力研發。相信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家電和智能住宅的內涵將不斷發生變化,智能家電的市場前景將廣泛看好。趙文重預測,未來家電發展將以智能化為趨勢,實現「人機對話、智能控制、自動運行」,對現有家庭的日常生活帶來巨大沖擊,也將會全面改寫家電市場現狀和行業格局。信息設備的互聯互通是未來家電智能化的必然趨勢。

C. 2016智能家電行業發展趨勢

目前,智能家庭生態系統碎片化尤為嚴重,消費者常常需要使用多款軟體版來建立和運行智能家權居。BI分析指出,製造商最需要做的是建立智能家庭中控網關,可以是封閉或開放的系統,比如所有的智能家居都進行聯網,使用者可以遠程統一操控。
知識產權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表現,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企業不僅能通過專利轉化為商業價值,成為開拓市場的利器,更能為企業帶來額外的經濟效益。有研究表明,全球企業的平均壽命是12年,超過12年的企業占企業總數的20%。在這20%的企業之中,尤為關鍵的是他們都擁有某一領域的核心專利技術,而這些知識產權正是他們利潤的主要來源和動力。http://ic.big-bit.com/news/221406_p4.html

D. 一個好的智能家電能帶來什麼樣的生活品質

掃地機器人/智能洗碗機等,省時省力的同時,比人類清潔得更干版凈。可以說這類的權智能家居產品,真正有效的解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許多無處安放的痛點,只是不知道這樣替代性工作,是否會讓人們在「懶」的路上越來越遠?不過呢,反正比爾蓋茨也說了:懶是最大的創造力。

E. 如何搭建最經濟的智能家居系統

智能家居的系統很多 其實你問題有點矛盾 智能家居本身就是一個智能小區的升版級相對前者更權加的系統和智能並且融入美感元素 更加人性化 那它的經濟成本肯定相對高
不過就你問題來說 我給你的建議是簡化智能家居的系統 可以只裝安防系統 和背景音樂系統 電動窗簾和電動門窗 這些系統使用性和單位空間系統成本價稍低

F. 智能家電的前景與展望

自去年以來,智能家居的說法此起彼伏、產品風起雲涌,無論是傳統家電企業,還是IT企業,都把搶占客廳作為營銷的主戰場。但是從實際產品來看,卻基本都在探索階段,而缺乏顛覆性的創新產品。很多智能家電推出產品的出發點都是基於競爭層面,而不是消費者層面。因此,在設計上並不能夠做到整體智能。
從智慧家庭的消費需求看,不管是哪個品牌和怎樣的產品,家電設備之間必須是互聯互控互通的,這樣才能組成真正的智慧家庭。但眼前的狀況是,每個品牌基於自身能力的智能方案實為畫地為牢,只關注自己能做什麼,而無法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如果消費者想要實現智慧家庭夢想,就只能選擇某品牌的整套方案。於是,要麼是購買成本太高、要麼是廠家也無實力提供全套智慧家庭產品。於是,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不同品牌的家電產品,但它們卻無法互聯互通互控。最終,每個家庭都被不同品牌割裂成多個「孤島」,這樣也就失去了智能的效應。
現實中各品牌生產商都無法做到兼容所有競爭者,而家聯國際的嵌入式晶元不需要更改產品原品牌與功能,就能實現數據兼容。無論三星還是蘋果,都可通過第三方平台做到客戶的無差別化。在這樣的理念下,並不是競爭性的思維,更不是有你無我的短視,而是融合,通過融合完成一體化的平台。
在市場需求推動下,iComhome家聯網平台只是一個開始,但趨勢已經很明顯,作為家電、家居企業如果不應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就無法做到有「智慧」,也就更無法實現智慧家庭。
因此,在消費需求主導市場背景下,不進入大數據平台的智能家電、智能家居終將走向消亡。 展望未來,今天智能手機步入大眾生活, 成為最終的控制終端,為智慧家電的普及做足前提。
智慧家電將會成為智能家居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完美融合後,即將具備更有效率的能源應用、互聯的家電網路、雲端安全。

步入智能晶元的家電,受用戶智能手機控制,完成用戶給定指令。
普及阻力
現代的智慧家居電器在國外以中等收入家庭較為普遍,國外中等收入家庭擁有一定收入的經濟實力,家電智能化普及的阻力較小。
對於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家庭對生活品質的需求,國內的智能化應用才會有存在的空間。
前進的腳步
隨著我國科技應用的大眾化,在未來十年內,將會迎來城市生活家電的智能化,屆時,智能家電的規模化普及將逐步拓展。

G. 什麼是智能家電

智能家電就是將微處理器、感測器技術、網路通信技術引入家電設備後形成的家電產品,具有自動感知住宅空間狀態和家電自身狀態、家電服務狀態,能夠自動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戶在住宅內或遠程的控制指令;同時,智能家電作為智能家居的組成部分,能夠與住宅內其它家電和家居、設施互聯組成系統,實現智能家居功能。
如果把人類智慧特徵能力搭載在某種家電上,從而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完成某些事情,或完成人類不能完成的事情,這樣的家電就可以稱之為智能家電。因此,具備靈敏感知能力、正確思維能力、准確判斷和有效執行能力,並把這些能力全部加以綜合利用的產品就是我們所說的智能家電。
其實,智能家電一點也並不神秘,回想早期的電熨斗、電飯鍋溫控器,其實它們就有了智能化的特徵。但是那個時候智能化特徵相對來說比較低,也沒有形成智能化的概念。而隨著感測技術、晶元技術、RFID技術、網路技術的發展,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電就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了。
智能家電就是將微處理器、感測器技術、網路通信技術引入家電設備後形成的家電產品,具有自動感知住宅空間狀態和家電自身狀態、家電服務狀態,能夠自動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戶在住宅內或遠程的控制指令;同時,智能家電作為智能家居的組成部分,能夠與住宅內其它家電和家居、設施互聯組成系統,實現智能家居功能。

H. 智能家電和原來的普通家電有什麼區別

智能家電是未來的家電的趨勢,智能可以實現不用遙控,不用手控,只需要語音就能啟動關閉家裡的家電!就像TCL的智能家居產品,有人工智慧小T,只要呼叫小T就能完成很多操作!是現代科技進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