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溫蛋雞午夜可以補光嗎
高溫蛋雞午夜可以來補光源
一般從自然光照少於12小時時開始提供人工光照,補足到每天光照時間14小時左右。補充光照,採用每天兩次開燈照明的方法較好,即在每天早晨6點開燈至天亮,晚上天黑開燈至20點,每天開關燈時間不必變動。補充光照時,電源供應要穩定,舍內每平方米以3瓦左右光照為宜,燈距地面約2米,燈與燈之間距離約3米,舍內光線照射要均勻,食槽與飲水器應放置在燈泡下面。
㈡ 雞舍的照明時間
適宜的光照能提高蛋雞的產蛋量,加快肉雞的增重速度,使雛雞血液循環加強、食慾增加、有助於鈣磷代謝、免疫力增強。但是,如果光照過強或過弱,光照時間過長或過短,都會對雞產生不良影響。和自然光照比,人工光照的最大優點是能做到人為控制,使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達到最適宜的程度。
(一)雞舍光照設備的選擇和安裝。目前我國農村最常見的人工光照設備是白熾燈及其控制裝置。雖然首次投資較少,但發光效率很低,大約是日光燈的1/5。所以,在光照效果相同的情況下,使用日光燈時功率較小,比使用白熾燈省電,經濟上比較合算。在消耗的電能相同的情況下,使用日光燈比使用白熾燈光照效果好得多。
人工光照時的光照時間很容易控制,那麼,適宜的光照強度是多少?一棟雞舍要安裝多大功率的多少只白熾燈或日光燈、如何安裝,才能達到適宜的光照強度呢?據有關專家研究,一般雞舍內適宜的光照強度為5~10勒克斯。勒克斯是光照強度的單位,一般人們不太熟悉它,5~10勒克斯是什麼概念呢?說明如下:假如是1隻15瓦的無罩白熾燈應安裝在離雞體1.1(1.6)~0.7(1.1)米的垂直高度處,或直線距離處;假如是25瓦, 1.5(2.1)~0.9(1.4)米;40瓦,1.8(2.6)~1.4(2.0)米;60瓦,2.3(3.3)~1.6(2.3)米;100瓦, 2.9(4.2)~2.1(3.0)米,括弧內數字為加上燈罩時燈離雞的垂直高度或直線距離;燈和燈之間的距離應為燈離雞距離的1.5倍,燈離牆的水平距離應為燈間距的1/2;各個燈的安裝位置應交錯排列,均勻分布,這樣安裝完成後,該雞舍內的光照強度就相當於5~10勒克斯。
如果是日光燈,燈與雞的距離和同功率的白熾燈相同時,光照強度要比白熾燈大4~5倍,所以,要使光照強度相同,就要安裝功率較小的日光燈。
那麼,一棟雞舍內應安裝多少只同一功率的白熾燈泡呢?可以根據上述規定的燈間距和燈與牆的距離來排列安裝,安裝多少只就是多少只;也可根據雞舍的有效面積和1隻燈泡的功率大小計算出所需燈泡數,再排列安裝。一般平養雞舍按每平方米約需2.7瓦計;多層籠養雞舍,因受雞籠、籠架、食槽、水槽等影響,一般每平方米3.3~3.5瓦,全舍所需的總瓦數除1隻燈泡的功率就是應安裝燈泡的總只數。但如果是日光燈呢?因為它的發光效率一般是白熾燈的5倍,所以,平養雞舍每平方米需安裝日光燈的功率數為2.7的1/5即0.5瓦;多層籠養雞舍每平方米0.6~0.7瓦。
在多層籠養雞舍,燈的安裝位置最好應在雞籠的上方,兩排雞籠的中間也行,但燈離雞的距離應能保證頂層的或中間一層的光照強度為10勒克斯,那麼,底層的就能達到5勒克斯,各層都能得到適宜的光照度。為了省電,保持適宜的光照強度,最好應設置燈罩,並經常要保持燈泡、燈管、燈罩光亮清潔。光照設備要固定安裝,以防刮風時來回擺動,驚擾雞只。
(二)雞舍光照設備的使用。開放式、半開放式雞舍,當地白天的自然光照時間充足時,無須人工光照。當地白天的自然光照時間不足時,夜晚用人工光照補充。可採用天黑後補充、天亮前補充、天黑後天亮前兩次補充這3種方式。產蛋雞可採用天黑後天亮前兩次補充光照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每天早上5點開燈至天亮關,每天天一黑就開燈至晚上9時關,每天保持光照16小時,開關燈時間不變,容易掌握。但比較好的方式是天亮前補充光照,它符合雞的生理特點,還能使雞每天的產蛋時間提前,缺點是要隨著白天自然光照時數的變化及時調整開關燈時間,操作較麻煩,飼養人員也要早起,比較辛苦。
各階段雞所需要的光照時間是不同的。雛雞:1~3日齡,每天光照23~24小時;4~14日齡,每天光照16~19小時;15日齡後7周齡前逐漸減少到每天光照8~9小時。
育成雞:7~17周齡,每天光照8~9小時;18周齡,每天光照9~10小時;19周齡,每天光照10~11小時;從20周齡起,每周增加0.5小時,直到雞群產蛋正常、每日光照16小時為止。
產蛋雞每天光照穩定在16小時,最高不可超過17小時。切忌任意縮短光照時間。停電、無電源地區可採用風燈、氣燈等進行光照。光照方式確定後不可隨意改變,要嚴格按照光照時間及時開燈關燈,否則,會影響產蛋。
肉用仔雞的光照目的是延長採食時間,促進生長。光照方法一般有2種:一種是持續光照法,0~5日齡,每天光照24小時,5日齡後每天光照23小時,黑暗1 小時,使雞習慣黑暗環境,防止因停電而受驚;另一種是間斷光照法,0~5日齡,每天光照24小時,5日齡後,每天光照1小時,黑暗3小時,或光照2小時,黑暗3小時交替進行。此法省電、雞增重快、飼料轉化率高、效果很好。
㈢ 蛋雞冬天照明有啥講究
冬天為了提高蛋雞產蛋量,採取雞舍照明十分重要。由於延長光照時間,蛋雞專的採食量和活動量,都有所屬增加,可有效提高產蛋量。
把握好照明時間:照明時間不是越長越好,要時可而至。即延長照明時間又不影響蛋雞休息。有的人為了延長照明時間,成宿成宿的點燈,這是錯誤的。一般採用傍晚、午夜、清晨照明。傍晚,剛黑天不用開燈,要在19~21時開燈;午夜,0~1時30分;清晨4時30分~6時。
開燈要堅持經常:每天定點開燈,不能想起來就開燈,忘了就不開燈。要有規律性,不能忽視。否則會打亂蛋雞的生活規律,適得其反。而影響蛋雞的產蛋率。
照明燈要加燈傘:照明燈上有傘,可以聚光,使光線集中輻射到地面,充分利用光源,一般20平方米左右的雞舍里,安裝一盞60瓦的電燈即可。燈的高度仍以光源全部輻射到地面為好。燈的瓦數不易太大,既要節約,又要實用。蛋雞照明時間一般不超過14小時,即白天加燈光照明時間。於此同時,開燈時要投足飼料,防止空槽,而使蛋雞增加了能量消耗,適得其反,既增加了費用,又降低了收入。
㈣ 蛋雞一天喂幾次料什麼時間喂
一隻蛋雞1到150日齡,累計採食8.84kg的飼料,一年採食36.5kg飼料。
當然,這是一般規律,但不同品種的蛋雞略有差異,在生產實踐中總稍有浪費,但以此為指導,還是具有一定的意義。
大粒的和粉狀的各營養成分均能採食到,一是可刺激食慾,午後要有一段時間空槽2-3次,二是保證蛋雞採食飼料均勻
沒食了就填 晚上開燈 她也吃
一是在日糧中,易發展到吃剛生下來的雞蛋、肉等動物性飼料的雞:
一是飼料中礦物質含量不足,應採取以下幾項技術措施.5%的粗纖維含量。
四
是飲水不足,要有3%~4,放在光線較暗的地方。
為了預防產蛋雞吃雞蛋;鹽應佔0.5~4;磷應佔0。
要想使雞黃皮膚可選用皮膚黃的品種,一旦出現破損。
四是產蛋雞的日糧中產蛋的母雞吃雞蛋多是因飼養管理不善造成的、食鹽及其他微量元素缺少。
三是飲水要充足,最容易出現食雞蛋的現象。尤其是鈣。
二是日糧中動物性蛋白質偏多。要求每隻產蛋母雞每天要有340毫克蛋氨酸、磷,歸納起來有以下七個方面。
二是日糧中,易出現產蛋母雞搶食雞蛋等異食癖。日糧中鈣應佔3.37~0,甚至啄食雞蛋,尤其是農村冬季由散養突然轉到圈養或籠養的雞。
七是強光照明,要保持蛋白質充足和氨基酸平衡,引起產蛋母雞煩躁不安,700毫克賴氨酸的含量,如果經常喂魚.5%.0%。
六是要保持產蛋雞的生活環境相對穩定盡量減少應激反應,蛋產在地上,促進產蛋母雞到處亂啄,也會造成產蛋雞食雞蛋。如果母雞經常處於飢渴狀態,或氨基酸不平衡。
㈤ 養土雞 雞舍晚上要開燈么開的話具體季節的開燈時間以及該選用的燈泡類型 越詳細越好
養土雞的過程中,晚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一會燈,但是無需長時間開燈。比如內在進入容秋季以後白晝逐漸變短,雞舍在夜晚開燈一段時間有助於提高土雞的生長速度和產蛋率。
LED是農業照明方案中最高效和環保的產品,並且光譜近似日光,沒有光譜間隙,是連續不斷的,此外LED使用壽命極長,堅固耐用,不易受到震動的影響,並允許色移和顏色控制,效率高等等。
LED最大的優勢是能提供可定製的可調頻譜。動物的光譜靈敏度不同於人類,光譜要求也是如此。通過優化畜棚中的光譜、輻射和調制,農戶可以為家畜創造一個良好的照明環境,讓家畜心情愉悅,從而促進其生長,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和飼料的支出。
(5)蛋雞每天照明在什麼時段擴展閱讀
養雞育雛過程,雞舍光線過強,雞群興奮,容易出現打架情況,啄的嚴重,這是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最常見的問題,這就是光照過強的刺激。土雞本身體型小,好鬥性強,育雛期間光照強,更容易出現啄癖。
雞休息喜歡在陰暗的地方,而且雞不會進入深度睡眠,只有淺度睡眠。這是雞在長期自然選擇中,抵禦天敵的一種手段。暗光飼養,更符合雞的天性,有助於雞更好的休息發育,提高雞群的均勻度。
㈥ 2月齡的雞能不能24小時照明
不同生長階段,雞對光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不同種類的雞,對光照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參照歐盟的標准並結合本公司的研究,適宜的光照強度及光照時間如下:
(1)育雛期:1-3日齡,每天光照23-24小時;4-14日齡,每天光照16-19小時;15日齡後7周齡前逐漸減少到每天光照8-9小時。光照強度為40-50勒克斯。
(2)育成期:7-17周齡,每天光照8-9小時;18周齡,每天光照9-10小時;19周齡,每天光照10-11小時;從20周齡起,每周增加0.5小時,直到雞群產蛋正常、每日光照16小時為止。光照強度為20-30勒克斯。
(3)產蛋雞每天光照穩定在16小時,光照強度為7-20勒克斯。
(4)肉雞每天光照穩定在16小時,光照強度為20-30勒克斯。
另外不同光色的照明,會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
(1)肉雞養殖一般採用色溫為6500K的冷色光源(白光),蛋雞養殖一般採用色溫為2700K的暖色光源(黃光)。
(2)紅光能讓雞興奮,刺激雞的食慾,增加雞的進食量,從而可促進肉雞的生長、增加蛋雞的產蛋量。因此,紅光可與主照明燈光按1:10的比例搭配使用,每當雞進食時打開紅燈,刺激雞的食慾,進食結束後關閉紅燈。
(3)綠光能增強雞對鈣質的吸收能力。當蛋雞經過一段時間的連續產蛋後,由於蛋殼的主要成分為鈣質,因此雞體內會產生缺鈣現象。雖然飼料中添加了鈣質,但由於雞的吸收轉化能力下降,不能將其有效轉化為有機鈣,導致鈣質隨著糞便排出體外。通過綠光的照射,能有效增強雞對鈣質的吸收能力,消除雞體的缺鈣現象。因此,綠光可與主照明燈光按1:10的比例搭配使用,照明時間與主照明燈一致。
(4)藍光能讓雞安靜,雞對藍光是色盲的。動物在受到驚嚇時,體內會產生毒素,導致肉質品質下降,影響食用口感。因此,在肉雞出欄時,關閉其它燈光,打開藍燈,這時候去抓雞,雞就不會亂蹦亂跳,這樣既容易抓到雞,又不使其受到驚嚇,從而改善雞肉品質。經研究發現,雞對燈光很敏感,突然開燈或關燈會造成雞的應激反應,引起驚群。應激實質上是雞對外部刺激的生理反應,是為即刻存活而進行的生理調節,或為長期生存而對某影響因素的適應。
㈦ 放養蛋雞產蛋期晚上要不要照明需要什麼光的顏色,產蛋期需要注意什麼
1.光照時間長可以促進蛋雞產蛋,如果是剛剛開產的蛋雞可以正常照明即可;如果是高版峰期的或者是權產蛋後期的,可以增加光照時間,尤其是接近淘汰的蛋雞,可以24小時不間斷光照,直到淘汰。
2.這個時期要增加飼料營養,尤其是粗蛋白含量要提高,同時提高維生素類。
㈧ 蛋雞冬天照明有啥講究
冬天為了提高蛋雞產蛋量,採取雞舍照明十分重要。由於延長光照時間,蛋雞的採食量和專活動量,都有所增屬加,可有效提高產蛋量。
把握好照明時間:照明時間不是越長越好,要時可而至。即延長照明時間又不影響蛋雞休息。有的人為了延長照明時間,成宿成宿的點燈,這是錯誤的。一般採用傍晚、午夜、清晨照明。傍晚,剛黑天不用開燈,要在19~21時開燈;午夜,0~1時30分;清晨4時30分~6時。
開燈要堅持經常:每天定點開燈,不能想起來就開燈,忘了就不開燈。要有規律性,不能忽視。否則會打亂蛋雞的生活規律,適得其反。而影響蛋雞的產蛋率。
照明燈要加燈傘:照明燈上有傘,可以聚光,使光線集中輻射到地面,充分利用光源,一般20平方米左右的雞舍里,安裝一盞60瓦的電燈即可。燈的高度仍以光源全部輻射到地面為好。燈的瓦數不易太大,既要節約,又要實用。蛋雞照明時間一般不超過14小時,即白天加燈光照明時間。於此同時,開燈時要投足飼料,防止空槽,而使蛋雞增加了能量消耗,適得其反,既增加了費用,又降低了收入。
㈨ 蛋雞為什麼補充光照,蛋雞光照需要注意什麼
給雞補充光照時,要抄有電源,電壓要穩定。經常停電的地區,可設置備用電源或煤油燈、蠟燭等。使用白熾燈照明時,白熾燈泡不要用軟線吊掛,防止風吹後燈泡晃動,使雞群受驚。白熾燈泡最好設置燈罩聚光,要經常擦掉燈泡上的灰塵。平養雞舍的各處都應受到光線均勻的照射,食槽與飲水器最好在燈泡的下面。籠養雞舍,燈泡的行距、跨度等於階梯籠的寬度。燈泡要安裝在走道的上方,行距間的燈泡交錯排列,呈鋸齒狀。產蛋期每天的光照時間只能維持恆定或逐漸增加,切勿逐漸縮短,不能隨意改變光線的顏色和開閉燈的時間,否則會引起減產。每天在晚間關燈時,應留一小燈泡不關或用調壓變壓器先降壓,使光線變暗,等雞上棲架後再按時全部熄燈。
㈩ 蛋雞每天24小時光照好么
蛋雞抄養殖應該有一個嚴格的光照程序,循序漸進的減光和補光,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就達不到理想生產性能。普遍的蛋雞產蛋期從127日齡(19周)開始,從19周開始補光,每星期增加半個小時,最後保持在16個小時就行了。淘汰期可增加到17個小時。
蛋雞在3%以內的死亡率是正常死亡率,如果死亡過多首先要對死亡雞只的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找到雞只死亡的原因,針對性的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