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筑中柱子和梁的间距与大小设置是怎么设置的,有相关规范么
这个太难说了,框架结构的话,比较经济的柱网间距是7~8米。楼板为现浇大板结构,跨度较大,除柱顶设梁外,可不需另设梁。
㈡ 梁的跨度与梁距有什么区别
梁的跨度是指梁两头支座中心线的距离减去两头支座中心线到支座外边缘(靠近梁的方向)的距离,通俗的将就是梁的净跨。
梁距是指两个梁的轴线间距。
求及时采纳~
㈢ 主梁的跨度是6.9那么主梁的间距是多少
这需要经过严格计算
包括大梁的尺寸
大梁的钢筋,水泥型号,分布
以及载荷大小及载荷性质
不是简单说的出来的
牵涉到生命安全
㈣ 建筑结构中,梁之间放置的距离是多少。求大神指教啊。。。。还有梁的大小,一般是多大的急求!!!!!
梁的布置不是看距离的,是看板的跨度,例如12米×12米的板肯定太大了,就需要设置梁,将板分成很多小板。梁的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1/8~1/15。梁的宽度B取梁高H的1/2~1/4。
㈤ 桥梁主梁间距怎么确定
桥梁主梁间距确定方法如下:
从经济用料量、尽可能减少现场工程量,并考虑单片主梁的吊装重量等各方面优选。
(1)公路简支T梁主梁间距以采用1.8~2.5m为宜
(2)加大间距减小片数更为经济
(3)间距过大需注意翼缘板受力
(4)40m标准图间距采用2.2m偏小,实际设计中多用到2.5m
(5) 预制板宽一般1.0~1.5m;标准设计取1.0m
主梁(main beam)指的是在上部结构中,支承各种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墩、台的梁。
主梁间距是指两个主梁之间的横向水平间距。
一般来说是根据所设计的桥梁的等级,譬如桥梁设计等级为一级,其车道净宽度就是为3.75m,再根据所需要设计的车道数,譬如为双向双车道,那么现在需要的桥面宽度就为7m,再加上考虑栏杆的的宽度。
一般栏杆的宽度为0.75、1m或1.5m,在这里取1.5m,那么现在的桥宽为10m,接下来就可以确定T梁的片数了,因为T梁一般的宽度有1.5m~2.5m,所以可以取T梁的长度为2m。那么需要的T梁的片数就是5片。
具体要根据国家规范而取确定,经国家批准的标准跨度是4、5、6、8、10、12、16、20、24、32、40、48、56、64、80、96、128和160米。
跨度小于或等于32米的上承梁式桥(或40米钢梁桥)常用铁路架桥机架设,为此单线混凝土桥每以纵向缝将一孔梁分为两片,且对每一梁片的重量加以限制。跨度等于或大于48米的,均为钢桁架梁。为提高工地拼装速度及质量,其杆件及节点板等应从设计尺寸及工地孔眼精度等方面保证其能互换。
因此在制订主要尺寸及细节构造时,须考虑工厂的工艺装备和技术水平。石拱桥、涵洞、墩台、沉井基础等也都有标准设计,但因其大部分不适合工厂制造,从设计标准化所得效益稍逊。
㈥ 梁的纵向钢筋间距
梁纵向受力钢筋间距规范有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于 2 根。
2、梁高不小于 300mm 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l0mm ;梁高小于 300mm 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
3、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30mm 和 1. 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25mm 和 d。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单位共同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6)家装梁间距扩展阅读:
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1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㈦ 墙梁的间距如何确定
这个一般在设计图纸的时候,设计人员就给你把它设计好了。
㈧ pkpm中次梁的间距一般设为多少
和PKPM没关系,这要看你这个设计师的意图了。
次梁的功能有以下:
1、搁置上部较重内的填充墙,因容此墙下如果没有主梁,就需要布置次梁。
2、承担较大的集中力例如电梯挂钩,并且没有主梁,那么这个位置最好布置次梁。
3、楼板跨度太大,用次梁将之划分为小块,因此间距就是楼板跨度,看你想布置多厚的板了。
按照以上情况,根据需要布置次梁即可。
另外在楼板荷载非常大的场合(例如地下室顶板上有较厚覆土并且要走消防车),主梁间只放一根次梁虽然已经满足了上面第三条的需要,但是由于会形成巨大的集中力,不利于主梁受力,这时需要增加次梁数。
㈨ 框架结构柱间距(梁跨度)最大是多少9m可行吗
梁跨度最大看实际情况,9m是可行的。
㈩ 梁上下排钢筋间距多少
当梁的纵向钢筋有两层,甚至多层时,这时上下钢筋应对齐,不能错列。两层的话,各钢筋上下、左右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等于钢筋直径,且大于等于25mm就可以了。另外注意钢筋保护层厚度。
如果你说的是第二排钢筋与第一排钢筋之间的垂直间距,那么会影响受力钢筋的有效截面高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排距过小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力传递。
当梁较高(Hw≥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φ6或φ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
(10)家装梁间距扩展阅读
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一、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二、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420级);Ⅱ级钢筋(335/455级);Ⅲ级钢筋(400/540)和Ⅳ级钢筋(500/630)
三、按生产工艺分
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四、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