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五金照明 » 舞台照明又稱為什麼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舞台照明又稱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20 05:14:46

① 舞台燈光是什麼

舞台燈光是利用燈光手段為舞台照明並為人物、景物造型的藝術,又稱舞台照明。其作用是根據演出要求,按照舞台美術的總體構思,運用舞台燈光的技術設備及手段配合演員表演,塑造舞台上的視覺形象。

② 關於舞台燈光的作用

舞台燈光:利用燈光手段為舞台照明並為人物景物造型的藝術,又稱舞台版照明。其作用是根據演出要求,權按照舞台美術的整體構思,運用舞台燈光的技術設備及手段配合演員表演,塑造舞台上的視覺形象。
舞台燈光在現在舞台演出中的作用;1 照明演出,使觀眾看清演員表演和景物形象;2 導引觀眾視線;3 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感和展現舞台幻覺;4 創造劇中的空間環境;5
渲染劇中氣氛;6 顯示時空轉換,突出戲劇矛盾沖突和加強舞台節奏,豐富藝術感染力。有時也配合舞台特技。

③ 舞台燈光的幾種類型包括哪些呢

舞台燈光種類多種多樣,其中包括以下幾種燈光種類:
1、 追光:所謂追光,這種光源是內用來跟蹤表演者容和重點突出舞台上的人物的特定光線,這種燈光是舞台的畫龍點睛之筆。
2、 天地排光:這種燈光主要是用於色彩的變換或者是天幕之間的照明,也就是一種從天幕的上方和下方往天幕投入的光源類型。
3、 橋光:著種燈光主要是用來對柱光進行輔助的時候使用的,它是充台口前投向舞台的光線。
4、 頂光:這種光源是屬於一種普通的舞台照明,能夠起到增強舞台照度的作用,可以定點照射。
5、 流動光:這種光線是用來輔助橋光准備的,用來補充舞台兩側的其他特定光線和補充兩側光線。
6、 腳光:它主要是用來輔助面光照明使用的,它具有消除陰影的作用。
7、 逆光:是一種從舞台反方向投射出來的光線,能夠增強透明感和立體感的效果。
8、 柱光:是一種從舞台兩側投射進來的光線,能夠增強突出事物的輪廓感。

④ 舞台燈光組成部分是哪些

1. 聚光燈——在舞台上用的聚光燈是指燈前面使用平凸聚光鏡而言的,這種燈具可以調節光斑大小,出來的樂束比較集中,旁邊漫射的光線比較小,功率有0.5W至5KW多種,焦距有長、中、短之分,視射距的遠近按需要來加以選用。
2. 羅紋燈——或稱柔光燈,但在電視界則稱此種燈為聚光燈。在舞台方面為了區別上述的平凸聚光燈散而柔和,因此用起來漫射區域大,有時為了控制其漫射光線在鏡前加上扉頁來遍擋,其特點就是光區面積大,不似聚樂燈有明顯光斑的感覺,射距較近,功率有1KW、2KW等多種。
3. 回光燈——此種燈前面無鏡片,光線完全*後面較大的反射鏡射出,用同樣2KW的燈泡,其亮度較聚光要亮,故在舞台上要表現強烈光源和亮度時使用。其效果較其他燈具為佳,特點是光束強烈,但調光時要注意其聚焦點,不宜將聚焦點調在色紙上或幕布上,這樣容易引起燃燒,另外在調光時中心常出現黑心,為了避免黑心,在燈前端中心加一環狀擋板,其射出的光斑大而不易收攏。現在新出一種在反光碗上鍍膜使線外線向後透射,以減低燈前面的溫度,使用效果很好,名稱為冷光超級聚光燈,實際該燈的結構與回光燈相同。
4. 成像燈——或稱成型燈、橢球聚光燈。其光束角有多種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應用,主要特性是如幻燈似的能將光斑切割成方、菱形、三角形等各種形狀,或投射出所需各種圖案花紋,功率也有1KW、2KW等可選擇配置。
5. 簡燈——亦稱PAR燈,或光束燈,其構造是在圓筒內按裝鏡面燈泡也有用反光碗裝溴鎢泡的,主要特性是射出較固定的光束,光束角度寬窄多種,光斑大小不能調整。
6. 天排燈——大功率的散光燈,用來由上向下照射天幕用,要求光亮而均衡,照射面積大。
7. 地排燈——大功率的散光燈,用來放在舞檯面上,天幕下部朝上照射,與天排燈照射的光相接,上下均勻。
8. 散光條燈——長條形,分成多格,一般能分成三或四種顏色,每格用白熾燈泡功率在200W左右,要求各種顏色自相接勻,進行大面積照射幕布或畫幕使用,也可作為大面積均衡鋪光之用,各種顏色光還可以同時使用,調出不同的彩色光束。
9. 一般散光燈——如碘鎢燈以及普通泛光燈,主要是均勻地照亮某一區域,或一些布景之用。
以上所介紹的燈具,為一般舞台所用的基本燈具,但因演出的劇目形式不同還應配置其他種類的燈具。如歌舞晚會除基本燈具外大量使用筒燈,電腦燈、軟管燈、要板燈、各種效果燈具,甚至還要配置煙霧器、乾冰機、頻閃燈、激光和投影幻燈,以及配套使用的供後投光用的,消減光源斑點的,特製無縫塑料幕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舉例了。

TEST-1 泛光排燈:舞台整體均勻的照明,畫景幕的照明,效果分散而勻稱。

TEST-2 腳光地排:模擬自然地面反射光,近距離描寫演員,但天幕亂影較多。

TEST-3 泛光排燈與腳光地排:演區,天幕得到均勻照明,清描淡寫,立體感不足。

TEST-4 天排燈:均勻渲染天幕的上關部及色彩變化。

TEST-5 地排燈:天幕下部的明暗色彩變化:日出日落時的剪影效果描寫等。

TEST-6 天地排燈:上下部同一色光時,可獲均勻背景照明。可表現晝夜朝幕等場景。

TEST-7 泛光排燈、腳光、天地排光:消除了雜影,高調淡化效果,人物的主次關系不分明。

TEST-8 泛排燈:自舞台上方投射,被投形象表現突出,色光效果更為艷麗。

TEST-9 泛光排燈、腳光、天地排、頂排燈:觀眾視線更為集中,人物造型光不足。

TEST-10 舞台流動燈:可增強人物景物的立體感,但檯面常出現影子。

TEST-11 面光照明:自觀眾席上方約450角投向舞台,模擬自然光效果。

TEST-12 耳光照明:自舞台前兩側投出,增強演員的立體感效果。

TEST-13 泛光排燈+腳光+天地排+面光+耳光:在獲得充足的亮度時要注意色調關系。

TEST-14 泛光排燈、腳光、天地排、頂排、流動、面光、耳光:通常採用較多的照明方式。比較周全的方位的投光,根據演出實際需要,通過調光手段,從而獲得理想的立體空間效果。

TEST-15 追光:通常設置於觀眾席後方或所需位置時局部空間照明,如人物半、全身。

TEST-16 地排、頂排、面光、流動、追光等:通過調光處理表現立體感獲得有創意的環境氛圍。

TEST-17 天地排藍色、頂排白光、及淺藍、流動白光:天地排藍色光造成整體色調,頂排藍光鋪滿舞台,其中三台聚光燈分別強調三個局部人物造型,一台流動燈強調圓球形後景。

TEST-18 地排燈綠色、藍色、頂排燈白和藍色、流動燈淺紫色:天幕由下向上形成藍色到深藍色過渡,頂排燈藍色鋪滿檯面,頂排單燈白色壓光後投向人物,兩側流動淺紫光補充舞台中部,形成冷色調的柔和的對比色氛圍。

TEST-19 聚光腳光淺紫淺藍兩台、頂排光白光淺藍、流動燈深藍色:用聚光腳光有意將人物光影投映在天幕背景上,頂排燈藍光鋪滿舞台,頂光單燈強調中心形象,加之流動燈深藍光,表現出夢幻般的沖擊效果氣氛。

TEST-20 地排燈紅色、頂排單燈白光、兩側流動燈橙色和黃色、面光淺橙色、重點加強流動淺黃:地排燈造成紅色過度背景,頂排白光作重點強調,面光投出柔和橙光的舞台,加強流動燈使立體感空間感更為凸出。

(TEST 1-20 注釋文字出自松下電工《STAGE & ENTERAINMENT LIGHTING》。

⑤ 舞台上的背景光叫什麼

追光燈是舞台上跟隨演員的燈光。
裝在舞台大幕之外,觀眾席頂部的燈,有第一道、第二道面光燈,後面的樓廂面光燈、中部聚光燈等也有類似作用。 面光是舞台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投向舞台前部表演區(如大幕線後8-10m),供人物造型用或構成舞台上物體的立體效果。 多用聚光燈、可調焦距和光圈,少量採用回光燈,並有裝置追光燈的可能。
側面光
在劇場樓上觀眾席兩翼所裝設的部分燈具,光線從兩側投向舞台前表演區,作為面光的補充同面光
耳光
按分左右耳光、裝在舞台大幕外左右兩側靠近台口的位置,光線從側面投向舞台表演區。 與面光相似,呈左右交叉地射入舞台表演區中心,用於加強舞檯布景、道具和人物的立體感。是舞台必不可少的光,尤其是可作為舞蹈的追光,隨演員流動。耳光應能射到舞台的每個部分。
頂光
在在大幕後頂部的聚光燈具,一般裝在可升降的吊橋上,也可裝在吊桿上,主要投射於中後部表演區,從台口檐幕向後順序安裝為:一頂光、二頂光、三頂光、四頂光; 投射於中後部表演區,用夾具裝在管子上,在所需處定位,也可吊在吊桿上(如跟蹤機構),主要用於需從上部進行強烈照明的場合。可分別由前部、上部和後步投射,根據不同時間要求,決定方向、光柱、孔徑。
頂排光
舞台上部的排燈,裝在每道檐幕後邊吊桿上,形成一排排條燈,成為一排光、二排光、三排光等。 給整個舞台以均勻照明,用於表演區或布景,為使照明均勻布置,其與頂光燈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舞台燈,開會、報告、演出均需要,一般劇場裝3-4排,特深舞台可增加1-2排。

⑥ 舞台燈光都包括哪些,有哪些作用

一、舞台燈光的常用光位要想做好專業舞台燈的配置,道先要了解舞台燈具的常用光位。這是正確選用配置的一個重要環節。 1、面光:自觀眾頂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鋪染。 2、耳光:位於台口外兩側,斜投於舞台的光,分為上下數層,主要輔助面光,加強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體感。 3、柱光(又稱側光):自台口內兩側投射的光,主要用於人物或景物的兩側面照明,增加立體感、輪廓感。 4、頂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後分為一排頂光、二排頂光、三排頂光……等,主要用於舞台普遍照明,增強舞台照度,並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點照射,主要靠頂光去解決。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頂光、橋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畫出人物、景稱的輪廓,增強立體感和透明感,也可作為特定光源。 6、橋光:在舞台兩側天橋處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於輔助柱光,增強立體感,也用於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為特定光源。 7、腳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輔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於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顎所形成的陰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於天幕的照明和色彩變化。 9、流動光:位於舞台兩側的流動燈架上,主要輔助橋光,補充舞台兩側光線或其他特定光線。 10、追光:自觀眾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於跟蹤演員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線,又用於主持人,是舞台藝術的特寫之筆,起到面龍點睛的作用。

⑦ 舞台的燈光效果都有哪些種類啊

舞台燈具按光學結構可分為泛光燈、聚光燈和幻燈三類;按舞台上安裝的部位則又有面光、耳光、腳光、柱光、頂排光、天排光、地排光以及流動光之分。

1、泛光系統是指可以發出均勻柔和的光線並能照射出一定方向燈光的燈具。單獨的泛光燈、頂排燈、腳燈和幕燈等一般用於照明天幕、繪畫布景或演區。

2、聚光系統

能發出定向並能控制光區范圍的燈具。一般是用折射原理,通過透鏡投出不同的光斑。如用螺紋柔光鏡頭則能產生邊緣柔和的光斑。採用反射光學結構取得聚光效果的燈叫回光燈。

3、幻燈系統

在聚光燈具前再加一組物鏡使其投光成像。這種幻燈又可分為:①利用幻燈片成像的投景幻燈;②通過轉動的圓盤式鏈帶把雲、水、火等活動形象投在景物上的投景幻燈;③利用長焦距物鏡使小光斑清晰成像。突出主角形象的追光燈;④橢球面凹鏡名為造型燈的燈具。

(7)舞台照明又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1、常用燈具

聚光燈、柔光燈、回光燈、散光燈、造型燈、腳光燈(又稱條燈)、光柱燈(又稱筒燈)、投景幻燈(又稱投影幻燈)及天幕效果燈、、電腦燈、追光燈等。

2、舞台燈光設計依據

《廳堂擴聲系統聲學特性指標》GYJ25-86;《廳堂擴聲特性測量方法》GB/T4959-1995;《聲系統設備互連的優選配接值》GB14197-93;《客觀評價廳堂語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廳堂混響時間測量規范》GBJ76-84;《民用建築電器設計規范》JGJ/T16-92。

⑧ 舞台燈具主要有哪些

舞台燈具主要有:
1、聚光燈: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廣泛的主要燈種之一,目前市場有1KW、2KW,以2KW使用最廣。照射光線集中,光斑輪廓邊沿較為清晰,能突出一個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個區域,作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於面光、耳光、側光等光位。
2、柔光燈:光線柔和勻稱,既能突出某一部分,又沒有生硬的光斑,便於幾個燈相銜接,常見的有0.3KW、1KW、2KW等。多用於柱光、流動光等近距離光位。
3、回光燈:是一種反射式的燈具,其特點是光質硬、照度高和射程遠,是一種既經濟、又高效的強光燈,常見的主要有0.5KW、1KW、2KW等,以2KW使用最多。
4、散光燈:光線漫散、均稱、投射面積大,分為天排散光和地排散光,常見的有0.5KW、1KW、1.25KW、2KW等,多用於天幕照射,也可用於劇場主席台的普遍照明。
5、造型燈:原理介於追光燈和聚光燈之間,是一種特殊燈具,主要用於人物和景物的造型投射。
6、腳光燈(又稱條燈):光線柔和,面積廣泛。主要作為向中景、網景布光、布色,也可在台口位置輔助面光照明。
7、光柱燈(又稱筒燈):目前使用比較廣泛,如PAR46、PAR64等型號。可用於人物和景物各方位照明,也可直接安裝於舞台上,暴露於觀眾,形成燈陣,作舞台裝飾和照明雙重作用。
8、投景幻燈(又稱投影幻燈)及天幕效果燈:可在舞台天幕上形成整體畫面,及各種特殊效果,如:風、雨、雷、電、水、火、煙、雲等。
9、電腦燈:這是一種由DMX512或RS232或PMX信號控制的智能燈具,其光色、光斑、照度均優於以上常規燈具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智能燈具,常安裝在面光、頂光、舞台後台階等位置,其運行中的色、形、圖等均可編制運行程序。由於功率大小不同,在舞台上使用要有所區別。一般小功率電腦燈,只適合舞廳使用。在舞台上小功率電腦燈光線、光斑常被舞台聚光燈、回光燈等談化掉,所以在選用上要特別留意。
10、追光燈:是舞台燈光的燈具,特點是亮度高、運用透鏡成像,可呈現清晰光斑,通過調節焦距,又可改變光斑虛實。有活動光欄,可以方便的改換色彩,燈體可以自由運轉等。

⑨ 舞台燈光有哪些作用

舞台燈光是必須用各種燈具投射出光來創造戲劇所需要的藝術氣氛以完成任務的,所以物質設備對舞台燈光來說是很重要的。目前戲劇的演出都是用電燈作為舞台燈光的工具。由於舞台形式的不一樣,舞台燈光裝好的部位也不一樣,這里只介紹使用最多的鏡框式舞台的裝燈部位和各稱。1.面光

燈具安裝於舞台鏡框之外,觀眾廳頂部正面,所裝的燈具,光線從正面投射於前表演區,照射演員的表演,這部分好位稱之為面光。有條件的可以設置多道面光,由台口向觀眾席後方順序稱為第一道面光,第二道面光和第三道面光。2.側面光

燈具裝於二樓觀眾席兩側近台口處,光線從側正面投射於表演區,增加面光投射的側面亮度,使被投射的人和物有立體感,這部分燈位稱之為側面光。3.耳光

燈具裝於舞台鏡框之外;左右兩側靠近台口處,光線從側面投向舞台表演區,作用與側面光同,這部分燈位稱之為耳光。4.頂光

頂光位於舞台大幕之後的部位,一般燈具裝在台口吊橋上或裝在升降吊桿上,光線主要投射在表演區中後部,可以與台口外面光相銜接,向後延伸以補面光射不著的地方。靠台後的頂光可向台口方向照射,作為倒道光或光源使用。頂光的燈具一般都使用聚光燈。沿台口順序向天幕每個景區都可安裝頂光燈,由台口向里順序稱為一頂、二頂、三頂和四頂等。台越深,裝的頂光也越多。5.柱光

位於舞台口內大幕後兩側,燈具裝在能伸縮的假台口上,或裝在立式鐵管及固定鐵架上,形成由上而下的燈柱,故稱之為柱光或光柱。這里的燈光為台內前側光,光區可以與側面光和耳光光區相銜接,並向台內延伸,以補台口外的側面光和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尤其當用面紗幕時,台內演員照明和景物照明就以柱光和一道頂光為主了,所以柱光為台內很重要的燈位。台內使用的追光也裝在柱光架上,有條件的舞台可以設置能伸縮的柱光架,形成一個活動的假台口。從台口順序向里可在每道側幕後設多道往光。6.腳光

位於舞台台口外前沿台板上,也就是台唇的邊沿處。用泛光條燈沿台口裝成一排,光線由下向上照射,從下方彌補演員面部照明用的不足,也可照射大幕式作為演舞蹈,武打戲時安全訊號燈使用。7.側光

位於舞台內左右兩側天橋上,燈位由台口到舞台後牆都可以安裝。光線自高處側方向下投射,可以從各道側幕中穿射到舞台各個部位。這部位的燈光主要為表現光源,加強人物的立體感和深度感。有條件的舞台往往是多層天橋,安裝在各層上的燈位由低而高按順序稱之為側光一、側光二、側光三。8.頂排光

頂排燈為條燈,燈具由泛光燈組成。它分四格、六格、八格、十二格不等,每格安裝一個燈泡,一種顏色片,這樣組合起來可以有三或四種顏色,照射面積大而均勻,適於光線向下向後照射大面積景物和演區。也可以由台口向里分為一排燈、二排燈、三排燈。9.天排光

位於天幕前舞台上部,燈具一般安裝在吊桿上,這燈位是俯射天幕的專門燈位,所以稱為天排光。10.地排光:位於天幕前舞台台板上,專門仰射天幕用的燈,稱為地排燈。主要是投射遠景形象和天的色彩,在天幕上造成遠景和天空的景色。

⑩ 舞台燈光的含義是什麼

利用燈光手段為舞台照明並為人物、景物造型的藝術,又稱舞台照明。其作用是根據演出要求,按照舞台美術的總體構思,運用舞台燈光的技術設備及手段配合演員表演,塑造舞台上的視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