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建材 » 在家居士佛堂布置圖片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在家居士佛堂布置圖片

發布時間: 2021-02-10 01:05:13

❶ 在家居士如何設置佛堂

這是常常被人問起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家學佛需要設置佛堂嗎?如果需要,又應如何設置? 這要看各人的情況而定。如果住處很小,或者住於公家宿舍,與同事、同學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棟房子,當然有所不便,那隻有在定時課誦之際,暫以佛經代表佛像,置於相當的位置,不必設置香爐、燭台,也不必供水、供花、燒香,僅於課誦前後,問訊、禮拜,以表示虔誠、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當然可以設置共同的佛壇或佛堂;如果僅是自己一人虔誠學佛,則不可由於表現特殊,強設佛壇,而招惹大眾的怨憤。 如果全家之中,僅自己一人學佛,也當比照住於公家宿舍的辦法,否則會引起家庭的口角。不要由於學佛,而使家人對佛教產生惡感、嗔嫌。如果全家信佛、學佛,或者你是家長,或夫婦共同學佛,而家中尚有裕余的空間或裕余的房間,最好能夠設置佛壇或佛堂。 如果設置佛壇,應該選擇客廳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後不可臨窗,應當面對門窗,陽光充足,使人進門便可一目瞭然。佛壇是家庭的中心,要能產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於地理師所定的方位可以作為參考,但也不必拘泥、迷信。只要不把佛像面對廁所、爐灶或直接面對自己的卧床就好。在設立佛堂時,應選擇一間靜室,不是小孩、貓狗嬉戲出入之處;也不是會客、談笑、宴飲之處,而只是用於禮誦、禪修,不作其他用途。 如果家中原供有關公、媽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時,不可由於信佛、學佛而把他們立即廢除,應該逐步進行。先將佛菩薩聖像安於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於兩旁,不必另設香案、燭台。因為一切善神、祖先都會護持三寶且親近三寶,供設佛菩薩聖像之後,他們也能成為三寶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遷移佛壇和佛堂之時,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視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於祖牌可以移置於寺院的往生堂,家中並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則可置於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處,改以較佛壇為小的祖壇,單獨供奉。例如寺院規模較大者,都會另設有往生堂,專供往生牌;寺院規模較小者,即以大殿佛壇的兩側供置長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對祖先表示慎終追遠的孝思,也能顯出對佛菩薩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別於慎終追遠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薩聖像,不需太多、太雜、太亂。可以一佛代表萬佛,以一菩薩代表一切佛菩薩。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葯師佛,任擇其一即可。如果已經有了佛與菩薩的聖像,則置佛像在正中或後上方,菩薩像在兩側或在前下方,務必要使佛突出,以顯其尊貴。聖像的大小尺寸,應該和佛壇、佛堂的空間位置比例相稱,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聖像很小,且是以七寶所成,則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龕來襯托出佛像的偉大。 請購了佛菩薩的聖像之後,一般人大多崇尚舉行開光儀式。以佛教的觀點而言,開光儀式並不一定是必須之舉。因為佛菩薩像只是用來當作修行的工具,佛菩薩的感應遍在,而以聖像作為致敬的物件,若無聖像,便無可作為禮拜、供養和恭敬的物件。通過類此的修行後,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薩的感應;但最重要的是在於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發,不在於聖像本身。所以,聖像是否開光並不重要。 在釋迦世尊住世的時候,因為佛去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人間的弟子們思念佛院,所以,為其塑了像來供養,其中也沒有見到有關開光的記載。至後世,乃以經、像、法物、塔、寺等,代表著佛的住世、化世。不過隆重的儀式能使更多人起敬生信,所以後來漸漸地有了各種各樣的供養儀式,而開光就是其中的儀式之一。因此,迄今,各寺院若新塑佛像,也都集合信眾舉行開光儀式。這猶如學校開學、公司行號開幕、建築物落成時所舉行的開幕剪綵等儀式一般,是為了慎重地向大眾宣告,所以舉行儀式。 至於個人在家庭供養佛菩薩的聖像時,並不需要昭告社會大眾,所以也不一定需要舉行開光儀式,只要以虔誠心、恭敬心將聖像安置供奉,然後以香、花、水果等供品供養,日日不輟,使其保持新鮮、整齊、清潔,就能顯出聖像所在的神聖氣氛,藉此以引發修行者的道心。 為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所燃的香,以精細、清香為原則,家庭佛堂一次以一炷香為宜,不要大把地燃燒香燭,以免造成室內空氣的混濁。香類以自然的檀香、沉香為佳品,不宜用化學香料或動物香料調制的線香、棒香。現代家庭的佛堂,可以電燈代替蠟燭,且應常常清理供桌、香爐、燭台,換新供品,至少該保持沒有灰塵或枯萎腐爛的花果食物。每天最好應該有定時的早晚課誦,至少早晚也須燒香、供水。外出之前,到家之時,也當先在佛前禮拜,以表示感謝、恭敬、繫念之心。(聖嚴法師著《學佛群疑》) 問:以環境支配,斗室分出供佛與食宿,佛位與置床只一布蔽隔,力薄心凈而供養,是否對佛有過失?祈示(顏佛兆) 答:力不及也,非故褻慢,不得為過。至於供養亦不以物質為貴,經訓以法為上,又何傷乎力薄也。(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他說請問在家中布置小佛堂,是否可以安置在廚房隔壁?佛像是否一定要面對西方? 答:這要看你家裡房屋的結構,不一定在西方,供佛、供菩薩都供在上方。哪個方是上方?不一定。什麼叫上方?這個位置是外面人走進來,無論從哪一道門走進來,他第一個看見,這個位置叫上方。所以就看你的房間有幾個門,有一個門,他一定是面對著這個門;有兩個門,他的位置一定是兩個門進來,頭一個看見的,而不是背對著門。背對著門那是下方,下方是主人的位置,上方是上賓、貴賓的位置,這個禮節要懂。 放在廚房隔壁也沒關系,尤其現在,特別是香港這個地方,居住環境是很緊張,空間非常小。甚至於有很多同修家裡,最近我很少到同修家裡去,七七年我第一次來講經,常常有同修邀請我到他家裡去參觀,有很多家裡真的只有一個房間。那麼沙發,客人來接待的時候,實際上他不接待客人,我們去參觀,他就是一個布簾子拉起來。像這種情形之下,供佛像要供,供佛像等於說就是一個房間,我們供佛像或者供在櫃子裡面,就像佛龕一樣,不禮佛的時候門關起來,禮佛的時候門打開,這最好。沒有這個,我們就用個簾子,拜佛的時候把簾子拉開,不拜佛的時候把簾子拉起來,這樣就很好。所以都是要看自己居住環境空間來布置。

❷ 在家居士佛堂布置

由於佛法的普遍抄性,佛教已深為大眾所接受;學佛者,於家中設置一方佛堂,不但可以早晚禮拜作修持功課,同時能夠帶來家庭的安樂和諧氣氛,具有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是家庭中的共同精神維系。
而在家居士佛堂布置一般是這樣的:
首先,如果都是佛教徒,彼此同意,可設置一共同的佛堂。如僅自己一人學佛,則不宜表現特殊,以免強設佛堂反招惹眾人之不滿。
其次,可以擺放在客廳安靜無雜物的位置,也可以單獨拿一個房間擺放也可以。
再次,可以擺放一些佛吉祥物或者佛法器;這建議你可以到無相銅爐官網恭請即可。
最後,需要設香爐、燭台、供水、供花、燒香,僅於課誦前後,問訊、禮拜,表示虔誠恭敬即可。對了,燒香是為了表示我們的真心供養,切勿使用劣質香或者化學香;這個理相信善信你也懂;如果一旦使用了,會把你功德折損掉的;所以,最好是你可以恭請一款天然香,或者你到無相銅爐官網定製天然的無相吉祥香更佳。
阿彌陀佛!

❸ 怎樣在家布置佛堂

可以去地來藏論壇,搜索一下源【佛堂】
有九年的帖子可以參考,同修的帖子多得不得了。

【地藏論壇】,佛教資訊版,裡面好多同修在免費結緣贈送地藏菩薩本願經的。
txt的電子書格式,mp3格式搜索一下有大把,可以下載學習讀誦。
還可以參加地藏論壇的地藏經共修啊

和地藏菩薩有緣的人,到【地藏論壇】學佛很好,【地藏論壇】建立近十年,被超過二十萬的學佛弟子所喜愛。在這么一個五濁惡世裡面,佛弟子罕見,正信佛弟子更加罕見的時代,地藏論壇竟然聚集了超過二十萬的海內外正信佛弟子!

大福之人,得聚大福之地啊

願我臨終無障礙,彌陀聖眾遠相迎;
迅離五濁生凈土,回入娑婆度有情。

❹ 家中佛堂的布置

應該選擇在一個抄干凈的,明亮的,空氣流動、光線充足、安靜不吵鬧的角落,切記不可以按放在夫妻房間。

俗話說,菩薩都是朝南坐的,所以最好選擇的是坐北朝南的位置。此外,家庭佛堂的布置,少不了請一座佛龕。這佛龕的大小以及高度,

都沒有特別的規定,一般按照自身家庭環境而做相應的選擇。布置好佛龕後,就要請菩薩歸位了。不須特別選擇吉日吉時,也不必看地理方位,

只要心存誠敬,便「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當然佛像開光是很重要的,可以選擇寺廟開光之日進行開光。這里你可以選擇一款好點的香在

開光的時候供奉菩薩,佛家認為好的香(天然植物香)能溝通凡聖,為最殊勝的供品 。所以,請一款好香是非常必要的,起的作用非常大的,

若誠心敬佛,建議善信你考慮考慮到無相銅爐官網請一款祈福香,供奉菩薩,更能夠得佑得福!

南無阿彌陀佛!

❺ 家裡佛堂怎麼布置

隨著歲月的流逝,佛教卻並沒因此而沒落。佛教,從2000多年前的漢朝時期由印度,經西域從而進入到中國。當今社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信奉佛教,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們在家裡布置起佛堂來。眾所周知,這家庭佛堂的布置是相當有講究的。
一:家庭佛堂的布置其位置和時辰
應該選擇在一個干凈的,明亮的,空氣流動、光線充足、安靜不吵鬧的角落,切記不可以按放在夫妻房間。俗話說,菩薩都是朝南坐的,所以最好選擇的是坐北朝南的位置。此外,家庭佛堂的布置,少不了請一座佛龕。這佛龕的大小以及高度,都沒有特別的規定,一般按照自身家庭環境而做相應的選擇。布置好佛龕後,就要請菩薩歸位了。不須特別選擇吉日吉時,也不必看地理方位,只要心存誠敬,便「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當然佛像開光是很重要的,可以選擇寺廟開光之日進行開光。
在現代住宅高樓化,室內空間有限的情形下,在沒有單獨的空間可供做為佛堂的使用的情況下,很多人以較高處的空間或書櫃來做佛堂的擺設,這時就要注意風水上菩薩的安放一定要在最高處,切記被壓,菩薩的上面不可以安置亂七八糟的雜物。包括佛學上所有的書籍也要按放在書櫥的最高處,不可以與其他書籍同放,也不能放在佛像下。佛像供放之後,若有損壞,要及時修補,若不需要的時候可用布包好送到廟里結緣與他人,不可隨意亂丟。
二:佛堂必須分神位
根據各人的信仰不同,所奉的神佛各不相同,比較流行的有觀世音菩薩,西方三聖,文財神,武財神等等。一般居家風水佛堂所供奉神佛,以清為宜,以混為忌,如神位多,祈福信息最易產生干擾,總之供奉佛菩薩聖像,不需太多、太雜、太亂。佛教和道教的需要分開供奉,福祿壽三星等等都屬於道教,不可以和佛教類的放一起,可以放在護法的位置,位置稍微低一點點,擺放的時候要層次分明。
佛堂風水注意細節:
1.佛堂、客廳忌粉紅色牆及地板。牆面宜乳白,米黃,淺黃為佳。
2.佛堂上方忌壓梁。
3.佛堂下方忌放電視機,忌放電冰箱。
4.佛堂下方忌放酒類。
5.佛堂下方忌放椅子,不安定。
6.佛堂下方和上方忌放污物。
7.佛堂前方忌沖柱子、電線桿、他人屋角、水塔。
8.佛堂右方宜靜不宜動物品,因是白虎方不宜有動物品。
9.佛堂正前方忌有電視機對照。
10.佛堂前方忌掛衣褲,對菩薩不敬。
11.佛堂左、右、正前方忌沖門路,不安穩。
12.佛堂背後忌有廁所馬桶,同時忌正對廁所。
13.佛堂勿正對灶口,廚房。
14.佛堂不宜安在頂樓炎熱之處。
15.佛堂前不可穿內衣褲走來走去,對菩薩不敬。
16.財神位下有水龍頭或者魚缸,為財神下水,凶!

❻ 家庭佛堂如何布置

如何在家設置佛堂?如何供佛?是很多初學者都會遇到的問題。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內心恭敬為上,其他的都可以慢慢學習。設置佛堂,要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家中有人不信佛,那麼為了避免家庭中出現矛盾,佛堂就不宜放在走動頻繁的起居室(客廳)正中間,可以選擇房間的一個角落,或者陽台、書房以及獨立的小房間內,以安靜為主,因為你是要在那裡做功課的。
當你選擇好佛堂的位置,就可以根據這個位置的面積(大小)自己設計佛堂了。既然是佛堂,那麼佛像是少不了的。藏傳佛教有唐卡,漢傳佛教有佛像繪畫,這些都是可以掛在佛堂的牆上的。佛堂內通常要設一供桌,供桌可以根據佛堂的面積找人定做,也可以用家裡閑置的桌子代替。
供桌上可以擺放佛像,有條件的可以為佛像製作一個佛龕。通常佛像是放在供桌的正中間靠牆位置,菩薩像分列兩邊,邊上是護法像。佛像的旁邊或者佛龕上要放置一本經書,這代表佛法。經書要用黃布或者哈達包起來,以保持干凈。佛堂里最好能擺放一張皈依上師的照片。
佛教中比較重視對佛像的開光,關於開光的意義,以前的博文有詳細闡述,這里不多贅言了。有些佛友家裡的佛像,在請回來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能開光,其實也不要緊,誠心誠意的供奉,佛力一樣會加持的。
供桌上常見的供具有:供杯(藏傳佛教是七供杯或者八供杯,代表:水水花香燈油果樂;漢傳佛教是三供杯,代表:佛法僧)、香具(藏傳佛教多用卧香盒,漢傳佛教多用香爐)、供燈(藏傳佛教多用酥油燈,漢傳佛教多用香燭,現在也有蓮花狀的電台燈可以選用)。這些是常見的供具。
除此之外,藏傳佛教的居士在佛堂里還可以供八吉祥、曼扎盤、朵瑪(食子)、法器(金剛鈴、金剛杵、法鼓、木魚等)、凈瓶、寶瓶、小佛塔、舍利、甘露丸等。這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不要攀緣就好。
佛堂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干凈,供桌要經常清潔,以免有塵土或者香灰。供杯每日要換水,一般是早上起來供水,傍晚再把水撤掉,撤水的時候,要把供杯擦拭乾凈,以免遺留水漬。供香和供燈時要注意防火,最好有人在家的時候再供。
供水撤下來後,可以灑到屋外、花園、草地,可以灌溉樹木、花草,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灑到廚房的水池裡,並做這樣的觀想:希望這些被佛菩薩加持過的凈水可以利益到廣大無邊眾生,利益到下水道里的眾生,希望眾生藉此能獲得暫時的安樂和究竟的解脫。
除了每日的供水、供燈、供香之外,我們還可以供花、供水果、供其它的一些食物(乾果、糕點、香油等等),鮮花、水果、食物可視情況供一天、兩天、三天乃至多天,如果出現發蔫則要撤換下來。撤換的時候,做如下觀想:感謝佛菩薩的應供和加持,祈願佛力加被,讓我不離正法,直至涅槃。(類似這樣的話,如果有自己熟悉的文字或者偈子,照念就可以。)重要的是我們要在這一刻有這樣的一個發心或者祈願,最好不要不做任何觀想就把供品撤掉。如果經濟條件不寬裕,每天就供水好了。
無論是做功課還是每天的上供,不要把這些當做是一個壓力來完成,而是要當做一個好的習慣來養成。至於其過程中,某些地方做的不如法,也不要擔心佛菩薩會不高興,會怪罪我們,沒有那樣的事情。佛菩薩是最平等、最慈悲的,他們像母親呵護孩子一樣呵護我們,怎麼可能因為我們在供佛過程中的一點過失責備我們呢?因此不要有那樣的思想壓力和負擔,用我們的虔誠心去供就好了。

❼ 怎樣布置家庭佛堂

凈土家庭佛堂布置
1、准備 設置佛堂的環境選擇應注意些什麼?要看風水方位嗎?應掌握的原則為何?身為佛弟子,平時除了常到寺院禮佛、聽經聞法及參與法會共修以外,如果因緣具足,亦可在家中設置佛堂。設立佛堂時,宜選擇整潔清新、空氣流動、光線充足、安靜不吵鬧的地方為原則。不須特別選擇吉日吉時,也不必看地理方位,只要心存誠敬,便「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一般來說,若空間配置上許可,佛像可以朝向大門。如果是與家人或同事、同學等共住一處時,應先徵得大家同意再設置佛堂;若是他人不同意,可以收藏方便的佛像代替於課誦時請出,課誦後再收藏,不宜勉強設立佛堂,以免引起他人困擾。 若住宅空間有限,佛堂無法單獨成為一間時,如何設置合宜的佛堂?以現代住宅高樓化,在室內空間有限的情形下,若沒有單獨的空間可供作為佛堂的使用,可與客廳規劃在一起,以較高處的空間或櫃子來做佛堂的擺設,簡單的佛像輔以香爐或卧香,再搭配鮮花即顯庄嚴肅穆。最好卧室不設佛像,床上不要打坐、拜佛、誦經;如果只有一間房子,最好平常將佛像用布遮蓋,禮拜之時,要把床鋪整理整齊、清潔,再揭開佛像;如果除了床鋪沒有任何位置,坐在床上,也可以做為修行場所。總之,是以恭敬、清凈心來做到肅穆、庄嚴的程度為原則。 設立佛堂應該准備哪些東西?到哪裡可以准備這些東西?可以佛堂的大小來准備佛堂中的物品,包括佛菩薩像、法物、佛龕、拜墊、經書、花器、香爐或卧香、燭台(或電燈燈台)、無盡燈、凈水杯、供果盤等,物品可增可減,只要對稱、庄嚴即可。等佛像歸位後,還應在佛像的右手邊,放置一本佛經(如:大般若經、地藏經、葯師經等),在佛像的左手邊,放置一座舍利塔,這樣可以得到佛陀身、語、意功德的加持。此外,供桌前方也可以圍上桌圍,置掛庄嚴布;供桌旁亦可掛幢幡。2、設施有人說西方接引佛和地藏菩薩不能放在家中供養,因為那是接引亡者的,是這樣的嗎?一般佛堂上所供養的佛像有那些?選擇掛軸、立塑像或坐像的原則是什麼?供奉的佛像或菩薩像,可以與自己本身修持相應的為主。佛像供奉於中央,並與佛堂或佛桌的大小配合。佛在心中,只要誠心,佛菩薩像都可供奉在家中。一般佛堂有釋迦牟尼佛、三寶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葯師佛)、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阿彌陀佛等。依空間的大小以及佛桌到天花板的高度來衡量(以不頂到天花板為原則),供奉佛菩薩聖像可用紙繪、木刻、銅鑄等,宜簡單庄嚴,不論是坐像、立像、卧像皆可,可依各人的喜好相契來選擇。切忌紛然雜供,有失庄嚴。供器:供桌上可擺設花瓶、燭台、燈台,凈水杯一個或三個,香爐放中間(不移動為佳)。法器:可准備木魚、大磬(或引磬),課誦時欲司犍槌,亦當如法,聲音宜小,切莫擾亂他人。經書:課誦本可整齊放置佛前,保持佛堂的潔凈庄嚴,亦可收藏,課誦時再請出。假若佛堂有空間,最好能設一個經櫥,凡佛經、佛書、佛教雜志等,都可陳設其中,供人閱讀。佛堂對聯(參考用)橫批:蓮池海會右:人天缺陷不念彌陀更念誰左:吾佛慈悲廣度眾生當度我 橫批:智慧如海右:蓮花座下禮能仁左:貝葉行間修福慧 橫批:佛光普照右: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左: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橫批:佛光普照右:凈土蓮花已待君左:家庭親屬皆歸佛 佛堂上可以置放道教的神明嗎?佛堂設置後,祖先牌位應放置何處?正信的佛教徒在設立佛堂時,應以供奉佛菩薩像為原則,佛堂不宜作扶乩問卜之用。我們擺佛像,供養三寶,擺佛堂要很如法。釋迦牟尼佛一定是在正中間;跟著是佛陀,葯師佛,阿彌陀佛;之後旁邊擺菩薩;再旁邊師擺護法神、財神、其他的關公啊。這樣擺,才是如法的。有些不知道啦,把毛澤東的像擺很高很高的地方,或者釋迦牟尼佛擺很低。你錯了,你哪裡有福報呢?你看佛像都不會擺,佛像怎樣如法供奉你都不懂。有些人甚至擺一些我們不需要供奉的,有些人是佛道不分。有的供奉,這邊坐著觀世音菩薩,那邊坐著一個北帝,你是信佛還是信道呢?你不了解啊。有些呢,甚至觀世音菩薩坐旁邊,那邊就坐一個齊天大聖,還說齊天大聖很靈感的。其實你明白嗎?齊天大聖是《西遊記》上面,小說里講的。佛像的左邊或右邊均可供奉祖先牌位,可另設一小桌,亦可一同擺設在佛桌上,以親位卑,若置中恐損亡親之福,或恐亡靈不敢來棲。供台上置兩香爐,一奉佛、一奉祖先,立、環、卧爐皆可。但佛之爐應高大,祖先之爐須低小,以示恭敬三寶。平日各上一炷,一或三杯清水。周日節慶時,可視條件因緣供奉鮮花、水果及各種供品。供佛菩薩之供品中午後可撤而分食;供祖先之祭品,則宜待夜後,方撤,或隔數日撤亦可。佛弟子既供佛像,每日至少須供香、供水,並不忘禮拜及唱念三皈依。供台上應保持清凈庄嚴,除經典、香燭及各種供養具外,不宜置他物,且應常擦抹、清潔之。 佛堂上的佛像以及香爐等器物應如何清潔、維護?佛堂、供桌、香爐、燭台,應經常清潔庄嚴為要。清理時,應用專用的布、水桶等,不可與其它處共享清掃用具。佛桌上不可亂放雜物。佛桌上平時應當擦拭清潔,除放置佛像、香爐、佛燈、燭台、花瓶以外,其他物品千萬不可放在佛桌上,否則就犯了不敬三寶之罪!有的在家居士的佛堂內,擺設雜亂,桌上放置火柴、衣、帽、鎖匙、道符、進香令旗、整束的香、茶杯、玩具、外道書本等物,將佛桌當作陳列桌,雜陳紊亂,不堪目睹。香爐上的「香腳」,即燃燒完的香枝,每天早上擦凈佛桌時要予拔掉,並收集成袋後,再拿到寺院的金紙爐內燒掉,以示尊敬!佛前供花,要每天澆水一次,若花已謝了,不可再擺設,應拿掉曬干,再丟棄於干凈的大河溝內,或埋或放於山上,勿讓人踐踏,不可丟棄於垃圾堆上。花不可一供佛桌上,都不肯去動它,任其瓶內水臭了、花謝了又不換,等臭氣沖鼻,花朵全部凋落,才要換洗。如此相當不敬!本是香花供佛,最後卻犯了污染三寶之罪,實得不償失。既然發心供佛,定要時常保持佛桌上干凈無染,如此方具功德,否則反具業障。供花的時候,如果是玫瑰花有刺的話,應先把刺剝掉,否則容易招感口角是非。供水時,必須先將供杯仔細地拭擦乾凈,杯中水線應低於杯口約一粒麥子的距離,如果水太多溢出杯外,將導致破戒;反之,如果水太少,又將使受用減少(空的盛器放在供桌上會減少我們的福德)。供花,比如插花的花籃,這種花有一面是葉子的,另外一面是花的,應該將有花的那一面對著佛陀,將有葉的一面對著自己,這樣才是如法的真心的供養佛陀,供養三寶。最好插一個圓的,你自己看到,佛陀也看到,這樣就好了。點蠟燭,有些人點蠟燭的時候,那個蠟燭造成一個塔一樣的,然後再點著,一點之後就變成怎麼樣呢?你破壞兩座塔,那就是破壞佛塔,這個過失是很大的。所以供奉的東西要很如法,有一些支香,一支一支的,那個包裝上面有的印著一尊觀世音菩薩。這些要很注意,將這些印有觀世音菩薩像的包裝紙收集在一起,之後如法地燒了它。有些經書很殘舊,真的不可用,都不可以隨便亂放,應該念一遍《心經》、三遍往生咒,然後如法地燒掉,那個干凈的灰倒進大江大河大海裡面,這樣就比較如法。不可以隨便地扔到垃圾桶里,這樣就減少自己的福報啦。大家要注意,供水杯,如果是空杯,不可以擺在佛台前面,最好是反扣過來,放在佛台上面就可以。空的東西不要擺在上面,而且那個花瓶插了花,如果花枯萎了,謝了,花拿走以後,空花瓶要不就收起來,要不用紅紙皮來把它蓋好,不要擺一個空瓶在那裡。在夏天我見到很多人家裡電視機旁邊擺了兩個高高的花瓶,空的,這是不好的。如果你是座北向南的住宅,夏天你在西邊擺一個空的花瓶的話,很快你的先生在外面就有女人了,就有外遇了。這個緣起就是這樣的,所以最好不要擺一個空的花瓶。佛堂前面一定要很乾凈才行。佛堂要很清凈,如果很清凈的話,而且你整天用鮮花來供佛,你就會身有香氣,你不用灑香水了,都不用打扮了,你走出去自然有香氣。但是如果你佛堂很臟,你要注意,很快,或者下輩子你就會有狐臭。因為連三寶的福田,你自己都不會去恭敬,都不會如法地去把清潔搞好。而現在的人,造香爐造得不太好,上面大大的一個佛字,其實這個不好,有個佛字的香爐上面插香,這個是不太如法。當然如果我們請了,怎麼辦呢?都沒問題,你就不要把它擺在地上。佛堂一定要有開光、灑凈或安座的儀式嗎?開光、灑凈、安座的儀式是個人對宗教信仰的認識與體驗,視個人需求而定。設立了佛堂之後就要永久供奉嗎?若是居家環境是長久的,只要有心,自可以長期供奉。若是居家環境改變,或是遇到人事變遷,是否繼續設置佛堂供奉,則以不自惱為考量原則。3、禮儀家中既已設立佛堂,應視同在寺院的殿堂,應遵守佛堂的禮儀。在家修行的時間,以早上、晚上為宜,身心清凈輕松,才能專注、虔誠;如果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當然也可以選定不同的時間。外出前、回家時,應到佛前禮拜,如同向家中父母長輩稟告、請安,以示對佛菩薩的感謝、恭敬、繫念之心。我們知道是真實的佛菩薩的時候,我們心心念念能夠憶念三寶,這樣子能夠很快地增長福德、智慧,能夠成就我們的福德。如果你懂得這樣去做的話,你出門一定會很安全的啦,不用擔心,你當真正的佛菩薩住在你家裡,佛菩薩整天都照著你,所以要有這個恭敬心,要稟告三寶。你有什麼重大的事情,應該首先要祈禱三寶,稟告三寶,這些才是最重要的。有些夫妻同房,她喜歡戴著一個佛像,玉的觀世音菩薩或者玉的彌勒佛,這樣戴在身上。大家一定要注意,在夫妻同房的時候一定要拿走,拿出來擺在佛堂,你不可以擺在主人房。夫妻同房你如果戴著它的話,這個就是犯了邪淫,你雖然是夫妻還是犯了邪淫,為什麼呢?因為你在三寶面前啦,戴著佛像進去,所以這些一定要非常謹慎。這些是很微細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否則的話,有些人以為我供養佛菩薩供了很多年,為什麼好像沒什麼靈感。其實你知道嗎?你往往不知不覺地在三寶面前種下很多的惡因,反而會不好的,你怎麼說三寶不加持你呢?你自己不懂得如法去修福報。 佛堂每天都要奉茶、供果及上香嗎?設置佛堂後,可隨各人修持做早晚課誦,或早晚上香(早上可上供水),日日不輟,持之以恆。供花供果不一定要天天更換,凡遇到佛菩薩的紀念日或逢初一、十五再行供花果即可。獻供時,應親自雙手奉獻。供品的品類,質料是以各人的財力可能負擔的范圍為原則,不敷衍也不鋪張。但供品應美觀、庄嚴,端嚴陳設供品是自己將來成佛時所具相好的因。供養以動機純正最珍貴,因為其實三寶是不需要這些供養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眾生能累積資糧而來做的,而供養也以發心廣大的前行、思惟三輪體空的正行及普皆迥向的結行三清凈為關鍵。佛堂上應點油燈、蠟燭嗎?一般點燈或點佛前燈的原則為何?油燈、蠟燭的點燃需依環境及個人習慣來定,一般來說,不是每個居家環境都適合點燈,在安全無虞的前題下點燈即可。(燈油不論奶油、酥油、植物油都要很乾凈,而燈心要格外潔凈,根部直穩,表戒律清凈。中部厚實,表禪定力佳。末梢心尖易點著,表智能力。酥油燈應該十分明亮,燃燒應盡可能地持久。)初一、十五要上供菜嗎?若放供菜,以幾項、幾碗為宜?凡遇佛菩薩紀念日或初一、十五時可准備鮮花、水果供養。若要放供菜,可以六樣,初碗,加一碗飯為宜。如果自己飲食十分充足的話,食物的「薦新」應該選擇最好的素食(忌用葷腥)來供。家中有人往生時,佛堂應該要遮蓋起來嗎?因人往生時尤須諸佛接引,佛像無須遮蓋。因事出國或多日不在家,佛堂無人照料時,應如何處理?若是因事外出多日,家中佛堂無人可以照料,行前需將佛堂整理干凈,並注意用火、用電的安全,待事畢返家後,再行處理即可。 四、更新、遷移、安全舊佛堂更新時,舊佛堂以及原來設置的佛像、器物應如何處理?舊佛堂更新時,若是原來的器物可以使用,最好繼續在新佛堂使用,非不得已,則可以燃燒處理的器物都要用干凈的爐焚燒處理為要。搬家時,佛堂的搬遷應注意哪些事項?若是佛堂需要搬遷,行前可以先上香告知佛祖,亦可以自行誦經或念佛。搬遷時要注意佛像及器物的包裝,避免因搬動造成的損毀。佛堂上的注意事項有哪些?佛堂因使用香燭,室內應保持光線明亮、空氣流動。外出前,應將油燈、香燭之火熄滅。佛堂是清凈庄嚴之處,作為禮拜、課誦、禪修、研讀經書等修持所用,不宜於中嬉鬧談笑、宴客飲食、不可穿內衣褲走來走去及做不凈之事等,以免有失對佛菩薩的恭敬。設置佛堂對居家生活會有什麼影響?(設置家庭佛堂不但方便自課修持,家中有佛堂,正如同佛菩薩常隨我們左右,給予我們加被與依怙,能帶給全家人靜心安定的力量,並作為家庭的精神中心,親友來訪時,亦可以適時接引,而有弘法與度眾的教化功能。)佛堂在佛法中為像法布施,設置家庭佛堂不但方便自課修持,而且具有如下幾點殊勝的意義與功用:具有安定人心之效:在家中設置佛堂,不但表明自己是佛弟子,有了信仰的皈依處,也說明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與尊重。而且家中有佛堂,正如同佛菩薩常隨我們左右,給予加被,給予我們依怙,能產生安定力和安全感。具有弘法度眾之用:家中有了佛堂,這是非常榮耀的事,若遇到親朋好友來訪時,可以引領參觀佛堂。若有信仰者,可以請他們上香禮拜,彼此在佛法上有思想的交流;若是尚未起信者,可藉此機緣詳細解說佛前的庄嚴及法物的名稱和用途,並稱贊諸佛菩薩的功德、佛陀的偉大及信佛的好處等,使其對佛教有初步的認識,留下美好印象,待因緣成熟時,自能得度。提供課誦自修之所:佛堂可以提供我們早晚課誦、禮拜、禪修、研讀經書等修持的功能,藉由在佛堂的修持,可以去除煩惱,改變氣質,增長福慧,凈化身心。令不忘失修行之心:佛弟子若因忙於事業或因住家遠離寺院等因素,無法常到寺院共修,則可能會漸漸與三寶疏遠而忘失菩提心,正如人言:"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如果家中有了佛堂,則時時刻刻與佛同住,提醒我們不忘初心,精進不懈。

❽ 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壇·佛堂佛像安放方法·佛堂安置簡介

這要看各人的情況而定。如果住處很小,或者住於公家宿舍,與同事、同學等 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棟房子,當然有所不便,那隻有在定時課誦之際,暫以佛經代表佛像,置於相當的位置,不必設置香爐、燭台,也不必供水、供花、燒香,僅於課誦前後,問訊、禮拜,以表示虔誠、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當然可以設置共同的佛壇或佛堂,如果僅是自己一人虔誠學佛,則不可由於表現特殊,強設佛壇,而招惹大眾的怨憤。 如果全家之中,僅自己一人學佛,也當比照住於公家宿舍的辦法,否則會引起 家庭的口角。不要由於學佛,而使家人對佛教產生惡感、嗔嫌。如果全家信佛、學佛,或者你是家長,或夫婦共同學佛,而家中尚有裕余的空間或裕余的房間,最好能夠設置佛壇或佛堂。 如果設置佛壇,應該選擇客廳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後 不可臨窗,應當面對門窗,陽光充足,使人進門便可一目瞭然。佛壇是家庭的中心,要能產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於地理師所定的方位可以作為參考,但也不 必拘泥、迷信。只要不把佛像面對廁所、爐灶或直接面對自己的卧床就好。在設立佛堂時,應選擇一間靜室,不是小孩、貓狗嬉戲出入之處;也不是會客、談笑、宴飲之處,而只是用於禮誦、禪修,不作其他用途。 如果家中原供有關公、媽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時,不可由於信佛、 學佛而把他們立即廢除,應該逐步進行。先將佛菩薩聖像安於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於兩旁,不必另設香案、燭台。因為一切善神、祖先都會護持三寶且親近三寶,供設佛菩薩聖像之後,他們也能成為三寶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遷移佛壇和佛堂之時,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視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於祖牌可以移置於寺院的往生堂,家中並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則可置 於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處,改以較佛壇為小的祖壇,單獨供奉。例如寺院規模較大者,都會另設有往生堂,專供往生牌;寺院規模較小者,即以大殿佛壇的兩側供置長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對祖先表示慎終追遠的孝思,也能顯出對佛菩薩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別於慎終追遠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薩聖像,不需太多、太雜、太亂。可以—佛代表萬佛,以—菩薩代表一切佛菩薩。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葯師佛,任擇其一即可。如果巳經有了佛與菩薩的聖像,則置佛像在正中或後上方,菩薩像在兩側或在前下方,務必要使佛突出,以顯其尊貴。聖像的大小尺寸,應該和佛壇、佛堂的空間位置比例相稱,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聖像很小,且是以七寶所成,則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龕來襯托出佛像的偉大。 請購了佛菩薩的聖像之後,一般人大多崇尚舉行開光儀式。以佛教的觀點而言 ,開光儀式並不一定是必須之舉。因為佛菩薩像只是用來當作修行的工具,佛菩薩的感應徧在,而以聖像作為致敬的對象,若無聖像,便無可作為禮拜、供養和恭敬的對象。通過類此的修行後,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薩的感應,但最重要的是在於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發,不在於聖像本身。所以,聖像是否開光並不重要。 在釋迦世尊住世的時候,因為佛去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人間的弟子們思念 佛陀,所以,為其塑了像來供養,其中也沒有見到有關開光的記載。至後世,乃以經、像、法物、塔、寺等,代表著佛的住世、化世。不過隆重的儀式能使更多人起敬生信,所以後來漸漸地有了各種各樣的供養儀式,而開光就是其中的儀式之一。 因此,迄今,各寺院若新塑佛像,也都集合信眾舉行開光儀式。這猶如學校開學、公司行號開幕、建築物落成時所舉行的開幕剪綵等儀式一般,是為了慎重地向大眾宣告,所以舉行儀式。 至於個人在家庭供養佛菩薩的聖像時,並不需要昭告社會大眾,所以也不一定 需要舉行開光儀式,只要以虔誠心、恭敬心將聖像安置供奉,然後以香、花、水果等供品供養,日日不輟,使其保持新鮮、整齊、清潔,就能顯出聖像所在的神聖氣氛,藉此以引發修行者的道心。 為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所燃的香,以精細、清香為原則,家庭佛堂一次以一 炷香為宜,不要大把地燃燒香燭,以免造成室內空氣的混濁。香類以自然的檀香、沈香為佳品,不宜用化學香料或動物香料調制的線香、棒香。現代家庭的佛堂,可以電燈代替蠟燭,且應常常清理供桌、香爐、燭台,換新供品,至少該保持沒有灰塵或枯萎腐爛的花果食物。每天最好應該有定時的早晚課誦,至少早晚也須燒香、供水。外出之前,到家之時,也當先在佛前禮拜,以表示感謝、恭敬、繫念之心。 佛堂佛像安放方法作者:卡特仁波… 文章來源:南海海上觀音 佛堂佛像的安放主要根據所修的法來定。以庄嚴、清凈為總圓則。方向一般為坐北朝南。 一般有以下幾種安置法。 1、兩層:上層中間為佛像,左為大乘經典,右為塔,以此代表佛的身、口、意。下層為各種供品。 2、三層;上層同上,中層安置曼扎供或菩薩像或護法,下層同上。 3、五層:上層安置佛像為上師與本尊,第二層安置佛部佛像,第三層安置菩薩像,第四層安置護法,第五層各種供品。 每層安置哪幾尊佛菩薩,根據所修法門及依止上師的教授為要。 下面介紹幾種佛像的組合法: 漢地佛教中常會出現三尊一組的佛像,例如西方三聖(彌陀、觀音及大勢至)及釋迦三聖(釋迦本師、文殊及普賢)等通式。這種情況在藏傳佛教中可說更為多見,在這里筆者列出幾種較常見的組合: 1、三世佛──過去佛以迦葉佛為代表,本師釋迦牟尼為現在佛,彌勒為未來佛。 2、釋迦三師徒──指本師釋迦牟尼及阿難與大迦葉兩位主要弟子。 3、宗喀巴三師徒──指宗喀巴祖師及賈曹傑與凱珠傑兩位主要弟子。 4、藏地弘教三祖──指前弘期的蓮華生祖師、中興期的阿底峽祖師及後弘期的宗喀巴祖師(不少人認為蓮華生狹義地單為寧瑪派祖師,事實上蓮師為藏地各派共尊的佛法始弘祖師。由另一角度說,不少人亦認為蓮華生、阿底峽及宗喀巴三師為同一心識之分別三次先後化現)。 5 、事部三怙主──以觀音表諸佛之圓滿悲心、文殊表諸佛之圓滿智能及金剛手(大勢至)表諸佛之圓滿力量。此組合亦稱「悲智力三尊」及「智仁勇三尊」等。 6、長壽三尊──即阿彌陀之報身相、白度母及尊勝母三尊(俱為延壽本尊)。 佛堂安置簡介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南海海上觀音 安置佛堂之意義在於讓自已及家人,修行有所依處,而非佛堂有佛。佛像代表佛之身,佛在吾人心中。佛堂是本國佛教徒之慣稱,藏傳佛教則稱「壇城」。 修行五次第中以資糧道為先,所以聚福慧資糧是每一位佛教徒的日常功課。積聚方法有七種:供養三寶、抄經、聽聞佛法、行六度、讀誦經典、持真言、修等持。其中以供養三寶最方便。所以我們是為了方便積聚福慧資糧而行供養,供養的對象就是佛法僧三寶。以佛像代表佛陀之「身密」。以顯經或密續法本代表佛所說之「語密」。以舍利塔代表佛之「意密」。如此佛之身語意三密,象徵佛法僧三寶,則圓滿矣。應當將佛之身語意三密安置在壇城中以行供養三寶之所依。 壇城中央安奉釋迦牟尼佛佛像。佛像之左方可安奉母續本尊,如綠度母及「法本」、「經典」。右邊安奉父續本尊如文殊觀音、金剛手等以及舍利塔。佛像供養處宜略高。佛像前可供曼達盤,最外緣供八供。一切佛像、舍利塔皆須請上師裝臟開光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