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全食是什麼現象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種,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點太陽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象。
日全食專分為初虧、食屬既、食甚、生光、復原五個階段。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全食。民間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
全食發生的時候,這是太陽,這是地球,月亮正好在它們中間給擋住了。我們知道地球是繞太陽轉,這個叫黃道,地球繞月球轉叫白道,都不是圓,所以三者之間距離有時候近有時候遠,距離近的時候,影子投到地球上,影斑很大,這個時間就會長一些。
還有一點,月影,所謂全食帶就是月球的影子在地球掃過的帶,每次掃過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如果掃得比較慢,看見的時間就比較長。但是最關鍵的還是距離,距離決定帶的大小。
❷ 日全食的影響有哪些
日食會導致溫度下降,降幅一般能達到5至15攝氏度,有的地區甚至下降20攝氏度專左右。近期,夏立屬東參加了一個天文學界的報告會,許多專家認為,日全食將導致氣溫下降5至7攝氏度,而在偏食帶里,氣溫下降則不太明顯。
即使都在全食帶里,不同地區氣溫變化情況也不一樣。在溫差本來就小的地區,比如沿海地區,氣溫下降幅度就不會太大,而在溫差本來就大的地區,如西北地區,溫度下降幅度可能更大些,感覺也可能更加明顯。
山東省氣象台副台長楊成芳則說,地球主要靠太陽升溫,日全食發生時,就像白天突然變成了黑夜,光照少了,氣溫肯定是要下降的。
❸ 肉眼看平時的太陽,和看日食時,哪一個傷害大
肉眼看日全食的傷害比肉眼看平時的太陽傷害要更大。 如果在日全食時用肉眼觀察,很容易損傷視網膜,造成視力永久性下降,甚至失明。 視網膜是沒有痛神經的,如果用肉眼看日全食的話,是不會有痛感的。
而平常看太陽,一般情況下看的時間比較短,加上周圍環境的關系,相比於日全食,人的肉眼不會聚集到太陽上。
(3)日全食到什麼程度光照明顯下降擴展閱讀:
日全食的現象
1、食既
從初虧開始,英國天文學家倍利最早描述了這種現象,因此又稱為倍利珠。這是由於月球表面有許多崎嶇不平的山峰,當陽光照射到月球邊緣時,就形成了貝利珠現象。
2、食甚
食既以後,日輪繼續東移,當月輪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時,就到食甚。食甚是太陽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時刻。
3、生光
月亮繼續往東移動,當月面的西邊緣和日面的西邊緣相內切的瞬間,稱為生光,它是日全食結束的時刻。在生光將發生之前,鑽石環、貝利珠的現象又會出現在太陽的西邊緣,但也是很快就會消失。
接著在太陽西邊緣又射出一線刺眼的光芒,原來在日全食時可以看到的色球層、日珥、日冕等現象迅即隱沒在陽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陽光重新普照大地。
4、復圓
生光之後,月面繼續移離日面,太陽被遮蔽的部分逐漸減少,當月面的西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切的剎那,稱為復圓。這時太陽又呈現出圓盤形狀,整個日全食過程就宣告結束
❹ 日全食日記
日全食是一種很奇特抄的現象,在那襲幾分鍾里,天空亮度會突然下降一百萬倍,就連溫度都會驟然暴跌。而且日全食時間越長,溫度下降越明顯。」5月31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方成在「美妙而壯麗的日全食」報告中稱,7月22日早上9點半我國長江流域發生的日全食時間將長達5至6分鍾,屆時預計當地溫度會下降15℃至20℃。
據介紹,上一次出現在長江流域的日全食發生在1575年,434年過後才再次迎來日全食,而下一次需等到2309年才可以看到。方成介紹,日全食發生時天空亮度會驟然下降一百萬倍。原來太陽的位置,會變成暗黑的圓面,剎那間天地一片漆黑。這時夜幕降臨,繁星點點,昏暗的大地上涼風習習,雞犬驚叫著逃回自己的巢穴,有時天空中的飛鳥還會失去自控而墜落到地上。
此外,日全食發生時,還會伴隨發生很多奇特的「氣象現象」。方成拿出了一張國外專業考察團隊在2006年土耳其日全食做的測試表介紹,日全食發生時,溫度會突然下降,濕度會突然增大。而且日全食持續時間越長,溫度和濕度變化的幅度也越大。他表示,按照今年7月22日日全食持續的時間來看,估計到時候溫度將會驟降15℃至20℃,濕度也會增大很多 。
你再修改一下
❺ 日全食的時候溫度會下降到多少
最多下降十五度
❻ 日全食對溫度有什麼影響
由於太陽輻射被月球遮蓋,大氣溫度明顯下降,會給人們對環境溫度的感知帶來版明顯影響權;環境濕度也會上升很多。此外,由於日食破壞了大氣原有的熱平衡,會帶來大氣中風速、風向的變化;特別是由於城市的「熱島」效應,會放大這類效應,甚至出現漩渦旋風等異常天氣現象。
日全食發生時全食帶地區溫度會下降,人體會有變涼的感覺但不會太強烈,別的地區溫度不會降低。日全食發生時濕度會突然增大。溫度、濕度變化的幅度與局地環境有密切關系。大部分地區,溫度不會降低太多。特殊的情況下也許會有較大的變化,但也不會出現極端變化。溫度、濕度的變化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為溫度下降的持續時間短,而且發生在夏季,幾分鍾後會迅速的回溫。
❼ 日全食發生時的具體變化
7月22日上午9時35分,在我國人口稠密的長江流域地區上空,將上演一場百年難遇的日全食。這將是自1814年以來,我國可見日全食持續時間最長、可觀測人數最多、景色最為壯觀的一次。
在上午8:30~10:30我們會在衢州觀測到500年一遇的最為壯觀的日全食,漸漸的時間到了日全食來了,我立即取出墨鏡對著太陽,只見在黑色的背影中有一輪火紅的太陽,然後象是天狗食月一樣的,太陽上有一個個被牙齒咬的裂痕,1分鍾過去了,在看太陽正在一點點的消失,當月亮把太陽全部擋住的時候,天一下就黑了在也找不到一點太陽的痕跡,漸漸的我又看見一顆星星似的東西還有一個黑色的太陽 ,只見太陽又象吃了仙女的瑤池仙露又開始慢慢的復圓了天又亮了,星星也不見了,大千世界真是奇妙啊!
可是為什麼會發生日食我卻是一竅不通,只怪我學問不夠,爸爸這個萬事通就立即給我講了起來……… ,
原來,日食是月亮把太陽遮擋住後,太陽光照不到地球所以就形成日食, 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包括以下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我們五個時期都看到了,但有很多雲,太陽很多時侯都在雲里。 日食原理 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近的點上。發生日環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遠的點上。食既從初虧開始,就是偏食階段了。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整個太陽圓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開始的時刻。 之所以會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存在一種神奇的對稱性。太陽的直徑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離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結果,當月亮完全處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對那些完全處於月亮陰影中的人來說,太陽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擋了。太陽變成了黑色,只留下一個金色的光環,天空變成了靛青色。鳥兒此時會失去方向,或者會飛回巢中,蝙蝠和其它夜行動物則可能睡眼惺忪地出來活動。
著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啊!
地名 初虧 全食始 食甚 全食終 復圓
上海 8:23:25 9:36:44 9:39:16 9:41:49 11:01:36
重慶 8:07:54 9:12:59 9:15:08 9:17:17 10:30:34
蘇州 8:22:21 9:35:13 9:37:41 9:40:10 10:59:41
杭州 8:21:26 9:34:11 9:36:55 9:39:40 10:59:21
合肥 8:18:39 9:30:48 9:31:48 9:32:49 10:52:07
武漢 8:14:53 9:23:56 9:26:39 9:29:24 10:46:15
宜昌 8:12:11 9:19:27 9:22:07 9:24:48 10:40:01
成都 8:07:05 9:11:06 9:12:47 9:14:29 10:26:22
樂山 8:06:15 9:09:31 9:11:54 9:14:19 10:25:38
食既
日全食或月全食開始的時刻。日全食 食既時,月面東邊緣與日面東邊緣內切,月面掩蔽整個發光日面,這時日全食開始。月全食食既時,月面西邊緣與地影西邊緣內切,這時月球完全進入地影里,月全 食開始。
食甚
就偏食而言,是太陽被月球掩蔽最多或月球被地影掩蔽最多的時刻。就全食而言,是太陽被月球全部掩蔽或月球完全進入地影,日面中心與月面中心或月面中心與地影中心相距最近的時刻。
生光
日全食或月全食結束的時刻。日全食 生光時月面西邊緣與日面西邊緣內切。月全食生光時月面東邊緣與地影東邊緣內切。
復圓
日食或月食終了的時刻。日食復圓時日面東邊緣與月面西邊緣外切。月食復圓時月面西邊緣與地影東邊緣外切。復圓後,太陽或月球恢復原狀。
❽ 日全食的時候有什麼特殊現象
貝利珠(鑽石環)、日冕、日珥等等。
我覺得挺好看的。
給你發一張貝利珠的圖吧!
註:貝利珠很短暫的。
❾ 一般日全食發生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
2009年日全食預報(圖)(2009-03-2617:28:37)
標簽:日全食半人馬座圓規座南門二杭州分類:科技文章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將會發生在早上九點左右,日全食帶將會從西向東的掃過以下主要城市。居在這些地區的人將有機會看到百年難得一遇的超長時間日全食,全食時間長達4-5分鍾,對於日全食來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黑夜了。
康定、雅安、樂山、成都、自貢、內江、遂寧、南充、重慶、達州、黔江、宜昌、荊門、荊州、江陵、沙市、考感、咸寧、武漢、黃岡、鄂州、黃石、六安、合肥、安慶、池州、巢湖、蕪湖、銅陵、黃山、宣州、馬鞍山、湖州、常州、無錫、蘇州、杭州、嘉興、紹興、上海、寧波、舟山。這幾乎是整個長江流域都能看到日全食了,大約將會有四億人看到,筆者也一定會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的,認真查看了上面的地區,發現一直想去旅遊的地方黃山,正在此次日全食的中心附近,太好了,一舉兩得。當然,杭州的杭州灣大橋,日全食的中心剛好經過,能在這條接近50公里長的跨海大橋上看海上日全食,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錯過這次要再等三四百年
發生日全食的條件是太陽、月球和地球這三個天體,要剛好不偏不倚或非常接近在一條直線上。這種機會對同一個觀測點來說,平均三四百年才能看到一次,太陽被完全遮住的最長時間不會超過7分41秒。觀測日全食時,一定要使用專用或自製器材,嚴禁肉眼直接觀測太陽,以免對眼睛造成傷害。據了解,日全食是人類認識太陽的極好機會。1868年8月18日,法國天文學家讓桑在日全食觀測中拍攝了日餌的光譜,發現了一種新的元素「氦」,20多年後,該元素才在地球上被發現。
❿ 日全食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不影響。
日全食發生時,在短短的幾分鍾里,溫度會驟然下降,哪些地區的溫度會下降?除了溫度驟降外,別的氣象要素會不會發生變化?20日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的專家們也對此做出解讀,專家們表示:天文、氣象條件共同決定了日全食的最佳觀賞地點,日全食發生時溫度濕度短時間變化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8種植物或有「異象」
紫茉莉會在黑暗中綻放、含羞草害羞地閉合了葉片……植物對光照十分敏感,日全食的出現會擾亂它們的生物鍾嗎?
專家:從理論上來說,日全食帶來的天空黑暗,會讓植物自身的生物鍾紊亂。像向日葵,它的花朵是跟著陽光的光線「轉頭」,日全食可能會讓它們突然迷失方向,短時間內出現不知道花該往哪裡開的情況。專家表示,還有睡蓮的花瓣是和陽光升起時同步開放,含羞草的葉片到了黃昏會閉合,紫茉莉的花朵則在黑夜會綻放……植物園內共有8種植物可能會有變化,但是這些奇異的現象也只是在書本上有記載,是否會發生,專家們心裡沒底。
或出現「異常」天氣
日全食期間,由於太陽輻照完全被遮蓋,會給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天氣系統帶來什麼影響呢?
專家:由於太陽輻射被月球遮蓋,大氣溫度明顯下降,會給人們對環境溫度的感知帶來明顯影響;環境濕度也會上升很多。此外,由於日食破壞了大氣原有的熱平衡,會帶來大氣中風速、風向的變化;特別是由於城市的「熱島」效應,會放大這類效應,甚至出現漩渦旋風等異常天氣現象。
溫度濕度短時間變化
日全食發生時,溫度、濕度的變化會不會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專家:日全食發生時全食帶地區溫度會下降,人體會有變涼的感覺但不會太強烈,別的地區溫度不會降低。日全食發生時濕度會突然增大。溫度、濕度變化的幅度與局地環境有密切關系。大部分地區,溫度不會降低太多。特殊的情況下也許會有較大的變化,但也不會出現極端變化。溫度、濕度的變化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為溫度下降的持續時間短,而且發生在夏季,幾分鍾後會迅速的回溫。市民不必過於擔心,濕度的突然增大也僅僅會使人有較大的潮濕感。
少量短波頻段會中斷
萬物生長靠太陽,由於太陽的普照,才有我們生活中熟悉的風雨雷電等天氣過程,同樣也正是由於太陽輻射,使得地球上空100公里到數千公里的大氣層中產生了帶電粒子,這些包含了帶電粒子的地球大氣層被稱為電離層,是最接近我們人類生存環境、對我們影響最大的空間天氣層。日食對電離層有什麼影響嗎?
專家:在日全食過程中,由於太陽被月球遮擋導致地球電離層發生類似「快速日落日出」的變化,使得這段時間的中波和短波通信出現反常。
預計日食期間,從日食開始到食甚,電離層電子濃度逐漸下降,將導致短波通訊最大可用頻率下降達30%以上,大部分短波頻道的廣播信號在食甚前後中斷。不過,由於調頻(FM)廣播電台、手機、對講機、無線上網等都使用超短波,因此日全食對這些廣播通信業務不會產生影響。據《揚子晚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