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具大全 » 名府工匠家具
扩展阅读
迈诺诗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2021-03-16 21:54:39
家装强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名府工匠家具

发布时间: 2021-02-26 11:46:29

A. 故宫里的家具主要是什么材质打造的,有什么特色

故宫里的家具一般由楠木、黄花梨等名贵木质做成,它们的制作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


当然,这些家具除了基本的制作材料外,还会镶嵌铜、玉、珐琅、象牙等,来达到更加新奇的色彩。

大到皇帝每天做的龙椅,小到一个个皇帝、妃子、后宫宫女用的洗脸盆家,无不显示出雍容华贵的气息。

这些家具,为帝王们所喜爱。时到今日,它们依然构成了故宫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吸引着每一位去故宫游玩的人们。

B. 唐代官营手工业为什么会受到严格的限制

因为官营手工业中涉及到军器的制作,属于国家机密,需要统一管理。

衍生知回识点:

1、唐代的手工业答
有官营和私营两类。唐中央设有少府监、将作监和军器监,管理各类官手工业生产。在地方官府,也大多设有织锦、制造军器等作坊。官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为供给宫廷、贵族、官僚、官府的消费和使用。官手工业作坊中的劳动者,主要有官奴婢与刑徒、番户与杂户、短番匠与和雇匠三类。

2、官营手工业历史起源
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

3、官营手工业优势
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众多高水平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C. 藤家具十大名牌排行榜

家具因材质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布艺家具、皮质家具、棉质家具、木家具等等,藤家具也是其中一种。藤家具从古代开始就有应用,现代人对于做起来软软舒适的藤家具也特别的喜欢,而且觉得藤家具外形特别有设计感,可以将家居装扮的更为好看。国内生产藤家具的品牌也有很多,下面为你介绍2017藤家具十大名牌排行榜知识。



藤家具十大名牌排行榜

一、荷比先生

藤艺家具品牌荷比先生系列产品主要为中、高级藤木民用家具,他巧用了藤材与木材的天然特性兼取两者之长,精心设计,原创性的运用在每一件产品身上,使产品恰倒好处的发挥了木材的刚强个性,藤材的坚柔本色和板材平整简约,充分的表现出设计者的专业和心得,成为藤艺家具品牌首位名副其实。

二、藤缘家具

深圳藤缘家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选用印尼热带原始森林最优质的藤材料,将设计师精心设计和工匠精湛的手工工艺完美结合,产品不但做工考究,且线条简洁流畅、造型别致典雅,将自然景色与生活空间完美的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藤缘家具清新自然、朴素雅致的独特魅力。



三、景煌藤艺

景煌藤艺五金家具厂创于1989年,位于广东省的江门市,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是一所具规模藤编工艺品、藤家倶、藤家私的制造商。

四、上海艺园藤器厂

上海艺园藤器厂成立于1993年,专业生产高品质藤制家具,工厂历经从开始单纯的简单加工业务到如今创产品牌。

五、裕达家具

藤艺家具品牌裕达家具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广东岭南藤乡,是一家藤制品专营企业,企业聚集了一批能工巧匠,采用印尼进口藤原料,开发出“藤匠世家”“小藤匠”两大品牌。“藤匠世家”以藤木结构为主,多以红茶洗色调配饰,体现富贵、典雅、华丽的风格;“小藤匠”主要以水浮莲为主,多以胡桃色和本色搭配,体现藤家私清新、自然、时尚的风格。



六、藤中藤家具

藤艺家具品牌创始人刘静波先生在九十年代初进入家具行业,目前已形成三大成品系列,有真藤、海草、藤条、皮条、麻绳等室内藤家具系列,铝管内架、防紫外线胶藤户外系列,曼奇TM现代五金、布、皮,钢烤视听柜、沙发、餐桌椅、休闲椅系列。

七、杭州昌盛藤家具厂

藤艺家具品牌杭州昌盛藤器厂是专业生产高档藤器家具和各种藤艺制品的企业,产品以印尼进口天然藤为原料。公司拥有专业设计力量,一批专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生产工人,使生产工艺更加完善、规范。产品广泛应用于酒店、西餐厅、茶楼、家居等场所,是难得的藤艺家具品牌。

八、壹品堂藤业家具

藤艺家具品牌壹品堂藤业家具有限公司在继承家族数十年家具产品生产制造经验的基础上,紧跟国内外家具最先进的设计潮流,全部采用进口上等原材料,结合国内外市场现状,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系列产品。



九、藤王府藤家具

广东佛山市南豪家私有限公司,历史悠久,实力雄厚。藤王府设计制造出的优质产品,全部通过国家专利局审核,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先后被授予“中国名优产品”、“中国绿色环保产品”、“中国十佳藤器名优品牌”。

十、藤御坊藤家具

御坊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一体的大型中高档家具制造商,企业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整套藤木家具生产设备,选用东南亚热带雨林出产的优质藤料,将藤料的柔韧性与木料的可塑性相结合精心制作出时尚优雅的藤木家具,产品具有高贵雅致、绿色环保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养生保健之功效。

藤家具十大名牌排行榜就先为大家推荐到这里。不同品牌打造的藤家具款式、质感、质量、价格等都会不一样,除了文章介绍的这些品牌外,国内生产藤家具品牌还有很多。对消费者来说,购买藤家具是有很多选择的,为此在买藤家具的时候可以多选一选人,让自己花在藤家具上面的钱不会白出。除了藤家具外,还可以选择其他材质家具。

D. 古典家具制作步骤详细解答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软木”是指多种多样的本地生长、被用来制作家具的木材。一般来说,这些木材的硬度和强度都不如热带硬木比如紫檀、黄花梨、鸡翅木、乌土、铁力红木、花梨等。这一点与西方的概念不同。西方人说“软木”,是指针叶树种如柏树、冷衫 和雪松,而“硬木”则是指落叶树种如核桃树、樱桃树和栎树,但后者在中国属于软木。
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最常用的“软木”
榆木
榆木是中国北方做家具最常用的木材。榆木有20多个品种。最高的榆树可以长到30多米,直径可达1米。榆木剖开后,它的边材呈黄褐色,芯材为淡褐色,纹理则象羽毛那样层层扩展。榆木不易干,也容易开裂。榆木的强度中等,耐腐朽,易加工。
榉木
在中国,榉木主要集中生长在江苏、浙江和安徽。榉树可以长到30多米,直径可达1.5米。榉木纹理层层叠叠,比榆木更丰富,苏州工匠称其为“宝塔纹” 榉木木质也比一般木材坚硬,但不算硬木。在明清家具用材中,榉木有重要地位,自古受人重视。榉木是苏州地区制作 家具的普遍材料。北方也有不少榉木家具,多作明式造型及做工与黄花梨同,素为匠师和收藏家重视。江苏工匠常把榉木分成三类:黄榉、红榉和血榉。树龄不同造成了颜色和密 度的差异。老龄且带赤色者被称 “血榉", 最为人所珍视。
楠木
明代文献里常常提到,楠木为做家具的良材。楠木常被用来制作柜子和书架也可用来装饰柜门或制作文房用具。楠木生长缓慢,树干直,树高在到10至40米之间,直径在50到100厘米之间 长江以南发现30多种楠木树种,尤其集中在西南,最好的楠木出自海南。楠木极为耐腐,常被用来做建材或造船。楠木易干,且木性稳定,不易开裂楠木纹理细腻,打磨后表面会产生一种迷人的光泽,常被称作“金丝楠木”是一种极高档之木材,其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南方诸省均产,唯四川产为最好。明代宫廷曾大量伐用。现北京故宫及京城上乘古建多为楠木构筑。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为楠木制作。如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长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装修及家具,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可惜今人多不识之,常以拜物心理视之,觉得质不坚不重,色不深不亮,故而弃之。行内人视其质地有如下称呼:金丝楠、豆瓣楠、香楠、龙胆楠。另外,在山西等地民间,常称红木黄梨等硬木为“南木”,原意应为自南方的木材。乍听起来却极易与此“楠木”混同,不可不知。
核桃木
核桃木很容易与楠木混淆。但它的木材表面纹理较粗些,与楠木的橄榄褐色相比,核桃木色泽趋于金褐色或红褐色。中国有几种适合做优质家具的核桃木品种。华北和西北地区一般种植“真核 桃树 ”。这是一种落叶乔木,可生长到20米高,结核桃,可食用。它的边材色 浅,心材呈红褐色或栗褐色,有时甚至带紫色。核桃木干得很慢,但此后木性 稳定。由于“真核桃树”一般是用来食其果而不是当做木材,“满洲核桃树” 常被用来代替它。“满洲核桃木”在华北和东北都有,它色泽较浅。在华中和 华东地区以及云南还有“野核桃树”。
衫木
衫树种类极多,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长。衫树一般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衫木常用来作建材。然而,一些硬度较强、密度较密,肌理较均匀的品种也被用来制作家具。衫木呈浅黄褐色,纹理直,相对容易干,强度不错,但不耐潮湿或虫蛀。
瘿木
瘿木是树干或树枝上的异常突起部分。瘿木的生成原因尚不清楚,而它们那种瘤苞似的生长看来并不碍树木的健康。形成瘿木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们是伐木、大火或森林灾害的结果,包括细菌的侵蚀,甚至啄木鸟的啃啄。某些树种,比如香樟、榆树、楠树、柏树和柳 树比较容易长出瘿木。瘿木纹理多作旋转的细密花纹,往往很难辨认它们究竟是何树种。但是,相同 的颜色、肌理和纹路通常是来自同一母树。树干分叉处和树根部位由于树木纤维的生长方向发生改变而长成瘿木似的纹理 ,比如楠木的瘿木便是如此。能开出大板材的瘿木中首推楠木。中国各地无处 不有的桦树也容易生长出瘿木。
桦木
产东北华北,木质细腻淡白微黄,纤维抗剪力差,易“齐茬断”。其根部及节结处多花纹。古人常用其做门芯等装饰。其树皮柔韧美丽。蒲人对此极有感情,常镶嵌刀鞘弓背等处。唯其木多汁,成材后多变形,故绝少见全部用桦木制成的桌椅。
杨木
我国北方常用的木材,其质细软,性稳,价廉易得。常做为榆木家具的附料和大漆家具的胎骨在古家具上使用。这是所说的杨木亦称“小叶杨”,常有段子般的光泽,故亦称“缎杨”,不是本世纪中才引进的那种苏联杨、大叶杨、胡杨等。杨木常有“骚味”,,比桦木轻软。桦木则有微香,常有极细褐黑色的水浸线。这是二者的差别。
杜木
亦称“杜梨木”,色呈土灰黄色,木质细腻无华,横竖纹理差别不大,适于雕刻。旧时多用此木雕刻木板和图章等。曾见山西商号所用微雕商标雕版,方寸之内人物、舟车,山川、屋宇等精致之极,并有数百蝇头小字于其上,令人叹为观止。此版即杜木镌成。
柏木
柏木有香味可以入药,柏子可以安神补心。每当人们步入葱郁的柏林,望其九曲多姿的枝干,吸入那泌人心脾的幽香,联想到这些千年古木耐寒长青的品性,极易给人心灵上以净化。由此可知,古人用柏木做家具时的情境。柏木色黄、质细、气馥、耐水,多节疤,故民间多用其做“柏木筲”。上好的棺木也用柏木,取其耐腐。北京大堡台出土的古代王者墓葬内著名的“黄肠题凑”即为上千根柏木方整齐堆叠而成的围障。可取香气而防腐。可见其在木植中级别之高。
樟木
在我国江南各省都有,而台湾福建盛产。树径较大,材幅宽,花纹美,尤其是有着浓烈的香味,可使诸虫远避。我国的樟木箱名扬中外,其中有衣箱、躺箱(朝服箱)、顶箱柜等诸品种。唯桌椅几案类北京居多。旧木器行内将樟木依形态分为数种,如红樟、虎皮樟、黄樟、花梨樟、豆瓣樟、白樟、船板樟等。
核桃木
山西吕梁、太行二山盛产核桃。核桃木为晋做家具的上乘用材该木经水磨烫蜡后。会有硬木般的光泽,其质细腻无性,易于雕刻,色泽灰淡柔和。其制品明清都有,大都为上乘之作。可用可藏。其木质特点只有细密似针尖状棕眼并有浅黄细丝般的年轮。重量与榆木等。
楸木
民间称不结果之核桃木为楸,楸木棕眼排列平淡无华,色暗质松软少光泽,但其收缩性小,正可做门芯桌面芯等用。常与高丽木、核桃木搭配使用。楸木比核桃木重量轻,色深,质松,棕眼大而分散,是区别要点。
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最常用的“硬木”
紫檀
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洋群岛的热带地区,其次是交趾。我国广东、广西也产紫檀木,但数量不多。
紫檀为常绿亚乔木,高五六丈,叶为复叶,花蝶形,果实有翼,木质甚坚,色赤,入水即沉。
我国古代认识和使用紫檀木始于东汉末期,晋·崔豹《古今注》有记载,时称“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到了明代,此木为皇家所重视,开始大规模采伐。由于紫檀木数量稀少,很快将国内檀木采光,随后即派官吏赴南洋采办,此后遂成定例,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所采办的木料并非都为现用,很多存储备用。这种采办,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掠夺性质,因此,南洋群岛所产佳木几乎被采伐殆尽,其中尤以紫檀木为最。凡可以成器物者,全部被捆载而去。查世界产紫檀之地,主要为南洋群岛,因此,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产紫檀木的绝大部份都汇集到中国,分储于广州和北京。清代所用紫檀木料主要为明代所采,虽然清代也曾由南洋采办过新料,但大多粗不盈握,节屈不直,这是由于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过量,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枯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界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美人士重视紫檀的程度较我国尤甚,原因是他们从未见过紫檀大料,认为紫檀决无大木,仅可做小巧器物。据说拿破仑墓前有五寸长的紫檀棺椁模型,参观者无不惊讶而羡慕,以为稀有。及至西方人来北京后,见到种种紫檀木器,才知紫檀之精英尽聚于北京。于是多方收买,运送回国。限在西方的紫檀器物基本都是从中国运去的。由于运输困难,收买时一般不买成器,仅收买柜门、箱面等有花纹者,运回之后,装配木框,以为陈列之用。
紫檀木分新、老两种。老者色紫,新者色红,都有不规则的蟹爪纹。紫檀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颜色呈犀牛角色泽,它的年轮纹大多是绞丝状的,尽管也有直丝的地方,但细看总有绞丝纹。紫檀鬃眼细密,木质坚重。鉴别新老紫檀的方法,新紫檀用水浸泡后掉色,老紫檀浸水不掉色;在新紫檀上打颜色不掉,老紫檀打上颜色一擦就掉。
与紫檀木同类的木料还有檀香,为常绿灌木,产于我国广东、云南等地。其叶为长卯形,叶尖无花瓣,萼裂为四片,实为核果。木质坚重,清香,有黄白二种。多用作香料,或制成扇骨、箱匣等小器。木质不如紫檀木。
《博物要览》和《诸番志》把紫檀划归檀香类,认为紫檀是檀香的一种。《博物要览》载:“檀香有数种,有黄、白、紫色之奇,今人盛用之,江淮河朔所生檀木即其类,但不香耳。”又说:“檀香出广东、云南及占城、真腊、爪哇、渤泥、暹罗、三佛齐、回回诸国,今岭南等处亦皆有之。树叶皆似荔枝,皮青色而滑泽”,“檀香皮质而色黄者为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白檀,皮府而紫者为紫檀木,并坚重清香,而白檀尤良。”《诸番志》卷下说:“其树如中国之荔枝,其叶亦然,紫者谓之紫檀。”
据《中国树木分类学》介绍:“紫檀属豆科中的一种。约有十五种,多产于热带。其中有两种产于我国,一为紫檀,一为蔷薇木。”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说:“美国施赫斯弗曾对紫檀作过调查,认为中国从印度支那进口的紫檀木是蔷薇木。”从目前国内现存的紫檀器物看,至少有一部分是蔷薇木。其他紫檀料是否属同一树种还有待于植物学家作进一步的鉴定。
紫檀木树种虽多,但它们有许多共同特点,尤其是色彩,都呈紫黑色。制作紫檀家具多利用其自然特点,采用光素手法。紫檀木质坚硬,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如雕花过多,掩盖了木质本身的纹理与色彩,为匠人所不取。
黄花梨
花梨木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观,我国广东、广西有此树种,但数量不多,大批用料主要靠进口。据《博物要览》记载:“花梨产交(即交趾)广(即广东、广西)溪涧,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诸器。”《广州志》云:“花榈色紫红,微香,其纹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和‘花狸’。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琼州志》云:“花梨木产崖州、昌化、陵水。”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载:“花梨木有两种,一为花榈木,乔木,产于我国南方各地。一为海南檀,落叶乔木,产于南海诸地,二者均可作高级家具。”书中还指出,海南檀木质比花榈木更坚细,可为雕刻用。按《古玩指南》第二十九章所说:“花梨为山梨木之总称,凡非皆本之梨木,其木质均极坚硬而色红,惟丝纹极粗。”
我国自唐代就已用花梨木制作器物。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就有“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的记载。明《格古要论》提到:“花梨木出男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广人多以作茶酒盏。”侯宽昭的《广州植物志》介绍了一种在海南岛被称为花梨木的檀木“海南檀”。海南檀为海南岛特产,森林植物,喜生于山谷阴湿之地。木材颇佳,边材色淡,质略疏松,心材红褐色,坚硬。纹理精致美丽,适于雕刻和做家具之用。
从以上记载可知,所谓花梨木品种当在两种以上,而黄花梨即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中所介绍的“海南檀”。
还有一种与花梨木相似的木种,名“麝香木”。据《诸番志》载:“麝香木出占城、真腊,树老仆淹没于土而腐。以熟脱者为上。其气依稀似麝,故谓之麝香。若伐生木取之,则气劲儿恶,是为下品。泉人多以为器用,如花梨木之类。”
花梨木也有新、老之分。老花梨又称黄花梨,颜色由浅黄到紫赤,色彩鲜美,纹理清晰而有香味。明代比较考究的家具多为老花梨木制成。新花梨木色赤黄,纹理色彩较老花梨稍差。
花梨木的这些特点,在制作器物时多被匠师们加以利用和发挥,一般采用通体光素,不加雕饰,从而突出了木质本身纹理的自然美,给人以文静、柔和的感觉。
鸡翅木
鸡翅木又作,“杞梓木”,其木质纹理酷似鸡的翅膀,故名。我国广东、海南岛出产这种木材。屈大均《广东新语》把鸡翅木称为“海南文木”。其中讲到有的白质黑章,有的色分黄紫,斜锯木纹呈细花云。子为红豆,可作首饰,因之兼有“相思木”之名,还有以其“实”呼为“红豆木”者。唐代诗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之句即指此。据《格古要论》介绍:“鸡翅木出西番,其木一半紫褐色,内有蟹爪纹,一半纯黑色,如乌木。有距者价高,西番作骆驼鼻中绞子,不染肥腻。常见有做刀靶,不见其大者。”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非如此,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清一色的鸡翅木条案和成堂的扶手椅。如果说鸡翅木较紫檀、花梨更为奇缺,倒是事实,若说鸡翅木无大料,则并非如此,显系《格古要论》的作者未见过鸡翅木大料,才作出如此结论。
据陈嵘《中国树木分类学》介绍:“鸡翅木属红豆属,计约四十种,在我国生长有二十六种。”可见现今保存的传世鸡翅木家具也并非同一树种。鸡翅木也有新老之分,如何加以辨别,根据北京家具界老师傅们的经验,新者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浑浊不清,僵直呆板,木丝容易翘裂起茬。老者肌理细腻,有紫褐色深浅相间的蟹爪纹,细看酷似鸡翅。尤其是纵切面,木纹纤细浮动,变化无穷,自然形成各种山水、风景图案。由于鸡翅木较花梨、紫檀等木质纹理另具特色,匠师们在制作家具时需反复衡量每一块木料,尽可能把纹理整洁和色彩优美的部分用在表面上。优美的造型加以色彩古艳的木纹,能使家具增添浓厚的艺术韵味。
铁力红木
《格古要论》写作“铁力木”。《广西通志》谓铁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棱”,产于我国广东,木性坚硬而沉重,呈黑紫色。《南越笔记》载:“铁力木理甚坚致,质初黄,用之则黑。梨山中人以为薪,至吴楚间则重价购之。”因其料大,所以用之制大件家具较多。
常见的明代翘头案面,往往长约3至4米,宽约60、70厘米,厚约14至15厘米,竟是一块整料制成。为了减少器物的重量,在案面里侧挖出4至5厘米深的沟槽。铁梨木材质坚重,色泽纹理与鸡翅木相差无几,不仔细看很难分辨。有些鸡翅木家具的个别构件就用铁梨木伪充。凡用铁梨木制作的各式家具都极为经久耐用。
红木
产我国广东、云南及南洋群岛。叶长,椭圆形而尖,花五瓣,色白,微赭。年轮纹都是直丝状,鬃眼比紫檀大,颜色近似枣红色。《古玩指南》第二十九章介绍红木说:“凡木之红色者均可谓之为红木。惟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在硬木当中,红木的木质仅次于紫檀,但红木产量大,得之较易,所以世人视红木不如紫檀贵重。由于红木产量多,所以用红木制器物多取其最精美的部分,疵劣者决不使用。因此,红木制作的家具仍不失为上等家具。

E. 明代家具的含义

明代社会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工匠获得更多的自由,尤其是明中后期,商品丰富,流通渠道广泛,外贸开放,从而使大城市、城镇经济迅速兴起,尤以江南与南海地区最为显著。明清时期,此两地成为家具的重要产地,其实是和这些地区商品经济发达是有直接联系的。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中有这样一条:“细木家伙,如书桌禅椅之类,余少年曾不一见,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自莫廷韩与顾、宋两家公子,用细木数件,亦从吴门购之。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而徽之小木匠,争列肆于郡治中,即嫁妆杂器,俱属之类。纨绔豪奢,又以椐木不足贵,凡床橱几桌,皆用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及其贵巧,动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尤可怪可,如皂快偶得居止,即整一小憩,以木板装铺,庭蓄瓮鱼杂卉,内则细桌拂尘,号称书房,竟不知皂快所读何书也。”由此可窥得明代后期苏、松地区家具与民风之一斑。
明代是自汉唐以来,我国家具历史上的又一个兴盛期。随着当时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园林和住宅建设也兴旺起来,贵族、富商们新建成的府第,需要装备大量的家具,这就形成了对于家具的大量需求。明代的一批文化名人,热衷于家具工艺的研究和家具审美的探求,他们的参与对于明代家具风格的成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郑和下西洋,从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运回了大量的花梨、紫檀 等高档木料,这也为明代家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明代家具的造型非常简洁明快,工艺制作和使用功能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式样极为丰富,成套家具的概念已经形成。布置方法通常是对称式,如一桌两椅或四凳一组等等,在制作中大量使用质地坚硬、耐强度高的珍贵木材。家具制作的榫卯结构极为精密,构件断面小轮廓非常简练,装饰线脚做工细致,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明代家具朴实高雅、秀丽端庄、韵味浓郁、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

F. 藤家具十大名牌

家具因材质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布艺家具、皮质家具、棉质家具、木家具等等,藤家具也是其中一种。藤家具从古代开始就有应用,现代人对于做起来软软舒适的藤家具也特别的喜欢,而且觉得藤家具外形特别有设计感,可以将家居装扮的更为好看。国内生产藤家具的品牌也有很多,下面为你介绍2017藤家具十大名牌排行榜知识。



藤家具十大名牌排行榜

一、荷比先生

藤艺家具品牌荷比先生系列产品主要为中、高级藤木民用家具,他巧用了藤材与木材的天然特性兼取两者之长,精心设计,原创性的运用在每一件产品身上,使产品恰倒好处的发挥了木材的刚强个性,藤材的坚柔本色和板材平整简约,充分的表现出设计者的专业和心得,成为藤艺家具品牌首位名副其实。

二、藤缘家具

深圳藤缘家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选用印尼热带原始森林最优质的藤材料,将设计师精心设计和工匠精湛的手工工艺完美结合,产品不但做工考究,且线条简洁流畅、造型别致典雅,将自然景色与生活空间完美的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藤缘家具清新自然、朴素雅致的独特魅力。



三、景煌藤艺

景煌藤艺五金家具厂创于1989年,位于广东省的江门市,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是一所具规模藤编工艺品、藤家倶、藤家私的制造商。

四、上海艺园藤器厂

上海艺园藤器厂成立于1993年,专业生产高品质藤制家具,工厂历经从开始单纯的简单加工业务到如今创产品牌。

五、裕达家具

藤艺家具品牌裕达家具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广东岭南藤乡,是一家藤制品专营企业,企业聚集了一批能工巧匠,采用印尼进口藤原料,开发出“藤匠世家”“小藤匠”两大品牌。“藤匠世家”以藤木结构为主,多以红茶洗色调配饰,体现富贵、典雅、华丽的风格;“小藤匠”主要以水浮莲为主,多以胡桃色和本色搭配,体现藤家私清新、自然、时尚的风格。



六、藤中藤家具

藤艺家具品牌创始人刘静波先生在九十年代初进入家具行业,目前已形成三大成品系列,有真藤、海草、藤条、皮条、麻绳等室内藤家具系列,铝管内架、防紫外线胶藤户外系列,曼奇TM现代五金、布、皮,钢烤视听柜、沙发、餐桌椅、休闲椅系列。

七、杭州昌盛藤家具厂

藤艺家具品牌杭州昌盛藤器厂是专业生产高档藤器家具和各种藤艺制品的企业,产品以印尼进口天然藤为原料。公司拥有专业设计力量,一批专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生产工人,使生产工艺更加完善、规范。产品广泛应用于酒店、西餐厅、茶楼、家居等场所,是难得的藤艺家具品牌。

八、壹品堂藤业家具

藤艺家具品牌壹品堂藤业家具有限公司在继承家族数十年家具产品生产制造经验的基础上,紧跟国内外家具最先进的设计潮流,全部采用进口上等原材料,结合国内外市场现状,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系列产品。



九、藤王府藤家具

广东佛山市南豪家私有限公司,历史悠久,实力雄厚。藤王府设计制造出的优质产品,全部通过国家专利局审核,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先后被授予“中国名优产品”、“中国绿色环保产品”、“中国十佳藤器名优品牌”。

十、藤御坊藤家具

御坊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一体的大型中高档家具制造商,企业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整套藤木家具生产设备,选用东南亚热带雨林出产的优质藤料,将藤料的柔韧性与木料的可塑性相结合精心制作出时尚优雅的藤木家具,产品具有高贵雅致、绿色环保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养生保健之功效。

藤家具十大名牌排行榜就先为大家推荐到这里。不同品牌打造的藤家具款式、质感、质量、价格等都会不一样,除了文章介绍的这些品牌外,国内生产藤家具品牌还有很多。对消费者来说,购买藤家具是有很多选择的,为此在买藤家具的时候可以多选一选人,让自己花在藤家具上面的钱不会白出。除了藤家具外,还可以选择其他材质家具。

G. 明清时期为何是我国家具繁荣的时期

明朝建立之初,承蒙元之弊,国家残破不堪。明初政府为了恢复生产,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明朝初年的大规模恢复生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洪武朝把华北当作未开发地进行开发,移民人数达到全国总人口的1/6;水利兴修规模之大,空前绝后。经过近百年的经营,明朝的经济水平逐渐恢复并超过了宋代的水平。明朝物价平稳,皇帝与内阁还通过减轻国用以减少百姓负担,例如万历时商税降到1.5%。小生意、小商小贩、年营业额在40两白银也就是在营业额少于26432元以下的免税。每个县都有免费的养济院。西方传教士记载明朝中后期的江南没有乞丐。

明朝中后期的市民消费惊人。如山东博平县嘉靖中叶以后“以欢宴放饮为豁达,以珍味艳色为盛礼”。郓城县百姓“贫者亦捶牛击鲜,合飨群祀,与富者斗豪华……胥吏之徒亦华侈相高,日用服食拟于仕宦。……”。南直隶通州,在万历时期,“乡里之人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菜肴十分丰盛,“稍贱则惧其渎客”。浙江桐乡县的青镇“其俗尚侈,日用会社婚葬皆以俭省为耻,贫人负担之徒,妻多好饰,夜必饮酒”。

明代的社会还兴起了“攒盒”,盒内分为不同形状的格子,将各种各种食物攒集为一盒,可携带外出游山玩水。“设席用攒盒,始于隆庆,滥于万历。初止仕宦用之,今年即仆妇龟子皆用攒盒饮酒游山,郡城内外始有装攒盒店,而答应官府,反称便矣”。明代的何良俊曾往嘉兴访一友人,“见其家设客,用银水火炉,金滴嗉,是日客有二十余人。每客皆金台盘一副,是双螭虎大金杯,每副约有十五六两”。到万历时期,更加厉害“士庶之家,初登仕版,即犀玉酒器以华宾宴,……且以象筷玉杯为常,仕古奢淫之主所不敢轻用,而今寒素之士所不肯深惜也”。

在服饰方面,明人的消费习惯的变化也同样惊人。在弘正年间,礼科都给事中周玺就上疏说“首饰则滥用金宝,市井光棍以锦绣缘袜,工匠技艺之人任意制造,殊不畏惮”。著名文学家李梦阳(1473-1530)这样描绘明代商人的富裕程度“今商贾之家,策肥而乘坚,衣文绣绮觳,……其富与王侯同也。”

扬州商人资本雄厚,更是“无不盛宫室、美衣服,侈饮食、饰舆马及诸摊钱之戏”。连山东博平县这样的小城也是“至正德,嘉靖间而古风渐渺,……市井贩鬻厮隶走卒亦多缨帽湘鞋纱裙细绔”。南通州在万历时期,“里中子弟谓罗绮不足珍,及求远方吴绸、宋锦、云廉,驼褐价高而美丽者以为衣,下逮绔袜亦皆纯采。向所谓羊肠葛,本色布者久不鬻于市,以其无人服之也。至于庸流贱品,亦带方头巾,莫知厉禁。其俳优隶卒、穷居负贩之徒,蹑云头履行上道者锺相接,而人不以为异”。

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不丝帛不衣,不金线不巾,不云头不履”的现象。在南直隶松江,“奴隶争尚华丽”“女装皆锺娼妓”“大家奴皆用三穰官履,与仕宦漫无分别”。在河南内丘“门快舆皂无非云履,医卜星相莫非方巾”。在福建福安“方巾盈路,士大夫名器为村富所窃,而屠贩奴隶亦着云履而白领缘”。杭州居民“服食器用月异而岁不同,毋论富豪贵介,纨绮相望,即贫乏者,强饰华丽,扬扬矜诩,为富贵容”。

甚至连清操自命的寒士也要赶时髦“布袍乃儒家常服,迩年鄙为寒酸,贫者必用稠娟色衣,谓之薄华丽,……上海生员,冬必服绒道袍,暑必用琮巾绿伞,虽贫如思丹亦不能免。”(明代范濂的《云间据目抄》)

“不衣文采而赴乡人之会,则乡人窃笑之,不置之上座”(万历《通州志》)。

明末遭遇特大天灾,繁华的经济突然崩溃。利用一系列巧取毫夺,满洲人成功进入了中国。康熙二十年,三藩起义被镇压,康熙二十二年台湾沦陷,满清才最终霸占了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后,满清经济开始恢复,到乾隆朝达到顶峰。但在人均粮产方面,满清却一直没有超过明朝的水平。甚至比起唐朝、宋朝都远远不如。乾隆中期以后经济越趋下降,亩产也开始下降。
明清之际天灾不已,又战乱频繁,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国内战争才基本结束。农业经济一度遭到严重的破坏。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恢复,到了乾隆中前期,满清经济达到最高水平。但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期,满清人均粮食占有量仍然不及晚明。据张显清研究,现在的一般看法是:满清初期农业经济的人均水平较之明代是下降的。具体数字上,吴慧认为满清初期367市斤/市亩,人均占有粮食628市斤。郑正,王兴平同意吴慧的亩产数字,但对满清的人均田亩数则认为吴慧估计过低,按郑正,王兴平的修正数据,计算得到满清前期的人均占有粮食是1541市斤。在这里,我们取平均值即1085市斤。而满清后期的腐败和倒退则是众所共见的。满清后期到民国的一百多年来,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徘徊在700市斤上下。这个数字更是无法与晚明相比了。

可以看出,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自汉代以来,一直到明代,一直是在上升的,直到满清时代才开始下降,到满清后期,下降到最低点。即使是在所谓“康雍乾盛世”,从康熙到乾隆,地方上年年都有饥荒,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满清初期思想家唐甄是这么描写所谓康熙盛世的:

“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金钱,所以通有无也。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吴中之民,多鬻男女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女之美为妾,恶者为婢,遍满海内矣。”

乾隆时期又如何呢?

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乾隆时期的出使日记中说当时的中国:“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善褴褛甚至”,“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可以认为,从汉代一直到明代,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是在逐渐上升的,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至明朝中晚期发展到最高水平。其间虽有魏晋南北朝、残唐五代和蒙元时期的短暂停顿,乃至一度的倒退,但总体上看,国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在曲折中前进,呈现出螺旋形的上升式发展。这反映了近2000年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物质财富的积累。传统的中国社会发展到晚明,不论科技、文化还是物质生活水平,都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可以这样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人民最富裕的时期,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人民生活最幸福的国家。明代以后,由于满清政府扼杀技术和思想革新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已经赶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了,生活水平比明朝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说,传统中国社会发展到明代,已经是极限了,再往后要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明代出现了相当发达的商品经济,政治上也大不同于以往各代,也许这些就是转型的希望。如明朝永乐年间的铁产量高达9700吨,超过当时欧洲诸国总和。至明朝中后期,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明朝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到了1840年,满清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无法与明朝相比。总之,在17世纪危机到来时,满洲鞑靼霸占下的中国扼杀了宋明以来的转型的萌芽,中国日趋退出了世界强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