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苗族风格装修效果图80平米多少钱
苗族风格装修效果图80平米多少钱;苗族风格装修(全包)按装修标准的价格是 。。。
如果要高挡点精装修,需要 1600-1700/平方装修。
如果是大众化装修,需要用 1100-1200元/平方左右,属一般精装修。
如果想一般化装修,用 800-900元/平方左右,属普通装修了。
所以苗族风格装修就是 投资多点就装修好点,投资少点就一般装修了。
『贰』 苗族的房屋特点
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山高坡陡,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
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
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
(2)苗族风格装修效果图扩展阅读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
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叁』 民族风格装修特点有哪些
民族风格装修—藏族装修风格特点
藏族民族风装修风格在装饰手法上别具一格,丰富多彩,大体包括:彩绘、珠宝镶嵌、木头边及雕刻、兽皮镶嵌等。房间四壁、房门和梁柱上一般都绘满了精致典型的藏式壁画,窗上分别雕刻着龙、凤、仙鹤、麒麟等吉祥图案。
民族风格装修—回族装修风格特点
回族民族风装修风格房舍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其装饰和陈设方面,他们在住宅的设计、陈设、布局、装饰以及生活的点缀等方面,富有独特的民族特点。阳台很宽敞,双层的窗帘,从颜色的选择上就体现出了民族风。整体造型设计上,多用直线的表现,这是现代简洁风格处理的主要表现方式。但是在其中颜色及区域搭配及软装饰造型处理上,多选用中民族元素,并使得二者结合圆满、顺畅、和谐。
民族风格装修—朝鲜族装修风格特点
朝鲜族民族风装修风格居室装饰简朴,自然韵装饰风格延续了建筑外观的风格,使房屋的整体和局部保持着高度的统一和完整。白墙,木本色的框架,吊挂饰品等,均方便实用,无不体现一种清淳的朴素美。
民族风格装修—维吾尔族装修风格特点
维吾尔族民族风装修风格特点:维吾尔族是外在性格淳朴、单纯、直爽而内在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民族,这些反映在他们的民居文化上,一般没有床、桌子、柜子等家具,用来睡觉的土炕面积一般很大,可睡一、二十个,炕上铺上席子、毛毡或地毯,墙面多挂着色彩艳丽的墙围布或地毯。
『肆』 五款花店装修效果图赏析
虽然现在花店随处可见,但是有很多花店的装修都别具特点,10分吸引人。华夏装潢网小编精选了5款花店装修效果图供大家赏析。
1、韩式风格花店装修效果图
这款风格的花店1看就有1种韩国偶像剧的的感觉,布置温馨浪漫。小黑板的摆放有趣有情调。全部空间摆放的稍微拥堵但是不杂乱。门口的两颗杉树青葱挺立,生机勃勃。白色的花盆与绿色的植物构成对照却不冲突,竹篮的摆放增加了清新的感觉。
2、混搭风格花店装修效果图
这款风格的花店应用了多种元素,不管是凹凸不平的仿自然石墙还是高低不1的置物架,乃至是古朴的吊灯都体现出花店装修的别出心裁。白色镂空分层的木架,即公道应用了空间又起到了不错的装潢效果。花盆形状各异,给花店增加了不1样的趣味。
3、现代风格花店装修效果图
这款风格的花店装潢豪华,全部花店不管是地板、天花板还是墙壁都用木材铺设,楼梯、柜子均是木质,与整体装修风格融为1体。水晶灯华丽大气,装潢精致有档次。墙壁上特地留出大小不1的摆设台摆放小盆栽和装潢物,既有情趣又好看。
4、复古风格花店装修效果图
这款风格的花店古朴有质感,哑光黑的吊灯造型圆润低调,木质双层花架上摆满了各种盆栽,盆栽摆放井然有序。哑光黑色木质的摆设柜分格置物有条理,各式纯白色的花盆与整体昏暗的装修色调构成视觉冲击。这1家花店每一个不同的植物都有对应的花盆,花盆款式多样,给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5、欧式风格花店装修效果图
这款风格的花店大气典雅,不管是艺术画、吊灯、壁灯、摆设桌还是雕塑都是浓浓的欧式风情,线条优美,造型独特,极具装潢效果。店内灯光柔和温馨,花卉摆放有序,黑色的装花水桶与花盆更衬托出花朵柔嫩艳丽、生机勃勃。
『伍』 温馨的室内装修图片,各种风格的
在网络里搜索关键词:室内装修效果图大全,就会有海量的装修图片,各种风格的都有,你可以看看作为参考。
『陆』 苗族的建筑名称和特点
苗族的建筑名称叫做: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
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zhì)比,层叠而上。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肇(zhào)始于环太湖地区苗族祖先蚩(chī)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zhǔ)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
修建吊脚木楼的地基必须是把斜坡挖成上下两层;每层进深各为6尺多,各层面积约100平方米。上下两层相差约4尺多,层与层之间的山壁和外层山体用石头砌成保坎。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吊脚楼采用穿斗式结构,每排房柱5 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间用瓜或枋穿连,组成牢固的网络结构。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是象征祖先灵魂的圣树。
按传统,祖宗圣灵的神龛要设在二楼的中柱脚。苗族人民认为在吊脚楼里有祖先的圣灵日夜庇荫,阖家方能兴旺发达,人人皆可健康平安。楼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装。每间的窗棂子用木条拼成形状不同的图案。各间的房门均为独扇,惟有堂屋大门为两扇。富裕人家还在大门上刻有龙凤浮雕。大门上方,两头安装有两个门当木雕,门当的另一头成牛角,俗称“打门锤”。
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地基外架上悬空的走廊,作为进大门的通道。堂屋外的悬空走廊,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苗语叫“嘎息”(ghab xil),民间有一美称叫“美人靠”,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其实“嘎息”还用作一家人劳累过后休闲小憩、纳凉观景、讲述传承苗族神话和迁徙历史,以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凉台。
吊脚楼一般以三间四立帖或三间两偏厦为基础,一般分为三层,底层都用作家畜和家禽的栏圈,以及用来搁置农具杂物等东西。中层住人,正中间为堂屋,堂屋两侧的立帖要加柱,楼板加厚;因为这是家庭的主要活动空间,也是宴会宾客笙歌舞蹈的场所。有少数人家在正对大门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圣灵的神龛。神圣的家庭祭祖活动就在堂屋进行,一般情况下,左右侧房作为卧室和客房。三楼多用半存放粮食和种子,是一家人的仓库;如果人口多,也装隔出住人的卧室。厨房安置在偏厦里。建筑的空间分割组合,以祖宗圣灵神龛所在的房间为核心,再向外延伸辐射。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空间组合下生活,无形中便被祖宗圣灵所在的堂屋的空间引力所凝聚,从而为家庭的团结增强了亲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传统宗教,在吊脚楼的民居建筑上被充分完美的体现出来了。
『柒』 混搭风格装修图片主要搭配技巧和注意事项
装修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让人头痛的事。如何才能装修的别具一格但又不是很高调是很多人对于装修的要求与期望。看了混搭风格装修图片会发现这是比较符合以上期望的一个装修类型,混搭风格装修图片呈现的效果主要通过几方面来凸显:家纺、家具、材质、色彩。
首先家纺的混搭相信很多人都比较了解了。也就是床上用品和一些窗帘类的混搭。通过不同风格的家纺用品,使混搭风格装修图片更显独特。但是因为是混搭,对于整体的和谐感要求就更高了。比如客厅可以选择白色纱织窗帘,看起来比较素净,但是地板的选择可以是比较俏丽的颜色,可以选择比较亮的色彩搭配。
其次是家具的混搭。家具的类型多种多样,有亮面有木质感的,可以在茶几等上面选择亮面点缀,进而选择木质柜子做整体的中和作用。色彩也可以不一,不用太单调,但是色系选择要和谐统一,切记不能因为色彩失了协调感。
然后是材质的混搭。材质混搭其实也跟上述家纺和家具类型相似,不同材质的物品放在一起,不用堆砌太多,不同材质精而美,放在一起可以更显独特。
混搭装修风格图片的亮点最后就在于色彩了。色彩也是混搭最直接的显示方式。大多数的风格色彩要求一致,但是混搭可以色彩暗和淡结合,保持美感和协调,明暗不一但不繁杂,不乱反而很养眼。对于设计师的设计审美要求比较高。
混搭装修风格图片想要呈现出好的效果,从这几点入手比较好把握。相信在经过认真的配色和风格比对后,不断进行筛选和协调,最终可以设计出合心意的混搭风格装修图片。
『捌』 苗族的民居特色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山高林密,就地取材修筑民居,黄土墙黑瓦房和古香古色的吊脚楼便成为苗族民居的主要式样;苗族的一些上层首领也修筑砖石彻的带风火墙壁的四合院落,宽敞而幽深;苗族一些贫寒的人家也筑简陋的竹楼,低矮的石板屋和树皮盖顶的茅屋。但苗寨的主体部分仍是黑瓦房,吊脚落。
4、穿斗式木结构房屋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强,易于加工,节点灵活等优点,有优越的应变能力。它对于这一地域的气候和环境的适应性强,特别是在山坡上建造民居,基础难以处理的形势下,想要去掉基础部分,只需要在柱脚铺垫块石即可,因此享有“没有基础的房子”之称。由于材料赋予的灵活性,使建筑构造独具特色,也使建筑在外观上轻盈飘逸、随坡高低起伏,鳞次栉比,层叠而上,直至山脊使其更具有美感。
『玖』 看完这组照片后,再决定你要装修成什么风格吧
现代装修发展多元化 特别是年轻人 更多的要求突出个性 并不追究某一种风格 把这种思想的作品统统归为现代式其实也太过笼统 但是又确实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现代简约:年轻人居多,简约主义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
地中海风情: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在9至11世纪文艺复兴前的西欧,以其极具亲和力的田园风情及柔和的色调和组合搭配上的大气很快被地中海以外的广大区域人群所接受。对于久居都市,习惯了喧嚣的现代都市人而言,地中海风格给人们以返璞归真的感受,同时体现了对于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
古典欧式:很多喜欢小资情调的人会喜欢这样的风格,格调相同的壁纸、帘幔、地毯、家具、外罩等装饰织物;以及陈列着颇有欣赏价值的各式传统餐具、茶具的饰品柜,给古典风格的家居环境增添了端庄、典雅的贵族气氛。
新中式:很多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独特爱好的人会对中式装修情有独钟,新中式风格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一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到合适的体现。
『拾』 怎样设计使室内具有苗族特色的风格
如果你住在平原地区,那住房多为四榀三间、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如果在丘陵或山区多为灵活多变、潇洒飘逸的干栏式吊脚楼。
苗族民居的建筑造型特色,强烈表现在苗岭山区的苗族民居上。其地民居,无论修在河边、山腰或山顶,几乎都是吊脚楼。一般四榀、三间、三层,不封闭。此类吊脚楼,多从山面绕廊进屋,楼梯架在房屋两侧。因此,屋面多为歇山顶。其地民居装修,多用杉木板。由于多是吊脚楼,楼底进深很浅,通常都不住人,因此很少装修。若要关牛关猪,即以木枋横装。二楼是全家活动的中心,楼面半虚半实。靠外为虚,上铺楼板,安床睡觉,设廊小憩;靠里为实,挖设火塘,垒砌炉灶,供生活起居用。
堂房位于二楼上。当地苗胞不设神龛,仅在堂屋东壁上钉块小木板,其上摆两个小酒杯,其旁挂两支小竹筒,逢年过节用以斟酒插香祭祖先。二楼大门门槛特高,据说如此财喜不易外溢,实则为了生活在吊脚楼上的幼儿的安全。门上连楹赫然是对威严的水牛角;腰门的上门斗也着意做成牛角形。村民认为,世界上水牛威力最大,老虎也斗不过它,有其把门,安然无恙。苗寨大门的装修也与众不同:上宽下窄。以为如此,利于财喜进屋。而房门正与此相反,以为如此,利于产妇分娩。
苗族民居在装修上的最大特点,是在吊脚楼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安装苗话叫“豆安息”的美人靠。由于苗族同胞多在依山傍水的山间河谷地带安家落户,其住房又是背山面水而立,故在美人靠上凭栏远眺,总能饱览赏心悦目的苗岭景色。
苗岭山区的苗族民居,室内装修别具一格。在吊脚楼二楼上,堂屋通常是空着的。两次间,在地面与楼板结合处,用木反隔成前后间。有的在堂屋东壁上,或东次间的板壁上设祖先灵位。许多人家,在板壁上贴有用白纸剪成的太阳、月亮与若干小山神图案,人们称之为“保爷”,神为禳灾祛祸之灵物。
苗族处处以东为上,缘于其祖由东向西迁徙的传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苗族迁移的历史遗痕。
湘西土家族生活在风景优美的武陵山区,境内沟壑纵横,溪水如流,山多地少,属亚热带山区气候,常年雾气缭绕、湿度大。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土家人结合地理条件,顺应自然,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同时,力求上部空间发展,在房屋底面随倾斜地形变化,从而形成错层、掉层、附崖等建筑形式。这也确证了“巢居”是南方史前建筑的基本形态。
史书记载:“穴居多在高处,土层较厚,多在北方;巢居多在低处,地面湿润,多在南方。”巢居是干栏建筑的早期形态,多现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河姆渡等原始文明中。由于湘西气候湿热,森林植被资源丰富,居住在这里的土家族先民们为了防湿热和避开野兽虫蛇,选择了干栏式建筑作栖居之巢。
二、空间组合
湘西地区除土家族以外还生活着苗、汉、侗等民族,其建筑形制与风格各有千秋。土家族民居建筑的形制风格和空间排列自有章法,其建筑形制在大西南干栏民居建筑中最为独特。经研究人员实地考察和有关资料记载,土家建筑该属“井院式干栏”。井院来自黄土地区的井院窑洞,干栏则是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居住形式。“井院式干栏”的形成,与土家族文化的发展有关,在此不作深究。土家住宅正屋一般为一明两暗三开间,以龛子(厢房)作为横屋,形成干栏与井院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从最简单的三开间吊一头的“一字屋”、“一正一横”的“钥匙头”,到较复杂的“三合水”、“四合水”。其正房中间为堂屋,后部设祖坛,位置与苗族民居无异。堂屋两边分别为火堂(长子结婚分家后形成两个火塘),其等同于原始人的火坑,有煮烤食物、御寒取暖和防卫照明之功能。由于家庭成员的增多,土家人一般在正屋一边或两边各建一厢房,于是分别形成“钥匙头”或“三合水”住宅,而“四合水”庭院则由间或廊四面围合而成。村寨“四合水”大门一般偏置一侧,面对大门为厢房,进天井后转折到达敞厅或敞廊,城镇的“四合水”恰好相反。
土家建筑历来闻名遐迩,尤以吊脚楼独领风骚。它翼角飞,走栏周匝,腾空而起,轻盈纤巧,亭亭玉立。通常背倚山坡,面临溪流或坪坝以形成群落,往后层层高起,现出纵深。层前层后竹树参差,掩映建筑轮廓,显得十分优美。土家吊脚楼大多置于悬崖峭壁之上,因基地窄小,往往向外悬挑来扩大空间,下面用木柱支撑,不住人,同时为了行走方便,在悬挑处设栏杆檐廊(土家叫丝檐)。大部分吊脚横屋与平房正屋相互联接形成“吊脚楼”建筑。湘西土家吊脚楼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建筑形制也逐步得到改进,出现了不同形式美感的艺术风格。在此,笔者将根据其形体组合、外观形式、比例尺度作深入分析。
1. 挑廊式吊脚楼
挑廊式吊脚楼因在二层向外挑出一廊而得名,是土家吊脚楼的最早形式和主要建造方式。一般楼设二三层,分别在一、二、三面设廊出挑,廊步宽在2.8尺左右,挑廊吊柱由挑枋承托,出檐深度一般以两挑两步或三挑两步最为常见。这类吊脚楼空透轻灵、文静雅致,高高的翘角、精细的装饰、轻巧的造型是它的主要特点。若从地形上看,吊脚楼往往占据地形不利之处,如坡地、陡坎、溪沟等,而主体部分则位于平整的基地上。若从吊脚楼与主体的结合方式看,分别有一侧吊脚楼、左右不对称吊脚楼、左右对称吊脚楼三种,其中以一侧吊脚楼最为常见。除此之外,土家族还有一种不做挑廊的吊脚楼,其正屋主体部分与厢房吊脚楼直角相连,似乎已形成约定俗成的“规矩”。通透的支柱、轻灵的翘角反而成为了视觉的焦点,如永顺老司城、泽家、石堤有一部分吊脚楼便有类似的特点。
2. 干栏式吊脚楼所谓“干栏式”吊脚楼,即底层架空,上层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一般多在溪水河流两岸,以群山为背景,河滩作衬托,成群连片,浩浩荡荡沿河岸展开,房与房之间常以马头墙相隔。不过土家族的商业聚镇,也有这种居住形式,如王村就是土家族聚居的商业古镇。其特征是檐口、腰檐、腰廊形成的水平线条与下边纵横交错的垂直支撑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细长而大小不等的支柱,排列不整、东倒西歪,体现了残垣断壁似的原始美,对人们的视觉审美产生强大的冲击力。
湘西土家族民居建筑艺术,无疑是中国建筑中的瑰宝。希望更多有志于此的建筑师和环境艺术设计家们能够深入研究探讨,将传统居民建筑与现代民居住宅科学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湖南西部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