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板瓷砖 » 混凝土地板开裂是怎么回事
扩展阅读
迈诺诗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2021-03-16 21:54:39
家装强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混凝土地板开裂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1-02-03 15:52:38

『壹』 混凝土地面开裂原因分析,及如何预防

混凝土会因为水分和温度的变化发生收缩与膨胀,也会因为作用于其上的荷载、其下的支撑和相邻结构的变动而变形,当这些作用产生的应力大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发生开裂。
造成混凝土地面开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置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施工质量方面
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施工工艺不当引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
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众所周知,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
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
而且,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
如施工发生的夏季炎热气温下,石子表面温度升高,使石子体积膨胀,拌制成混凝土后,石子受冷收缩,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发丝裂缝。
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
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
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

裂缝的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配合比。
严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工程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变形。如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等,此类因变形引起的裂缝几乎占到全部裂缝的80%以上。
在变形作用下,结构抗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当抗拉应力超过设计强度时,应验算裂缝间距,再根据裂缝间距验算裂缝宽度。
混凝土地面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与无害的界限由结构使用功能决定的。
裂缝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综合技术措施将裂缝控制在无害范围内。
其实这个问题,与你地坪所用的固化剂也有很大关系,如果你用好一点的固化剂,这方面的问题就会少很多,固化剂品牌,我推荐纳固盾!

『贰』 混凝土地面开裂原因有人清楚吗

凝土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值太小,不足以抵抗干缩变形内和温度变形。为容了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值或抗拉强度值,改善的抗拉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
1、为了防止混凝土产生表层裂缝,一是在配制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水灰比,选择合适的集料级配和砂率;二要在混凝土浇注后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防止强风和烈日暴晒。尤其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应浇完一段,养护一段。
2、及时切缝很重要。实践证明,适当的切缝时间对保证混 凝土的整体质量有很大关系,切缝迟了,由于大面积混凝土约束会出现裂缝,扩展后形成断板。一般混凝土的切缝时间是在拆模 后12h左右(可以根据气温的高低适当调整切缝时间)。
3、加适当的外加剂。一般来说,加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 的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分蒸发速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值。

『叁』 打室外混凝土地面开裂是怎么回事

表面收面时未处理好或收的过晚、表面养护不到位或养护不及时、天气温度高,水泥水化过快产生收缩裂缝。

『肆』 混凝土地面有很多裂缝,龟裂是什么原因造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版期在降温过程权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不均匀,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来源于问问我平台

『伍』 现浇的混凝土地面裂缝是什么原因

不清楚你现场的施工情况,所以不能肯定,我就猜猜,不对勿喷。
1、地面有管道埋专设或异物属,或裂缝处搭设了走道,成了后浇带;
2、混凝土振捣时候不对,振捣时水灰比太大或没有振捣;
3、地面不平整使混凝土厚度严重不均;

『陆』 水泥地面开裂 是怎么回事

昨天我们刚到工地检查过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就有浇筑好的混专凝土路面出现许属多处横纵向裂纹这一问题,经过大家一致鉴定,认为这是人为的因素造成。主要原因是浇筑好混凝土路面后没有等晾干就上薄模,另外就是薄模覆盖不严。记住最重要的是养生,就是保持路面的湿润。

『柒』 混凝土地面裂缝怎么处理

路面混凝土裂缝确实我是们常见的问题,只要注意一些细节还是可避免的
1.路面混凝土的坍落度不能太大,尽量控制在120mm左右,所以不能为了试过方便就放大坍落度
2.及时覆盖养护,并及时洒水
轻微裂缝可以用防水堵漏材料或灌注砂浆进行局部修复,如果裂缝太多,可能要做整体的剔凿并重新浇注高强修补砂浆,实在不行就只好找专业人员去修补,比如高压灌浆等。

『捌』 混凝土楼板有好多裂纹是怎么回事

现浇楼板出现一些小裂缝是正常的。只要是水泥抹得,都会存在。水泥质量不专好,施工过程维护属不够、温度、混凝土的收缩等因素都会引起现浇楼板出现裂纹,浇完水泥后会插入振动棒振捣,因为自然灌入的混凝土不密实,用振动棒后,混凝土就密实了,相对于不捣的混凝土强度要高.如果这一步做的不好会产生裂缝;水泥变硬时会放出热量,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也会产生裂缝,因此在水泥晾干的过程需要浇凉水降温,进行养护,可以有效防止出现裂缝。其实现浇板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早期的干缩裂纹在浇筑完成约2~4个小时就会出现,部分温度裂纹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至半年内才出现。
出现小裂缝好处理,也不用太担心使用安全,但是如果裂缝宽度过大,就需要注意了。水会通过裂缝渗入楼板内,造成钢筋的锈蚀,影响楼板的承重能力;或者地基有沉陷,由于剪切力的作用,导致板层开裂。这时则更需要关注的应该还有楼板的防水效果、刚度。

『玖』 混凝土地面裂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基面原因。混凝土地面以下是混凝土的基面,基面的平整度决定了混凝土板块是否能够受力均匀,在遇到重型负载时,会不会出现板块厚度不一,承载力不一,导致受力强弱不同导致分界部分断裂。2、水泥问题。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混凝土强度的保证,如果采用过期水泥或不合格水泥产品,混凝土地面会非常容易出现开裂和起砂起尘的弊病。 3、骨料问题。混凝土中需要添加骨料,主要为砂石,但骨料选择很多,大小、材质都有不同。如果选用偏细小的砂石(比如用于表层的细石混凝土),会因为混凝土收缩性增大而导致容易起砂起尘。要减少混凝土起砂的可能性,应该尽可能选择干净、含活性氧化硅少、连续级配的材料。 4、水灰比问题。混凝土由水、水泥、砂、石子组成,一般要求配比为 0.38:1:1.11:2.72 。固态、液态、气态的占比分别为80%, 18%,2%左右。5、温度的影响。由于混凝土不导热,散热慢,但温度整个上升并下降时,内部温度仍为高温,而混凝土外部温度已经散失。内胀外缩,混凝土地面就会因为温度变化会出现变形,特别是大面积混凝土,没有按标准(6X6)切缝的情况下。 6、养护问题。混凝土地面施工后,缺水的情况下会出现干缩反应导致开了,所以需要保水养护,可以通过撒水,或者使用混凝土养护剂来预防表面裂缝。

『拾』 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

  • 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有设计原因、施工原因、和季节原因。

  • 设计方面专 :

    1、设计结构时安属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 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2、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3、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

    4、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5、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

  • 施工原因:

    1、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

    2、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

    3、养护不到位,强制性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要苫盖并浇水,现在大多数不苫盖,浇水也不能保证经常性湿润。

    4、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

  • 冬时期间受冻原因:

    1、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

    2、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厚,表面强度不够。

    3、施工时楼板混凝土盖筋被踩弯、踩倒,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