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装修 » 机械美学与工业化装修风格
扩展阅读
迈诺诗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2021-03-16 21:54:39
家装强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机械美学与工业化装修风格

发布时间: 2021-03-02 22:50:50

① 工业化装修

改变了传统的现场装修模式,按照设计方案提供的准确施工数据为依据,为客户量内身定做满容意的装修产品,将现场的传统施工工艺移至工厂进行系统的工业化生产,直接成形,做到更好的人性化、个性化。工业化生产,带来的不仅是理念上的创新,环保上的突破,相比传统装修,它拥有多方面的优势。
通过现代化先进机械设备加工生产,成品尺寸的标准、统一,直接减少了现场装修垃圾、有毒有害废弃物品的排放,健康的空间实现了即装即住,有效缩短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的装修时间,同时节省损耗材料,避免了多余材料的二次运输。

② 机械美学的运用范围

机械美学无处不在,机器美学作为一种艺术和设计的逻辑,既在艺术的创造中,更是在设计的广泛领域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最早提出机器美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的是两个美国人沙利文和莱特,两个奥地利人卢斯和瓦格纳,以及一个比利时人凡·德·威尔德。他们拒绝复古主义,对机器和技术进步有着热忱的认识,其批评思想超越了英国而向前发展。威尔德、卢斯对装饰的反对无疑是正在兴起的机器美学的先声,威尔德认为“技术是生产新文化的重要因素”;“美一旦掌握机器的铁臂,这些铁臂有力地挥舞,就能创造美”。 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宣扬“形式随从功能”的口号,认为“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曾经作为他学生的赖特在此基础上更是提出了“功能与形式同为一体”的说法。
<未来派宣言>称现代建筑应该“像巨大的机器”。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更是言简意赅地说:“建筑就是居住的机器”,极力渲染机器美学和工业建筑中的功能主义。因此,可以说,机器之美使当代设计功能美的最直接和最集中的体现。
更极端的是五十年代后期的英国有人十分强调逻辑、流线、机械设备、技术与结构,他们的作品外表呈现为巨大的尺度和管线构件毕露的“外露骨架效果”。建筑师罗杰斯和皮亚诺70年代设计的法国“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则完全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一座作为机器的建筑,“翻肠倒肚”似的把琳琅满目的管道毫不掩饰地暴露在外,甚至用鲜艳夺目的色彩加以强调。“蓬皮杜文化中心”完全达到了一种技术表现主义的高度,散发着独特的美感,这件建筑一问世,立即引起人们的惊叹。在巴黎市中心那灰蒙蒙的砖石老建筑群中鹤立鸡群,卓尔不群,成为早期高技派建筑机械美学的典范。
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构造复杂、巨大有力、变化迅捷的机械正日益占据着我们的视线。机械是人们制造的装置,它能以一定的方式将能量、力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作为人类技艺之制作,机械从历史的源头起就成为人类安身立命的手段和工具,机械使人摆脱了繁重的劳动。
而随着计算机、环境、材料等领域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的技术表现更强调外表的光滑、轻透,结构更加轻盈、空间更加灵活。这样的建筑就宛如一架巨大的都市机器,吞吐着人群、信息和财富。也将成为人造的奇景,成为这个世界的巨大物质符号。而从一台刷了大红色油漆的龙门吊旁边走过,想起了有关机器美学的话题,也拍了几张龙门吊车的照片。

③ 什么是机械美学

两种历史起源说,其一,高科技建筑源始於五○年代后期的英国Archigram学派之机械美学与结构美学思想。现代主义之第一代机械美学往往偏重於强调逻辑性、流程、机械设备、技术与结构;晚期现代主义之第二代机械美学则注重形式的运动性(流动性),强调超感官的理念,比起第一代机械美学更轻巧、更灵活,风格倾向於「外骨架效果」,或,像昆虫般骨格在外而循环系统紧贴在内,结构所承托的空间或物体的内容变得可有可无,要紧是这般机械构件可以无限地添加再生,所体现的美学观意义是为了装饰,目的就是想增强这种机械式的艺术感受力,这里,Archigram学派之巨大都市机械与图象则成为高科技建筑审美的主要依据,并发展出属於高科技建筑的设计理念----技术表现主义。

http://www.google.cn/search?hl=zh-CN&q=%E6%9C%BA%E6%A2%B0%E7%BE%8E%E5%AD%A6&meta=
你可以进去看看,也许有些对你有帮助的!~但是我没有找到完整的定义!~真不好意思!

④ 机械艺术的美学的特点

注重形式的运动性

⑤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的区别,各自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一、风格不同

1、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版传统权的复兴风格;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

2、新艺术运动:采用富有生命力的线条及抽象的动、植物纹样是其特点;

3、装饰运动:喜欢直线和对称的抽象构成形式、极富光泽的材料、具有强烈色彩效果的颜色,还采用机械、钢筋混凝土、合成树脂、强化玻璃等新材料。

二、基本思想不同

1、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

2、新艺术运动:完全放弃了传统的参照,与工艺美术运动相比,新艺术运动的线条更为自由、流畅、夸张,抽象的造型常常从实体中游离出来而陶醉于曲线符号中;

3、装饰运动:艺术家在工业化生产发展进程中对装饰艺术留念的矛盾折中心理,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创造了20世纪初新生活的景观,成为极富时代特色的艺术运动。

三、含义不同

1、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新艺术运动:是一次范围广泛的装饰艺术运动,在各国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3、装饰运动:①手工艺与工业化的结合②东方风格与西方风格的结合③人情化与机械化的结合。

⑥ 现代设计风格流派对机械化大生产具有什么不同态度

设计产生以来,人们无时不刻不在探索新的设计,但在这些过程中,仅有少数人的行为或成果成为“流派”。因为它们首先意识到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并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探索,这样,他们的成果才被人们接受,被历史承认。所以说,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代的设计和建筑、绘画、音乐、甚至于人的生活方式都是环环相扣的,新思想无论从哪个方面开始突破,都是代表未来思潮和发展方向的。设计先驱首先应该是思想先锋。
与新现代齐头并进的还有“高技术风格”。它不仅仅是理性科学的体现,而且在感性的美学理论上大胆地夸张高新技术。高技术派对采用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高新技术表现出极高的乐观和崇拜。有机现代主义是探索如何使现代主义的冷漠刻板更具情趣和人情味以使其更适于有血有肉的人。而高技派则认为人应该抱着对高新技术无比乐观的态度去适应高新技术及其深远的社会影响。1976年,英国建筑师皮阿诺和罗杰斯的设计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震动世界,它不仅坦率地暴露了结构,而且把电梯、水电空调系统的管理都装在幕墙之外,并且涂上鲜明的颜色加以区分,造成一种令人嗔目结舌的视觉感受。当时的高技术风格的家电的技术含量被大大夸张了,面板上控制键和显示仪表密布,看上去象尖端科研使用的专业仪器。高技风格在反传统,纯技术方面走向了“根限主义”。

当然,必须性只是一个方面。灵感迸发火花的偶然性常常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一般来说,东方人重感性而西方人重理性,这也是近代科学都出自西方的原因之一,西方人喜欢用统计、计算、归纳、演绎或综合来分析事理,而中国人偏爱吟诗作赋思维无边联想,以求感性收获。但是,在设计史上,西方即有重理性(例如包豪斯)也有重感性的(例如工艺美术运动)的阶段。
西方设计风格的形成

1、起源:工艺美术运动。

现代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机械化大生产个经济带来了活力。但那时的工业产品仍然保留着过分装饰的王朝气息。机械化程度的落后,使得这些产品的造型不具备足够的美感。这一点在1851年伦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于是以社会思想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和设计师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为首发起了一场席卷欧洲的工艺美术运动(Art and Craft Movement,这场运动排斥和批判机械化生产,提倡手工制作,崇尚中古时期的自然美,给沉闷单调的工业产品注入了一丝新鲜活力,然而它忽视了工业化的潮流,有违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就像在经历世界剧变带来的阵痛,很快就销声匿迹,但它却使设计的影响深入人心。
2、探索:新艺术运动。

随之而来的是伟大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它从19世纪末持续到20世纪二十年代。以法国、比利时、英国为中心,波及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及美国,该运动在各国发展特点不尽相同,甚至连名称也不一样,但我们有确乎能从其中找到一些相似的特征:一方面它力图打破承袭传统形式的所谓历史风格,放弃任何一种传统风格的参照,探索新的艺术方向;另一方面,他又抵制西方艺术中的自然主义趋势,强调追求自然的本质而不是细枝末节,崇尚蕴含于自然之中的生命活力,并力求体现在自己的设计中。

3、发展: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包豪斯。

a、20世纪20 ~30年代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现代工业设计体系得以确立的重要阶段,新的产品设计形式——围绕及其生产的工业设计从理论到实践、到教育体系终于成型。现代主义运动如心建筑运动、荷兰风格派运动及俄国构成主义运动的兴起,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成型作了理论及实践上的准备。包豪斯学院的成立和发展则既所有设计探索运动之大成,是现代主义设计特征最终明确和系统化,形成真正的现代设计新体系,工业设计开始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构架。美国工业设计使得出现和流线型运动的兴起,使工业设计找到了职业归宿,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得到公认。欧洲的的购、英国、意大利的设计实践,为工业设计的欧洲中心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则在这一时期悄然形成,诠释和暗合了现代设计的本质特征。

b、包豪斯(Bauhaus)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这所有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洛佩斯创建的学院,通过十多年的努力,集中和总结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与试验成果,尤其是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之大成的中心,它把欧洲现代设计运动推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最终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

4、成熟与繁荣:战后的工业设计。

20世纪40~50年代是工业设计的成熟时期——战后工业设计在实践上的恢复、重建和快速发展,导致了工业设计体系的完善,1957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的成立为其主要标志之一。美国成为这一时期工业设计发展最快的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成国际主义风格,并推向全世界,对欧洲国家工业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德国、英国、意大利、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在受惠于美国马歇尔计划实现经济实现经济复苏时,在工业设计领域也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日本则在这一时期搭上工业设计的“末班车”,姗姗来迟而后劲十足。这一时期是工业设计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各国经济进入了普遍繁荣的阶段,而工业设计也进入了它的繁荣时期。主要特点有:

1)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工业设计的革命和相关风格的形成。

2) 新材料的出现和新工艺的广泛应用。

3) 随着60~70 年代各国丰裕社会发展阶段的来临,人们的消费观和审美观急剧 变化,使之前几乎“铁板一块”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是工业设计在原有的单一面貌下变得丰富多彩。

4) 形成了以欧、美、日为主的三大阵营的格局。

5、工业设计的多元化:当今的工业设计风格

20世纪80年代之后,工业设计进入了多元化时期——在现代主义的主流风格之下,呈现出多种风格和探索并存的真正多姿多彩的局面。这一时期,工业设计表现为两大主要特征,一是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反思、反叛、分析和探索,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上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二是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探索。

⑦ 机械与电路,极简美学下的工科浪漫,亦会有全新的体验吗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机械问题》中,阐述了齿轮传递旋转运动的问题。

而随着关卡复杂度的不断提升,除了需要有全局性的空间想象力之外,突破惯性思维同样重要。游戏一共60关,有比较明显的梯度设置。1~12定位于入门引导,几乎没有太大的难度,从13关开始可以明显感受到游戏对于点击齿轮的先后顺序、以及时机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第15关更是明显的分水岭,尤其是图形的复杂程度有了大幅越进。所以不要被前面简单的关卡以及清新治愈的表象所蒙蔽,在烧脑程度上,《治愈齿轮》并没有任何打算妥协的意思。

⑧ 机械美学的介绍

50年代后期的英国Archigram学派提出了机械美学与结构美学思想。较之现代主义之第一代机械专美学往往偏重的属强调逻辑性、流程、机械设备、技术与结构,代晚期现代主义第二代机械美学则更注重形式的运动性(流动性),强调超感官的理念,比起第一代机械美学更轻巧、更灵活,风格倾向于外骨架效果。

⑨ 机械时代与现代艺术潮流的关系

机器美学提倡新时代的美,提倡机械的美,宣传飞机、汽车、工厂、大都市的美,讴歌现代生活的速度、节奏感。机器美学对于机械的肯定,对于工业化的颂扬,给现代设计带来很大的刺激作用,从思想角度来说是一个确切的正面肯定。

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在设计中,技术和艺术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完美结合,造就优良的设计;反之,则让设计面目可憎。当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达到动态的平衡时,设计表现为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格。技术的革新发展,艺术的不断变化,设计也就相应地呈现出新的面目。如何掌握机械的艺术潜能,如何反映大工业社会快速简洁的时代特征,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所以创造一种与此时代特征匹配的设计风格便是当务之急了。

新技术不断震撼着古典美学的基石,终于在20世纪初诱发美术革命,产生了机器美学,以适应世界的飞速发展,未来主义画笔抨击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信条,崇拜科技并主张基于科技来创造和理解艺术。而且他们希望这一哲学和艺术进步的实现要以所有传统为代价——破坏博物馆、图书馆。这种刺耳的侵略性的宣言,通过令人震惊的策略向全世界宣布他们的哲学,引起人们的兴趣。立体主义诞生,是毕加索和布拉克沉默的艺术实验,诞生于他们创造性的智力。而未来主义从一开始,就操作得像一个公司,一个巨大的宣传机器,管理者马里涅蒂和他的成员们一起放射出闪闪的光芒。立体主义是用新的方式看待艺术,而未来主义是希望用新的方式看待世界,毕加索和布拉克致力于使画布更纯粹,而马里涅蒂则把整个现代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纳入他疯狂的艺术视野。在随后的几年,未来主义又发表了一个又一个宣言,任何一个他们可以宣言的对象:绘画、雕塑、音乐、文学。运动开始后,在宣言的宣传攻势之后,是大量的展览,大量分发的传单,大量的论文和各种事件上演,未来主义轮子轰隆隆地前进。

⑩ 机械美学的简介

50年代后期的英国抄Archigram学派提出了机械美学与结构美学思想。较之现代主义之第一代机械美学往往偏重的强调逻辑性、流程、机械设备、技术与结构,代晚期现代主义第二代机械美学则更注重形式的运动性(流动性),强调超感官的理念,比起第一代机械美学更轻巧、更灵活,风格倾向于外骨架效果。这些看似离人们遥远的理论美学知识却预见着现代设计美学的某种发展方向。
而随着真人版<变形金刚>的热映,那些构造复杂、孔武有力、变化迅捷的机械武士正日益占据着我们的视线以至心灵,儿时的记忆被激发起来(一种对过去的时光的美好追忆?),更深层的原因乃是每个人(尤其是男人)的由来已久的心底的机械情结。在机械影像上从小时候看的<铁臂阿童木>到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机械的别样美以一种更具象的形式被表达着。
这些大大小小的机械人分布在了杭州166创意产业园区内。它们以冰冷的质感和静默的姿态宣告着金属彰显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