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煙台御至島海參銷售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抄煙台御至島海參銷售有襲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1月1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鮮海產品的批發、零售等。
法定代表人:潘廷高
成立時間:2014-01-16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61120001997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建盛福海城133-11號
❷ 什麼品牌的風扇燈比較好比較耐用
吊扇燈也叫裝飾吊扇,它是燈和吊扇完美結合,既具燈的裝飾性,又具風扇的實用性,古典和現代完美體現,實為室內裝修首選。選擇吊扇燈要考慮幾個方面,才能選到適合自己家裡的吊扇燈。
❸ 古代的燈具的特點
http://www.szed.com/szsb/20030824/ca500672.htm
中國的燈具就使用的燃料而言,分膏燈和燭燈,即後世所言的油燈和燭台;就功用而言,分照明燈和禮儀燈;就形式而言,分座燈、行燈和座行兩用燈。
中國的燈具,最早見於傳說中的黃帝時期
燈起源於火的發現和人類照明的需要。據考古資料,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成型的燈具出現,在史書的記載中,燈具則見於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周禮》中亦有專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職。
燈作為照明的工具,實際上只要有盛燃料的盤形物,加上油和燈芯就能實現最原始的功用。而具有一定形制的燈的出現,則是人類將實用和審美結合的成果。
早期的燈,類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謂之登(鐙)」,上盤下座,中間以柱相連,雖然形制比較簡單,卻奠立了中國燈的基本造型。此後經青銅文化的洗禮,燈和其他器物一樣,在造型上得到了重要的發展,創造了中國燈藝術的輝煌。
從春秋至兩漢,燈已經脫離了實用的具體要求,成為特定時代的禮器,「蘭膏明燭,華燈錯些」,折射了所在社會政治的規章法度。
魏晉南北朝時期,青瓷燈開始取代了此前的青銅燈。而由於青瓷燈造價低廉易於普及,具有一定造型和裝飾的油燈開始為民間廣為使用。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南京清涼山吳墓出土的三國青瓷熊燈,浙江瑞安出土的東晉青瓷牛形燈,山西太原出土的北齊瓷燈……
此後直至隋末唐初,新材質不斷運用到油燈的製作中,銅、鐵、錫、銀、玉、石、木、玻璃等,而且品種繁多。
由於唐代經濟的繁榮,實用兼裝飾或純裝飾性質的燈開始大量出現在宮廷和燈節之中,像燈樹、燈樓、燈籠、走馬燈、松脂燈、孔明燈、風燈等。這些新的燈具或燈俗烘託了那個時代盛世,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
秦始皇陵地宮中長明不熄的「人魚膏」,至今仍是一個謎
秦始皇陵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皇陵。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陵地宮內「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人魚膏」,顧名思義是用人魚熬製成的油膏,放在地宮中供照明之用。但人魚是指什麼魚呢?至今仍是一個謎。《史記集解》引徐廣語雲:「人魚似鯰,四腳。」《異物志》載:「人魚似人形,長尺余。不堪食。皮利於鮫魚(即鯊魚)。項上有小穿,氣從中出。秦始皇家中以人魚膏為燭,即此魚也。出東海中,今台州有之。」根據上述記載的描述,有人以為「人魚」就是俗稱的「娃娃魚」,學名為「大鯢」。
不過,此說並不為其他學者所贊同。據《太平御覽》引《三秦記》載;「始皇家……燃鯨魚膏為燈。」於是,有人認為,所謂的人魚膏,或實為鯨魚膏。由此推測,秦始皇陵地宮中照明所用的是以鯨魚腦油製成的蠟燭。以鯨魚腦油製成的蠟燭,其能量每小時可燃7.78克,每立方米的鯨魚腦油可燃五千天,足夠保證地宮中「不滅者久之」的需要。若再聯系《異物志》所雲人魚「不堪食。皮利於鮫魚,鋸材本人。項上有小穿,氣從中出」的特徵,人魚似乎就是鯨魚。
「人魚」究竟是娃娃魚,還是鯨魚?人魚膏到底是由娃娃魚提煉的,還是以鯨魚腦油製成的?實難斷定。
「孔明燈」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
「孔明燈」,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算起來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了。最早的孔明燈的作法是:用很細的竹篾做成燈籠架,四周和頂上都用薄紙糊嚴,只在底部留個圓口。在燈籠下面掛上松脂,點燃松脂後,燈籠就會升上空中。由於燈籠里有火光,古代戰爭中,曾經把它作為夜間軍事行動的信號,如同現代所用的信號彈一樣。
十八世紀時,法國有人發明了熱氣球,就是用比較結實的材料,作成一個特大的氣球,在氣球下面加熱,使熱氣充入氣球,氣球就能升到高空。如果在氣球下面掛個吊籃,裡面便可以乘坐人。熱氣球的原理與孔明燈的原理是一樣的。
孔明燈在中國發明,後來逐漸傳到海外。比如在馬來西亞的華人慶典中,就有點放孔明燈的習慣。孔明燈升空後,人們無法掌握其去向,只好隨風飄送。如果孔明燈沒有熄滅就掉落,可能引發種種災禍,為此,馬來西亞從今年2月開始,基於燃放孔明燈對公眾安全構成威脅,全面禁止燃放孔明燈。
「省油燈」自唐代始,一句「不是省油的燈」流傳至今
生活中有一句俗語「不是省油的燈」,便是來源於唐代邛窯創造發明的省油燈。
唐、五代時期,全國不少名窯的產品都具有實用性與藝術性統一的風格,但邛窯的一些作品,卻有很高的科技含量,體現了實用性、藝術性、科學性三者的統一。最典型的就是享譽古今中外的「省油燈」。
《中國陶瓷史》關於唐代邛崍窯的記載全文不過八百字,但對「省油燈」的描述卻用了一百多個字。不僅對「省油燈」的形狀作了具體描繪,而且對其節省燃油的科學原理和社會影響作了表述。
在此之前,不少相關史料也都有記述,例如,《陸放翁全集齋居紀事》曰:「照書燭必令粗而短,勿過一尺。粗則耐,短則近。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載於《宋史》的《老學庵筆記》曰:「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燈盞詩。今漢嘉有之,蓋夾燈盞也……」
省油燈的燈盞為夾層,中空。可以注水降低燈盞熱度,減少油的過熱揮發,以達到省油的目的。其實用性和科技意義,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都影響深遠。四川大學博物館研究員陳德富先生在《邛窯省油燈研究》一文中指出:「邛窯省油燈所依據和運用的物理學理論,在南宋初年,就已是相當普及的了。同樣的物理學理論,在西方是十九世紀中葉才被普遍認識,形成定律的。」
元代的「氣死貓」,是為防老鼠偷吃油而設計的內藏式燈
中國油燈和中國的技術文明以及造型藝術息息相關,反映了科技的進步和審美的時尚。
戰國與秦漢時期的青銅燈具上已有能擋風調光的燈罩和能消煙除塵的導煙管,說明我國是世界上最先發明和使用燈罩,最早解決燈煙污染的國家。為了節省燃料,宋代發明了夾瓷盞;為了防止老鼠偷吃油,元代設計了內藏式燈(氣死貓);為了方便實用,明清時利用力學原理製造了台壁兩用燈。
陶瓷燈具是我國古代使用時間最長、普及范圍最廣的燈具。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唐宋時期的省油瓷燈,預示了蒸餾冷凝水與蒸汽循環系統的現代技術。
在審美的領域,戰國時期出現的人物形燈以及漢代出現的動物形燈,把一定的造型引入到燈具的設計中,使之增加了實用性之外的文化內涵,而尺度適宜、結構合理、造型生動、裝飾富麗,無不包含了審美的意境。明清之際青花和粉彩油燈成為新的時髦,明代的「書燈」陪伴了無數的書生,「萬古分明看簡冊,一生照耀付文章」。而此時的青花、粉彩,把繪畫引入到裝飾中,又切合了時代的風尚。
燈也有文野之分,有宮廷和民間之別
和其他事物一樣,燈也有文野之分,有宮廷和民間之別。二千年前的油燈,顯現了古代社會的貧富分化。窮人的燈是一片小瓦碟,貴族的燈則是做工精良的青銅器,有多至十五個燈盞的大型樹狀燈飾,也有維妙維肖的動物燈和人形燈。1968年出土的鎏金青銅人形長信宮燈曾經轟動世界,被譽為中國古代高超青銅器製造技藝和照明技術新成就的典範。
而宮燈,則是與我國封建社會宮殿建築相適應的特有的產物,最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燈具形式。直到今天,宮燈還在現代化的中式建築中使用。我國古代的制燈工匠,在創造了各種以實用為主的照明燈具的同時,還結合民俗和民間藝術活動,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以裝飾欣賞為主要目的的民間燈彩。「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是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詞中,對當時元宵燈節繁華熱鬧的觀燈景象所作的生動描寫。那五彩繽紛的燈彩,宛若火樹銀花,恰似繁星雨點,飛流轉動,翻騰起舞,爭奇斗艷,美不勝收。
APEC會議上的晚宴銀燭燈
從原始人的篝火發展到燃油燈具,這是人類生活的一大進步。自從「洋油」輸入中國,油燈的燃料從食用植物油改為燃煤油。直到19世紀由西方人首先發明了電光源,取代了傳統的火焰光源。
但是中國古典的燈具並沒有隨著時代的變遷退出了今天的生活。因為它們深厚的歷史文化氣息和獨特的審美風格,成為現代家居生活中的裝飾品,而且見之於許多重要場合。這里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10月20日晚,江主席在上海為歡迎參加APEC會議各國貴賓舉行的晚宴上,用的一盞銀燭燈。此燈製作十分精美,在銅質鍍銀的底座上對稱的刻著兩朵盛開的牡丹,與文藝演出舞台背景上的20朵鮮紅牡丹相呼應。燈高12厘米,底座直徑10厘米,燈罩由一個葡萄酒杯鑲嵌在底座中。
❹ 吊扇燈怎麼樣
安裝時注意電線復線路不要相互制影響以及吊扇的運過過程不影響電燈即存在安全距離就沒有影響。
❺ 幾年來燈有什麼 變化
燈,照明用品,泛指可以照亮的用具。人類遠古時代用火把照明,後來有了蠟燭和油燈。在古時「燭」是一種由易燃材料製成的火把,用於執持的已被點燃的火把,稱之為燭;放在地上的用來點燃的成堆細草和樹枝叫做燎,燎置於門外的稱大燭,門內的則稱庭燎。
有光明的地方,就有人類文明。數萬年前,人類就已經懂得使用自然之火來禦寒、燒烤和照明。三千多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簡單燈具承載火燭,書寫文明史。從粗糙的石燈到青銅燈,陶瓷燈到現代的電燈,燈具的歷史變遷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同時也是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縮影。
燈從竹、木、鐵、表銅、玉、銀到陶、瓷,反映了質地的演進和發展。
回溯歷史,燈與火是分不開的。有了火就有了燈。遠古的時候,人類的祖先用樹枝燒起一堆火當燈。這就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燈。在當時,火把就算是最先進了。
到了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以油脂為燃料的油燈。先用野獸的腦蓋骨,蚌殼或石槽做燈盞,後來又出現了用陶瓷和金屬做成瓷燈,銅燈,鐵燈,每盞燈內都有燈芯,以便充分燃燒,少生黑煙。為了使油燈不冒煙,人們發明了裝有燈罩的燈。後來,人們發明了用凝固油脂做成的蠟燭,使用和攜帶都比較方便。到了18世紀,人們對油燈進行改進,把油燈的油池升高,用一條輸油管使燈頭與油池連接。因供油充足,燈焰旺盛,明亮。1745年,人們製造了煤油燈,不久又出現了煤氣燈。19世紀初,人們發現了電。此後,燈與電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豆演變而來:
一個小小的、表面坑坑窪窪的陶碗,碗的底部有一個把手支撐,簡單的造型,粗糙的工藝,放在一般人眼裡,就是一件不值錢的陶器,毫無藝術價值可言。可在「萬家燈館」主人卿烈軍眼裡,這可是一件寶貝。
「這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豆』,算是油燈的前身了。」卿烈軍一邊把玩著,一邊解釋。
在石器時代,人類懂得了使用火,取暖、熟食、御獸,其中還有照明。據出土的甲骨文記載,人類早在殷商時期,就會使用松脂火把照明。到了周朝時期,青銅器和陶器的大量使用,為燈具的出現創造條件。春秋戰國時,照明用的燈具開始出現,豆就是當時照明所用的工具,它是依照當時的食器——豆的形狀製成。
當時人們是用豆脂作為燃料,將豆脂盛放在陶制的小碗里,放上一根燈芯,點燃照明。從古體字的「燈」就能看出,燈是從豆演變而來的。古籍中有記載:燈源於豆,瓦豆謂之登。現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出現的照明工具就是豆。「應該是有青銅器的豆,但我至今還沒有看到過。」
青銅器在當時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老卿研究認為,當時用青銅器做照明工具應該是貴族才享有的權利,粗製的陶器豆很可能是一般百姓用的。
支釘區別豆和燈:
豆是碗形的照明工具,而燈也是碗形的照明工具,但碗底卻多了一個小小的尖錐,這個尖錐就叫支釘,這個小小的改變成了豆與燈的分界線。戰國時期,最早的蠟燭開始出現。可當時的蠟燭和現在的蠟燭不一樣,外形並不是很規則,怎麼支撐使其站立?聰明的古人在豆的底部做一個尖錐,把不規則的蠟燭插在這個尖錐上,蠟燭就能穩穩當當地站立了。從豆到燈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漸演變,這個圓盤大概就是戰國時燈具的雛形,尖錐說明它是當時用來照明的。支釘的出現正式拉開了燈具的歷史,自此,燈具歷史完成了從豆到燈的轉變。
戰國燈大多由金屬或陶土製成,而玉制燈僅此一件,堪稱絕品。玉燈以新疆和田青玉為材,局部有赫褐色的浸痕。燈由盤、把手和座三部分組成,分別用三塊玉雕琢後粘合成一體。上部燈盤圓形淺腹,盤中心凸起一個五瓣團花柱。中部把手成圓柱形,上飾浮雕的仰形三葉飾,中間束腰,腰下滿飾勾連雲紋。燈座為覆圓盤形,並以五瓣柿蒂紋和勾連雲紋裝飾,足底亦飾勾連雲紋。
戰國時期的燈具以青銅質的為主體,多為貴族實用器。陶質燈因與傳統的陶豆無異,往往被當作陶豆,並沒歸於燈類。這類燈為下層社會所用,玉質燈造型精美是上層社會的實用器具。除了個別多枝燈外,大致可分為人俑燈和仿日用器形燈兩大類。多枝燈(又稱樹形燈)實物較為少見,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五連枝燈,形制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樹,支撐著十五個燈盞,燈盞錯落有致,枝上飾有游龍、鳴鳥、玩猴等,情態各異,妙趣橫生。人俑燈是戰國時期青銅燈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這些燈的人俑形象有男有女,多為身份卑微的當地人形象。持燈方式有站立兩臂張開,舉燈過頂;有的跽坐,兩手前伸,托燈在前。一俑所持燈盤從一至三個不等。燈盤有圓環凹槽形和盤形兩種形制,前者有三個支釺,後者多為一個支釺。仿日用器形燈基本上是一些生活實用器的演變,主要為仿豆、鼎和簋等較為常見的器皿,以豆形陶燈居多,但也有一些仿鼎和簋的形制的青銅燈。
秦代鑄造的燈也是極其華麗的。雁足燈,形制為一大雁之腿,股部托住一環形燈盤,上有三個燈柱,可同時點燃三支燭。到漢、魏時,燈的種類越來越多,有銅燈、鐵燈、陶燈等。後來,以紗葛或紙為籠,點燭其中,稱之燈籠。《南史 · 宋武帝紀》有"壁上掛葛燈籠之記載。用細篦作骨,糊以油紙。唐、宋時,燈作盛行,每當元宵燈節,奇巧紛呈,競相爭妍。故有"東風夜放花千樹","火樹銀花不夜天"詩句。早在1500年前的梁代,已有走馬燈。在《荊楚歲時紀》中提到:"燈以火運",剪紙為輪,以燭噓之,則車馳馬驟,團轉不休。
長信宮燈是環保燈代表:
漢代是大一統朝代,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達到了一個里程碑般的高度。陶瓷技術在漢代突飛猛進,出現了掛釉技巧。「萬家燈館」的展品中有很多漢代的陶燈,造型古樸的豆型燈,帶著高帽子的婦人燈,刻畫匈奴人的陶燈,還有外層掛黃釉和綠釉的塔形燈。造型豐富多彩的陶燈有點讓人目不暇接。
漢代的思想文化是很豐富的,人物造型燈的出現說明了當時的工匠很注重刻畫生活細節。匈奴人造型燈記載的是當時漢朝和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發生戰爭之後,漢朝俘虜的匈奴人被當作官員的家奴。婦人燈以戴著高帽的婦女為造型,體現了當時社會婦女的地位並不低。掛釉的塔形燈則說明了陶器開始演變為瓷器,工藝逐漸走向成熟。
在中國的燈具史上,成就最高的釭燈也是出現在西漢。這種燈是供宮廷貴族使用的青銅燈,燈的火苗上方帶有連著煙管的煙罩,燈煙可以經由罩和管排入蓄水的燈身里達到「取光藏煙」的環保效果。其中最著名的釭燈就是1968年河北省滿城縣出土的「長信宮燈(左圖)」。這種燈具在漢代末期因為戰亂而絕跡,以後歷代宮廷均沒有享受到這一「改革成果」,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唐代出現節能省油燈
俗話中常說:「某某某不是省油的燈。」用來形容某些人比較厲害,刻薄。其實,這里的「省油的燈」在歷史中真正出現過,唐朝中晚期,四川成都附近的邛窯燒制的省油燈就是真正的節能燈。在宛平城內老卿的寶貝中,有一個碗形的燈具,有夾層,上層和豆一樣,像個小碗,下層是空心的,裡面可以用來裝水。因為當時主要是用油料燃燈照明,而油料遇熱後會揮發,所以唐朝工匠們採用燈具腹內蓄水來降低燈油溫度,減少油料的揮發。按照燈具的劃分,釭燈屬於立燃式燈具,省油燈則是卧燃式燈具,燈芯在燃燒時是睡卧在燈具中。根據一些測試表明,使用省油燈的確能夠節省燈油25%至30%,小小的奇思妙想真正給老百姓帶來了實惠。在考古中,歷朝歷代都有大量的省油燈出土。
唐宋出現彩色陶瓷燈:
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巔峰之一,各項技術的運用已經相當成熟,其中,舉世聞名的唐三彩就是最佳代表。其實,在燈具中就已經開始運用彩陶技術。在「萬家燈館」的展櫃中,一些唐代的彩燈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據老卿介紹,這些彩燈是用綠色、黃色、褐色的釉燒制而成,絕對是當時的「奢侈品」,只有貴族才能用得起。
唐代國力強盛,生活物資十分豐富,厚葬之風日盛。唐三彩當時也曾作為一種冥器(陪葬品)被列入官府的規定之列。官風如此,民風當然也如此,於是從上到下就形成了一種厚葬之風。據老卿分析,他手上的這些彩燈應該是當時民間用於陪葬的彩燈。
到了宋代,陶瓷技藝達到了古代的頂峰,白釉燈開始出現,各種青瓷燈、白瓷燈放了整整一櫃子。這個時候的陶瓷燈具已經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不再為統治階級所獨有。到了明代,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開始影響燈具的造型,例如文殊菩薩燈,童子燈。清代則以書法、繪畫為主,花鳥魚蟲出現在燈具表面,外形也逐漸追求一些吉利象徵,如壽字形燭台,獅猴燈,大獅小獅燈。據老卿解釋,獅猴燈取意「封師拜侯」的意思,大獅小獅則是「太師少師」的意思,都是代表陞官發財。還有麒麟送子燈,都是為了討吉利。
同時,燈具的地域性表現越來越明顯。四川燈以雙盤為主,顏色以藏青色為主,花紋和當地的蠟染近似。山西燈以壺形為主,顏色比較淡,花紋雅緻。還有河南燈、湖南燈,都非常具有各地的風土人情。其中,雲貴等地礦燈非常吸引人。燈嘴很長,像前門的大茶壺一樣,這種燈放在礦道里,不但用來照明,壺嘴還可以用來指路,簡單實用。
進入二十世紀後,西方科技發展迅速,美國人愛迪生發明了電燈。隨著中國與世界交流的不斷增多,電燈也進入了古老的國度,逐漸取代了以蠟點燈的時代。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中國民間古燈逐漸走向衰敗,成為了見證歷史的古玩。
明清時期景德鎮燒制青花和彩繪高足燭台,因以蠟燭照明,故燈的造型變化較大。上有金屬扦以插蠟燭。洗式小扦盤下接以長柄、中間承以洗式托盤再接以高圈足[1] 。
近代燈:
1809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明電弧光燈,人類進入了利用電照明的時代。1879 年,在美國的加州劇院,人類第一次使用電弧光燈 (electric arc light)。1906年,愛迪生以鎢絲為燈絲發明了家用電燈泡。以後,白熾燈、日光燈、節能燈、霓虹燈以及當代利用高科技發明的各種高科技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的舞台.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愛迪生對電燈最偉大的貢獻就是燈絲的設計。他在兩年內嘗試了超過 6000 種的替換燈絲,花費$40,000 進行了多達 1200 次的實驗。經過試驗了世界各地的各種材料,愛迪生發現鉑最有效。但是,這種材料非常昂貴並且作為一種實際的燈絲,其效率有限。最後,愛迪生嘗試了碳化棉線燈絲。1879 年10月19日,星期天的傍晚,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對該棉線燈絲通電並在時鍾周圍輪流觀察。40 多小時後,棉線燈絲仍然在發光,愛迪生知道他已經把問題解決了。
1880 年開始出現燈泡的銷售,而在倫敦首次全面引入愛迪生照明系統則早在 1882 年的 Holburn Viact,通過集中城市電源進行通用電氣照明的時代開始於 1882 年9月4日,地點紐約的皮埃爾大街站。面對記者的提問,愛迪生「我已經完成我所承諾」。
時間線:
1911 年 延性鎢燈防震燈絲 可進行汽車和鐵路照明
1925 年 乳白玻璃燈 S光線更柔和而均勻,適用於住宅和辦公室
1930 年 照相閃光燈 取代了專業攝影師之前使用的閃光粉
1934 年 汞燈 第一個高壓氣體放電燈 – 更好的性能和經濟性
1938 年 熒光燈 第一個真正的低壓放電燈,可以提供白光
1939 年 密閉式前照燈 優秀的光束控制,隨著使用不會變暗
1945 年 Circline? 熒光燈 在小空間里發出最多的熒光
1949 年 綿白燈泡 改善的光擴散,並且無眩光
1959 年 鹵素燈 尺寸小,發白光
1961 年Lucalox? 高壓鈉燈 最有效的常用光源
1962 年 發光二極體 (LED) GE 發明。在半導體材料的固體水晶內部,電能轉化為光
1974 年 Watt-Miser? 熒光燈 第一個減小功率的熒光燈
1975 年 精確的 MR16 小型低壓光源 具有精確的光學控制
1986 年 Biax?熒光燈 高效節能的 40 瓦熒光燈,適用於住宅.
1989 年 Halogen-IR?燈 第一個鹵素燈炮,具有反射塗層,效率很高.
1990 年 2D?獨特的小型輪廓燈,擴展了熒光燈的應用場合
1994 年 Genura? 熒光燈 第一個真正的小型「感應」(無電極)熒光燈
1996 年 ConstantColor? CMH? 新型混合 HID 技術,高效且性能高級.
1997 年 Starcoat? 改善的熒光燈塗層,適用於高級流明維護
1997 年 Starcoat?減小了汞含量的燈,通過 TCLP 測試,且不會降低燈的性能.
1998 年 Starcoat XL? 和 Ecolux XL? 高級熒光燈,壽命延長
1999 年Pulsarc? 新型金鹵燈系統,在整個壽命期間,性能顯著改善
2000 年 Halogen IR Silv-IR? 提供了更多低壓燈選項,增加了每個軌道中燈的數量.
2000 年 24 伏鹵燈系列 提供了更多低壓燈選項,增加了每個軌道中燈的數量
2000 年 StayBright? Watt-Miser? Multi-Vapor? 新型節能金鹵燈,與標准燈相比,可提供提高的流明維護
2000 年 T5 熒光燈 熒光燈直徑更小,在多種應用場合提供了一種節能解決方案
2001 年 T8 Watt-Miser? 最大節能,且不會降低光線輸出或壽命性能
2001 年 Diamond Precise? MR16 低壓光束,中等擰入式燈座更簡易而方便
2001 年 SportStar? Multi-Vapor? 新型改進的金鹵燈,在任意燃燒位置操作時具有最高的流明輸出
2001 年 57QBX & 70QBX Biax? 57W 和 70W 插座,小功率金鹵燈光線輸出
2001 年 T8 SXL? 高級長壽命 T8 燈(36,000 小時),可減少維護成本
2001 年 Spiral? CFL 燈管 相比於標准白熾燈總尺寸減小
2001 年 Reveal? I白熾燈 釹玻璃將黃光濾出,從而提供更豐富而鮮明的彩色/td>
2002 年 350 Watt ConstantColor? CMH? SPXX 在較大功率陶瓷金鹵燈系列中採用 350 瓦 ConstantColor? CMH? SPXX 節能設計,從而提供振動彩色
2002 年 F32T8 高流明熒光燈 T8 燈具有更高的光線輸出
2002 年 CFL 反射燈 帶有玻璃反射器的節能熒光燈,適用於向下照明和其他應用場合
2003 年 UltraMax? 高效,更適應,具有最佳燈性能
2003 年 28 瓦 T8 熒光燈 功率最小的 T8 熒光燈通常結合 UltraMax 鎮流器使用,以達到最佳節能效果.
2003 年 Retail HIR 鹵燈 PAR 38 薄膜 HIR 及銀反射片技術比標准鹵素燈的效率高 46%.
2003 年 300/320 瓦 CMH? 第一個雙功率陶瓷金鹵燈,可在兩個不同的鎮流器上進行操作並具有相同的彩色再現性[2] 。
❻ 英國倫敦御至微整 怎麼樣
不推薦,醫生沒什麼經驗。價格便宜,感覺像在練手。
❼ 至御牌酺酶Q10是真的嗎
美國好自然(good'n natural)輔酶q10軟膠囊市場熱銷5年時間,市場觀察統計,哪三類人用的最多專:一、醫務人員屬用的多美國好自然(good'n natural)輔酶q10軟膠囊怎麼樣,看看醫生的評價就一目瞭然了。美國好自然(good'n natural)輔酶q10軟膠囊眾多大醫院醫生都交口稱贊的好產品,「見效快,效果好,功能性產品,安全無副作用」就這四點,已經成為眾多醫生自己用或者推薦給病人的首選了。保護心臟,提供心臟動力讓患享受健康生活,品質生活。二、機關幹部領導用的多機關幹部公務人員應酬多喝酒多,工作壓力大,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是最佳選擇。也是健康禮品的首選,送禮送健康,送禮有分量,收的才有面子,禮重情義才重。也是送父母,送丈夫的好禮物,多一份關心多一份健康多一份生活品質多一份愛。三、商務人士用的多生意場上應酬多,壓力大,工作累,是商務人士貼身的保護神。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享受創造的財富,祛除心腦血管疾患享受健康與長壽。
❽ 吊扇燈質量怎麼樣
藝術品而已,很不實際,好看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