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衡量室內照明質量
(一)、光效
光效:即光源每W電功率產生發出的光能量(俗稱光通量),單位:流明/瓦特(Lm/w)。光源每W電功率產生的光通量越多,光效越高,亮度越高,節約電能越多。
(二)、光通量
電光源產生發出的光能量,稱為光通量,單位為流明(Lm)。在某固定的空間內,電光源產生的光通量越充足,人對周圍環境的視覺感覺越明亮。
(三)、光效與光通量區別
光效與光通量,是兩個不同的物理概念。但是,往往產生混淆。
光效:是表徵電光源,將電能轉化成光能量效率高低的一個物理量。
光通量:表徵是電光源,按照既定的光效和電功率,產生發出的光能量的總和。
在實際照明應用設計中,鑒別比較電光源技術性能優劣時,具有現實直觀物理意義的概念應該是:光效。(韓儉榮)
(四)、光譜能量分布與可見光比例
光源產生的光通量中,包含可見光和不可見光。可見光比例高與低,是由光譜能量分布比例決定的。只有可見光比例高,有效視覺光效才能高。綠色光源的光通量中,光譜能量分布比例是接近於太陽光的,可見光比例高,有效視覺光效高。綠色光源的總光通量中,可見光比例應是傳統光源的3.5--8倍以上。
可見光比例越高,有效視覺光效越高,有效視覺照度就越高,表明電光源技術性能越先進。
(五)、有效視覺光效
光效:是描述光源技術性能優劣的物理概念。但是在實際照明應用設計中,具有現實直觀物理意義的概念應該是:有效視覺光效。
技術理由:
1、光源產生發出的光通量中,包括可見光、不可見光兩部分。可見光是人的眼睛能夠感覺到的光,是我們應用於照明所需要的光通量。不可見光,人的眼睛感覺不到,是照明不需要的光通量。
2、光源的技術性能不同,光譜能量分布比例不同。產生發出的光通量中。可見光、不可見光兩部分的比例是不一樣的,並且差異較大。
3、光源的有用性是照明,照明是為人的眼睛服務的。人的眼睛感覺到光通量---可見光,才是真正有積極意義的物理量。(作者韓儉榮)
4、現階段,用於測量光通量的儀表,如照度計等,其實質就是一個光伏電池。工作原理是將光通量,按照一定的光電函數關系轉換成電流值。再按照一定的電流數顯函數關系,直觀地顯示出與光通量對應變化的數字。
這中光伏電池式的測量光通量的儀表,不能區分可見光、不可見光。只是將接受到的可見光、不可見光,一並顯示為一個對應的數字。
5、現階段,人們已經形成的測量比較准則,認為測量到的數值越大,光源越亮。實質上這里存在著一個技術概念上的誤區。
6、如果用光效這個物理概念,和現階段普通的測量光通量的儀表,來描述不同種類光源的光效高低。就必然會出現這樣一種反差現象。即:光效(測量到的數值)高的光源,人眼睛感覺到的有效視覺亮度和有效視覺照度,並不高;相反,光效(測量到的數值)低的光源,人眼睛感覺到的有效視覺亮度和有效視覺照度,反而高。
例如:用同一隻測量光通量的儀表,分別去測量高壓汞燈和節能燈。這種測量數值與視覺的反差非常顯著。用同一隻測量光通量的儀表,分別去測量T8日光燈和節能燈。這種測量數值與視覺的反差,也是十分明顯(作者韓儉榮)。
7、光源用於照明時,可見光才是所需要的光通量。因此,光源所含可見光的多少,是光源有效視覺光效高低的決定因素。我們應該鑒別比較的,也應該是光源所含可見光比例的高低。
8、為鑒別比較光源所含可見光的比例高低,現在引入有效視覺光效這個物理概念。有效視覺光效:表徵的是光源產生發生的光通量中,單位光通量中可見光比例的高低。
在光通量一定時,可見光比例越高,有效視覺光效越高,實際有效視覺照度越高,光源技術性能越先進。
(青島法蘭克微電子,韓儉榮撰寫的專題文章。有廠家將文章刪掉作者的單位名稱和作者的名字。而後,或者整篇或者大篇幅的,直接應用於自己的網站上。希望以後不要這樣。)
(六)、功率替代比例
光效與有效視覺光效,這兩個物理概念比較抽象,實際使用需藉助於測量儀表和復雜的科學計算。並且在完成了測量和有關計算後,仍沒有一個直觀的物理感覺概念。
在現實照明節電改造工程設計中,需要一種科學直觀,具有可操作性強的鑒別比較光源有效視覺光效高低的物理概念和方法。為此,引入功率替代比例這一物理概念。
功率替代比例:是用來直觀鑒別比較不同種類的光源,有效視覺光效高低的物理概念和方法。
引入功率替代比例這一物理概念的科學性、可行性分析:
1、功率替代比例這一物理概念,是以人們已經應用多年的傳統電光源,如高壓汞燈、T8日光燈等作為標准,來鑒別比較某一種新光源,如節能燈的技術性能和技術品質優劣的物理概念和方法。(韓儉榮)
2、傳統電光源,如高壓汞燈、T8日光燈。已經廣泛應用多年,人們已經非常習慣和了解。日常工作中,在評價某種新光源時,已經就會自然地以傳統電光源,如高壓汞燈、T8日光燈作為標准,來鑒別比較。
3、新光源,如節能燈問世以來。其技術應用定位,就是直接替代傳統電光源,如高壓汞燈、T8日光燈。
4、在用新光源,如節能燈。直接替代傳統電光源,如高壓汞燈、T8日光燈。人們需要鑒別比較的技術指標,就是照明效果和節省多少電能。即:在有效視覺照度相同或有提高的前提下,電功率節省多少倍,即:功率替代比例。
5、功率替代比例,這一鑒別比較方法。看似粗略,但是非常准確。因為它准確地把握住了兩個實用要素:
(1)、有效視覺照度值。即:作業檯面實際照明效果(作者韓儉榮)。
(2)、節電效果。即:在作業檯面實際照明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節省多少電功率。
6、功率替代比例,這一鑒別比較方法。看似簡單,但是非常實用。不需要藉助於復雜的儀表,不需要復雜的科學工程計算。只需人的眼睛直觀鑒別比較即可(直觀鑒別比較的方法:見《直觀鑒別節能燈光效高低的簡便方法》一文)。
7、功率替代比例,這一鑒別比較方法。看起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是非常具有實際的物理意義。因為,光源的有用性是照明,照明是為人的眼睛服務的。人的眼睛感覺到光通量,才是真正有積極意義的物理量。
8、人的眼睛對可見光的敏感性,看似不準確,而實際上非常精確。特別是長期在作業檯面上工作的人,對於作業檯面有效視覺照度的微小變化,都會有察覺。
(青島法蘭克微電子,韓儉榮撰寫的專題文章。有廠家將文章刪掉作者的單位名稱和作者的名字。而後,或者整篇或者大篇幅的,直接應用於自己的網站上。希望以後不要這樣。)
(七)、光譜能量分布與顯色性能
顯色性能,是表徵光源顯示物體表面原本顏色能力的一個物理量。光源的顯色性能高與低,是由光譜能量分布比例決定的。綠色光源的光通量中,光譜能量分布比例是接近於太陽光的。這樣在觀看物體表面顏色時,才能不產生色偏、不變色,顯示物體表面的原本顏色。
為表示顯色性能優劣,引入顯色指數R值的概念。以太陽光R=100為標准,綠色光源R值應為:R≥85。光源的顯色指數R值越大,光源顯色性能越好(作者韓儉榮)。
(八)、色表與色溫
1、色表。綠色光源產生發出的光通量,一要有足夠的亮度,二要有較好的顏色。顏色的含義之一:即人的眼睛看到的光源表面的顏色,稱為光源的色表。
光源的色表,是由光源的光譜能量分布比例決定的。不同的光譜能量分布比例,就有不同的色表。光源的光譜能量分布比例,越是接近太陽光的光譜能量分布比例,光源的色表越好。反之,則差。
衡量光源色表的好與差,是以太陽光為標準的。光源表面的顏色,越是接近太陽光的顏色,光源的色表就好。反之,則差。例如,高壓鈉燈表面黃橙橙的,顏色與太陽光差別較大,色表就差。高壓汞燈表面潔白潔白的,顏色與太陽光差別較小,色表就比高壓鈉燈好(作者韓儉榮)。
優質的節能燈光譜能量分布比例,與太陽光的光譜能量分布比例基本一致。節能燈表面的顏色,接近太陽光的顏色。照明效果明亮、舒適。
2、色溫。光源的色表,是用色溫來描術的。
色溫概念為:發光體表面的顏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輻射出來的顏色最接近時,黑體該時刻的溫度,定義為發光體的色溫。色溫以K氏溫度為單位,代號為 0K 。
光源的色溫,分為低色溫、中色溫、高色溫。
低色溫(2700 0K-3500 0K):含有較多的紅光、橙光。猶如早晨八時左右的太陽光,給人以溫暖、溫磬的美感。
中色溫(3500 0K-5000 0K):所含的紅光、藍光等光色較均衡,猶如上午八時以後,十時以前的太陽光。給人以溫和、舒適的美感。
高色溫(5000 0K-7000 0K):含有較多的藍光,象上午十時以後,下午二時以前的太陽光。給人以明亮、清晰的美感。
光源色溫高低,並不表明光源性能優劣。對光源色溫高低的選擇,主要是根據應用場合和照明目標的需求而定。對於工業和商業環境照明,要求明亮、舒適,應選用高色溫的光源。
(九)、色表和顯色性能的關聯與不同
光源色表和顯色性能,是兩個既相關聯又不同的兩個物理概念。
關聯點一:光源色表和顯色性能,都是由光譜能量分布比例決定的。不同的光譜能量分布比例,就有不同的色表和顯色性能。
關聯點二:衡量光源色表好與差,和衡量光源顯色性能高與低。都是以太陽光的色表和顯色性能做為標準的。
不同點一:色表:是表徵光源表面上的光,顏色好與差的物理量。顯色性能:是表徵光源輻射到彩色物體表面上的光,顯示物體表面原本顏色能力高低的物理量。兩個物理量功能不同,位置不同。
不同點二:衡量光源色表的物理量是色溫。衡量光源顯色性能高與低的物理量是顯色指數R值。
(十)、亮度與照度的關聯與不同
在科學理解了光效與有效視覺光效、光通量、色表與色溫等物理概念後。應該科學理解亮度與照度這兩個物理量。亮度與照度,是兩個既關聯又不同的物理量。
1、亮度:指的是人在看光源時,眼睛感覺到的光亮度。(韓儉榮)亮度高低決定於光源的色溫高低和光源的光通量,光源的光通量多少是決定性因素。光源的光通量多,亮度就高。
2、照度:指的是光源照射到周圍空間或地面上,單位被照射面積上的光通量。單位被照射面積上的光通量多,照度就高。
3、亮度和照度的關聯與不同:
關聯點是:影響光源亮度和照度高低的物理量是共同的,即:光通量。
不同點一:影響光源亮度的光通量,是光源表面輻射出來的光通量的多少。
不同點二:影響光源照度的光通量,是光源輻射到被照面(如牆壁、地面、作業檯面)上的光通量的多少。
兩者位置不同,受外界影響因素也不同。同一隻光源,光源表面輻射出來的光通量,與光源輻射到被照面(如牆壁、地面、作業檯面)上的光通量,在數量關繫上是不相等的。
2. 室內照明照度怎麼計算
照明計算有如下的計算方法有1.平均照度的計算(利用系數法、概算曲回線法)2.點光源照度的計算3.線光答源照度的計算4.面光源照度的計算亮度的計算
室內照明建議採用平均照度的計算(利用系數法),具體計算方法是:
Eav=NφUK/A
式中Eav——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lx;
φ——光源光通量,lm;
N——光源數量;
U——利用系數;
A——工作面面積,m2;
K——燈具的維護系數,
該方法考慮了由光源直接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和經過室內表面相互反射後再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利用系數法適用於燈具均勻布置、牆和天棚反射系數較高、空間無大型設備遮擋的室內一般照明,但也適用於燈具均勻布置的室外照明,該方法計算比較准確。
應用利用系數法計算平均照度的步驟:
第一步填寫原始數據;
第二步計算空間比;
第三步求有效頂棚空間反射比;
第四步計算牆面平均反射比;
第五步查燈具維護系數;
第六步由利用系數表查利用系數(廠家樣本或查照明設計手冊第四章的表);
第七步計算平均照度。
3. 小區光照度怎麼測量
一、相關標准
為保障人們在適宜的光照下生活,我國制定了有關室內(包括公共場所)照度的衛生標准。如在公共場所商場(店)的照度衛生標准≥100Lx;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檯面照度的衛生標准≥100Lx;公共浴室照度衛生標准≥50Lx;浴室(淋、池、盆浴)≥30Lx,桑那浴室≥30Lx.
二、具體方法
對於照度大小的測量方法,一般用照度計測量。照度計可測出不同波長的強度(如對可見光波段和紫外線波段的測量),可向人們提供准確的測量結果。
1 測量目的
1.1.1 檢驗照明設施與所規定標準的符合情況。
1.1.2 調查照明設施與設計條件的符合情況。
1.1.3 進行各種照明設施的照明比較的調查。
1.1.4 測定照明隨時間變化的情況,確定維護和改善照明的措施,以保障視覺工作要求和節約能源。
1.2 測量內容
1.2.1 室內有關面上各點的照度。
1.2.2 室內各表面上的反射系數。
1.2.3 室內各表面和設備的亮度
2.測量儀器
2.1 照度計
2.1.1 用於照明測量的照度計宜為光電池式照度計。按接收器的材料,照度計可分為硒光電池式和硅光電池式的照度計。
2.1.2 照明測量宜採用精確度為二級以上的照度計(指針式或數字式)。
2.1.3 照度計的檢定應按JJG 245—81《光照度計》進行。 注:光照度計又稱照度計。
2.2 亮度計
2.2.1 照明測量主要採用光電式亮度計,接收器可用光電池(硒、硅)、光電管、光電倍增管做成。
2.2.2 亮度計的檢定應按 JJG 211一80 《亮度計》進行。
3.照度測量
3.1 一般照明時測點的平面布置
3.1.1 預先在測定場所打好網格,作測點記號,—般室內或工作區為2~4m正方形網格。對於小面積的房間可取1m的正方形網格。
3.1.2 對走廊、通道、樓梯等處在長度方向的中心線上按1~2m的間隔布置測點。
3.1.3 網格邊線一般距房間各邊0.5~1m。
3.2測量方法
3.2.1測量時先用大量程檔數,然後根據指示值大小逐步找到需測的檔數,原則上不允許在最大量程的l/10范圍內測定。
3.2.2 指示值穩定後讀數。
3.2.3 要防止測試者人影和其他各種因素對接收器的影響。
3.2.4 在測量中宜使電源電壓不變,在額定電壓下進行測量,如做不到,在測量時應測量電源電壓,當與額定電壓不符時,則應按電壓偏差對光通量變化予以修正。
3.2.5 為提高測量的准確性,一測點可取2~3次讀數,然後取算術平均值。
4. 怎麼計算房間的照度和應該放多大照度的燈具呀 計算公式是什麼
平均照度(Eav) = 光源總光通量(N*Ф)*利用系數(CU)*維護系數(MF) / 區域面積(㎡)。內
(適用於室內或體育容場的照明計算)。
利用系數:一般室內取0.4,體育取0.3。
維護系數:一般取0.7~0.8。
舉例1:
室內照明:4×5米房間,使用3×36W隔柵燈9套,
平均照度=光源總光通量×CU×MF/面積=(2500×3×9)×0.4×0.8÷4÷5 =1080 Lux
結論:平均照度1000Lux以上。
(4)怎麼測量室內照明擴展閱讀:
假設像住宅那樣整體照度應該在100勒克斯(lx)的情況,而即使是90勒克斯(lx)也不會對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是道路照明的話,情況就不同了。
假設路面照度必須在20勒克斯(lx)的情況下,如果是18勒克斯(lx)的話,就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頻發。商店也是一樣,例如,商店的整體最佳照度是500勒克斯(lx),由於用600勒克斯(lx)的照度。所以,照明燈具數量和電量就會增加,並在經濟上造成影響。
5. 照度是怎樣測的
是否是按《照明設計手冊》中點光源的照度計算的,E=光通量*照射角度的餘弦/照射距離的平方
6. 光照強度多少是正常怎麼測量
一般在0.5-5000lx,用照來度計測。自
作業面或參考平面上的維持平均照度,規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不得低於此數值。它是在照明裝置必須進行維護的時刻,在規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這是為確保工作時視覺安全和視覺功效所需要的照度。
在光度學(photometry)中,「光度」是發光強度在指定方向上的密度,但經常會被誤解為照度。光度的國際單位是每平方米所接受的燭光(中國大陸、港澳稱坎德拉)。光照強度對生物的光合作用影響很大。可通過照度計來測量。
(6)怎麼測量室內照明擴展閱讀:
有光照的時間為明期,無光照的時間為暗期。自然光照時一般以日照時間計光照時間(明期);人工光照時,燈光照射的時間即為光照時間,為期24h的光照周期為自然光照周期。
為期長於或短於24h的稱為非自然光照周期;如在24h內只有一個明期和一個暗期的稱為單期光照;如在24h內出現二個或二個以上的明期或暗期,即為間歇光照。一個光照周期內明期的總和即為光照時間。
一個不加燈罩的白熾燈泡所發出的光線中,約有30%的流明被牆壁、頂棚、設備等吸收;燈泡的質量差與陰暗又要減少許多流明,所以大約只有50%的流明可利用。
7. 室內照明照度怎麼計算
利用系數法計算平均照度
平均照度(Eav) = 光源總光通量(N*Ф)*利用系數(CU)*維護系數(MF) / 區域面內積(m2) (適用於室內或體容育場的照明計算)
利用系數:一般室內取0.4,體育取0.3
維護系數:一般取0.7~0.8
舉例 1:
室內照明: 4×5米房間,使用3×36W隔柵燈9套
平均照度=光源總光通量×CU×MF/面積=(2500×3×9)×0.4×0.8÷4÷5=1080 Lux
結論:平均照度1000Lux以上
流明計演算法
又稱為「利用系數法」
此方法用於計算平均照度
(光源光通量)(CU)(MF) 照射區域面積
適用於室內,體育照明
利用系數:一般室內取0.4,體育取0.3
1. 燈具的照度分布
2. 燈具效率
3. 燈具在照射區域的相對位置
4. 被包圍區域中的反射光
維護系數MF=(LLD)X(LDD)一般取0.7~0.8
舉例 1:室內照明,4×5米房間,使用3×36W隔柵燈9套
平均照度=光源總光通×CU×MF/面積
=(2500×3×9)×0.4×0.8÷4÷5=1080 Lux
結論:平均照度1000Lux以上
8. 怎麼確定室內照明燈具數量及功率大小
燈管或燈泡上都有標注,如20W。
9. 怎麼對照明工具進行檢測
第一點就是成排安裝的燈具、開關、插座等元器件其中,心軸線、垂直偏差、據地高度應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且同一場所同類電器安裝標高應該一致,在進行明線布線的時候要橫平豎直、美觀整潔、管路進配電箱要符合規定要求。
第二點是對安裝開關、插座的蓋板、燈具的底座安裝時要緊貼牆面,同時要注意不同電壓的插座要有明顯的標志並符合安裝規范和設計要求。第三點是配電箱安裝和迴路要有編號,開關完整要有蓋。
第三點是安裝完畢後需要對要測量線路的絕緣電阻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有接地螺釘的燈具、插銷、開關、配電箱等器件與設備應該有良好接地或者接零可靠,同時要有接地電阻要符合要求。第四點是以上三點完成以後,燈泡或者燈管以及在高處或不宜更換部位的燈泡燈管安裝前應做通電試驗,只有發光正常時才能裝在燈具上,燈泡需要擰緊,燈管應卡緊。
百檢檢測
第五點時安裝完畢後要對照明電路進行送電與試燈,送電時要先送總開關電再送分路開關電最後送支路開關電。試燈的時候要先試支路燈,再試分路燈,最後試總迴路。
在送電試燈前應將總開關、分開關、支路開關全部斷開,然後再合上總開關用萬用表測量總開關下接線端子和分路開關上接線端子的電壓,測量相電壓應為220V,線電壓應為380V。同時總的電度表應該不轉才表明正常。總迴路正常後,把分支路的開關合上,測量電度表上接線端子的電壓和下接線端子電壓是否正常,若正常把此支路燈的開關閉合燈具應該點亮且發光正常,此時該支路的電度表應該轉動且速度比較緩慢,其他支路操作都應該是這樣。
最後是測試過程中的故障處理,首先是開路或短路的檢查,檢查總開關上下端的接線端子,配電箱的進出線等。若發現有故障直到把故障排除之後,才可交付用戶使用。
百檢平台致力於為企業及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局限和行業瓶頸,打造出行業創新新平台。為您提供最優質、最便捷、最專業的檢測服務。
10. 如何測量室內光源的強度,比如照到書本上的光照度有多少勒克斯,從而判斷需要多少w的燈泡最適合讀書。
看書一般300LX左右的時候比較舒服。說一大堆公式來算麻煩,而且要考慮很多其它環境因素。
首先要考慮燈距離看書桌面的位置,大教室好幾米高和小教室3米高那差的太遠的。 第二考慮燈的安裝類型和安裝密度。平面發光源和點光源產生的光照環境差距很大的。 第三要考慮環境,比如人流量,漫反射環境(禮堂,圖書館,計算機室,自習室,宿舍)
最後,舉個實例吧 三米高的刷白牆面小教室內,光源距桌面2米。安裝密度縱橫2*1.4米 光源光通量3200LM(就是普通1.2米日光燈管) 照度在300lx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