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路燈像什麼
1、路燈像一群螢火蟲。
2、路燈像天上的明月。
3、路燈像值班的戰士版。
4、路燈像太陽的權使者。
5、路燈像一座座燈塔。
(1)照明像什麼東酉擴展閱讀
1、像
釋義:比照人物做成的圖形;相似;比如、比方;好像、似乎、彷彿。
2、螢火蟲
釋義:一種能發光的昆蟲,黃褐色、尾部有發光器。
3、明月
釋義:月球的通稱,通常指其明亮的部分。
4、戰士
釋義:本義為士兵或參加正義斗爭及從事正義事業的人,也指一些網路游戲中的一種近戰職業。
5、使者
釋義:是指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辦事的人。
6、燈塔
釋義:高塔形建築物,在塔項裝設燈光設備,位置應顯要,易於船舶分辨,同時成為港口最高點之一。
❷ 什麼的路燈像什麼
黃埔江邊摩肩接踵的人群專門前往一睹風采。後來,上海租界的路燈又改為煤氣燈。是從倫敦移植過來的,亮度比煤油燈提高了數倍,在夜間行人的眼中,簡直就是夜晚的「太陽」。直到1879年,上海十六浦碼頭終於亮起了中國第一盞電燈,配備的是一台10馬力的內燃機發電組,相當於一輛手扶拖拉機的功率。
初時的馬路電燈在每根電線桿上裝閘刀開關,仍需工人每天開啟關閉。3年後,改用若幹路燈合用一個開關,這種形式的路燈在全國各城市中一直沿用到20世紀50年代。
英國:正人類嘗試在城市街道上進行人工照明始於15世紀初。1417年,為了讓倫敦冬日漆黑的夜晚明亮起來,倫敦市長亨利·巴頓發布命令,要求在室外懸掛燈具照明。後來,他的倡議又得到了法國人的支持。16世紀初的時候,巴黎居民住宅臨街的窗戶外必須安裝照明燈具。路易十四時,巴黎的街道上出現了許多路燈。1667年,被稱為"太陽王"的路易十四還正式頒布了城市道路照明法令。傳說,正是因為這部法令的頒布,路易十四的統治才被稱為法國歷史上的"光明時代"。
種類
1、按路燈高度分:高桿燈、中桿燈、道路燈、庭院燈、草坪燈、地埋燈;
2、按路燈燈桿材質分:熱鍍鋅鐵質路燈,熱鍍鋅鋼質路燈與不銹鋼路燈;
3、按路燈光源分:鈉燈路燈,LED路燈,節能路燈、新型索明氙氣路燈。
4、按造型分:中華燈、仿古燈、景觀燈、單臂路燈,雙臂路燈。
5、按供電方式分:市電路燈、太陽能路燈、風光互補路燈
路燈涉及照明技術,適用於街道路燈。目的在於設計出一種長壽命,低功耗,高功率因數,電流諧波含量小的高效電子節能路燈。該 高效電子節能路燈包括順序連接的電網高壓泄流支路R1、C1,整流橋D1-D4,功率因數校正支路C2、D5、D6,高中頻毛刺濾波支路L1、L3,高頻振盪電路BG1-BG2,啟動支路L2、C7和燈管T;比以往路燈可節電80%;諧波含量THD〈25%,延長燈管壽命可達3—4倍。
❸ 什麼東西看起來像照明燈泡
照明對於人類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古時候的人利用燒油、點蠟燭等方式獲得燈光,甚至利用夜間可以發光的螢火蟲作為光源。
晉朝時期,有個名叫車胤的人,從小好學不倦,連夜晚的時間也不肯白白放過。但是由於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所以每到夏夜,他就抓來許多螢火蟲,放在有小洞的囊內,利用螢火蟲的光來看書。結果苦學的車胤終於出人頭地,最後官至吏部尚書。此外,古書《古今秘苑》也曾經記載:「取羊膀胱吹脹曬干,入螢百餘枚,系於罾足底紋,群魚不拘大小,各奔其光,聚而不動,捕之必多。」這是利用螢火蟲的亮光捕魚的故事。
螢火蟲的身體尾部有一個發光器,包含三個部分:皮膚、發光細胞和反射層。由發光細胞所發射出來的光線,由於反射層的反射而顯得更明亮。發光細胞中的主要物質是蟲熒光素和熒光酶。蟲熒光素是產生光能的來源,熒光酶則是催化劑。當螢火蟲開始活動時,呼吸加快,體內吸進大量氧氣,氧氣通過小氣管進入發光細胞,蟲熒光素在熒光酶的催化作用下,便開始產生氧化反應,導致腹下發出光亮來。因螢火蟲呼吸節律的不同,便形成時明時暗,看起來像一閃一閃的「小星星」。
由於蟲熒光素轉換能量的效率很高,其中只有約2%%~10%%的能量浪費在熱能上,其餘能量都用來發光,因此螢火蟲的發光可以稱為一種「冷光」,物理學家認為這是非常理想的燈光。白熾燈泡
隨著文明的進步,人類嘗試各種方法以獲得光源。
一直到1879年10月21日,在美國新澤西州的一間積滿灰塵的實驗室里,愛迪生把很細的碳化纖維絲封在一個玻璃泡裡面,利用真空泵把玻璃泡里的空氣抽走,再穩定地供給電壓,使燈絲變成一個很穩定的明亮光源,電力照明的時代從此降臨。
雖然白熾燈泡的形式、形狀和顏色有數不清的種類,但是其組成包括燈頭、燈絲、填充在燈泡內的氣體和隔絕外界的燈泡等部分。燈頭是用來把燈泡連接到燈座上的裝置,燈絲是燈泡中真正用來發光的組件。一般而言,燈絲的工作溫度越高,所產生的能量位於可見光區域的部分就越大。燈絲最早是以碳來製作,但是後來就全都改用鎢絲,原因是鎢的熔點高,不容易損壞,且光譜特性較佳,具有抗熱抗冷的強度。填充的氣體通常使用惰性氣體,可以對燈絲施加壓力,防止燈絲的蒸發。燈泡則是用來與外界隔絕,如果不隔絕,燈絲就會很快地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而燒毀。
當一個電阻很大的燈絲通過越來越大的電流時,燈絲開始發熱並且發光,一直達到白熾的光色。白熾燈泡後來經過改良以適應特殊需求,因此可再細分為普通用照明燈、高壓和低壓電燈、鹵素燈、紅外線燈等種類。但是大致而言,白熾燈泡若要作為大型房間或大范圍的空間照明器材,還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但百餘年來,電燈的發明一直在人類科學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日光燈
日光燈(或稱為熒光燈)可以說是室內照明非常重要的發明,現在全世界的夜間室內照明絕大多數都是採用日光燈。日光燈管比起傳統的燈泡來,具有使用壽命長,發光效率較高,光照面積大,可調整成不同光色等幾項優點。
日光燈的構造,通常是一個長型的圓柱管,裡麵包含極微量的汞及少量的惰性氣體(氬氣或氖氣)。通電後,燈管兩端的電極引發高壓放電,游離管中的惰性氣體產生電弧,激發汞蒸汽發射波長較短的紫外光。塗抹在燈管內壁的熒光粉吸收紫外光,再轉換成可見光。若變更熒光粉的種類,便可以得到適合不同場合的燈光,如適合辦公室與工廠的冷白光,適合用在溫暖社交環境中的暖光,以及一般家庭、學校等場合的日光燈。
日光燈的使用,滿足了人類絕大多數場合的需求,雖然各式各樣的電燈仍陸續在開發中,然而截至20世紀為止,依舊無法發展出比日光燈更符合人類需求的發明。日光燈雖然有許多的優點,但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日光燈管非常消耗電力,絕大多數的電能都消耗在熱能上。此外,燈管中的汞存在污染環境的問題,因此,尋求新的照明光源一直是科學家和企業界的任務。發光二極體
在20世紀後期開始發展的發光二極體給未來照明帶來曙光。1996年,日本日亞化學公司在GaN藍光發光二極體的基礎上,開發出以藍光LED激發釔鋁石榴石熒光粉而產生黃色熒光,所產生的黃色熒光進而與藍光混合產生白光(藍光LED配合YAG熒光粉),開啟了LED邁入照明市場的序幕。
白光發光二極體的主要構造包含底部的二極體,塗在二極體或燈罩上的熒光粉,以及隔絕外界的燈罩。當底部的二極體(通常是半導體材料)接受電能的激發後,產生電子與電洞對,當電子與電洞再結合的時候,二極體便發出第一發射光(紫外光或藍光)。這第一發射光可以被熒光粉吸收並轉換成第二發射光(可見光波長范圍),當沒有被熒光粉吸收的第一發射光和熒光粉所發射出來的第二發射光混合以後,便得到白光。
利用不同熒光粉的搭配,發光二極體也可如日光燈管般具有偏冷色系或暖色系的不同光色。此外,經過多年的研究與發展,發現利用高效率的紫外光發光二極體作為發射光源,是未來白光發光二極體成為照明裝置的不二選擇。因此,如何發展高效率的紫外光發光二極體,以及適合於紫外光用的各色熒光粉,是現今大家所努力的目標。
隨著目前LED技術的進步,白光LED的應用也逐漸開展,包括指示燈、攜帶式手電筒、液晶屏幕背光板、汽車儀表及內裝燈等。而業界更相信,未來10年內,白光發光二極體將普遍應用在照明上,成為21世紀人類照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