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描寫秋天的古詩及意思
1、《秋詞來》劉禹錫源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譯文: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
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
萬里晴空,一隻鶴凌雲而飛起,
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2、《山居秋暝》王維
原文: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盪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3、《夜雨寄北》李商隱
原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你問我何時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來啊!我此時唯一能告訴你的,就是這正在盛滿秋池的綿綿不盡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麼一天,我們一齊坐在家裡的西窗下,共剪燭花,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該多好!
② 夕照沉什麼意思
指下午太陽落抄山了。襲
近義詞:日落西山、夕陽西下
(2)夕照明媚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日落西山
【解釋】: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出自】:《上唐書·音樂志》:棲鳥夜飛,沈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敗前,思歸京師,故歌和雲:日落西山還去來。
【譯文】:棲鳥夜飛,是沈攸之元微五年所寫的。攸之未敗之前,想回到京城,所以歌和說:老年將死的時候還要回來。
夕陽西下
【解釋】:指傍晚日落時的景象。也比喻遲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出自】: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夕陽早已往西沉下來,漂泊未歸的遊子還在極遠的地方。
③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這句詩什麼意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出自宋朝代詩人宋祁的古詩作品《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第三四句,其古詩全文如下: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注釋】
⑴縠皺波紋:形容波紋細如皺紋。縠皺:即皺紗,有皺褶的紗。棹:船槳,此指船。
⑵鬧:濃盛。
⑶浮生:指飄浮無定的短暫人生。
⑷肯愛:豈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⑸持酒:端起酒杯。
【翻譯】
信步東城感到春光越來越好,皺紗般的水波上船兒慢搖。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
總是抱怨人生短暫歡娛太少,怎肯為吝惜千金輕視歡笑?讓我為你舉起酒杯奉勸斜陽,請留下來把晚花照耀。
【賞析】
此詞上片從游湖寫起,謳歌春色,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下片則一反上片的明艷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夢,虛無縹緲,匆匆即逝,因而應及時行樂,反映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尋歡作樂思想。作者宋祁因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名揚詞壇,被世人稱作紅杏尚書。
起首一句泛寫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擬人化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而又富於靈性。「綠楊」句寫遠處楊柳如煙,一片嫩綠,雖是清晨,寒氣卻很輕微。「紅杏」句專寫杏花,以杏花的盛開襯托春意之濃。詞人以擬人手法,著一「鬧」字,將爛漫的大好春光描繪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過片兩句,意謂浮生若夢,苦多樂少,不能吝惜金錢而輕易放棄這歡樂的瞬間。此處化用「一笑傾人城」的典故,抒寫詞人攜妓游春時的心緒。結拍兩句,寫詞人為使這次春遊得以盡興,要為同時冶遊的朋友舉杯挽留夕陽,請它在花叢間多陪伴些時候。這里,詞人對於美好春光的留戀之情,溢於言表,躍然紙上。
這首詞章法井然,開闔自如,言情雖纏綿而不輕薄,措詞雖華美而不浮艷,將執著人生、惜時自貴、流連春光的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具有不朽的藝術價值。
④ 形容春天微風吹拂,陽光明媚 根據意思寫詞語
風和日麗
【解復釋】:制和風習習,陽光燦爛。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氣。
【出自】:元·李愛山《集賢賓·春日傷別》:「那時節和風麗日滿東園,花共柳紅嬌綠軟。」清·吳趼人《痛史》:「是日風和日麗,眾多官員,都來祭奠。」
【示例】:是時~,遍地金黃,青衫紅袖,越阡度陌,蝶蜂亂飛,令人不飲自醉。 ◎清·沈復《浮生六記》卷二
【近義詞】:風柔日暖
【反義詞】:風雨如晦、風雨交加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氣
⑤ 金台夕照是什麼意思
燕山八景原有道陵夕照,後改為金台夕照。
道金台夕照陵為金章宗陵,位於中都專西南大房山屬。
金代定都後,海陵王選址大房山雲峰山修建金帝陵墓。
金台夕照,又稱道陵夕照,位於中都西南大房山。
金代定都後,海陵王選址大房山雲峰山修建金帝陵墓。雲峰山又稱三峰山,俗稱墳山,古有「幽燕奧堂」之譽。這里群山環繞,峰巒重疊,九條山脈奔騰而下,號稱「九龍」。
山巔林木隱映,雲霧蒼莽,山間隘口處泉水淙淙,長流不息。金朝帝王陵墓依雲峰山南麓而建,綿延百餘里,為古都北京最早的一個規模宏大而又集中的皇陵群。金陵在金元之際已遭破壞,到明代因年久失修,僅有殘跡。現為北京的一處遺址景觀。微畫雕《金台夕照》用圖像化方式復原這「金陵」景觀。
⑥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的解釋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的《憶江南三首》中的第一首《憶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6)夕照明媚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賞析:
這首詩泛憶江南,兼包蘇、杭,寫春景。全詞五句。一開口即贊頌「江南好!」正因為「好」,才不能不「憶」。「風景舊曾諳」一句,說明那江南風景之「好」不是聽人說的,而是當年親身感受到的、體驗過的,因而在自己的審美意識里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日出」、「春來」,互文見義。春來百花盛開,已極紅艷;紅日普照,更紅得耀眼。在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綠,紅艷艷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在這里,因異色相映襯而加強了色彩的鮮明性。
⑦ 春來江水綠如藍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原句出自於唐代白居易的《憶江南版》
原文:
《憶江南權》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白話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
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7)夕照明媚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餘年,寫下了這《憶江南》。
2、賞析:
詞總寫對江南的回憶,選擇了江花和春水,襯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顯得十分鮮艷奇麗,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作者把「花」和「日」聯系起來,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聯系起來,為的是異色相映襯。江花紅,江水綠,二者互為背景。於是紅者更紅,「紅勝火」;綠者更綠,「綠如藍」。
⑧ 夕照瀾是啥意思呢
斜暉夕照是什麼意思??
亦作「 斜輝 」。指傍晚西斜的陽光
夕照,指傍晚的陽光。語出唐太宗《望雪》詩:「縈空慚夕照,破彩謝晨霞。」
⑨ 余暉染霞漫暮天 一塘碧荷沐夕照什麼意思
這是描寫夕陽西下時的一番景色。
被夕陽的余暉染紅了的雲霞漫布在暮色漸濃的天空,一塘碧綠的蓮藕沐浴在夕陽的映照之中。
⑩ 成語晚舟夕照意思晚舟夕照是什麼意思晚舟的意思是什麼
成語晚舟夕照:近晚,一隻船在河上,夕陽照在河上。
晚舟的意思:近晚一隻小船。
舟,讀音:zhōu,象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兩邊象船幫,中間三條線代表船頭、船艙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漢以後用「船」漸多起來。本義:船。
(2) 同本義 [boat]。
夕,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xī yáng,指傍晚的太陽;也指山的西面;另外還用以比喻晚年。由於接近黃昏時,夕陽通常為橙紅色。
(10)夕照明媚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語。如「五十步笑百步」、「閉門羹」、「莫須有」、「欲速則不達」、「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語一般用四個字,這大概是因為四字容易上口。
如我國古代的詩歌總集《詩經》,就以四字句為多,古代歷史《尚書》,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後來初學讀的三、百、千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後兩種即全為四字句。《四言雜字》《龍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
這雖然是訓蒙書,也足以說明四字句之為人所喜愛、所樂誦。古人有些話,本來夠得上警句,可以成為成語。只是因為改變為四字,比較麻煩,也就只好把它放棄,作為引導語來用。
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語,意思很好,但因字數較多的關系,就沒能形成成語。
只能視為警句,有時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就容易說,容易記,便可以成為成語。而同在《岳陽樓記》中的一句"百廢俱興",因為是四個字,所以就成了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