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建材 » 民藝家居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民藝家居

發布時間: 2021-02-10 17:56:55

1. 介紹新穎別致的民間工藝品作文600字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紙大師工作室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我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我國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公元前6世紀),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紙藝術的出現的,但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製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湖北江凌望山一號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銀箔鏤空刻花(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出土文物之一),都與剪紙同出一撤,他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我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在1967年我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昌遺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幕群中,發現的兩張團花剪紙,他們採用的是麻料紙,都是折疊型祭祀剪紙,他們的發現為我國的剪紙形成提供了實物佐證。
關於剪紙手工藝術的歷史,即真正意義上的剪紙,應該從紙的出現開始。漢代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發展與普及。紙張是一種很容易霉爛的材料,在我國東南部地區氣候濕潤,再加上當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時間一長紙張製品就霉爛,而民間剪紙又是一種大眾化的東西,人們不會象珍寶一樣保存起來,搞壞了自己還可以再剪。而在我國西北地區天干少雨,氣候乾燥,紙張也不易霉爛,這也可能是新疆吐魯番地區發現北朝剪紙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唐代剪紙——紙花唐代剪紙已處於大發展時期,杜甫詩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紙招魂的風俗當時就已流傳民間。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唐代剪紙均可看出當時剪紙手工藝術水平已極高,畫面構圖完整,表達一種天上人間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頡,其鏤花木版紋樣具有剪紙特色,如現藏日本正倉院的「對羊」,其羊的紋樣就是典型的剪紙手工藝術表現手法。唐代民間還出現了利用剪紙形式製作的漏版印花板,人們用厚紙雕刻成花版,將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麗的圖案。
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如成為民間禮品的「禮花」,貼於窗上的「窗花」,或用於燈彩、茶盞的裝飾。宋代民間剪紙的運用范圍逐漸擴大,江西吉州窯將剪紙作為陶瓷的花樣,通過上釉、燒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間還採用剪紙的形式,用驢、牛、馬、羊等動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戲的人物造型;藍印花布工藝製作的鏤花製版是用油紙板雕鏤成紋,刮漿印花的花版紋樣就是採用剪紙的技法,有陰、陽刻之分,長線要割斷,以點分虛實。
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的運用范圍更為廣泛,舉凡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綉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國民間常常將剪紙作為裝飾家居的飾物,美化居家環境,如門棧、窗花、櫃花、喜花,棚頂花等都是用來裝飾門窗、房間的剪紙。除南宋以後出現的紙扎花樣工匠外,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的最基本的隊伍,還是那些農村婦女。女紅是我國傳統女性完美的一個重要標志,作為女紅的必修技巧——剪紙,也就成了女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的手工藝。她們從前輩或姐妹那裡要來學習剪紙的花樣,通過臨剪、重剪、畫剪、描繪自己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以至最後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樣來。
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成為了符合民眾心理需要的象徵意義。

2. 急!中國民間藝術品市場現狀

----北京市古玩藝術品市場巡禮----

北京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六大古都之一, 是全國政治文化的中心,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的遺存,古物眾多。《典藏藝術》雜志社擬編輯出版一部《台灣古董民藝市場指南》,總編輯鄭功賢先生邀我寫一篇「北京古董文物市場現況及發展潛力」。我想這是一件好事,能為華夏子孫和喜愛中華民族文物藝術的世界友人,作一次在北京購買古董民藝的「導引」,為大家節省時間和精力貢獻綿薄之力,也是我們華夏傳人應盡的情意。我和我的夫人侯宗彥(國家文物局辦公室前副主任),整整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走訪了北京市文物局流散文物處曲德龍副處長,考察了遍布於北京市的古玩藝術品市場,以及文物商店、拍賣公司等。當然,在考察過程中,自己不只是積累了資料,也學到很多新的知識,開拓了眼界。更為北京市古玩市場蓬蓬勃勃的大好形勢所鼓舞。

◆聞名遐邇的琉璃廠文化街

琉璃廠坐落於北京市宣武區和平門外,有東西兩街,全長兩公里,琉璃廠歷史悠久,遼代為京東海王村,元代這里曾建琉璃廠,明永樂年間為營建宮殿又在此設廠制琉璃瓦件,故名。明末清初有古董、書商在此地經營,不少文人學士和書畫家來此著書作畫,采購文物古籍。清乾隆年間因修四庫全書,學者文人群集京華,琉璃廠的古籍碑帖、文房四寶等店鋪大盛,「圖書充棟,寶玩添街」,而以書業為最。這與四庫全書編纂和清代學術繁榮關系極大。從此,這里就以文化街聞名於世。名人書法家如何紹基、翁同龢、陸潤庠、康有為,梁啟超、沈尹默等,都曾為文化店鋪題匾。民國年間因增闢南新華街,把琉璃廠分成東西兩街,東街以古玩業為主,西街以舊書業為主。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和專門出版碑帖字畫的有政書局,都曾在此開設分店。
1949年解放以後,經過公私合營、社會主義改造,店鋪雖經合並,但仍保留其傳統特點。1976年唐山大地震,琉璃廠的房屋受震毀壞。為了保持琉璃廠文化街的傳統和特點,政府撥出巨款,用3年的時間,重新修建了琉璃廠文化街。從此,疏璃廠舊貌換新顏,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築鱗次櫛比,書肆、古玩店鋪迤邐綿延東、西疏璃廠長街,如譽滿中外的榮寶齋、寶古齋(歷代書畫)、墨緣閣(近代書畫)、慶雲堂(歷代碑刻)、汲古閣(仿古陶器)、萃珍齋(金石瓷陶)、胡開文(徽墨)、戴月軒(湖筆)、一得閣(墨汁)、中國書店(古籍善本)、商務印書館圖書銷售門市部、中華書局圖書銷售門市部、人民美術出版社圖書銷售門市部(朝花書店)、文物出版社圖書銷售門市部、古籍書店等。當代書法家也為萃文閣、悅雅堂、怡舫齋、振鬟閣、蘊玉齋、槐蔭山房等商店題匾,更使之古樸清雅,富有文苑意境。改革開放以後,琉璃廠被列為重要旅遊景點,雲集北京的世界遊客,亦把逛故宮、登長城、參觀琉璃廠當作三個必到的地方。隨著古玩市場的繁榮,這里又出現了榮興藝廊古玩城、海王村古玩城、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北京榮寶藝術品拍賣有限責任公司、中郵大地郵票拍賣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海王村古籍拍賣有限責任公司等,使琉璃廠文化街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和輝煌。

◆國有企業仍是古玩市場的主渠道

在計劃經濟時期,文物商品只有政府文物行政部門領導的文物商店獨家經營,別無分號。幾十年來, 從事文物商業活動的業務人才,都集中在國營的文物商店門下,傳世的民間文物也被收購進文物商店的庫房。改革開放以後,雖有個體經營者興起,但其經營規模、商品質量、人才隊伍、可靠信譽等諸方面,國有企業仍具備著無與倫比的優勢,仍然起著古玩市場主渠道的作用。特別是對於1949年以前的文物藝術品,國家規定,主要是北京市文物公司有經營權,其次還有榮寶齋經營書畫和文房四寶,中國書店經營古舊書籍。
北京市文物公司,這是一個全國最大的文物公司,50年代,由幾十個個體古董商店經過公私合營組成,門市部遍布琉璃廠、西單、地安門等地區。公司總部坐落在琉璃廠東街64號,隸屬於北京市文物局。公司是事業單位,主要任務是通過商業手段,搜集流散在社會上的傳世文物,使之得到保護,為博物館、科研單位提供藏品和資料,並有計劃、有選擇地將部分一般文物供應國內外市場,以滿足文物愛好者的需要。全公司有300多名職工,鑒定隊伍龐大,庫存商品豐實,海內外信譽極高。他們對海外顧客經營銷售文物商品的門市部,都是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備有特製的五聯大發票,所經營的商品,又都經過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出口鑒定所鑒定,鈐有火漆印章,顧客攜帶出口時,海關憑借火漆印和大發票放行。
分布在琉璃廠的門市部有:萃珍齋,坐落在琉璃廠西街17號,主要經營金石瓷陶,備有出口時海關驗放的專用五聯大發票和火漆印;慶雲堂,坐落在琉璃廠西街20號,這是全國惟一一個經營歷代碑刻的文物商店,還銷售圖章、硯台、毛筆、宣紙等文房四寶,備有出口時海關驗放的專用五聯大發票和火漆印章;北京市古錢幣商店,坐落在琉璃廠西街20號樓上,是全國惟一一家經過政府部門批準的專門經營古錢幣和錢幣復製品的商店;虹光閣,坐落在琉璃廠東街61號,是全國惟一一家對大陸顧客銷售歷史久遠文物的專門商店(亦稱內銷商店),經營的文物既有新石器時期的彩陶、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漢唐時期的陶器唐三彩,又有宋、元、明、清的瓷器字畫等;寶古齋,坐落在琉璃廠東街63號,專門經營歷代書畫、織物綉品,備有出口時海關驗放的專用五聯大發票和火漆印;敦華齋,坐落在琉璃廠東街66號,專門經營歷代傢具、地毯、雜項等,備有出口時海關驗放的專用五聯大發票和火漆印章;振鬟閣,坐落在琉璃廠東街70號,主要經營金石、琺琅、珠寶首飾,備有出口時海關驗放的專用五聯大發票和火漆印章;悅雅堂,坐落在琉璃廠東街90號。是全國惟一一家對海外遊客能夠經營特別許可出口文物的商店,特別許可文物包括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歷代的文物,每一件文物都經過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配有特別許可出口文物鑒定證書,證書標明文物的名稱、時代、規格,貼有文物的彩色照片,鈐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特別許可出口鋼印,出口時,海關憑此證書和專用五聯大發票放行;蘊玉齋,坐落在琉璃廠東街96號,主要經營清乾隆60年(1795 年)以後的瓷器,備有出口時海關驗放的專用五聯大發票和火漆印章;墨緣閣,坐落在琉璃廠東街108號,主要經營近現代書畫、藝術品、文物復製品等,因為他們書畫來源都是來自書畫家本人之手,可靠性極強。
榮寶齋。坐落在疏璃廠西街19號,這是一家自開創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現在是一個擁有300多名員工的國有企業,隸屬於國家新聞出版署。傳統業務是收售金石字畫、文房四寶與古玩,自製木板水印以及書畫裝潢、揭裱等。他們經營的書畫是來自書畫家本人之手,可靠性極高。經營的宣紙,是由安徽省宣城地區涇縣紅星紙廠直接供應,質量最高。其毛筆直接來自浙江省的湖州,墨來自安徽省的徽州,硯台來自廣東省高要端溪、安徽歙縣、墨汁來自北京一得閣,顏料來自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附中的顏料製造廠等,質量皆為全國一等,可以說貨真價實,受到海內外書畫家、藝術家、美術愛好者的歡迎和信賴。榮寶齋在日本東京西武百貨公司設有分公司,經營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和中國書畫,並不定期在日本全國各地舉辦巡迴展銷。榮寶齋經營的部分舊的書畫、印章及硯台等文房四寶,亦是經過國家文物行政部門批准對海外顧客銷售,並經過北京市文物局文物鑒定所鑒定,備有出口時海關驗放的專用五聯大發票和火漆印章。
中國書店。這是北京經營新舊出版的文史類、美術類、藝術類書籍的最大的書店,也是全市惟一一家收售古舊圖書的書店,隸屬於北京市新聞出版局。書店總公司坐落在琉璃廠大街路口(琉璃廠東街115號),在北京市的海淀、西單、新街口、朝陽門、前門、燈市口等地區設有16個門市部,僅琉璃廠大街就設有6家門市部。因為這個書店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造就出一批優秀的鑒定古籍善本的人才,他們還堅持著裝釘修補古籍善本和木板印刷的業務。

◆四大古玩市場各距一方

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在北京陸續出現一批銷售古玩的市場。這些市場經過幾年自然發展,優勝劣汰,有的已經萎縮,諸如古樓市場、朝陽區朝外神路街朝外大棚市場、皇城根市場、朝陽區亮酒路59號亮馬收藏市場、兆豐市場等。現在已經形成規模,經過工商部門批准,並由北京市文物局流散文物處監管的有古玩城、海王村、榮興藝廊、紅橋4個市場。
北京古玩城。這是一座目前亞洲最大的古玩藝術品交易中心,也是中國首家實行文物監管的古玩藝術品市場,坐落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21號,華威立交橋西側。市場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建築格局古補典雅,裝修富麗堂皇,具有鮮明的中國民族特色。經營區共有4層,傳動電梯相連,有200多家國營、集體、個體經營戶。經營項目有古陶瓷器、中國字畫,珠寶玉器、骨雕、紫檀、景泰藍、金銀銅器、舊式傢具、地毯、古舊鍾表、綉品服飾、古董雜項等上千品種。這里還是集旅遊、購物、食宿、會議、娛樂於一體的旅遊局定點單位。有800平方米的專業拍賣廳,能同時容納500人,輔有投影屏幕、電子顯示屏、24路調音台、監視器、各類舞廳燈具、GBL音箱,集拍賣、事務、會議、娛樂於一體。古玩城賓館有標准客房45間,大小餐廳KTV包間、會議室、美容美發廳等,並有停車場、步行街、免稅商店,內有工商、稅務、公安、銀行、文物鑒定、旅遊綜合服務。除了日常經營業務外,還經常舉辦中國古玩藝術品博覽會、文物藝術品拍賣會、民俗文化節,是中外收藏家、古玩愛好者的樂園,是中外旅遊觀光者領略華夏文明博大精深的藝術殿堂。
海王村古玩市場。海王村歷史悠久,早在遼代即已有京東的海王村之名,因之有先有海王村,後有琉璃廠之稱。海王村地處琉璃廠路口,琉璃廠東街115號,位置優越, 1991年中國書店將其改造成1,100平方米的古玩市場,一共有集體、個體商位70多個,主要經營歷代書畫、古今陶瓷、金石玉器、竹木牙雕、古舊傢具等。因為經營者一部分來自山西、陝西、河北、廣西、貴州等地,商品更具地方性和多樣性。市場經常舉辦古舊圖書展銷會、硬木傢具展銷會、書畫展銷會等。市場由於管理有方,秩序井然有緒,受到有關部門好評,日本首相海部俊樹和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也曾光臨參觀購物,使得海王村古玩市場名聲在外。
榮興藝廊舊貨市場。位於琉璃廠西街19號,是一個綜合工藝品、古董、古玩市場,由120多家攤位組成。經營品種有名人字畫、金石篆刻、湖筆徽墨、端硯古陶、古錢古印、翠玉牙雕、古舊鍾表、剪紙泥人、金銀首飾、美術用品等3,000多個品種。由於市場的管理者以良好的信譽為宗旨,以優質服務為保障,廣交國內外藝術品的愛好者,所以每日顧客盈門,在各個市場中是上客率最高的市場,也是惟一一個攤位滿租的古玩市場。
紅橋古玩市場。位於北京市崇文區天壇東路,3年前這個市場曾經火爆京城,後來因為市容整頓,攤位遷人紅橋商場三樓,頓時蕭條下來。最近,天壇公園管理處,把天壇公園東北角,開辟成古玩、中國書畫、油畫、民間工藝、景德鎮陶瓷、宜興紫砂、旅遊服裝及紀念品、盆景花卉等綜合商場。因為此處地理條件優越,交通便利,又有餐飲、賓館、停車場。娛樂等相互配套,攤位招商情況甚好,預計有1年的時間,這個古玩市場就會繁榮起來。
在這些文化氣息濃厚的文化街和古玩市場,涌現出一批有才華的畫廊經理,他們懂藝術善經營,與傳統老店相比,更注意現代經營特色,舉辦畫展、推出畫家、強調突出藝術氛圍。如位於琉璃廠南新華街23號的大千畫廊的經理高洪地,本人是中國藝術研究院書畫鑒定研究室的鑒定研究員,他經營的名人字畫,備受顧客的信賴,為了方便顧客,還兼營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刻制圖章、裝裱字畫等。位於榮興藝廊內的文雅堂畫廊經理楊廣泰,除了經營名人字畫,還經營美術書籍、名人畫冊、拍賣圖錄,經常舉辦畫展,推出畫家。位於琉璃廠東街69號的槐蔭山房經理雷筱永,經營項目極其廣泛,中國古代文房雅玩、竹木牙雕、銅飾擺件、古舊傢具、玉器、瓷器、綉品、造像等。

◆跳蚤市場異常活躍

在北京一些偏僻或開闊的地區,形成一些非正規的地攤市場。市民群眾把自家的舊錢幣、陳設擺件、郵票、糧票、毛主席語錄、紀念章、舊圖書、連環畫小人書、文房四寶、瓷器、書畫等擺攤出售,其中亦有一些外地的商販兜售叫賣,其局面異常紅火。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潘家園、報國寺、官園等。
潘家園舊貨古玩市場地處北京市城東南,位於東三環南路華威橋西側潘家園,臨近京津塘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佔地50畝,是北京最大的舊貨古玩市場,隸屬於北京市朝陽區潘象園街道企業發展中心。市場開始於1992年,當時在一片荒蕪閑置的土地上自發形成的「鬼市」。「鬼市」即夜間集市,至曉而散,故稱「鬼市」。如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載:「又東十字大街,曰從行裹角,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物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北京城清朝未年「鬼市」極盛,一些皇室貴族的紈絝子弟,將家藏古玩珍寶偷出換錢,亦有一些雞鳴狗盜之徒,把竊來之物趁天黑賣出,古玩行家經常揀漏買些便宜。此種,「鬼市」1949年北京解放之後絕跡了,而今在此自發恢復,每到星期六下午就有北京、天津、河北、內蒙、東北等地的小商小販驅車前來集聚,星期日凌晨挑燈叫賣,人山人海,人聲鼎沸,趨之若騖。後經潘家園街道辦事處妥善引導,投巨資改善經營和管理條件,建立管理、工商、文物(文化)監管、公安等部門,使市場逐步規范起來。現在共有攤位2,614個,其中民間工藝品攤位1,505個,書法字畫攤位272個,舊書刊攤位65個,舊生活用品攤位750個,餐飲攤位22個。主要經營項目有瓷器、銅器、玉器、木器、紫砂、書畫、舊書刊、舊家電、舊五金零件、舊生活用品等。每到周六、周日兩天最為火爆,日客流量高達8至10萬人之多。
報國寺古玩市場,坐落在北京市宣武區廣安門報國寺大院之內,既有大棚內的常設攤位,也有臨時的地攤。出售有古舊錢幣、毛主席像章、郵品、古舊圖書、工藝品等。大殿內經常舉辦一些展覽,周日舉辦小型書畫工藝品拍賣會。

◆拍賣市場日趨正規

北京市自1992年舉辦第一場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以後,藝術品拍賣市場發展很快,目前已有藝術品拍賣公司30餘家。但是,規模較大又比較正規的有北京翰海、中國嘉德、北京榮寶、中商盛佳四象公司,他們是國家文物局批準的文物拍賣實行直管專營試點公司,經過幾年的拍賣活動,他們的拍賣規則、操作程序、拍品價位等,都已經與國際藝術品拍賣市場接軌。每年舉辦春秋兩屆大型拍賣會,還有每月三四次的周日小型拍賣會推出。
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坐落於北京市宣武區和平門外琉璃廠東街80號,是全國惟一一家經國家文物管理部門批準的專業公司,為全民所有企業,隸屬於北京市文物公司。從事綜合文物藝術品拍賣,包括接受全國各地文物商店委託拍賣。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坐落於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18號恆基中心二座603室,從事綜合文物藝術品拍賣,側重接受民間和境外收藏者委託拍賣。
北京榮寶藝術品拍賣有限責任公司,坐落於北京市宣武區和平門外琉璃廠西街萬源夾道1號,隸屬於榮寶齋公司,從事榮寶齋經營的字畫、文房四寶等文物藝術品拍賣。
中商盛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坐落於北京市東城區安德里北街21號奧星大廈三層,從事接受境外收藏者委託文物藝術品拍賣。
此外,還有兩家專業拍賣公司,一個是中郵大地郵票拍賣有限責任公司,坐落於北京市宣武門東大街2號西3樓,是郵電部領導下的全國性的郵票拍賣專業公司,主要經營郵品拍賣業務,兼營錢幣、電話磁卡。另一個是北京海王村拍賣有限責任公司,坐落於琉璃廠東街115號,隸屬於中國書店,專門經營古籍善本拍賣業務。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喜與憂
2006年04月16日 21:15:1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16日電(記者仇琳)16日落下帷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再次印證了中國藝術市場的熱度,賣得最好的大部分都是主營中國當代藝術品的畫廊。主辦方稱,單件藝術品最高成交額已超過400萬元人民幣。

上周結束的蘇富比「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專場」,創下成交1億3千萬港元的新紀錄,著名旅法中國畫家常玉遺作《花中君子》當場拍出2812萬港元「天價」,創中國油畫世界拍賣最高紀錄。

在早些時候的蘇富比紐約「亞洲當代藝術品」拍賣會上,中國當代藝術畫家張曉剛的一幅人像作品以97.92萬美元的天價成交。拍賣會總成交額高達1328萬美元。

「全球興起的『中國熱』是中國當代藝術品在世界藝術品拍賣市場異軍突起的重要原因,」蘇富比歐洲及亞洲區總裁胡凱說。

同時,在不斷刷新的中國藝術品成交數額的背後,專家指出要警惕可能出現的市場泡沫。

曾經任職蓬皮杜藝術中心的法國著名策展人熱羅姆·桑表示,市場過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對待藝術市場,他建議要加倍小心。他說,市場要持續發展必須首先要擺正位置。

「中國藝術品市場曾經很長時間被忽視,改革開放以後才有所發展。21世紀90年代後期,隨著股票市場下滑,藝術品市場逐漸有所反彈,」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主任助理胡月明介紹說。

藝術品市場一般劃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的主要經營方式是藝術品經營者通過代理藝術品的所有權,將藝術品投入市場的營銷方式。其主體是畫廊。二級市場主要經營方式是藝術品經營者接受藝術品所有者的委託,將藝術品投入市場的銷售方式。其主要的形式是拍賣。

「二級市場直接跳過一級市場,作品直接從畫家的工作室出去,是中國藝術品市場混亂最突出的特點,」上海當代藝術館創意總監陸蓉之說。

3. 中國民間工藝品有什麼

中國民間藝術工藝品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這些工藝品大都與民間傳說有關,材質有專陶瓷、泥塑、布藝、屬木頭、燈彩、吊飾、
麗江木刻 、樺皮工藝、漆器工藝、 獸皮工藝、 硯石工藝、竹編工藝、漆器陶具、玉器工藝、大理石工藝、
土家族黃楊木雕、瓷器、風箏、剪紙、麥桿畫、年畫、鉛筆屑畫、唐卡、拓真畫、銀
飾、紙編畫、蘇綉、魚皮衣等。內容大都是精神活潑向上、吉祥如意、長命健康、富貴有餘、兒孫滿堂等,用於民間傳統節日、傳統宗教和民族飾品用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流傳廣泛,生動有趣,代表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日常活動。

4. 陝西都有哪些民間藝術,並挑一個內容做簡單介紹

陝西鳳翔彩繪泥塑是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傳統民間手工藝美術品,是民間藝人手工製作,回以答創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經精拋、彩繪、勾線、裝色、上光等數十道工序精製而成。其形態逼真、粗獷誇張、簡練概括、色彩大紅大綠或素描。其種類主要是座虎、掛虎、五毒、卧牛、十二屬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鸚鵡等玩具類,八仙、三國、西遊記等神話民俗類。
青年民間藝人胡新民曾應邀到美國、法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藝術表演和交流,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藝術大師」的殊榮,曾多次參加世界博覽會、美術展覽會,獲得多項大獎,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高度評價和喜愛。彩繪泥塑是饋贈親友的藝術珍品,是鎮宅辟邪、保家太平、增福送喜的吉祥物。據悉,胡新民泥塑申請的國家專利權日前已獲批。

5. 你熟悉哪一種民間藝術介紹一個民間的小製作吧

剪紙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和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回和藝術享受。答
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的運用范圍更為廣泛,舉凡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綉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國民間常常將剪紙作為裝飾家居的飾物,美化居家環境,如門棧、窗花、櫃花、喜花,棚頂花等都是用來裝飾門窗、房間的剪紙。
民間剪紙用展開式的思維方式,極度的隨心所欲。在創作者的剪刀下,剪紙成了沒有體積、沒有空間、不講透視、不顧比例,憑著經驗和靈性任意取捨的自然揮灑,大膽的創造。為表現自己的想法,創作者可以打破自然的客觀法則和空間的限制,將不同時空和不同空間的物體放在同一個平面上。這種藉助靜態的平面化能表現三維、四維甚至多維的空間,並通過動態的思維,連續的描繪自己心中的世界。
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成為了符合民眾心理需要的象徵意義。

6. 舉例論述民藝的功能

中國的民藝文化是重要的傳統資源,影響著家居設計現代化的進程。民藝文化作為視覺元素進入到家居的空間,並有機地參與對空間的重構,其作用的有效途徑就是語境功能的發揮。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論述民藝文化在現代家居設計中的語境功能。

一、民藝文化的裝置方式

民藝最基本的特徵就是處於一定的環境中,與環境密不可分。但這種親密的關系又不是一成不變的 :民藝作品必須根據需要隨機地改變它與環境的組合方式,不斷產生出新的意義。也就是說,民藝的存在方式是不能脫離語境的,但在語境中「自由」地組合和重構則是它的一般性特徵。此特徵也會反過來改變語境的性質。
在藝術博物館中,觀眾往往能輕而易舉地將一張門神與「藝術品」的概念對應起來。但同樣是這張門神,農民卻會將其作為具有現實功能的實用品庄嚴地貼在自己家的大門上。在這兩種方式里,門神像都是作為視覺傳達的一種符碼而存在的,但前後兩類接受者所感知的內容存在明顯的差異。造成這種接受差異的原因有兩方面 :一是接受主體的審美期待或者價值向度不同。在前者看來,門神像是外在於實際生活卻內在於自己審美體系裡的文化資源和審美對象,他們能直接將其與文化性和藝術價值聯系起來,獲取精神層面的享受。後者則與之相反,門神像是他們實際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甚至相信將門神貼在什麼位置都會直接影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二是裝置語境的不同。門神像出現的環境在很大程度上預設了它的實際效果,接受者也會受到這種語境的影響。現代觀眾在農民家威嚴的門神像前,也會不自覺地拋卻「科學」的先念,產生出基於生命利益的敬畏感。農民在博物館參觀門神像時,也會獲得一些新奇的審美感受。語境能賦予物件轉換功能,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發現,民藝能夠脫離其原有的語境,而轉向「現代化」的空間。民藝文化進入現代家居設計,從本質上還是延續著裝置的方式,而且更加強調了語境的功能。

二、語境溝通與現代家居設計

語境指涉使用語言的具體環境,也稱「上下文」,是指話語行為發生於其中的特定的語言「關連域」,包括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時間、地點、聽讀的對象、作者的心境、詞句的上下文等因素。語境理論最初是由俄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Malinowski)在對土著民族語言的研究中提出來,後經由弗斯(Firth)和韓禮德(Halliday)等語言學家的辛勤工作將語境理論發展成為語言學的熱門話題,之後迅速影響到了藝術界,很快興起了語境藝術(Context Art)。語境藝術以不斷超越的方式運用裝置,這種超越又能讓人相對真實地找回精神關懷。而人本關懷,正是現代家居設計理念中的核心概念。
現代人的生存環境正日益被信息符號化,人的思緒被抽象的符碼深深約束,人會在一種「單向度」的狀態中身不由己地遊走,特別渴望安寧與自主反思。現代社會平面化的狀態讓人們缺失了原始的真實感,而純朴的民藝文化提供的正是這種原始的真實感。語境藝術的表達基礎就是使環境成為作品的有機成分,將背景從幕後挪到了台前。把民藝作品裝置到現代家居空間,就是實現了背景的挪移,使環境與民藝作品有機滲透,產生了一種「互文」式的話語建構。很顯然,語境在此話語的建構過程中起到了文化溝通的作用。也即是說,原始的真實感在家居設計中,透過民藝作品的語境功能得以呈現。語境的溝通作用表現在對民藝文化審美本質的保持上,即在不同的語境轉換中,民藝文化仍保持了大眾化和日常生活化的審美本質。

三、現代家居設計中民藝文化的消費性語境功能

消費性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特點,因此,我們將在消費性的前提下進一步討論民藝文化語境功能的具體實現。
首先,審美被看作是一種精神消費的過程,往往抽取了對象的精神特質,拋卻了其本來的實用價值。比如江南農村的小石磨被用來擺在客廳或廊道處,當作極具特色的花架 ;徽州民宅中的建築構件窗扇則變成了現代家居中的牆面裝飾等。因此,民藝文化在現代家居中營造的語境開始臣服於精神性消費功能。
其次,消費的主動性使主體不會喪失對語境的積極選擇。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消費的對象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但人們面對豐富的物質世界和冷酷的技術主義時,難免會在內心尋找另一個缺失的自我,那就是處在消費社會之前的生產社會中,對物質本身的樸素依戀。這種情愫,驅使人們選擇民間宗教信物等物件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最後,民藝文化的裝置方式在語境功能的表述中構成了消費性的基礎。在現代家居設計中,民藝文化可以分為三種表述形式 :一是將其作為藝術品收藏並專門陳列,這種形式能使人集中於民藝作品獨立的文化性上,同時又與現代家居環境對比,產生新的人文內涵。二是運用民藝文化對空間進行裝飾。三是既實用又表現現代家居風格的綜合形式,包括藻井吊頂、青磚牆面、傢具樣式等,它們共同構成了符合主體性要求的生活語境。
所以,在現代家居設計中對民藝文化的運用,是通過民藝作品本身參與語境構建的過程來實現的。同時,民藝文化在現代家居設計中的功能表達,也同樣離不開主體的符號性的解讀和自主性的選擇。當民藝作品離開其原生土壤時,它的生命在現代家居設計中又獲得了全新的價值,也就是說,它的語境功能沒有改變,而語境的內容卻完全被現代家居設計所改變。這種改變恰恰能夠促進民藝文化在現代家居設計中多種審美可能性的實現。

7. 關於新穎·別致的民間工藝品的作文1000字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紙大師工作室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我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我國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公元前6世紀),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紙藝術的出現的,但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製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湖北江凌望山一號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銀箔鏤空刻花(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出土文物之一),都與剪紙同出一撤,他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我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在1967年我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昌遺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幕群中,發現的兩張團花剪紙,他們採用的是麻料紙,都是折疊型祭祀剪紙,他們的發現為我國的剪紙形成提供了實物佐證。
關於剪紙手工藝術的歷史,即真正意義上的剪紙,應該從紙的出現開始。漢代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發展與普及。紙張是一種很容易霉爛的材料,在我國東南部地區氣候濕潤,再加上當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時間一長紙張製品就霉爛,而民間剪紙又是一種大眾化的東西,人們不會象珍寶一樣保存起來,搞壞了自己還可以再剪。而在我國西北地區天干少雨,氣候乾燥,紙張也不易霉爛,這也可能是新疆吐魯番地區發現北朝剪紙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唐代剪紙——紙花唐代剪紙已處於大發展時期,杜甫詩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紙招魂的風俗當時就已流傳民間。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唐代剪紙均可看出當時剪紙手工藝術水平已極高,畫面構圖完整,表達一種天上人間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頡,其鏤花木版紋樣具有剪紙特色,如現藏日本正倉院的「對羊」,其羊的紋樣就是典型的剪紙手工藝術表現手法。唐代民間還出現了利用剪紙形式製作的漏版印花板,人們用厚紙雕刻成花版,將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麗的圖案。
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如成為民間禮品的「禮花」,貼於窗上的「窗花」,或用於燈彩、茶盞的裝飾。宋代民間剪紙的運用范圍逐漸擴大,江西吉州窯將剪紙作為陶瓷的花樣,通過上釉、燒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間還採用剪紙的形式,用驢、牛、馬、羊等動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戲的人物造型;藍印花布工藝製作的鏤花製版是用油紙板雕鏤成紋,刮漿印花的花版紋樣就是採用剪紙的技法,有陰、陽刻之分,長線要割斷,以點分虛實。
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的運用范圍更為廣泛,舉凡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綉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國民間常常將剪紙作為裝飾家居的飾物,美化居家環境,如門棧、窗花、櫃花、喜花,棚頂花等都是用來裝飾門窗、房間的剪紙。除南宋以後出現的紙扎花樣工匠外,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的最基本的隊伍,還是那些農村婦女。女紅是我國傳統女性完美的一個重要標志,作為女紅的必修技巧——剪紙,也就成了女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的手工藝。她們從前輩或姐妹那裡要來學習剪紙的花樣,通過臨剪、重剪、畫剪、描繪自己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以至最後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樣來。
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成為了符合民眾心理需要的象徵意義。

剪紙藝術源遠流長,在古代詩詞典籍中,也被廣泛的記載:
1. 唐•崔道融所留傳的詩中,有這樣的詞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這里所講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剪紙。
2. 唐•李商隱《人曰》詩:「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剪綵也就是剪紙。
3.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說:「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紙為小蟠,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又剪為春蝶,春勝以戲之。

8. 北京綉花張民間藝術品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北京綉花張民間藝術品開發有限公司是1999-05-20在北京市朝陽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專控股),注冊地屬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建外大街1號國貿商城B1層NB140。
北京綉花張民間藝術品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105700315353E,企業法人張智勇,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北京綉花張民間藝術品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民間藝術品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培訓、技術服務;家居裝飾設計;組織展覽展示活動;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經濟信息咨詢服務;銷售工藝美術品、百貨、五金交電、針紡織品、汽車配件、化工產品、傢具、建築材料、電子計算機;貨物進出口;代理進出口;技術進出口;銷售文物。(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