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五金一險是什麼
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內保險、失業保險、工傷容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在職職工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為「應當繳納「項目,法律上應當即為必須,同時繳納也表現出這是一項義務。
2016年3月23日「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這意味著,未來隨著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合並,人們熟悉的「五險一金」或將變為「四險一金」,醫療保險將與生育保險合並,有些大型企業會為員工購買福利,如人身意外險、重大疾病保險。
2017年6月底前,部分試點地區將合並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產檢費用將和普通醫療費用一同報銷,試點期限為一年左右。第一批的試點地區包括河北邯鄲、山西晉中、遼寧沈陽、河南鄭州、湖南嶽陽等12個城市。兩險合並之後,未來就是四險一金了。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可以享受到生育保險的待遇。
❷ 社保五金是那幾項保險金
養老金、醫療金、失業金、工傷金、住房公積金。
====
"三金"是指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
"四金"是指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
"五金"是指四金+公傷險
"六金"是指五金+生育險
社保(三金)
個人代繳應扣個人稅前工資的10%(養老7%、醫療2%、失業1%)
單位繳交(養老22%、醫療9.2%(8%普通+1.2%附加)、失業2%)
其他單位繳交(公傷0.6%,生育0.9%)
故:全部44.7%=個人10%+單位34.7%
參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有哪些好處?
(一)老有所養。參保人員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條件的,終其一生,均可按月領取養老金直到死亡。
(二)基本生活有保障。參保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隨職工工資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三)沒有職業差異。無論是城鎮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還是國有、集體企業職工,只要參加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退休時就可按同樣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享有養老待遇。
(四)流動不影響待遇。勞動者在所有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之間的工作流動,養老保險關系和個體帳戶都可以保留並隨之轉移,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可累計計算,退休時不影響基本養老金待遇的計發。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五金一險是什麼
五險——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 如何繳納基本社保養老金? 答:1.企業養老保險繳費和稅收待遇
❹ 五金一險是什麼
「五險一金」是:社會保險+公積金。
「五險」包含: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
「一金」就是住房公積金。
1、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通常由單位繳納10%,個人繳納2%,醫院的大部分常規檢查普通葯品都可以報銷,報銷標准因地制宜。
辦理過醫療保險的你可能會體會到醫療保險的好處,平時有個頭疼發熱去醫院看病拿葯的時候,不少費用都能夠通過醫保刷卡直接刷掉。
如果住院,在范圍內也可以進行一定的報銷。如果你身體不佳的時候,遇上住院甚至是重疾,那麼醫療保險的報銷會更多。
而對醫保沒有辦法報銷的這部分,也可以用商業保險做補充。
2、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顧名思義,養老保險就是等我們退休之後開始領取的福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退休金!
養老保險在五險中佔比例高的,單位會按你個人工資20%給你交,你自己再掏8%。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按規定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滿15年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如果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繳費至15年,然後再按月領取養老金。
3、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大家不要覺得這個保險可能只跟女性有關,實際上無論是生孩子或者是妻子生孩子都可以領取到生育醫療費、生育津貼和產假等待遇。
生育保險由單位全額繳納,只要交滿一年。
在生育或者是終止妊娠後90日內,由生育職工本人或者是其書面委託人,持規定的材料到生育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的申請。
生育保險各地實際情況不同,對生育保險的申請的期限規定也不同,有三個月的,也有六個月的,還有一年的。
4、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指的是一旦失業,那可以領取的津貼,幫助我們度過找到下一份工作的過渡期。
不過領取失業保險其實條件挺不容易的。
主動辭職不算,必須得被老闆開除或企業倒閉才可以。
同時公司必須為你累積繳納了失業保險滿了一年,而且你必須要在失業後的60天內進行失業登記,才能成功領取。
還有你如果一直失業,你也不能一直領取失業保險,最長是領取兩年,你還會不斷地被要求參加再就業培訓,最後才能領到失業金,一個月幾百塊。
5、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這個應該是大家最不希望用到的保障了,它指的是當勞動者在工作期間遭受意外傷害,或者得了職業病暫時或者永久地喪失勞動能力,甚至不幸死亡。
通過工傷保險進行補償,補償會包含對勞動者的物質補償,還有就是因工死亡的勞動者的遺屬的補償。
6、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可以由本人租房或者是買房,或者是一些其他特殊情況下可以提取。
如果說提取的話,在個人住房公積金提取申請單提交以後,有關部門經過審核通過後,銀行就會直接把這筆錢匯到您的住房公積金的公積金聯名卡上。
除了買房租房提取公積金,還可以用來貸款買房,用公積金買房的條件是必須要連續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滿六個月以上的就可以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
拓展資料:
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在職職工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為「應當繳納「項目,法律上應當即為必須,同時繳納也表現出這是一項義務。[1]
2016年3月23日「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這意味著,未來隨著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合並,人們熟悉的「五險一金」或將變為「四險一金」,醫療保險將與生育保險合並,有些大型企業會為員工購買福利,如人身意外險、重大疾病保險。[2]
參考資料:五險一金-網路
❺ 五金一險指的是什麼
「五險一金」指的是五種社會保險以及一個公積金,「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它的繳費比例是:1、社會保險的繳存基數一般是按工作所在地的全市平均工資為基數,有的地方基數相對高,有的地方基數相對低。如果你工作單位所處的地方的平均工資高於1300元時,按則按當地的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來計算;如低於1300元,由按你的工資為繳費基數來計算。一般養老保險按繳費基數×28%來計算,個人承擔其中的8%(即從個人工資中扣除),單位承擔其中的20%(如1455×28%=407.4元,其中你要交116.4元,單位需幫你繳交291元。)。
2、醫療保險按基數×8.8%來計算,個人承擔其中的2%(即從個人工資中扣除),單位承擔其中的6.8%(如1455×8.8%=128.04元,其中你要交29.1元,單位需幫你繳交98.94元。)。
3、失業保險按基數×3%來計算,個人承擔其中的1%(即從個人工資中扣除),單位承擔其中的2%(如1455×3%=43.65元,其中你要交14.55元,單位需幫你繳交29.1元。)。
4、工傷和生育保險基本都是由單位支出,無個人支出部份。
5、公積金按個人去年的年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12%(按單位實際情況定繳費比例,正常繳費比例有12%、15%和20%)計算,單位同時也要交繳費基數×12%入職工個人帳戶(如你平均工資為1300×12%=156元,單位也需幫你交156元。
(5)五金險怎麼保擴展閱讀
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五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
❻ 五金保險包括哪五金
五金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醫療保險金三項再加工傷保險和計劃生育保險兩項,共計五項。
「五險」方面,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6%,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1%;生育保險1%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0.8%也是全由單位承擔,職工個人不承擔生育和工傷保險。
從內容上說,社會保險是指通過國家立法的形式,以勞動者為保障對象,以勞動者的年老、疾病、傷殘、失業、死亡等特殊事件為保障內容、以政府強制實施為特點的一種保障制度。
(6)五金險怎麼保擴展閱讀:
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1、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社保基數申報和調整的時間,一般是在7月。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半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2、繳費比例
繳費比例,即社會保險費的征繳費率。我國《社會保險法》對社會保險的征繳費率並未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按照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的規定,對不同的社會保險險種,我們實行不同的征繳比例。
❼ 社會保險五金包括哪些
社會保險五金應該是五險一金,包括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1、養老保險:繳滿十五年後退休後按月領取退休金。繳滿十五年後還可以繼續繳納,繳納時間越長領取退休金金額越大。
2、生育保險:近生育後此保險會保險一大部分。
3、醫療保險:生病後此保險會保險一大部分。
4、失業保險:在連續繳納滿一年後,因非本人意願導致的失業,包括裁員,公司倒閉等,都可以領取到一筆失業金。
5、工傷保險:在工作中收到傷害,或者職業病等。
6、住房公積金:長期住房儲金,當你在購買房屋或者租住房租時都可以使用,而且使用住房公積金購買房屋時貸款利率很低。
(7)五金險怎麼保擴展閱讀:
「五險一金」的作用
「五險」的每個險種各司其職,分別對職工因年老、失業、工傷、生育、患病而減少勞動收入時給予經濟補償等待遇,從而使職工在困難時依然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簡而言之,這些基本生活保障包括,養老保險方面,職工累計繳納養老保險15年以上,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醫療保險方面,職工在患病時只需支付部分醫療費用,其餘費用由醫療保險基金支付。
失業保險方面,職工繳納失業保險一年以上的,可以在失業期間領取失業金。
工傷保險方面,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可以領取補助金、傷殘津貼等工傷待遇。
生育保險方面,職工生育時可以報銷生育醫療費用,並在產假期間領取生育津貼。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我國提高職工居住水平的住房保障制度。作為我國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體,它不僅有利於促進職工基本住房消費、減輕職工住房消費支出,而且在保障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依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三條關於「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屬於職工個人所有」的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其單位每月將按相同比例和金額進行匹配繳存,兩部分資金均屬職工個人所有。
因此,與商業貸款相比,住房公積金具有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低息、免稅等互助性及福利性特徵,而且在某些城市還有支付房租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