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辨别明清家具与柴木老家具
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精华,明清家具以做工精细、文化底蕴十足、升值空间巨大而成为收藏家们四处收集的宝贝。然而古代家具与其它门类的文物一样,也有作假现象,且作伪的手法越来越高明。不过,古典家具看似真伪难辨,其实只要是作假,好多地方都会露出马脚。
识别柴木老家具
柴木老家具主要有两个作伪方法:制造使用痕迹和用古家具零件拼凑。
制造使用痕迹就是在新做好的家具上泼上淘米泔水和茶叶水,然后搁在室外的泥土地上日晒雨淋,在两三个月里反复几次后,木纹会自然开裂,油漆也会龟裂剥落,原木色泽发暗,显出一种历经风雨的旧气,仿佛浓缩着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很能骗过外行。
柴木老家具真品的水渍痕一般不超过一寸,伪作往往会超出许多。
对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家具,如桌子、箱柜
,作伪者通常在表面用钢丝球擦出痕迹,上漆后再用茶杯烫出印迹和用刀划几道印子,看上去真像用了几十年一样。为了做出包浆
,有些作伪者常用漆蜡色甚至皮鞋油作假,但自然形成的包浆摸上去没有丝毫寒气,而是有温润如玉的滑溜感,新做的包浆有黏涩阻手的感觉,并且有一股怪味道。
为了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有些作伪者还在家具的抽屉板上做出被老鼠咬过的缺口或将虫蛀过的老料用到关键部位上,更绝的是还有人专门养蛀虫以便把伪作蛀出特殊的效果。
拼凑的家具往往利用木材种类不易分辨的特点,以较差木材制成家具混充较好木材制作的家具。这种不伦不类、既少实用价值又缺收藏价值的古代家具,一般人极易上当受骗。
也有利用完整的古代家具与一般木料混杂、拼凑、拆改成多件以牟取高额利润的伪作。具体做法是:将一件古代家具拆散后,依构件原样仿制成一件或多件,然后把新旧部件混合,按照原有样式组装成各含部分旧构件的两件或更多件家具。最常见的实例是把架子床改成罗汉床和将一把椅子改成一对椅子并诡称都是旧物修复。架子床因上部构件较多且可拆卸,故在传世中容易散失不全。家具商常用截去立柱后的架子床座,三面配上架子床的床围子仿制成罗汉床出售。
此种作伪手法最为恶劣,不仅有极大的欺骗性,还严重破坏了珍贵的古代文物。
分清明清家具
一件明清家具要从材质、年份、完整程度和精美程度诸多因素考察判断,单以一个因素来独立判断是不科学的。
确定老家具的材质可以通过观察木纹来确定,有些材质,比如中式家具常用的鸡翅木、紫檀、榉木、杉木、老红木和西洋家具常用的柚木、橡木等还是容易识别的;也可以用指甲在暗处掐一下,根据材质的硬软来确定品种;也可以掂一下分量。如果你积累了一定经验的话,通过以上3个方法大致可确定材质。
除了材质之外,年份也是决定老家具价值的重要因素,对发烧级的藏家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所以,对老家具的式样和纹饰你心里要有个谱。通过考察式样可以估计它的年份,有些式样非常奇特,一般图录中没有收入,就要提防点。
另外,为了提高古代家具的身价,投机者有时会任意更改原有结构和装饰。如有人认为,凡看上去比较素的明式家具年代可能较早,结果投机者就把一些珍贵传世家具上的装饰故意除去以冒充年代较早的家具。
在普通木材制成的家具表面贴皮子(即包镶家具)伪装成的硬木家具,做工精细者外观几可乱真。包镶家具的拼缝处,处处以上色和填嵌来修饰,但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家具出于功能需要(如琴桌)或是其它原因,不得不采用包镶法以求统一。
用鼻子嗅也是一个办法。新仿的家具有刺鼻的油漆味,而老家具没有,只有一种闷在老屋里的陈宿味或者淡淡的霉味,如果是优质的木材,还会散发出特有的香味。
鉴别老家具一定要看面板下面,但还有些新仿家具为了障人耳目,会在面板下用黑漆涂抹一层,使人看不出新旧。看到如此处理的面板你应该在心里打个问号。
㈡ 柴木老家具的作伪一般常用哪些方法
制造使用痕迹;在新做好的家具上泼上淘米泔水和茶叶水,然后搁在室外的泥土地上,任它日晒雨淋,两三个月里反复几次后,木纹会自然开裂,油漆龟裂剥落,原木色泽发暗,显出一种历经风雨的旧气,仿佛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就浓缩在里面了,很能骗过外行。真品的水渍痕一般不超过一寸,作伪的往往会超出许多。
对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家具,如桌子、箱柜,作伪者通常在表面用钢丝球擦出痕迹,上漆后再用茶杯烫出印迹,用刀划几道印子,看上去真像用了几十年一样。
为了做出包浆,有些作伪者常用漆蜡色作假,甚至使用皮鞋油。而自然形成的包浆,摸上去没有丝毫寒气,反而有温润如玉的滑溜感,而新做的包浆有黏涩阻手的感觉,并且有一股怪味道。如细心观察,不难辨出真伪。此方法也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为了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有些老板还在家具的抽屉板上做出被老鼠咬过的缺口,或用虫蛀过的老料做到关键部位上,更绝的是,养了蛀虫专门蛀出特殊的效果.
拼凑的家具:往往利用木材种类不易分辨的特点,以较差木材制作的家具,混充较好木材制作的家具。懂得木料的消费者只要对家具的各个组成部分仔细比较就不难看出。这种不伦不类、既少实用价值又缺收藏价值的古代家具,一般人极易上当受骗。也有利用完整的古代家具与一般木料混杂拼凑拆改成多件,以牟取高额利润。具体做法是,将一件古代家具拆散后,依构件原样仿制成一件或多件,然后把新旧部件混合,按照原有样式组装成各含部分旧构件的两件或更多件家具。最常见的实例是把一把椅子改成一对椅子,诡称都是旧物修复。此种作伪手法最为恶劣,不仅有极大的欺骗性,也严重地破坏了珍贵的古代文物。
㈢ 你认识几种高级传统家俱使用的木料
柴 木 知 多 少
中国古典家俱制作中,除了硬木家俱外,相应的还有柴木家俱存于世上。柴木家俱又称软木家俱、杂木家俱。现就制作柴木家俱中最常见的木材做如下简单介绍。
榆木
是中国北方做家俱最常用的木材。榆木有20多个品种。最高的榆树可以长到30多米,直径可达1米。榆木剖开后,它的边材呈黄褐色,芯材为淡褐色,纹理则像羽毛那样层层扩展。榆木不易干,也容易开裂。榆木的强度中等,耐腐朽,易加工。
桦木
产于东北、华北,木质细腻,淡白微黄,纤维抗剪力差,易“齐茬断"。它的根部及节结处多花纹,古人常用来做门芯等装饰。桦木树皮柔韧美丽,但是,由于其木多汁,成材后多变形,所以很少见全部用桦木制成的桌椅。
杨木
是我国北方常用的木材,木质较为细软,性稳,比较常见,多做为榆木家俱的附料和大漆家俱的胎骨在古家俱上使用。这里所说的杨木也称为“小叶杨",因为它 有缎子般的光泽,所以也被称为“缎杨"。杨木有种“骚味",比桦木轻软。桦木则有微香,常有极细褐黑色的水浸线。这是二者的差别。
杜木
也称“杜梨木",为土灰黄色,木质细腻无华,横竖纹理差别不大,适于雕刻。旧时多用杜木雕刻木板和图章等。曾有山西商号所用微雕商标雕版,方寸之内人物、舟车,山川、屋宇等精致之极,并有数百蝇头小字于其上,令人叹为观止。
柏木
有香味可以入药,柏子可以安神补心。柏木色黄、质细、气馥、耐水,多节疤,故民间多用其做“柏木筲"。上好的棺木也用柏木,在于它耐腐。北京大堡台出土 的古代王者墓葬内着名的“黄肠题凑"即为上千根柏木方整齐堆叠而成的围障,可见它在木植中级别的高等。
樟木
在我国江南各省都有,台湾福建盛产。树径较大,材幅较宽,花纹很美,尤其是有着厚烈的香味,可使诸虫远避。我国的樟木箱名扬中外,其中有衣箱、躺箱(朝 服箱)、顶箱柜等诸品种。北京的樟木桌椅几案类居多。旧木器行内将樟木依形态分为数种,如红樟、虎皮樟、黄樟、花梨樟、豆瓣樟、白樟、船板樟等。
核桃木
为晋作家俱的上乘用材。它经水磨烫蜡后会有硬木般的光泽,木质细腻无性,易于雕刻,色泽灰淡柔和。核桃木制品明清都有,大都为上乘之作,可用可藏。核桃木木质特点只有细密似针尖状棕眼并有浅黄细丝般的年轮。重量与榆木等。
㈣ 北京哪里有收购老家具的地方家里有民国期间的老柴木家具,想出售。谢啦
去爱家收藏去看看,那里有好多收藏爱好者在那里逛,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祝你好运。在联想桥那里,位于北三环。
㈤ 明式家具硬木和柴木有什么区别
硬木和柴木的区别: 考究的古家具多采用硬木,它们大都质地致密坚实,色内泽雅静,花纹容生动华丽。因为木性稳定,所制成的家具流传时间也很长,现在常见的硬木有紫檀、黄花梨、鸡翅木和酸枝。 中国古代家具,除了紫檀、黄花梨、红木等名贵木材,民间家具采用更多的还是普通常见的材质,一般称之为柴木。
㈥ 你知道什么是柴木家具吗,柴木家具的由来是什么
我们居家过日子,偶尔会听见人们品论到柴木家具,和硬木家具,但是大众不为所熟知的是,这柴木家具到底是怎样的,但能从表面意思感觉到一点点的解释就很好了,笔者现在就要来跟各位说说这个柴木家具的概念了。
讲了这些,柴木的称谓,主要在京城北方区域内,对于长江以南的人来说,他们却不这样叫,对这类家具的称法客观的叫做“白木家具”,这样的叫法很清晰明确。所以,第一印象而得来的称呼。这样的叫法也是比较直观的。到今天, 很多人还是觉得它无不所值,其实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思想。红木家具从出现到成熟,是在柴木家具经验基础上才去实现跟升华的。
㈦ 古代的榉木家具属于“硬木”还是属于“柴木”
榉木家具属于复硬木家制具类。榉木是阔叶材,本身材质坚硬、强度高。
一般“硬木”泛指阔叶树材,与之相对“软木”则指针叶树材,从这个标准来说,榉木属于硬木。但这个标准并不准确,因为很多阔叶树材材质比针叶树材要软,如泡桐比松木软。
但从材质来讲,榉木也是硬木。行业标准QB/T 2385-2008《深色名贵硬木》,在附录A的深色名贵硬木主要适用商品材和树种中,就列举了榉木。
因此,不论采用一般的还是规范的评判标准,榉木都属于硬木。
㈧ 过去明清的柴木家具有收藏的价值吗
要看材质和做工,
不过明代(清代不算)的任何家具能保存至今已相当不易,即便是个柴木做的小物件也相当值钱。
㈨ 明清柴木家具历史拍卖价格
12306元
帮到您
㈩ 怎样去辨别古典家具的真假
辨别古典家具的真假,以下几点是必须要掌握的《好连天红木》:
一、专看包浆是否属自然;
二、看家具的腿脚是否褪色,是否有受潮水浸的痕迹;
三、看家具的底板和抽屉板是否有一股旧气;
四、看木纹;
五、看翻修痕迹;
六、看铜活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