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板瓷砖 » 瓷砖中干法工艺是什么
扩展阅读
迈诺诗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2021-03-16 21:54:39
家装强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瓷砖中干法工艺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15 20:53:45

『壹』 铺贴瓷砖都有哪些工艺手法

瓷砖铺贴方法 1.墙面瓷砖铺贴的方法
墙面瓷砖铺贴方法比较传统,方法也比较单一,因此,装修过程中户主只需要清楚每一步骤是否合理就足够了。
(1)确定高度、尺寸、选择铺法
铺贴墙砖首先要注意的是确定铺贴高度,尤其是卫生间内会安装抽风机、吊顶等,所以高度要特别注意;其次是墙砖与地砖的尺寸要互相对应,不能有太大的差异;最后根据高度、尺寸与整体效果来确定铺贴方法,如果出现在同一面墙瓷砖不同的情况下,大尺寸瓷砖从下往上贴,小尺寸从上往下贴。
(2)均匀铺贴与收边
铺贴墙面砖时需要注意每片瓷砖之间的水平、直角,片与片之间需要维持平整;其次铺贴后收边条处理需要确认瓷砖与收边的高低点一级平整度。
(3)铺贴完收边填缝
铺贴后需要确认整个墙面的铺贴效果,色泽、花纹是否有错误,然后把瓷砖表面清理干净;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瓷砖的填缝处理。

瓷砖铺贴方法 2.地砖铺贴方法
地砖铺贴有两种方法,干式软底铺法和湿式软底铺法,干式软底铺法多用于客厅、卧室的空间,而湿式软底铺法用于卫浴和厨房,而且与墙面铺法比较相近,因此这里只介绍干式软底铺法的细节。
(1)地面处理
铺设地砖前需要进行地面处理,测水平是必须要完成的,这样可以了解地面的坡度,能够更好的控制好铺贴的效果。然后根据地面面积和地砖尺寸确定每行每列需要用到的瓷砖数量。
(2)铺上水泥砂浆
地面处理完成后,需要在地面铺上一层砂浆,砂浆与水的比例是3:1,形成半干的一层,用铁铲和抹灰刀填平表面,一般砂浆厚度为3-4厘米。

(3)均匀铺贴
抹平砂浆后,使用稀释成1:1比例的水泥砂浆抹到地砖背后,然后均匀铺贴在预先铺上砂浆的地面上,确认地砖均匀铺贴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修边抹缝
使用橡皮锤和水平尺检查好地砖的空鼓和平整情况,整个地面铺贴完成后,确认花色与纹理无误后,第二天即可以用填缝剂进行填缝。
瓷砖铺贴方法 3.瓷砖铺贴注意事项
① 泡水
瓷砖铺贴注意事项中泡水使其最为重要的一步,瓷砖不论质量好坏都会存在很多细微空隙,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如果不进行泡水处理或泡水不充分的情况下就直接铺贴,瓷砖就会将水泥中的水分吸走,这会造成瓷砖和水泥之间连接部分出现空隙,使其粘结不牢,造成空鼓和瓷砖脱落等问题。在进行瓷砖泡水时一定要使瓷砖完全侵入水中,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
② 墙面
瓷砖铺贴注意事项中对墙面的处理也显得异常重要,在贴砖前一定要对墙面进行仔细检查,墙体如有裂纹必须先进行处理。在装修时常常会对墙面进行刮腻子处理,如果没有将腻子铲掉就直接贴砖,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腻子表面挂不住水泥,容易造成瓷砖脱落现象的产生,所以在墙面瓷砖铺贴上一定要注意对墙面的处理。

③ 粘合剂
瓷砖铺贴注意事项中对粘合剂的调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节约装修成本,也会使瓷砖铺贴更加牢固美观。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水泥标号和水泥沙子的混合比例,水泥沙子的混合比例不当或是水泥标号过高都会造成瓷砖开裂和脱离,水泥比例越高,瓷砖黏结力越强,但水泥混合比例高,会导致水泥沙浆的膨胀系数增大,容易造成瓷砖铺贴后将砖挤裂,一般瓷砖铺贴粘着剂比例为,墙砖为1:3,地砖为1:2,水泥标号为32.5号。
④ 缝隙
即使是同一批次同一型号的产品,都可能存在着直角度、长度、边直度等方面细微偏差,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瓷砖的拼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最重要的一点是瓷砖会受热胀冷缩现象的影响,所以在瓷砖铺贴时一定要留有足够的缝隙,让其具有一定收缩空间,这样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对瓷砖外观产生影响。

⑤ 清洁
瓷砖铺贴注意事项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瓷砖的及时清洁,在瓷砖铺贴时,应该及时的将瓷砖缝隙中多余的粘接材料进行刮理干净,用湿棉布擦去瓷砖表面污迹,千万不要等到粘接材料干硬后再去清洗擦拭,这样不但不能清洗干净瓷砖表面,还会对瓷砖表面的釉面层造成伤害,影响其使用和美观度。

『贰』 瓷砖干贴法工艺流程

瓷砖黏着剂:也叫干贴法,是一种新型的铺装辅料。它一改砂浆水泥的湿做法。瓷砖不需预先浸水,基面不需打湿,只要铺装的基础条件较好就可以,使作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其黏着效果也超过了传统的砂浆水泥,特别适用作业面小、工作环境不理想的中小工程和家庭装修

瓷砖的施工工艺流程
贴砖前应先清理基层,如墙面上有石灰膏、乳胶漆、壁纸等装饰物,或地面上有污物,一定要清理干净,否则水泥砂浆与基层粘结不牢;另外,如果墙体自身有裂缝,应做妥善处理后才可贴砖,以免日后基本结构裂缝变大导致墙面砖开裂或脱落;还有,对于平整度或垂直度差距太大的地面、墙面,还要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铺前还要比较瓷砖的色彩差异。(这一部分工作非常重要,但装潢工人经常会由于偷懒往往会马虎了事)
其次,墙面砖要充分浸水。因为墙面砖有着较高的含水率,在粘贴时必须考虑到它的这一特性。贴砖前基层应充分浇水湿润,瓷砖也应在水中浸泡至少20分钟后充分阴干方可使用。否则,砂浆中的水分被干燥的基层和瓷砖迅速吸收而快速凝结,会影响其粘结牢度。否则,墙砖会从水泥里吸收水分,使水泥无法起到粘贴剂的作用。

铺地砖要用水泥砂浆先将地面铺平,将未涂水泥的地砖铺在地面,敲平后,将水泥浆涂满地砖,铺于地面,四块砖的对角位置齐平。而铺设的顺序也有讲究。贴地面砖应由内向外贴,如地面有坡度或有地漏,应注意按排水方向找坡;墙砖应从下向上铺贴,为美观起见,最底层的砖应后贴。墙砖贴完后再压地砖。另外,一面墙不能一次贴到顶,以防瓷砖自重较大,引起塌落。铺完地砖短时间内不要踩踏。
为迎合追求新潮的消费者,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工艺方法,例如瓷砖黏着剂、多彩填缝剂、留缝铺装等。瓷砖黏着剂(也叫干贴法),瓷砖不需预先浸水基面不需打湿,只要铺装的基础条件较好就可以,使作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叁』 瓷砖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原料---制粉---压机成型---烧底胚--淋釉--印花或者喷墨印花---在烧制成型--检验--包装,看产品和企业,有可能多几道工序或者少点工序,但大致是这样的

『肆』 铺瓷砖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大家都知道装修是件非常头痛的事,装修也是大事,对于现代社会人群来说,一辈子能装修就足够了,毕竟这项工程的好坏可是直接关系到每个业主未来好几十年的生活质量。你说的瓷砖铺贴是装修中的重中之重。 铺贴瓷砖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1、铺贴彩色釉面砖类: 处理基层→弹线→瓷砖浸水湿润→摊铺水泥砂浆→安装标准块→铺贴地面砖→勾缝→清洁→养护。 2、铺贴陶瓷锦砖(马赛克)类: 处理基层→弹线、标筋→摊铺水泥砂浆→铺贴→拍实→洒水、揭纸→拨缝、灌缝→清洁→养护。 铺贴瓷砖的施工要点: 1、混凝土地面应将基层凿毛,凿毛深度5~10毫米,凿毛痕的间距为30毫米左右。之后,清净浮灰,砂浆、油渍,产散水刷少将地面。 2、铺贴前应弹好线,在地面弹出与门道口成直角的基准线,弹线应从门口开始,以保证进口处为整砖,非整砖置于阴角或家具下面,弹线应弹出纵横定位控制线。 3、铺贴陶瓷地面砖前,应先将陶瓷地面砖浸泡阴干。 4、铺贴时,水泥砂浆应饱满地抹在陶瓷地面砖背面,铺贴后用橡皮棰敲实。同时,用水平尺检查校正,擦净表面水泥砂浆。 5、铺贴完2~3小时后,用白水泥擦缝,用水泥、砂子=1:1(体积比)的水泥砂浆,缝要填充密实,平整光滑。再用棉丝将表面擦净。 在装修的过程中一定不能马虎,如果不能全程监工就要尽量每天去看看装修成果以及装修进度,让施工队知道你是在时时刻刻关注的,不让他们有偷工减料的机会。特别是铺贴瓷砖这块一定要找个非常专业的师傅来铺贴。

『伍』 瓷砖按工艺如何分类

瓷砖按工艺划分可分为釉面砖、通体砖、抛光砖、玻化砖。

1、釉面砖:指砖表面烧有釉层的砖版,它基于权原材料的分别,可分为两种:陶制釉面砖,即由陶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高,强度相对较低。瓷制釉面砖,即由瓷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低,强度相对较高。

2、通体砖: 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这是一种不上釉的瓷质砖,有很好的防滑性和耐磨性,一般所说的“防滑地砖”大部分是通体砖。

3、抛光砖: 通体砖经抛光后就成为抛光砖,这种砖的硬度很高,非常耐磨。抛光砖性质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和室内环境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

4、玻化砖: 玻化砖是一种强化的抛光砖,它采用高温烧制而成。

(5)瓷砖中干法工艺是什么扩展阅读:

保养知识

招数一:陶瓷光亮如新

用白醋和柠檬果皮。先将洁具表面的污垢擦洗干净,再用软布蘸上少许白醋擦拭洁具表面或用柠檬果皮擦拭,洁具就会光亮如新。

招数二:瓷砖防渗防霉措施

卫浴间的墙壁多用瓷砖铺就,为保持其清洁和亮丽,可使用多功能去污膏进行清洁。至于瓷砖缝隙,则可先用牙刷蘸少许去污膏除垢后,再在缝隙处用毛笔刷一道防水剂即可。这样不仅能防渗,还能防霉菌生长。

『陆』 装饰行业中什么是干法施工

主要是石材干挂,就是打龙骨用铁丝直接挂上的一种施工工艺

『柒』 建筑陶瓷中,什么是干法造粉

干法制粉工艺为将各种原料单独粉碎到一定粒度后配料细磨,细磨后筛上料重内新返回细磨工容序,符合粒度要求的筛下料经增湿造粒机增湿造粒成含水量约10%~12%的陶瓷粉料颗粒,再经干燥及振动筛分后,筛上料经微破碎后再次进入振动筛,筛下料送至料仓陈腐后,即得干压成形用陶瓷粉料。工艺流程可以表示为:原料粗、中、细碎→配料→细磨→过筛→增湿→造粒→干燥→筛分→陈腐→干压成形。

『捌』 建筑陶瓷什么是干法造粉

陶瓷产业是“用水大户”,对于墙地砖生产而言,目前普遍采用的湿法球磨、喷雾造粒工艺消耗了大量的水和能源。在国家日益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约束下,干法制粉逐渐走入陶瓷企业及上游供应商的视野,引起了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重视。
■国内干法制粉起步晚
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德国和英国等就投放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致力于研究开发陶瓷墙地砖的干法制粉生产技术。1985年,意大利的L.B公司成功地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陶瓷墙地砖干法制粉生产技术的关键设备———增湿造粒机。其投入实际生产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获得的陶瓷粉料性能与喷雾干燥生产技术所制备的陶瓷粉料性能基本相似,坯体致密度、机械强度及产品质量等技术指标略高于喷雾干燥生产技术所得坯体的相应指标。随后,德国的AGROB公司及英国的A?鄄tritor公司也设计制造出了增湿造粒机。我国是20世纪90年代初设计制造了陶瓷墙地砖干法制粉生产技术的关键设备———增湿造粒机,开创了制备陶瓷粉料的新局面,促进了我国陶瓷墙地砖生产的发展。
从干法制粉技术早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意大利、德国、英国等在干法制粉生产技术的研究上起步早于中国,虽然我国紧随其后也投入到干法制粉的研究中,但是从目前国内干法制粉生产技术的应用来看,国外干法制粉技术、设备已然走在了前面。对此,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石棋表示,在模仿中进步是国内大部分陶瓷企业的发展模式,国内企业对外来技术、产品的模仿、吸收、改进速度很快,但是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干法制粉等一些全新的先进技术、工艺常落后于国外。
■国内干法制粉系统研发还不成熟
在国家日益严格的节能减排及环保政策下,被外界认定为“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的陶瓷产业不得不面临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于是,干法制粉生产技术走下学术研究的高位,切实地被有远见的企业纳入到自身企业的发展规划中。据了解,科达机电早在2009年就开始立项研发干法制粉系统,如今已进入中试阶段,预计今年年内将会迎来真正的工业应用。科达机电整线工程事业部副总经理黄慧林表示,湿法转干法,最大的意义在于节能,干法制粉只用电能以及少量的原料,省去了喷雾塔和球磨机,综合节能在60%以上。随着国家对企业节能减排要求的日益严格,不管建陶单位产品能耗将以何种标准来计算,这种工艺都可以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而山东义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义科节能”)则在干法制粉系统的研发上抢先迈出了一步。义科节能经数年研发,实现了陶瓷干法制粉新工艺成熟量产,关键指标“一次制粉合格率”已达95%以上,远超国际上同类技术所实现的60%,已经申报多项发明专利。在2012年5月28日至31日举行的“中国国际陶瓷技术装备及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展览会”上,义科节能携最新干法制粉技术工艺首度亮相工业展。参展期间,这项新工艺获得了众多陶瓷企业的关注。
然而,不可忽视的一个现状是,国内干法制粉系统的研发还不成熟。义科节能董事长姚长青在采访中表示,该系统主要是针对釉面砖。由于干法除铁仍然没有湿法除铁那么干净,所以如果是生产抛光砖的话,建议暂时不用这套系统,义科正在研发相应的方案。
■干、湿法制粉工艺流程对比
长期以来,墙地砖生产普遍采用湿法制粉工艺。湿法制粉工艺是原料加水细磨成含水量为40%左右的泥浆,泥浆过筛后经液压柱塞泵送入喷雾干燥器造粒,造粒后经筛分及陈腐成为含水量约5%~7%的陶瓷粉料,即干压成形用粉料。干压制粉工艺为将各种原料单独粉碎到一定粒度后配料细磨,细磨后筛上料重新返回细磨工序,符合粒度要求的筛下料经增湿造粒机增湿造粒成含水量约10%~12%的陶瓷粉料颗粒,再经干燥及振动筛分后,筛上料经微破碎后再次进入振动筛,筛下料送至料仓陈腐后,即得干压成形用陶瓷粉料。工艺流程可以表示为:原料粗、中、细碎→配料→细磨→过筛→增湿→造粒→干燥→筛分→陈腐→干压成形。
石棋教授给记者分析了干、湿法制粉工艺的差异。“干法制粉系统是闭路系统,从原料进入系统开始到粉料出来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这样就减少了粉尘的排放。干法制得的粉料颗粒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不光滑,由于是实心颗粒所以干压压缩比小,经压机压出来的坯体会较湿法粉料致密度高。”石棋解释道。
■干法制粉节能优势大
义科节能官网发布的干、湿法工艺原料制备成本对照表显示,湿法每吨粉料消耗煤60~100kg,电60~80KW·h,水35~40kg,占用场地1500~2000m2;而干法每吨粉料消耗煤为0,电40~60KW·h,水9~12kg,占用场地300~500m2。以日产300吨粉料计算,全年综合节约成本大于750万,节水大于3万吨。姚长青表示,干法制粉不仅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而且对企业也有实际的利益。
■干法制粉面临的难题
“干法制粉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国内很多企业都看到了它的潜力,但是干法制粉却迟迟未能推广开,原因就在于干法制粉需要配套设备,一些设备包括压机、窑炉等都要跟着做相应的调整,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单独的设备对于干法制粉工艺的推广作用不大,”石棋表示。
原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沈均权也表示,陶瓷产业改湿法为干法生产,其必要的前提有:1、性能稳定的各类原料,包括化学成分、矿相成分、物理性能以及细度和级配稳定的各类原料;2、高效的干式粉磨及均匀预混合设备;3、与干法生产方式相匹配的各类制粉和成形设备;4、高效节能的烧成设备。
业内人士认为干法制粉在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已经可行,目前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原料的标准化。由于干法制粉同样要求均化和稳定性,所以原料标准化显得非常重要和关键。然而,原料标准化是困扰中国陶瓷行业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待探索。
■展望:干法制粉前景广阔
虽然干法制粉在国内尚未全面推广,但是业内人士对于干法制粉的前景表示看好。科达机电整线工程事业部总经理陈水福认为,在目前国内陶瓷的生产系统里面,节能潜力最大的是在原料制备方面,因为它彻底颠覆了目前粉料制备的工艺,所以干法制粉未来肯定会成为行业的方向。

『玖』 瓷砖工艺流程

  1.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2. 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景德镇瓷土总收缩率大致为18—20%,根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软硬程度予以放尺。由于景德镇瓷泥的柔软性,拉制的坯体均比之其他黏土成型的要厚。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

  3. 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 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

  5. 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 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7. 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经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景德镇陶瓷装饰大致可分为釉下装饰和釉上装饰两种基本类型。釉下装饰是指直接在泥坯上进行艺术装饰加工,并上釉烧成的瓷器,因其装饰图案位于瓷器釉层之下而得名,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等。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进行装饰加工的工艺,则称为釉上彩,包括古彩、粉彩、墨彩、新彩等。还有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斗彩”装饰。实际上自元代以后,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历史,基本上是以景德镇瓷器发展史为主要脉络的。釉里发出红色是景德镇具较高声誉和影响的名贵品种。

  8. 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