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用頂光來進行人物或場景的拍攝和造型
攝影是光的藝術,攝影要是沒有了光就像畫家沒有了顏料一樣,人像攝影中的用光尤為重要,我們不僅可以利用自然光對人物進行塑造,還可以利用人造光源來塑造人物。所以人像攝影主要就是通過用光對被攝人物進行表現,已達到表現不同主題,產生不同的效果的目的。 光的方向 掌握光的方向拍人像 對於光線的認識可以從光線的方向分類。光線的方向是以光線的來源,被攝體及相機三者的相對位置來看。可分為順光,頂光,側光,逆光。這四種光線方式各有不同的特性,用於人像拍攝所獲得的效果也不同。不同的光線不僅能體現圖片的氣氛與環境,還可以表達被攝人像的性格特徵。因為光線照在人物上的方向決定陰影是否會產生,以及產生陰影的位置,就是這些陰影使拍攝的人物有了視覺形式。比如在拍攝時,使用側光能夠使人的身體看起來輪廓感更強,而且還會有立體效果。 利用陰天的柔和光線進行正面特寫拍攝,並不必害怕陽光的直照會在人物臉部產難看的反光和濃厚的陰影。 順光 順光拍攝 順光使被攝人物沒有一點陰影。被攝人物的所有部分都直接沐浴在光線中,這樣的光線方向表現出來的被攝人物面部及身體絕大部分陰影面積小,畫面的影調比較明朗,被攝人物的立體感不是靠照明光線的明暗反差來形成的,人物立體感較弱。 在拍攝的時候選擇角度適合的順光能更好地把握畫面氣氛。比較理想的順光位置是處於低角度的,像清晨和傍晚,拍攝出來的畫面比較明亮柔和,有清新自然的氣氛。在午後比較刺眼的光線下同樣可進行順光拍攝,強烈的光線適合表現被攝對象硬朗,高調的性格。 頂光 頂光是指在正午前後一小時光線在被攝者的正上方。一般情況下是不建議使用頂光作主光源進行人像拍攝,因為頂光的直射會造成被攝者在眼睛、眼窩、臉頰、鼻子及下巴下緣有強烈的陰影。而且被攝人像的頭頂,額頭和鼻子會出現反光過亮的情況。 定光拍攝 拍攝時可以讓被攝對象戴上帽子、拿上雨傘或到陰暗處進行拍攝。專業人像攝影師會使用控光幕來調整畫面的反差,讓直射的陽光變得柔和。 Tips 為了能在頂光的狀態下正常拍攝,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反光板對處於陰影處的模特打光。在使用反光板的時候要注意到陽光與反光板的反射角度,盡量讓反射光完全打到被攝對象臉部,並調整被攝對象的眼球反光(眼神光)位置。 側光 側光可以分為前側光與側光。 側光指的是來源於被攝對象側面的光線。在人像攝影當中側光是十分常用的。側光能營造被攝人物臉部輪廓及身材的立體感。無論是在外景人像拍攝還是影棚當中,側光都要配合反光板的使用。反光板可以控制畫面中的反差,讓暗部與亮部協調清晰。 前側光 前側光能產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被攝人物的面部和身上大部分受光,產生的亮度大,形成較亮的影調,而被攝人物局部不受光而產生陰影,形態中豐富的影調體現出一種立體效果,表面結構被微妙地表現出來。 前側光拍攝 側光是用來強調光明和黑暗強烈對比的戲劇性光線。被攝人物朝向光線的一面沐浴在強光之中;而背光的那一面掩埋進黑暗之中。陰影深重而強烈。表面結構由於每一個微小突起而突出地表現出來。由於被攝人物陰影面逐漸加大,因此對陰影面的調子應嚴格的把控,如果光線的強度和陰影的調子比較合適,就沒有必要調整陰影的亮度直接拍攝,若光線太強,陰影過重,則需要用反光板或其它補光方法對陰影的亮度有所提高,來達到預期的影調效果。 逆光 逆光是指光線來自被攝對象的後方,會強調出被攝對象的輪廓。逆光在人像攝影中有著特別的運用,不僅可以勾畫人物的輪廓,而且能表現強烈的個性。同時逆光拍攝也是初學者的難題,由於光線直接照射到相機內,相機的測光系統容易出現誤判,導至被攝人物臉部變黑。 逆光拍攝 剪影效果 如果你僅僅按照相機的測光數值曝光,被攝物就會變成一個黑色的剪影。如果採用兼顧曝光,盡管被攝物與背後的光反差強烈,你仍然可以捕捉到影像的細節。如果光源處於高位,就會在被攝對象的頂部勾勒出一個明亮的輪廓。 Tips 在正常的曝光拍攝下,被攝對象的臉部經常會出現過暗的現象,這是反光板的表現時候。在逆光的狀態下使用反光板十分方便,只有將反光板一對上被攝對象,反光就明顯地出現了,要適當調整反光板與被攝對象的距離,避免反光過亮的現象。
Ⅱ 攝影時什麼情況下使用黃光燈和白光燈
1、拍攝對象或場景照度不足、色溫過高,拍攝暖色調的時候需要同時降低色溫和補光時用黃光燈。
2、拍攝對象或場景照度不足、色溫過高、過低或混亂,拍攝冷色調的時候需要同時將色溫糾正至日光水平(5500K左右)和補光時用白光燈。
攝影時選擇燈光還要根據拍攝創意,膠片時代是使用不同色溫膠卷拍攝出特殊色彩照片。數碼時代相機可以設置平衡,來控制所需要的色溫,從而拍出自己創意的「顏色」。所以,如果使用數碼相機可以不用太多的考慮燈光的使用。
(2)什麼情況下使用頂光照明擴展閱讀:
通常所說的補光燈通常有三種,一種是攝影補光燈(也叫攝影燈或相機補光燈)、攝像溫室補光燈(也叫植物補光燈)、車牌補光燈(也叫白光燈)。
攝影時拍照的色調與用燈光要看被拍的對象情況,不可一概而論,比如一個有較長白鬍須的老人用高調是不會達到理想效果,用深色低調那就能更好些,色彩也是一樣一定要看環境與對象,在選用燈光。
攝影時的補光燈主要是補光用的,在使用時要注意照射距離、色溫以及體積的大小,經常拍些近距離影像時,一般能達到5米左右就可以了。
需要拍攝遠景,就需要有聚光功能的LED攝像燈需要遠距離照明時,通過聚光透鏡(也有直接使用聚光燈珠的LED攝像燈),可以照的更遠,但聚光也有它的缺點,就是照射到被攝物體是一個光點,就像手電筒一樣,中間很亮,周圍較暗。
Ⅲ 筒燈什麼情況下使用
明裝筒燈同樣是筒燈的一種,但與暗裝筒燈不同,它更具裝飾性
暗裝筒燈筒燈是一種嵌入到天花板內光線下射式的照明燈具。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能保持建築裝飾的整體統一與完美,不會因為燈具的設置而破壞吊頂藝術的完美統一。這種嵌裝於天花板內部的隱置性燈具,所有光線都向下投射,屬於直接配光。可以用不同的反射器、鏡片、百葉窗、燈泡,來取得不同的光線效果。筒燈不佔據空間,可增加空間的柔和氣氛,如果想營造溫馨的感覺,可試著裝設多盞筒燈,減輕空間壓迫感。一般在酒店、家庭、咖啡廳使用較多。
筒燈一般有大(5寸)中(4寸) 小(2.5寸) 三種。小號市場價格在20-15元之間,中號28-32元之間,大號在36-48元之間之間。當然以上價格都不含光源。筒燈有橫插和豎插兩種,橫插價格比豎插要貴少許。從應用位置看筒燈一般都被安裝在天花板內,一般吊頂需要在150mm以上才可以裝。當然筒燈也有外置型的。在無頂燈或吊燈的區域安裝筒燈是很好的選擇,光線相對於射燈要柔和。
筒燈適用場所:大型辦公室、會議室、百貨商場及專賣店、實驗室,機場及其一些民用居室。
筒燈分類:
1、按安裝方式分:嵌入式筒燈與明裝式筒燈。
2、按燈管安排方式分:豎式筒燈與橫式筒燈。3、按場所分:家居筒燈與工程筒燈。
4、按光源個數分:單插筒燈與雙插筒燈。
5、按光源的防霧情況來分:普通筒燈與防霧筒燈。
6、按大小分:2寸;2.5寸;3寸;3.5寸;4寸;5,6,8,10寸。寸是指英寸,指裡面的反射杯的口徑。
用筒燈來做燈具,安裝容易,不佔用地方,大方、耐用,通常用五年以上是沒有問題的,款式不容易變化。價格也便宜。
特性:
1、緊湊而光通量高。消耗電力是白熾燈的1/3,壽命卻是白熾燈的6倍,尺寸保持了175的緊湊設計,抑制了燈具的存在感,創造出了明亮的空間。
2、有鏡面和磨砂的兩種反射板。帶來閃爍感的鏡面反射板,以適度的暉度來調和天花板的磨砂型反射板。
3、採用了滑動固定卡,施工方便。可以安裝在3mm至25mm的不同厚度的天花板上,維修時可很方便的將燈具拆下。
4、有三種燈管可供選擇。有2,700k,4,000k,6,700k的三種類型,可根據不同的用途來選擇最合適的燈管。
Ⅳ 電影里的頂光有何作用,表達什麼情感
頂 光Top light可以認為是酷暑中正午的光線情況,從頭頂照射的主光線,對拍攝肖像等是最不版適合的燈光。用銀反射板或頻閃燈光,將正面光改作輔助光使用,不合適情況立即消失。
布光方法:
頂光權,即來自頂部的光線,與景物、照相機成90度左右的垂直角度。人物在這種光線下,其頭頂、前額、鼻頭很亮,下眼窩,兩腮和鼻子下面完全處於陰影之中,造成一種反常奇特的形態。因此,一般都避免使用這種光線拍攝人物。
Ⅳ 分別在什麼情況下使用『近光燈』和『遠光燈』
夜間開車一般情況下都是開近光燈,只有當城市照明條件不好,才可以開啟遠光燈,但專前方有車時應該關閉遠屬光燈,換成近光燈,超車時,應該交替使用遠近光燈來提示前方車輛。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條規定:
(一)在沒有中心隔離設施或者沒有中心線的道路會車時,距相對方向來車150米內不能使用遠光燈。
(二)在沒有中心隔離設施或者沒有中心線的窄橋、窄路與非機動車會車時不能使用遠光燈。
(三)通過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交叉路口,轉彎時不能使用遠光燈。
(四)夜間沒有路燈、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霧、雨、雪、沙塵等低能見度的情況下行駛時,同方向行駛的後車與前車近距離行駛時,不能使用遠光燈。
(五)夜間超車時,應遠近光燈交替使用,提醒前方車輛。
(六)在照明較好的城區不宜使用遠光燈。
對機動車夜間不按規定使用遠光燈的違法行為,交警部門將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處以罰款並扣分的處罰;在機動車年檢安全檢測時,對私自安裝強光燈不符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車輛將不予核發合格標志。
Ⅵ 分別在什麼情況下使用近光燈和遠光燈
都是用來夜間照明,不過遠光角度高距離遠,近光角度低距離近。
一般在城版市裡開車最好權不要開遠光,因為城市裡一般照明條件都比較好。遠光的角度太高很容易晃到對面來車和周圍行人的眼鏡,影響他們的視線,很不安全,並且是一種不禮貌的駕駛行為。
不過夜間交替開閉遠光可以代替喇叭提醒周圍行人和車輛,以免造成太大的雜訊。
在高速、郊外沒有路燈的地方行駛可以開遠光,擴大視野范圍。但是遇到對面有車需要會車的時候,處於安全和禮貌的考慮,切換成近光。
鄉村小道或山路適應用近光,因為車少,路不好走,視線更清晰些。。
高速或國道,車流量多的公路適宜用遠光,因為遠處有什麼緊急情況,可以提前預知和採取措施。
Ⅶ 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光和作用
①種植農作物時應該(合理密植),使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光照。②改變光照因素回:一是增答加(光照強度),在一定范圍內,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二是適當延長(光照時間),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就越多。③增加原料:增加(CO2濃度),也能合成有機物,如農家肥除了能提供無機鹽外,還能增加氣肥。
Ⅷ 汽車上有哪些燈,它們都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前照燈 俗稱「大燈」,裝在汽車頭部兩側,用來照明車前道路.有兩燈制、四燈制之分.四燈制前照燈並排安裝時,裝於外側的一對應為近、遠光雙光束燈;裝於內側的一對應為遠光單光束燈.遠光燈一般為40-60W,近光燈一般為 35-55 W.
(2)霧燈 安裝在汽車頭部或尾部.在霧天、下雪、暴雨或塵埃彌漫等情況下,用來改善車前道路的照明情況.前霧燈功率為 45-55 W,光色為橙黃色.後霧燈功率為21W或6W,光色為紅色,以警示尾隨車輛保持安全間距.
(3)牌照燈 裝於汽車尾部牌照上方或左右兩側,用來照明後牌照,功率一般為5-10W,確保行人在車後20m處看清牌照上的文字及數字.
(4)倒車燈 安裝在汽車尾部,當變速器掛倒檔時,自動發亮,照明車後側,同時警示後方車輛行人注意安全.功率一般為20-25 W,光色為白色.
(5)制動燈 俗稱「剎車燈」.安裝在汽車尾部.在踩下制動踏板時,發出較強紅光,以示制動.功率為20-25W,光色為紅色,燈罩顯示面積較後示位燈火.為避免尾隨大型車對轎車碰撞的危險,轎車後窗內可加裝由發光二極體成排顯示的高位制動燈.
(6)轉向燈 主轉向燈一般安裝在汽車頭、尾部的左右兩側,用來指示車輛行駛趨向.汽車車側中間裝有側轉向燈.主轉向燈功率一般為20-25 W,側轉向燈為5 W,光色為流浪色.轉向時,燈光呈閃爍狀,頻率規定為 1.sic.5 HZ,起動時間不大於 1.5 s.在緊急遇險狀需其他車輛注意避讓時,全部轉向燈可通過危險報警燈開關接通同時閃爍.
(7)示位燈 又稱「示寬燈」、「位置燈」,安裝在汽車前面、後面和側面,夜間行駛接前照燈時,示位燈、儀表照明燈和牌照燈同時發亮,以標志車輛的形位等.功率一般為5-20W.前位燈俗稱「小燈」,光色為白色或黃色,後位燈俗稱「尾燈」,光色為紅色;側位燈光色為琥珀色.
(8)示廓燈 俗稱「角標燈」,空載車高3 m以上的車輛均應安裝示廓燈,標示車輛輪廓.示廓燈功率一般為5W.
(9)駐車燈 裝於車頭和車尾兩側,要求從車前和車尾 150 m遠處能確認燈光信號,要求車前處光色為白色,車尾處為紅色.夜間駐車時,將駐車燈接通標志車輛形位.
(10)警示燈 一般裝於車頂部,用來標示車輛特殊類型,功率一般為40-45 W.消防車、警車用紅色,救護車為藍色,旋轉速度為每秒2一6次;公交車和計程車為白、黃色.計程車空車標示燈裝在儀表台上,功率為5-15 W,光色為紅底、白字.
二、內部燈具
常見內部燈具有頂燈、閱讀燈、行李廂燈、門燈、踏步燈、儀表照明燈、工作燈、儀錶板警指示燈等,如圖6-2所示.
(1)頂燈 轎車及載貨車一般僅設一隻頂燈,除用作車室內照明外,還可兼起監視車門是否可靠關閉的作用.在監視車門狀態下,只要還有車門未可靠關緊,頂燈就發亮.功率一般為5-15 W,公共汽車頂燈有向熒光燈發展的趨勢.
(2)閱讀燈 裝於乘員席前部或頂部,聚光時乘員看書不會給駕駛員產生眩目現象,照明範圍較小,有的還有光軸方向調節機構.
(3)行李廂燈 裝於轎車或客車行李廂內,當開啟行李廂蓋時,燈自動發亮,照亮行李廂內空間.功率為5W.
(4)門燈 裝於轎車外張式車門內側底部,開啟車門時,門燈發亮,以告示後來行人、車輛注意避讓.功率為5W,光色為紅色.
(5)踏步燈 裝在大中型客車乘員門內的台階上.夜間開啟乘員門時,照亮踏板.
(6)儀表照明燈 裝在儀錶板反面,用來照明儀表指針及刻度板,功率為2W.儀表照明燈一般與示位燈、牌照燈並聯.有些汽車儀表照明燈發光強度可調節.
(7)報警及指示燈 常見的有機油壓力報警燈、水溫過高報警燈、充電指示燈、轉向指示燈、遠光指示燈等,報警燈一般為紅色、黃色,指示燈一般為綠色或藍色.
(8)工作燈是車輛維修時可以移動使用的一種隨車低壓照明工具,電源來自汽車發電機或蓄電池.功率一般為21W,常帶有掛鉤或夾鉗,插頭有點煙器式和兩柱插頭式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