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都賣些什麼//
經營日用五金、建築五金、工具五金及機電設備、金屬材料、裝飾建材等上萬種五版金權產品及相關產品
目前,市場總佔地 1000 畝,已建建築面積 45 萬平方米,營業店鋪 4500 余家,輻射全國各地及世界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日進場交易客商 2 萬餘人次,日貨流量超千噸,市場成交額每年以 20% 的速度攀升
㈡ 永康為什麼五金有名
從永康五金產業集群看中國產業集群趨勢
永康是國內有名的五金總部,防盜門都,保溫杯之都,產業密集程度非常集中,但是發展也是有條不紊。且看小編分析一二。
產業集群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都有一個產生、發展、成熟和衰落的過程。但是產業集群的發展並不完全是自發的過程,也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受相關產業發展狀況、市場需求變化和政府政策的影響。中國的產業集群多數處於從發展走向成熟的過程之中,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其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受外部因素影響也比較大,因而非常需要政府在把握其發展趨勢的前提下進行扶持。概括地講,中國的產業集群在今後一段時期內會有快速的發展,會朝著更加專業化、更加市場化和更加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並逐步走向成熟,當前較為突出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產業集群的經濟規模逐步擴大。產業集群受到人們廣泛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高成長性,大部分產業集群具有很強的增長能力,由於全國經濟快速增長,中國產業集群的成長速度更為突出。例如,「中國五金製品生產基地」——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五金產業集群20年來取得了飛速的發展,1985-2004年,小欖鎮五金產業總產值從4525萬元增長到173.8億元,年平均增長率達36.8%;企業數從47家增長到3079家,年平均增長率達24.6%;從業人員從4552人增長到82456人,年平均增長率達16.5%。紹興嵊州領帶產業集群總產值從1985年的1.2億元增長到2004年的54億元,年平均增長率達22.2%;企業數從7家增長到162家,年平均增長率達18%;從業人員從4383人增長到20147人,年平均增長率達8.4%。盡管不可能一一列舉所有產業集群的增長率,但由於產業集群的高成長能力,其規模擴大的趨勢是非常明顯的。
2.新產業集群不斷涌現。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產業集群已經成為一些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東部沿海地區在原有產業集群不斷成熟的同時,分工不斷細化,衍生出一些新的產業集群,例如廣東東莞以IT產品製造為主,逐步分化形成五金、塑膠、模具多個專業集群,為電子信息產業配套,並形成一個綜合IT產業集群。同時,地方某一產業集群帶動其他產業發展,逐步形成新的產業集群的現象也非常多見。例如晉江製鞋產業集群帶動了紡織服裝業發展,由此形成紡織產業集群;浙江省多個服裝產業集群拉動台州服裝機械產業集群;紹興紡織產業集群發展帶動專業市場——中國輕紡城;等等。此外,廣大中西部地區借鑒東南沿海地區的經驗,也紛紛走上產業集群化的道路,如陝西戶縣的包裝箱集群、湖北仙桃無紡布集群、江西文港製筆產業集群等,都是其中發展較為突出的典型,而且東北的汽車產業、重慶的摩托車產業、內蒙古的乳製品產業也正朝產業集群方向努力發展。
3.區域品牌成為產業集群發展的新方向。產業集群能夠成為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成長的重要載體,而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的提升又將進一步推動產業集群發展,二者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產業集群內涌現出大量的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在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群體的基礎上,產業集群又逐漸升級與壯大,最終形成強大的區域品牌,目前品牌已經成為產業集群的發展重點和重要競爭手段。例如,晉江作為一個縣級市,已經形成了紡織服裝、運動鞋服、陶瓷建材、食品加工、玩具文具等多個不同產業集群,共產生了安踏、七匹狼、勁霸、九牧王等幾十個「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同時還獲得了包括「中國鞋都」在內的11個國家級的區域榮譽稱號,「晉江製造」已經成為一張響亮的名片。在廣東,隨著產業集群的發育和壯大,現已形成了「美的」、「容聲」、「萬家樂」、「格蘭仕」等全國馳名商標,浙江省的「杉杉」、「雅戈爾」、「步森」等著名品牌也都是以產業集群為基礎產生的。2005年,山東省文登市「雲龍」和「藝達」雙雙獲得「中國名牌」稱號,為文登家紡業注入了一副強心劑,極大促進了地區產業發展。
4.主導優勢企業持續成長。近年來,市場爭奪越來越激烈,產業集群中的企業也經受了國內外競爭的洗禮,部分優秀企業從中脫穎而出,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產業集群的主導企業。以浙江為例,溫州產業集群內部的組織結構不斷優化,出現了正泰、德力西等多家大規模企業集團,而且許多企業都在進行按現代企業制度和國際通行規則運作的探索。寧波服裝產業集群以杉杉、雅戈爾為核心,形成眾多中小型企業為輔助的衛星「增長極」模式,有力地促進了企業和企業集團的發展。台州塑料產業集群的企業規模日益擴張,2%的骨幹企業佔了集群內40%左右的銷售額。廣東順德、惠州等地的產業集群中,諸多家電企業更是發展成為產業巨頭,在全國甚至世界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
5.產業結構呈現逐步升級趨勢。隨著市場競爭和地區比較優勢的變化,結構升級已成為產業集群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全國紡織產業集群積極創新,不斷提升產業結構,推動產業集群提高競爭能力。作為「西樵模式」的創造者,廣東西樵轉摘於中國酒業新聞網加大升級步伐,建立了中國首個紡織產業升級示範區,將引領百年紡織之鄉實現清潔生產,走向「循環經濟」之路。按照市場化原則,海寧建立了產業研發中心、產品設計中心、質量檢測中心、行業信息中心等促進產業發展的配套功能機構;同時依託專業區,積極創建技術工人培訓基地,提高其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此外,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地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推動產業園區向產業集群方向演化,高科技產業集群的雛形初步顯現,這將有利於促進產業集群的結構升級,改善產業集群的總體結構狀況。
產業集群對中國品牌發展的意義
通過「白酒金三角」案例,我們可以很清醒地看到地方經濟發展中,企業利用地方產業集群效應,通過政府指導,在行業內做大的過程中,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套可操作性的成功模式。
2010年6月28日,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在北京發布了2010年(第七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2010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的總價值為42634.54億,平均每個品牌價值為85.27億。今年入選品牌的最低價值已從去年的8.01億人民幣上升到了9.19億人民幣。從經-濟競爭力來看,一個區域的競爭實力,主要取決於其比較優勢,品牌效益直接影響著地區比較優勢的形成和發展。從《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地區分布來看,北京有95個入選,名列第一;廣東有86個入選,位居第二;浙江和上海均有44個入選,並列第三名。
1、地方產業集群的發展為中國品牌的發展提供了實體基礎。
市場是主要驅動力量,就中國產業集群的產生而言,絕大多數是在市場規律作用下由企業自我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其中,廣東珠三角的產業集群是由外商直接投資驅動下的外向型加工業集群,浙江溫州一帶是依靠當地企業家和工商業發展起來的特色品產業集群,而北京中關村則是依託密集的國家高科技資源形成的高科技產業集群。這些產業集群都是市場力量驅動下自發形成的,當地政府只是在產業集群的雛形出現後才加以引導。而且,從發展歷史看中國產業集群的主要驅動力也是市場,無論是外資還是民營企業,都是抓住中國改革開放的良好機遇,充分利用市場不斷擴大和開放不斷深化的大好時機,實現了空間集聚和產業分工合作,從而形成產業集群並在其中不斷發展壯大的。例如溫州柳市鎮的樂清求精開關廠,1984年7月創辦時是一個典型家庭作坊,只有5名職工,年銷售收入不到1萬元,但是它抓住了當時市場需求旺盛,供給不足的機遇,大力擴展市場,並且通過效仿、衍生,到20世紀80年代末,柳市鎮已有生產低壓電器企業2300多家、家庭作坊9000多家,形成龐大的產業鏈。這些產業鏈繼而在地方積聚產業集群,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品牌意識的增強,這些產業集群為中國品牌走出國門提供了實體基礎。
2、政府助推產業集群為中國品牌的發展起到良好保障。中國產業集群形成之初,基本上都是企業的自發行為,但產業集群的雛形出現後,地方政府往往都會積極扶持,對本地產業集群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吸引投資,促進企業發展。地方政府通常在土地、稅收等方面,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投資環境,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三是建立工業園區,鼓勵企業「進區入園」,促進產業集聚和園區化進程。四是建立交易市場,擴大市場規模。五是舉辦產品博覽會與商貿會,擴大對外影響力和市場知名度,實施區域整體營銷,創建地域品牌。六是引導與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促進產業集群的產品技術升級。七是協調產、學、研結合,為產業集群創造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能力。
4.主導優勢企業持續成長。近年來,市場爭奪越來越激烈,產業集群中的企業也經受了國內外競爭的洗禮,部分優秀企業從中脫穎而出,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產業集群的主導企業。以浙江為例,溫州產業集群內部的組織結構不斷優化,出現了正泰、德力西等多家大規模企業集團,而且許多企業都在進行按現代企業制度和國際通行規則運作的探索。寧波服裝產業集群以杉杉、雅戈爾為核心,形成眾多中小型企業為輔助的衛星「增長極」模式,有力地促進了企業和企業集團的發展。台州塑料產業集群的企業規模日益擴張,2%的骨幹企業佔了集群內40%左右的銷售額。廣東順德、惠州等地的產業集群中,諸多家電企業更是發展成為產業巨頭,在全國甚至世界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
5.產業結構呈現逐步升級趨勢。隨著市場競爭和地區比較優勢的變化,結構升級已成為產業集群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全國紡織產業集群積極創新,不斷提升產業結構,推動產業集群提高競爭能力。作為「西樵模式」的創造者,廣東西樵轉摘於中國酒業新聞網加大升級步伐,建立了中國首個紡織產業升級示範區,將引領百年紡織之鄉實現清潔生產,走向「循環經濟」之路。按照市場化原則,海寧建立了產業研發中心、產品設計中心、質量檢測中心、行業信息中心等促進產業發展的配套功能機構;同時依託專業區,積極創建技術工人培訓基地,提高其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此外,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地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推動產業園區向產業集群方向演化,高科技產業集群的雛形初步顯現,這將有利於促進產業集群的結構升級,改善產業集群的總體結構狀況。
產業集群對中國品牌發展的意義
通過「白酒金三角」案例,我們可以很清醒地看到地方經濟發展中,企業利用地方產業集群效應,通過政府指導,在行業內做大的過程中,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套可操作性的成功模式。
2010年6月28日,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在北京發布了2010年(第七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2010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的總價值為42634.54億,平均每個品牌價值為85.27億。今年入選品牌的最低價值已從去年的8.01億人民幣上升到了9.19億人民幣。從經-濟競爭力來看,一個區域的競爭實力,主要取決於其比較優勢,品牌效益直接影響著地區比較優勢的形成和發展。從《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地區分布來看,北京有95個入選,名列第一;廣東有86個入選,位居第二;浙江和上海均有44個入選,並列第三名。
1、地方產業集群的發展為中國品牌的發展提供了實體基礎。
市場是主要驅動力量,就中國產業集群的產生而言,絕大多數是在市場規律作用下由企業自我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其中,廣東珠三角的產業集群是由外商直接投資驅動下的外向型加工業集群,浙江溫州一帶是依靠當地企業家和工商業發展起來的特色品產業集群,而北京中關村則是依託密集的國家高科技資源形成的高科技產業集群。這些產業集群都是市場力量驅動下自發形成的,當地政府只是在產業集群的雛形出現後才加以引導。而且,從發展歷史看中國產業集群的主要驅動力也是市場,無論是外資還是民營企業,都是抓住中國改革開放的良好機遇,充分利用市場不斷擴大和開放不斷深化的大好時機,實現了空間集聚和產業分工合作,從而形成產業集群並在其中不斷發展壯大的。例如溫州柳市鎮的樂清求精開關廠,1984年7月創辦時是一個典型家庭作坊,只有5名職工,年銷售收入不到1萬元,但是它抓住了當時市場需求旺盛,供給不足的機遇,大力擴展市場,並且通過效仿、衍生,到20世紀80年代末,柳市鎮已有生產低壓電器企業2300多家、家庭作坊9000多家,形成龐大的產業鏈。這些產業鏈繼而在地方積聚產業集群,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品牌意識的增強,這些產業集群為中國品牌走出國門提供了實體基礎。
2、政府助推產業集群為中國品牌的發展起到良好保障。中國產業集群形成之初,基本上都是企業的自發行為,但產業集群的雛形出現後,地方政府往往都會積極扶持,對本地產業集群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吸引投資,促進企業發展。地方政府通常在土地、稅收等方面,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投資環境,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三是建立工業園區,鼓勵企業「進區入園」,促進產業集聚和園區化進程。四是建立交易市場,擴大市場規模。五是舉辦產品博覽會與商貿會,擴大對外影響力和市場知名度,實施區域整體營銷,創建地域品牌。六是引導與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促進產業集群的產品技術升級。七是協調產、學、研結合,為產業集群創造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能力。
㈢ 永康電動工具展覽會一般是每年的什麼時候
永康每年都有兩個盛會,一個是5月26-28的國際門業博覽會,一個是9月26-28日的五金博覽會。如果要看電動工具的話,那就一定不能錯過五金博覽會哦。
㈣ 浙江金華市(包括永康、義烏等地方)每年都舉辦的大型展會有哪些
義烏:五金電器博覽會 春季消費品出口交易會 旅博會 相框展 小商品博覽會(義博會) 森博會 工博會 車展 房交會 襪機展 永康:五金展 農博會
㈤ 國內有哪些知名的五金展會
1,最好的上海五金展,之後應該是永康五金展.
2,涉及五金的還有廣交會,寧波外貿展等
很高興,恰恰牛能為你解決問題。
㈥ 2010浙江永康五金博覽會什麼時候開始
1、2010浙江永康五金博覽會9月26日開始。
2、9月26-28日 ,中國(永康)五金博覽會每年都是這個時間專,我們是浙江永康五金生產力屬促進中心,承擔部分會議任務。
3、博覽會:中文的博覽會指規模龐大、內容廣泛、展出者和參觀者眾多的展覽會。一般認為博覽會是高檔次的,對社會、文化以及經濟的發展能產生影響並能起促進作用的展覽會(VirtualExpo,Exhibition,Trade Fair)。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博覽會」有被濫用的現象。不時可以在街上看到由商店舉辦的「某某博覽會」。展覽會和博覽會在漢語中是現代名詞,《辭源》和一些古漢語詞典中無記載。
㈦ 永康五金博覽會簡介
綜合概述:
國家商務部 和 浙江省人民政府 的 重點支持展會 --- 1996 創辦
2009 為14屆;規模大效果好影響力廣的 國家級國際性 五金盛會
日期地點:
每年的 金秋 9.26-28日,浙江省 金華大市 所轄的 永康市 中國科技五金城
主題目標:
提升五金製造產業--打造中國五金名城--永康五金走向世界--世界五金匯集永康
背景基礎:
永康 被譽為 中國五金之都,是 中國重要的 五金生產基地、出口基地,最大的五金產品集散中心
擁有的 中國科技五金城 是 中國 最大的 五金專業市場,來自全國各地的4600家五金商家雲集城內
強大的 五金產業 集群基礎 和 市場平台優勢,使 五博會 成為 國內外 都有 重要影響 的 會展品牌
內外交流:
五博會 有 數千家 資信良好、實力雄厚 的 生產企業、外貿公司、科研院校參展,展出產品10萬余種
專業采購客商8萬餘人--日韓等國 組織了買家采購團---除現場交易外,同期舉辦---網上中國五金博覽會
促進了 世界各地 的 生產企業 和 五金貿易商 交流新技術,交易新產品
共享 最新的 市場信息,是 眾多企業 打開 國內、國際市場 的重要窗口
指導思想:
熱烈、開放、安全、有效,以 中國五金名城---浙江永康 獨特的 五金產業優勢 為依託
立足 中國科技五金城 堅實有力的市場基礎,堅持擴大開放,加強國家之間、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加速五金產品與五金生產要素的流動,推動五金製造業升級換代結構優化,促進五金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發展
聯合主辦: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中國發明協會
具體承辦:
浙江省 永康市 人民政府,中國 國際貿易 促進委員會 浙江省分會
新聞協調:
世界新聞網.中國,中國新聞交流網 世界經濟聯合網 世界中國新聞網
歷屆 世界經濟聯合網世界中國華商網
嘉賓協調:
世界中國華商網 世界經濟聯合網 世界中國商會網 唱響品牌網
攝影攝像:
中國攝像攝影網 中國新聞交流網 唱響品牌網 佳宏影視
展會規模:
面積 40000多平米,參展廠商 2600多家
特色服務:
堅持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導向,全面展示中國五金產業的最新發展成果和趨勢
積極促進 國內外企業之間交流與合作,為五金企業 展示品牌形象、洽談合作貿易
了解 行業動態、交流 業界技術、培育 產品品牌 等 活動 搭建 良好的 服務平台
活動內容:
商品交易
全面加大 招商宣傳力度,在鞏固 前13屆博覽會客源 的基礎上
重點依託 主辦單位 聯系面廣 的優勢,利用 各種 大型展銷會
加強 國際展會 組織機構 聯系,吸引 更多國外客商 參展參會
合理利用和擴大場館,完善 商交館設施,改善交易環境,精心布局,提高布展檔次
合理調控 本市、市外 和 國外企業展位 的 比例,優先照顧 市外和 國外參展企業
兼顧 市內 名優 五金產品企業 和 高新技術企業
增設服務設施,加強配套服務,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提高展會服務水平
調整、更新、擴充 永康五金名品展示館、國際五金展示館的館藏產品,增強名品館的展示作用
完善國際商貿專區,邀請國際采購商組團采購。設立 招商引資專館,組織 一批項目 對外招商
技術交易
加快 科技成果轉化,推進 創新型城市建設,促進產、學、研合作和五金產業提升
舉辦高新技術項目發布、五金製造技術難題招標、五金專利新產品展銷與技術交易
網上科技成果交易、科技信息服務 和 第4屆 中國五金產品工業設計大賽 等 活動
人才交流
加強 人才戰略 政策宣傳,做好 人才市場 改造 和 人才網站 擴容工作,召開 大型人才交流會
會同有關部門、國內外科研機構、大專院校開展人才招聘、智力引進、人才研討和網上交流活動
㈧ 浙江永康主要生產什麼五金
有的,很多,你可以去永康五金城看下
㈨ 2010年在永康市舉辦的中國五金博覽會是幾月幾號,地址是多少
時間都是每年的9月26左右,因為10.1要放假,很多領導來玩兩天,也就放假就不回單位了,以前是在五金廣場那邊開的,2011年開始在新造好的國際會展中心辦了
㈩ 浙江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會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來地:浙自江省注冊資本:10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夏霆企業類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內資法人獨資)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永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地址:浙江省永康市東城金都路6號
法定代表人:夏霆
成立時間:2006-06-22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78400010226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浙江省永康市東城金都路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