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五金照明 » fsb五金什麼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fsb五金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9 13:42:47

㈠ FSB是什麼意思,具體有什麼作用

前端匯流排是處理器與主板北橋晶元或內存控制集線器之間的數據通道,其頻率高低直接影響CPU訪問內存的速度;BIOS可看作是一個記憶電腦相關設定的軟體,可以通過它調整相關設定。BIOS存儲於板卡上一塊晶元中,這塊晶元的名字叫COMS RAM。但就像ATA與IDE一樣,大多人都將它們混為一談。因為主板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性能、穩定、功能與擴展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板的選購看似簡單,其實要注意的東西很多。選購時當留意產品的晶元組、做工用料、功能介面甚至使用簡便性,這就要求對主板具備透徹的認識,才能選擇到滿意的產品。關於主板與南北橋等參數的詳細介紹,請留意本站上的相關文章. 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計算機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和北橋晶元共同決定的。 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CPU和北橋晶元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數據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 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IC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前。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
由此可見FSB和外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㈡ 主板的FSB作用是什麼!

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

㈢ 單片機中FSb是什麼

單片機中FSb是什麼,因為這邊也看不到你這個單片是什麼樣的單片,所以這個光看這個英文怎麼可能給你解答不了,所以幫不了你,希望你諒解。

㈣ 主板的FSB是什麼

FSB是前端匯流排,用於支持相應的CPU的,比如使用E5200這款CPU,其FSB只有800MHz,這時FSB1600的主板版和FSB1333的主板就都可以上,而且沒有權什麼區別。不過如果是選擇QX9770這款FSB1600的處理器,則只能選擇FSB1600的主板。

主板支持更高的FSB的優勢在於可以支持更高的CPU,或者在以後的升級中有一定的潛力。

門窗五金配件排行榜排名前十的品牌是哪些

1、富宇

公司創建於年,公司創始人自1985年進入鎖具五金製造領域,公司歷經多年發展,目前廠房佔地面積20000多平方米,專業生產智能鎖,酒店電子鎖大拉手鎖,大套鎖,別墅門鎖,房門鎖,不銹鋼門鎖,別墅大門鎖、天地防盜鎖、防錫紙開啟執手鎖、豪華移門鎖等,擁有多年經驗的高級工程師與專業研發技術人員,產品暢銷國內及遠銷歐美等30多國家和地區。

2、東泰

廣東東泰五金集團,是一家集研發與製造於一體,專業為櫥櫃、卧室傢具、浴室傢具、整體定製衣櫃傢具、辦公傢具及地產商提供門鉸鏈、噴粉滑軌、走珠滑軌、隱藏式滑軌、豪華抽屜系統及拆裝部件的現代化集團企業。東泰公司在專利技術、製造力量、品質管理、品牌營銷和銷售渠道等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

3、海福樂

海福樂源於1923年德國,世界五金行業知名品牌,全球較大的傢具五金及建築五金生產供應商,五金配件行業極具影響力知名企業,海福樂自1923年創立於德國納戈爾德,經過90多年的發展,海福樂的產品和服務網路覆蓋全球各大傢具製造商、建築師和規劃師、細木工匠/櫥櫃生產商以及經銷商等。

4、頂固

廣東頂固集創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2002年12月,專業從事定製衣櫃及配套傢具、精品五金、智能五金、定製生態門和其他智能家居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定製衣櫃及精品五金領域知名品牌之一。配備有國際先進的德國板式傢具生產線、進口生態門系列生產線、精密液壓門控系列生產線及成套的五金鎖具、精密模具數控生產線等。

5、匯泰龍

匯泰龍 成立於1996年,廣東省著名商標,廣東省名牌產品,生產高檔五金衛浴智能電子鎖為主,集家居裝飾五金衛浴設計、研發、製造、營銷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1996年匯泰龍以中國醒龍之勢,從國內品牌走上了世界五金的大舞台,走向國際知名品牌,帶動了裝飾五金行業發展,以深厚的底蘊、開拓進取的拼搏精神,獲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

6、伊可夫

EKF五金品牌源於德國,始創於1980年,DEMANN GmbNEKF成立於德國巴伐利亞洲凱普藤市,是德國專業生產門控五金公司EKF五金產品超前的設計、濃厚德國風格和良好的產品品質,從而使EKF產品充滿濃郁的時尚風格的潮流,深受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

7、堅朗

廣東堅朗五金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6月,是從事建築五金產品研發、製造和銷售的專業公司,其業務是提供高品質的建築五金產品和相關技術咨詢。公司產品以門窗五金系統和點支承玻璃幕牆構配件為基礎,並延伸至門控五金系統、不銹鋼護欄構配件及其他建築五金產品。

8、雅潔

經過多年發展,雅潔已經成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物流為一體的綜合型現代化企業。建有電子、模具、壓鑄、機加、拋光、噴粉、電鍍、包裝、維修等九大現代化車間以及配套齊全的生產、生活設施。建成自動化的拋光、電泳、電鍍、噴漆和塗裝噴粉等生產線和八條包裝流水線,主要生產智能門鎖、建築門鎖、衛浴五金、門用五金和傢具五金五大類共18個系列產品,年產能2000萬套以上。

9、星徽

廣東星徽精密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集研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工業企業。生產的滑軌、鉸鏈等五金產品廣泛應用於傢具、電器、工業設備、金融設備、汽車、IT等行業,是史丹利、海爾、美的、華帝、萬和、通潤、比亞迪、全友、索菲亞、皇朝家私等國內外企業的合作夥伴。

10、悍高

悍高集團,為提高人類生活品質而奮斗,打造創新型、學習型的多元化集團。擁有自主創新專利300多項。悍高功能五金,中國功能五金創新品牌,現有三大生產基地共20萬平方米。悍高功能五金產品銷往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擁有國內城市總代理商100多個,分布全國5萬多家櫥櫃/衣櫃店特約終端實現全網格化產品銷售。

㈥ 什麼是FSB5系列連接器,你了解嗎

莫仕(Molex)新推出的SlimStack板對板連接器0.40毫米端子間距浮動端子FSB5系列連接器是莫仕尺寸最小的浮動端子板對板連接器。該連接器可節省客戶產品的空間並為客戶的設計工作提供靈活性,耐高溫,適合高度自動化生產,適用於汽車、工業和消費類等許多產品。
在汽車,工業和消費類產品生產中,高溫工作環境,准確連接和勞動力緊缺是這些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而莫仕SlimStack板對板連接器0.40毫米端子間距浮動端子FSB5系列連接器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好幫手。大范圍浮動端子能滿足X-Y-Z三個方向的浮動,較小尺寸減少了連接器的在應用產品中空間佔有。大范圍浮動特性可以避免自動裝配過程中錯誤,便於大批量自動化生產,適合高溫工作環境可耐受高達125攝氏度的高溫。
作為Molex(莫仕)授權分銷商,Heilind(赫聯)可為市場提供相關服務與支持,此外Heilind(赫聯)也供應多家世界頂級製造商的產品,涵蓋25種不同元器件類別,並重視所有的細分市場和所有的顧客,不斷尋求廣泛的產品供應來覆蓋所有市場。
Heilind Electronics(赫聯電子)創立於1974年,全球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已在中國,新加坡,美國,德國,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設立了超過40處分部。Heilind(赫聯)為電子行業各細分市場的原始設備製造商和合約製造商提供支持,供應來自業界頂尖製造商的產品,涵蓋25個不同元器件類別,並特別專注於互連與機電產品。其主要分銷產品包括互連器件、繼電器、風扇、開關、散熱解決方案、套管和線束產品、晶體與振盪器、緊固件與五金件,感測器等。

㈦ 什麼叫額定FSB或是FSB

FrontSideBus,簡寫為FSB,前端匯流排

什麼是前端匯流排?不是超頻的方法之一,也不是用來超頻的。

我們知道,電腦有許多配件,配件不同,速度也就不同。在286、386和早期的486電腦里,CPU的速度不是太高,和內存保持一樣的速度。後來隨著CPU速度的飛速提升,內存由於電氣結構關系,無法象CPU那樣提升很高的速度(就算現在內存達到400、533,但跟CPU的幾個G的速度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於是造成了內存和CPU之間出現了速度差異,這時就提出一個CPU的主頻、倍頻和外頻的概念,外頻顧名思義就是CPU外部的頻率,也就是內存的頻率,CPU以這個頻率來與內存聯系。CPU的主頻就是CPU內部的實際運算速度,主頻肯定是比外頻高的,高一定的倍數,這個數就是倍頻。舉個例子,你從電腦垃圾堆里揀到一個被拋棄的INTEL486CPU,上面印著486DX/266。這個486的CPU的主頻是66MHZ,DX/2代表是2倍頻的,於是算出CPU的外頻是33MZ,也就是內存的工作頻率,這同時也是前端匯流排FSB的頻率。因為CPU是通過前端匯流排來與內存發生聯系的,所以內存的工作頻率(或者說外頻也行)就是前端匯流排的頻率。剛才這個垃圾堆里的486CPU,前端匯流排的頻率就是33MZ。這樣的前端匯流排結構一直延續到486之後的奔騰(俗話說的586)、奔騰2、奔騰3,例如一顆奔3933MHZ的CPU,外頻133,也就是說它的前端匯流排是133MHZ,內存工作頻率也是133。

到了奔騰4年代,內存和CPU的工作模式發生了改變,前端匯流排的概念也變得有些復雜。奔騰4CPU採用了QuadPumped(4倍並發)技術,該技術可以使系統匯流排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傳送4次數據,也就是傳輸效率是原來的4倍,相當於用了4條原來的前端匯流排來和內存發生聯系。在外頻仍然是133MHZ的時候,前端匯流排的速度增加4倍變成了133X4=533MHZ,當外頻升到200MHZ,前端匯流排變成800MHZ,所以你會看到533前端匯流排的P4和800前端匯流排的P4,就是這樣來的。他們的實際外頻只有133和200,但由於人們保留了以前老的概念——前端匯流排就是外頻,所以習慣了這樣的叫法:533外頻的P4和800外頻的P4。其實還是叫533前端匯流排或533FSB的P4比較合適。

那內存的情況怎麼樣呢?外頻不完全等於前端匯流排了,那外頻還等於內存的頻率嗎?內存發展到了DDR,跟原來相比,一個時鍾周期內可以傳送比原來多一倍的數據,DDR就是DOUBLEDATARATE的縮寫,意思就是雙倍的數據傳輸速率。在133MHZ的外頻下,DDR的傳輸速度是266,外頻提高到200MHZ的時候,DDR的傳輸速度是400,DDR266的內存和DDR400的內存就是這個意思。

再看一下現在外頻、內存頻率、CPU的前端匯流排的的關系。在以前P3的時候,133的外頻,內存的頻率就是133,CPU的前端匯流排也是133,三者是一回事。現在P4的CPU,在133的外頻下,前端匯流排達到了533MHZ,內存頻率是266(DDR266)。問題出現了,前端匯流排是CPU與內存發生聯系的橋梁,P4這時候的前端匯流排達到533之高,而內存只有266的速度,內存比CPU的前端匯流排慢了一半,理論上CPU有一半時間要等內存傳數據過來才能處理數據,等於內存拖了CPU的後腿。這樣的情況的確存在的,845和848的主板就是這樣。於是提出一個雙通道內存的概念,兩條內存使用兩條通道一起工作,一起提供數據,等於速度又增加一倍,兩條DDR266就有266X2=533的速度,剛好是P4CPU的前端匯流排速度,沒有拖後腿的問題。外頻提升到200的時候,CPU前端匯流排變為800,兩條DDR400內存組成雙通道,內存傳輸速度也是800了。所以要P4發揮好,一定要用雙通道內存,865以上的主板都提供這個功能。但845和848主板就沒有內存雙通道功能了。

剛才說的是INTELP4的FSB概念,它的對手AMD的CPU有所不同。

舊的462針腳的AMDCPU,採用ev6前端匯流排,相當於外頻的兩倍,也就是133外頻時,AMD462腳的CPU的FSB是266,使用DDR266內存和他搭配就剛剛好,如果用兩條DDR266做成雙通道,雖然內存有533的傳輸速度,但對於266的FSB,作用不大,所以雙通道內存對CPU的幫助不明顯。

新的AMD754/93964位CPU,內部就集成了內存管理器(以前內存管理器在主板心片里),所以AMD64位CPU的前端匯流排FSB頻率與CPU實際頻率一致。

㈧ FSB是什麼意思

FSB是系統前端匯流排(Front Serial Bus)的意思

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有一條公式可以計算,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帶寬)/8,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比方,現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強Nocona,前端匯流排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數據傳輸最大帶寬是6.4GB/秒。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千萬次;而1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鍾CPU可接受的數據傳輸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其實現在「HyperTransport」構架的出現,讓這種實際意義上的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發生了變化。之前我們知道IA-32架構必須有三大重要的構件:內存控制器Hub (MCH) ,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晶元組 Intel 7501、Intel7505晶元組,為雙至強處理器量身定做的,它們所包含的MCH為CPU提供了頻率為533MHz的前端匯流排,配合DDR內存,前端匯流排帶寬可達到4.3GB/秒。但隨著處理器性能不斷提高同時給系統架構帶來了很多問題。而「HyperTransport」構架不但解決了問題,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匯流排帶寬,比方AMD Opteron處理器,靈活的HyperTransport I/O匯流排體系結構讓它整合了內存控制器,使處理器不通過系統匯流排傳給晶元組而直接和內存交換數據。這樣的話,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在AMD Opteron處理器就不知道從何談起了。

㈨ cpu中的FSB是什麼

前端匯流排

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選購主板和CPU時,要注意兩者搭配問題,一般來說,如果CPU不超頻,那麼前端匯流排是由CPU決定的,如果主板不支持CPU所需要的前端匯流排,系統就無法工作。也就是說,需要主板和CPU都支持某個前端匯流排,系統才能工作,只不過一個CPU默認的前端匯流排是唯一的,因此看一個系統的前端匯流排主要看CPU就可以。

北橋晶元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並和南橋晶元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顯然同等條件下,前端匯流排越快,系統性能越好。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橋晶元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數據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CI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的。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此外,在前端匯流排中比較特殊的是AMD64的HyperTran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