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承德50項民心工程都有什麼
(一)新增就業崗位17萬人,指導和幫助下崗職工和城鎮失業人員就業和再就業12萬人(其中「」人員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今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0.95萬人,指導和幫助下崗職工和城鎮失業人員就業和再就業15.15萬人(其中「4050」人員4.17萬人),登記失業率為4.12%。
(二)建立30個創業基地,為農民提供2萬個以上就業崗位。創建市級企業創業基地35個,入駐企業1428戶,為69980名農民工提供了就業崗位。
(三)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40萬人,培訓20萬人。全年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43.7萬人(其中有組織輸出20萬人),培訓農村勞動力22.5萬人。
(四)指導培訓進城務工民工6000人。全年指導培訓進城務工民工6159人。
二 飲用水工程
(五)解決58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新建各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059處,解決了71.68萬人的飲水困難。
(六)新增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30萬人,全市農村改水受益率達到95%、自來水普及率達到65%以上。全市新增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35.94萬人,農村改水受益率95.2%,自來水普及率67.37%。
(七)開展榮昌縣缺水地區的紅層找水工作,完成450口淺井,解決3個鄉鎮4個村5000人缺水問題。全年完成淺井452口,解決了榮昌縣3個鄉鎮4個村5000人、3822頭牲畜的飲用水困難。
(八)提高供水水質,投資1.1億元,完成主城區80公里供水管網改造。全年完成投資0.95億元,改造主城區供水管網85公里。
(九)完成重慶市大學城供水一期工程。大學城引水工程於6月25日完工,供水一期工程於8月20日正式運行。
三 城鎮住房工程
(十)竣工城鎮住宅1000萬平方米,完成危舊房改造45萬平方米。全市竣工城鎮住宅建築面積100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危舊房屋改造205.53萬平方米。
(十一)解決1500戶「雙困家庭」廉租住房問題。全年解決了1775戶「雙困家庭」廉租住房問題。
(十二)安置危舊房拆遷改造6000戶。全年安置危舊房拆遷改造6473戶。
四 交通暢通工程
(十三)開工建設重慶至長沙高速公路黔江至彭水段、重慶繞城公路東段和北段等8個項目;國道212線武勝至合川段高速公路(渝合路二期)34公里建設通車。8個高速公路項目已於12月全部開工,國道212線武勝至合川段高速公路(渝合路二期)34公里已於12月28日通車。
(十四)實施機場路、嘉濱路、南幹道、北幹道等道路路面整治,完成路面整治80萬平方米;新建人行天橋(或地下人行通道)8座,新建、整治人行護欄5000米。投資20796.97萬元,整治車行道41.42公里、100.94萬平方米,整治人行道2.2萬平方米;新建8座人行天橋(或地下人行通道),其中紅旗河溝天文台大廈旁1座、紅黃路2座、黃龍路1座、陳家坪立交3座、渝澳大橋北橋頭1座;新建、整治人行護欄5877米。
(十五)建成渝合高速公路余家灣立交橋和渝黔高速公路南山立交橋。余家灣立交橋、南山立交橋分別於4月29日、8月30日建成通車。
(十六)建成陳家坪立交橋工程,南區公路改造工程。陳家坪立交橋工程於5月底竣工通車;南區公路改造工程於1月30日完工。
(十七)新建和改造鄉村道路10000公里。新建和改造鄉村公路10230公里。
五 社會保障工程
(十八)完成全市100座病險水庫整治;消除中小學危房50萬平方米。投資3507萬元,整治病險水庫111座;消除中小學危房70萬平方米,新改擴建校舍竣工面積55萬平方米。
(十九)實施道路交通「生命工程」和「渡改橋」工程,對200公里縣道危險路段安裝防護設施和232個渡口安全條件進行改造。完成縣道危險路段防護設施安裝200公里,「渡改橋」項目24個;改造315個渡口的安全條件。
(二十)加強煤礦GPRS監控系統建設,建立217個高瓦斯礦井和300個礦井風機開停狀況聯網監控系統。完成228個高瓦斯礦井聯網建設;對300個礦井風機開停實行聯網監控。
(二十一)解決11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完成3000戶易地扶貧搬遷。落實財政扶貧資金3200萬元,發放到戶貼息貸款3000萬元,扶持發展產業項目,解決了11.02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落實資金3840萬元,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283戶。
(二十二)實施「千社千店安全消費放心工程」,在全市農村建立1000個安全消費放心店;在城區建立50家放心食品超市。按照「統一承諾、統一標識、統一管理、主要商品統一配送」的原則,完成農村1000個安全消費放心商店的創建工作;城區首批68家「放心食品店」通過評審,已於9月30日命名授牌。
(二十三)實施「放心糧油」工程,新增10個放心糧油產品品種。新增「放心糧油」產品品種42個,其中全國「放心糧油」產品品種14個,市級28個。
(二十四)大力實施法律援助,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1萬件以上,其中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不低於1100件;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網路體系,在各鄉、鎮、街道,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勞動保障等部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建成一批「農民工維權示範崗」、「未成年人維權示範崗」和「婦女維權示範崗」。全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2732件,21402人受益,其中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682件;免費解答法律咨詢、代書61527件次;共有835個鄉鎮(街道)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佔全市鄉鎮、街道總數的75%;創建各類「維權示範崗」100個,其中,婦女兒童「維權示範崗」40個、殘疾人「維權示範崗」40個、農民工「維權示範崗」20個。
(二十五)實施醫療關愛工程,各區縣建立艾滋病監測點,免費開展HIV篩查4萬人;免費治療結核病人2萬人;救助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1萬人。全年累計建成70個艾滋病初篩實驗室,6個艾滋病監測哨點,每個區縣至少建立了1個艾滋病初篩實驗室、監測點,免費開展HIV篩查44680人;完成免費治療結核病人20500例;救助貧困孕婦住院分娩11020人。
(二十六)建成1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站,10個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個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完成80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全年建成3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中心、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3個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7個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完成86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
(二十七)新建、改建100個鄉鎮的人口計生健康服務站和幫扶1000戶計劃生育貧困家庭脫貧。完成鄉鎮人口計生健康服務站建設100個,新建面積3萬多平方米,250多萬人受益;幫扶1000戶計劃生育貧困家庭實現了脫貧。
(二十八)建成城市街道老年服務中心3個,社區老年服務站180個,農村敬老院100個;建成市老幹活動中心,力爭年底投入使用。已建成5個社區老年服務中心,200個社區老年服務站,在14個區縣修建鄉鎮敬老院100個,實現全市敬老院覆蓋率達100%;市老幹活動中心已基本建成。
(二十九)大力實施「235」工程,即對2000名城鎮重殘無業人員實行個體就業補貼;對300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實行醫療救助;對500戶貧困殘疾人住房實行改造。全年有6000多名貧困殘疾人獲就業扶助;6800多名重症精神病患者獲救治,80%的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好轉;改造農村貧困殘疾人住房966戶,1100多名農村貧困殘疾人受益。
(三十)對120名孤殘兒童實施手術康復治療。已對224名孤殘兒童實施手術康復治療。
(三十一)實施「農業機械跨區作業助農增收工程」,引進和組織聯合收割機300台,實現機收作業面積30萬畝,為農民降低生產成本3000萬元。啟動實施「農業機械跨區作業助農增收工程」,引進和組織聯合收割機1000餘台,實現水稻機收作業面積35萬畝,為農民節約生產成本3500萬元。
六 公共服務設施工程
(三十二)大力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完成6099個50戶以上自然村的廣播電視覆蓋建設任務,切實解決農民看電視難問題。完成6294個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
(三十三)實施較場口-解放碑-小什字景觀大道綜合整治工程和50公里的主城幹道管網下地工程。新建和改造新重慶廣場、較場口城市陽台、得意綠島、較場口街心花園;對解放碑商業大廈等13棟重要建築的外立面進行整治,整治面積約4.3萬平方米;完成民權路等3條道路改造,安裝改造景觀路燈320組;設置23塊景觀性公共標識牌;完成主城幹道管網下地51.8公里。
(三十四)開通重慶移動電視,利用數字電視技術,通過無線發射、地面接收的方式進行移動電視節目播出,每天滾動播出15小時。重慶移動電視於6月18日正式開通,每天直播重慶電視台等10餘檔4個多小時的新聞節目,滾動播出時間達15.5小時,受益群眾170萬人次。
(三十五)全面建成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6月18日向市民開放;峨嶺公園免收門票對外開放。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全面建成,並於6月18日對外開放,已接待遊客35萬人次;主城區已有10個公園免收門票開放,其中峨嶺公園於9月30日免收門票開放。
(三十六)構建主城區「城市一卡通」系統,發展持卡用戶60萬。發放「城市一卡通」卡84.2萬張,建成充值點32個,交易終端36個;市區4700輛公交車實現了「城市一卡通」刷卡消費,覆蓋率達90%以上。
(三十七)新建6個區縣文化館、圖書館,100個文化站;新建8所老年大學。建成沙坪壩區、大足縣、雲陽縣文化館和江北區、綦江縣、豐都縣圖書館;建成涪陵區、南岸區、萬盛區、潼南縣、武隆縣、梁平縣、黔江區、江津市8所老年大學;100個鄉鎮文化站項目已完工。
(三十八)完成主城區雕塑配置20座;完成農民版畫創作院建設。建成主城區雕塑配置20座;綦江農民版畫創作院建設已完成。
(三十九)安裝GPS車輛500輛、船舶200艘。對500輛車輛和200艘船舶安裝了GPS系統。
(四十)完成水表一戶一表改造10萬戶。完成水表一戶一表改造154411戶。
(四十一)完成電表一戶一表改造10萬戶。完成電表一戶一表改造142900戶。
(四十二)新發展民用天然氣用戶8萬戶;新建10座CNG加氣站。全年新發展民用天然氣用戶9萬戶;新建CNG加氣站10座。
(四十三)完成500千伏石坪輸變電工程和220千伏潼南、合川輸變電工程,220千伏城口-開縣線路工程及110千伏何家沖輸變電工程。500千伏石坪輸變電工程於6月30日建成投入運行;220千伏潼南、合川輸變電工程分別於6月26日、27日建成投入運行;220千伏城口-開縣線路工程於9月25日建成投入運行;110千伏何家沖輸變電工程於6月3日建成投入運行。
七 生態環保工程
(四十四)加強對企業廢氣排放的監管和施工揚塵、道路揚塵及冒黑煙機動車的整治,確保主城區空氣環境質量滿足二級天數的比例達70%以上。今年藍天數達266天,全年主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75.1%,比去年同期上升9.8個百分點。
(四十五)完成主城排水工程太平門預處理站廢氣除臭設施建設,建成雞冠石和唐家沱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二級生化處理設施投入使用,確保污水達標排放;加快二、三級管網的改造建設,確保服務區范圍內的污水收集率達到50%。太平門預處理站廢氣除臭設施、雞冠石和唐家沱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已建成;完成主城區各流域二、三級排水管網的規劃設計,盤溪流域示範段東二路排水工程已竣工;服務區范圍內的污水收集率達到了預定目標。
(四十六)實施世行貸款主城區垃圾收運系統工程,完成項目建設任務30%以上;實施世行貸款公廁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項目建設。完成了世行貸款主城區垃圾收運系統工程項目建設任務的30%以上;主城區范圍內新、改建公廁25座。
(四十七)大力開展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在29個區縣(自治縣、市)的71個鄉鎮集中成片地進行「一池三改」(即修沼氣池、改廚、改廁、改畜禽舍),建成5萬戶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示範戶。35個區縣(自治縣、市)的77個鄉鎮建成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示範村191個、示範戶5.04萬戶、沼氣池5.16萬口。
(四十八)完成桃花溪流域綜合整治二期河堤及管網工程,建設楊聲橋污水處理廠,年內實現截污治理。二期河堤及管網工程於8月15日全面完工,11月30日基本實現全線截污;楊聲橋污水處理工程因規劃用地調整,目前正在進行項目建設的相關工作。
八 城市環境工程
(四十九)加大主城無燈區道路照明工程建設力度,新安裝路燈3500盞,基本解決主城區背街小巷道路照明問題;加強主城兩江游燈飾夜景色工程建設,重點突出精品燈飾建設,新建燈飾項目80項。投資6000萬元,新安裝路燈12852盞,渝中區、高新區等基本消除了無燈街區;新建燈飾261項,重慶夜景的檔次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五十)創建山水園林城市1個、市級風景名勝區1個,建成城市生態林1000畝。創建市級山水園林城市(區)5個、市級風景名勝區2個;建成城市生態林1078畝。
『貳』 江津白沙
破 繭 化 蝶,白 沙 起 飛
白沙是我家,我們都愛它。白沙的一舉一動,左右我的視線。多少年來,多少白沙人在關注白沙,期待著白沙明天會更好。
近十年來,中國各地迅速推進城市建設,白沙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修起了濱江路、建起了政府廣場、開了重客隆超市、出現了第一棟29層電梯樓......但是,我們誰都認為,白沙的發展還是嚴重落後了。因為,白沙不是一般的鄉鎮。白沙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有著厚重的文化積淀和經濟基礎。白沙在明清時期就是繁榮的商埠,在明國時期是抗戰大後方,名流匯集,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馮玉祥將軍稱之為「最愛國市鎮」。解放後,白沙曾是江津縣政府所在地,上世紀80年代,白沙空前繁榮,民間有「小香港」之美譽。白沙是川東「四大名鎮」之一,「中心鎮」、「示範鎮」、建設中的「小城市」。但是榮譽只代表過去,今天的白沙失去了歷史上的地位。
值得慶幸,不只是老百姓看到了白沙的落後,區政府也看到了,鎮政府也醒悟了,所以,才有白沙之變。
我心飛翔,古鎮起航。
白 沙 的 工 業
2009年,白沙工業園區正式開工建設,一品集團當年就完成投資3.5億元,建成職教創業園一期工程,隨後又馬不停蹄的開始了二期工程。至今已完成投資超10億元。。二期工程尚未完工,三期工程又已經開始推進,預計在2011年底完成職教園區5.6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8月3日,20家浙江明星企業集體進駐白沙工業園,他們將投資20億元,到2012年時產值達到50億的規模,並為當地提供4000個就業崗位。可以想像,隨著園區建設的不斷推進,將會有更多的沿海企業到白沙投資興業。區政府為白沙提出的目標是,2012年時,白沙要成為100億級工業強鎮。而單是永康產業園,將來就要打造成100億級產業集群,產品銷往廣大的西部地區和出口到東南亞等地區。所以預計到2015年,白沙工業產值將達到200億,解決就業人口15000人。白沙現在的利華公司,一年的產值才兩個多億,工業園區200億的產值相當於40個利華公司的規模。白沙工業園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從糖廠到高占約20平方公里,另有灘盤園區和三口園區約10平方公里。到2020年,園區全部建成,可以承載中小企業數百家,產值上千億,解決就業人口5萬人。工業的興起,必然惠及就業,增加白沙人民的收入,會有更多人在白沙居住和消費,帶動房地產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政府從工業稅收中拿出錢來改善民生,改善基礎設施,白沙的面貌將會有巨大變化。
白 沙 的 農 業
白沙正在建設中的現代農業有數萬畝的規模,恆河集團、晉愉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將在白沙周邊、二級公路沿線開發現代農庄、苗木、花卉、水果、房地產,讓農村變成一個大公園。重慶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就在江津至白沙一線。同時,在白沙職教創業園區還將建設國家級農產品加工基地。白沙阜泰集團開發建設驢溪河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靜態投資5.38億元,2020年完成項目。國家加速推進城市化進程,農民自願申請放棄宅基地,轉為城市戶口,在城裡買商品房的可以獲得數萬元的補償。白沙有8萬農民,預計倒2012年,將會有2萬農民進城買房,農村鄉鎮是他們的首選。農村土地得以流轉,更適合規模化經營。新進城的這部分農民,或進工廠、或從事餐飲、家政等服務行業。
白 沙 的 交 通
白沙目前有一條鐵路,一條長江水道,白沙至重慶高速公路,一條二級公路,另有白沙至永興、至塘河、至石蟆、至稿子、至二溪、至金剛、至石門、至高占、至周家岩、至三口、至河口等多條支路。今年,白沙對境內公路網全部硬化,打造江津第一個鎮級無塵路網。白沙至合江高速公路已經開工,2012年建成通車,白沙至瀘州只需1小時,同時到宜賓也方便了。預計2015年,瀘州至昆明高速可建成通車。重慶三環高速白沙至永川段,白沙至綦江段兩年內可以動工建設,最遲2015年建成。到時,白沙至永川、至成都,白沙至綦江至貴陽或者到三環上的任何一個縣城都將實現全高速。預計2020年內白沙可通過招商引資建成跨江大橋,同時也為了開發灘碟片區的工業園區和市鎮建設,形成白沙一江兩岸城市格局。今年白沙將開工建設車渡項目,作為連接兩岸往來的先期工程,石門、朱楊、金剛等地的車輛、貨物、旅客可以同白沙實現聯運。區政府規劃建設朱楊至白沙至金剛至油溪一級公路,作為連接各個港口的重要通道。白沙至江津至合江現為二級水泥路,兩年內將改建為瀝青路面。
白 沙 城 市 建 設
白沙主城中心現在集中在2平方公里的老城區,常住人口約6萬。2010年,白沙將把舊城街道改為瀝青路面,人行道統一鋪設地磚,改造下水道和地面老舊電線、電桿等設施,安裝夜間照明路燈。主城中央還有一些老舊建築沒有改造,白沙將加速推進舊城改造進程,提高城市檔次。根據白沙提出建設中等城市的目標,除了現在主城中心區以外,白沙還將建設工商校--高速路口、高屋、三口、灘盤四個城市副中心,預計到2015年,主城中心區人口約7萬,工商校新城約3萬(含學生1.5萬),高屋新區2萬,三口新區2萬,灘盤新區1萬,總計15萬人。白沙如意天地項目中開發房地產30~50萬平方米,可供給1.2萬人居住。通過招商引資修建濱江路二期工程,改造馬巷丫至團魚背地段。規劃建設三口中學至老機磚廠住宅新區,可容納2萬人居住。搬遷白沙中學,區二院至高速路口,培育路口經濟。中央大道將從工商校直通東山三叉路,32米寬的大道兩旁將是林立的高樓群。高屋新區也將是發展迅速的地區,南環大道建成後,過往車輛將從城市外環通過,新高屋廣場將是未來的一個中心。跨江大橋建成後,工業園區建設將移師北岸,灘盤會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灘盤副中心很快會形成。白沙現有的中興路和光華路最終會建成商業步行街,由於現在的主城處於絕對中心的位置,又加多年的商業基礎以及人們習慣的消費趨向,還有靠近江邊的特點,正如重慶的解放碑、朝天門,江津的大、小十字路一樣,雖然新城不斷出現,人們不忘舊愛。所以白沙的中心不會東移,也不會西移,反而會隨著外圍的發展變得更加中心。
白 沙 的 商 業
白沙歷來是江津西部最重要的商業中心,輻射永興、塘河、石蟆、朱楊、石門、金剛、慈雲等周邊鄉鎮。白沙中興路、光華路是歷史悠久的商業街,街上服裝電器、金銀首飾、糖酒煙草、箱包皮具、旅館網吧、商場酒店、銀行中介、超市書店、醫院葯店無所不有。濱江路、中濱路、外濱路人氣旺,發展快,極具潛力。白沙要繼續做大商業蛋糕,作為江津的商業副中心,白沙有很好的商業基礎。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商業領域會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白沙一面要建設好已有的商業街,一面還需引進大型商場和超市,打造核心商圈,提高對周邊的輻射能力和競爭力。商業街不需要高樓大廈,不需要寬闊馬路,關鍵是要把基礎設施建好、政府再適當引導即可。目前白沙的服裝、餐飲、食品超市很大一部分主要靠工商校、聚奎中學、航天學院、高屋中學、三口中學幾所學校學生消費。工商校和航天學院會繼續發展壯大,政府還能努力引進一至兩所高職學校就更好了。工業園區建成後,有了企業,有了工人,還會有工人家屬,這會對白沙的消費市場有很大推動作用。
白 沙 的 港 口 建 設
白沙是長江上游著名的水碼頭,隨著中等城市計劃的實施,白沙港口建設要來一場大戲。已經建成的灘盤碼頭將繼續擴建,是利化公司專用的川黔地區農資轉運碼頭。新建糖廠綜合多用碼頭,含車渡、集裝箱、散貨轉運。新建高佔300萬噸散貨碼頭。改建朝天嘴客船碼頭,擬建老機磚廠碼頭。另外,白沙港還包含石門作業區、朱楊作業區。白沙港口將水路與公路、鐵路實現聯運,打造江津西部物流中心。
白 沙 的 旅 游 業
白沙是有名的千年古鎮,歷史文化悠遠。白沙的古鎮文化、抗戰文化、名人文化積淀豐厚,以及黑石山奇特風光,大圓洞、驢溪河秀美山水,為白沙開發旅遊提供了充實的資源。白沙積極申報國家級文化古鎮,即將開發東華街,板板街等老街區,建設抗戰文化博物館和朝天嘴影視城,開發驢溪河景觀長廊,打造白沙古鎮---黑石山---大圓洞AAA級旅遊區。白沙每年舉辦鬧元宵、龍舟文化節、抗戰文化旅遊節、迎新春文藝廣場四個重大群眾性文化活動,提高了白沙人的凝聚力和白沙的知名度。白沙應當大力挖掘自身資源,發展旅遊業,增加人民收入。
新一屆的白沙政府給白沙帶來了希望和信心。未來20年 ,將把白沙 建設成為長江上游經濟發達、交通便捷、商業繁榮、環境優美的一座中等城市。預計2015年時建成12萬人口小城市,2010年建成10平方公里15萬人口規模,2030年建成15平方公里25萬人口中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