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湖龙井茶分哪几个等级
西湖 龙井茶从采摘到制作都有严格的标准。同样西湖龙井茶等级 下面详细专介绍西湖龙井茶分哪属几个等级。 以往,西湖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级至十级共11个级,其中特级 又分为特一、特二和特三,其余每个级再分为5个等,每个级的 “级中”设置级别标准样。随后稍作简化,改为特级和一至八级, 共分43个等。也就是说在以前若要问西湖龙井茶分哪几个等级, 除对西湖龙井有着深厚研究的专家外,其他人应是一时半会回答 不出。但到1995年,西湖龙井茶的级别进一步简化了,只设特级 (分为特二和特三)和一级至四级;同年,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 至五级,共6个级别样。 特级 一芽一叶初展,扁平光滑 一级 一芽一叶开展,含一芽二叶初展,较扁平光洁 二级 一芽二叶开展,较扁平 三级 一芽二叶开展,含少量二叶对夹叶,尚扁平 四级 一芽二、三叶与对夹叶,尚扁平,较宽、欠光洁 五级 一芽三叶与对夹叶,扁平较毛糙 这样看来现若要问西湖龙井茶分哪几个等级,
❷ 龙井茶分为几种 全国龙井茶产地在哪里
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三种,除了西湖产区168平方公里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其它两地产的俗称为浙江龙井茶。
龙井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现在的龙井村。龙井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传说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离龙井500米左右的落晖坞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后汉乾?二年(949年),初名报国看经院。北宋时改名寿圣院。南宋时又改称广福院、延恩衍庆寺。明正统三年(1438年)才迁移至井畔,现寺已废,僻为茶室。
龙井是杭州四大名泉之一,水质清洌甘美。龙井泉的水由地下水与地面水两部分组成。地下水比重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面水在上,如果用棒搅动井内泉水,下面的泉水会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线,当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时,分水线渐渐缩小,最终消失,非常有趣。
龙井茶始产于宋代,明代益盛。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龙井茶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
浙江龙井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萧山是浙江龙进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 浙江龙井茶在我市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在招待亲朋好友时或喜庆宴会后,如能饮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可以增添亲切热烈的气氛。
更多茶叶资料
❸ 龙井茶分几个等级
龙井茶各级标准样的原料和外形特征 级别 西湖龙井 浙江龙井 特级 一芽一叶初展,扁平光滑,茶身稍紧狭,长度与西湖龙井特二相当 特二 一芽一叶初展,扁平光滑 特三 一芽一叶开展,扁平光滑 一级 一芽一叶开展,含一芽二叶初展,较扁平光洁 一芽一叶开展,含一芽二叶,茶身稍大于西湖龙井 二级 一芽二叶开展,较扁平 一芽二叶开展,茶身稍大于西湖龙井 三级 一芽二叶开展,含少量二叶对夹叶,尚扁平 一芽二叶开展,尚扁平,茶身稍大于西湖龙井 四级 一芽二、三叶与对夹叶,尚扁平,较宽、欠光洁 一芽二、三叶与对夹叶,尚扁平,较紧长 五级 一芽三叶与对夹叶,扁平较毛糙
❹ 龙井茶有哪几个品种,每一个品种有什么特点
1、龙井43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育芽能力特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芽叶短壮少毛,适制雀舌、龙井、玉叶等扁形名优绿茶。香味和浓度都适宜,回甘持久,龙井43一般适合炒制成绿版,汤色清绿明亮。
❺ 都是有哪几种龙井茶,价位是多少
龙井茶的品种:
群体种
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也是当前来看茶叶品质最好的,如今人们常说的狮峰山上的西湖龙井茶就是这个品种。一般来说,群体种采摘的时间较其它品种要晚一些,大约在清明左右。该品种的种植面积仅限于西湖产区,面积十分有限。龙井43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密。特早生种,在青岛地区一芽一叶期为4月中、下旬。育芽能力特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芽叶短壮少毛,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儿茶素总量12.1%、咖啡碱4.0%。适制雀舌、龙井、玉叶等扁形名优绿茶。
特点:香味和浓度都适宜,回甘持久,龙井43一般适合炒制成绿版,汤色清绿明亮。
平阳特早
中叶类、灌木型、特早生种。青岛地区名茶开采期4月中、下旬,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特点:香气高是它显著的特点,同一时期采的茶叶,平阳早品貌上要好些,但口味稍微清淡。
大佛龙井
大佛龙井产于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省新昌县,主要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茶区。产品
茶叶
选用高山无公害良种茶园的幼嫩芽叶,经摊放、杀青、摊凉、辉干、分筛整形等工艺精制而成。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泽绿翠匀润,香气嫩香持久、略带兰花香,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具有典型的高山茶风味。在回山镇、镜岭镇、沙溪镇、天姥山比较著名,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倾情歌颂了天姥山的不凡气势。千百年来,知道天姥山的人很多,但知道天姥山产名茶的切并不多。天姥峰龙井制作原料产于天姥山,高度800米左右的云雾之地,其外形扁平光滑、气味清香淡雅,滋味鲜爽回甘。冲泡时叶内藏珠。内涵茶多酚16.3%左右,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可称做大佛龙井之最。
大佛白龙井
龙井茶
大佛白龙井的制作原料为安吉白茶,2000年安吉白茶被处于高山云雾之地的新昌镜屏乡茶农从安吉引进试种获得成功,2002年又被该乡龙井茶炒制高手炒制成龙井。2002年6月,镜屏乡主要负责人带着几位茶农,拎着炒制成龙井的白茶样品,找到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沈培和主任,得到这位国内资深茶叶专家的高度评价。沈培和认为,白茶炒制成龙井,在技术上是一大突破,其外形扁平光滑、气味嫩香浓郁,滋味鲜爽,叶底肥嫩、绿亮成朵,感官品质良好。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理化检验,其氨基酸含量达7。1%。在沈培和的建议下,桐桥湾村炒制的白茶终于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大佛白龙井。白茶适宜在高山云雾地区生长。其叶片呈椭圆形,淡绿色,春季嫩叶除主脉外,均为白色,尤其一芽二叶最为明显,后随叶片成熟和气温升高,逐渐变成淡绿色,夏秋时均为绿色。白茶春芽鲜叶氨基酸含量一般为6。19%左右,茶多酚10。7%左右,咖啡碱2.8%左右,适制绿茶。特点:其色泽嫩绿,口味较浓,香气相对平阳早要低些,滋味鲜爽,营养价值较高,是消费者理想的保健绿茶。
迎霜
该品种系杭州市茶科所从福云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的小乔木型、中叶类无性系良种。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上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茸毛多,叶黄绿色,持嫩性强,但抗逆性稍弱。一芽三叶,百芽重为45.0克。产量高,红、绿茶兼制,尤其适制名优绿茶特点:香味高并鲜浓。
浙农117
浙江大学选育的优质、高产、早生的红绿兼用的无性系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持嫩性强、适制扁形与针形茶、芽壮色绿。发芽时间早、青岛地区名茶开采时间在5月上旬、育芽力强、抗逆性强,特别是抗寒性突出、制成的绿茶香高持久、滋味浓鲜爽口。
龙井之道(20张)
浙农139
浙江大学选育优质、高产、早生的无性系良种茶树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春茶开采期比早生种福鼎大白茶早7天左右,适制名优绿茶,香气高而持久、味鲜醇有回甘,并有耐贮藏的特点,单产比福鼎大白茶增27%。叶色翠绿、产量高.优点是持嫩性好、抗寒性强,缺点是抗病性稍弱。
乌牛早
该品种成熟最快,一般立春一到就开始发芽,公历3月上旬就可以开摘。由于乌牛早外形和西湖龙井相似,产量也很大,所以在春茶上市的早期,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用它来冒充西湖龙井。
价格
龙井茶的价格变化较大,根据茶叶产地、采摘时节、制作工艺等的不同,茶叶的价格等级也不尽相同,从每斤几十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就拿龙井茶明前明后的来说吧,价格相差就很多,往往明前的价格都会高于明后的价格。龙井茶的主要产区集中在杭州西湖畔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其中以狮峰所产的龙井茶品质最佳,价格和产量都是最高的。以西湖龙井的市场价格来说,高品质的龙井茶售价一般在每斤1000元左右,也有高达2000元的价位,就看消费者的选择了。普通的龙井茶售价一般在200-500元左右,这是销量最多的龙井茶。
❻ 龙井茶有哪些品种
1、龙井来43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源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龙井43一般适合炒制成绿版,汤色清绿明亮。
2、平阳特早
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香气高是它显著的特点,同一时期采的茶叶,平阳早品貌上要好些,但口味稍微清淡。
3、浙农117
浙江大学选育的无性系良种,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持嫩性强、适制扁形与针形茶、芽壮色绿。制成的绿茶香高持久、滋味浓鲜爽口。
4、浙农139
适制名优绿茶,香气高而持久、味鲜醇有回甘,并有耐贮藏的特点,单产比福鼎大白茶增27%。叶色翠绿、产量高。
5、乌牛早
该品种成熟最快,一般立春一到就开始发芽,公历3月上旬就可以开摘。由于乌牛早外形和西湖龙井相似,产量也很大。
❼ 如何区别龙井茶的等级
龙井茶的级别评定龙井茶的级别应对照标准茶样而定,若外形与标准样有差别的,只能按嫩度确定。龙井茶的级别与色泽有一定关系,高档春茶,色泽嫩绿为优,嫩黄色为中,暗褐色为下。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共6个级别样。
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也是当前来看茶叶品质最好的。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
平阳特早--是中叶类、灌木型、特早生种。同一时期采的茶叶,平阳早品貌上要好些,但口味稍微清淡。
浙农117--浙江大学选育的优质、高产、早生的红绿兼用的无性系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
浙农139--浙江大学选育优质、高产、早生的无性系良种茶树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
乌牛早--该品种成熟最快,一般立春一到就开始发芽,公历3月上旬就可以开摘。
(7)龙井茶几种扩展阅读:
根据龙井茶的历史和现状,确定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区、临安市、富阳市、萧山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绍兴县、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等12个县(市、区)行政区域贩龙井茶产区,以及上虞市毗邻绍兴的磐安县、东阳市、天台县等4个县的部分龙井茶产品为受保护区域。龙井茶生产分为三大产区:龙井茶西湖产区、龙井茶杭州产区、龙井茶绍兴产区。
❽ 西湖龙井有多少种
楼上的也来说了这是过去的分发了自。
目前只有三种:狮峰龙井、梅坞龙井和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主要以钱塘产区为多,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特级的在400元-2000元左右1斤。
梅坞龙井和狮峰龙井的价格会更高,但是本人经济实力有限,对他们的价格没有做深入了解,所以抱歉不能告诉你准确价格了了。
❾ 目前,龙井茶分为哪三种
http://www.china-herbtea.com/hccpk/Print.asp?ArticleID=4284
❿ 龙井茶的级别品种
以往,西湖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级至十级共11个级,其中特级又分为特一、特二和特三,其余每个级再分为5个等,每个级的“级中”设置级别标准样。随后稍作简化,改为特级和一至八级,共分43个等。到1995年,进一步简化了西湖龙井茶的级别,只设特级(分为特二和特三)和一级至四级;同年,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共6个级别样。
特级 一芽一叶初展,扁平光滑
一级 一芽一叶开展,含一芽二叶初展,较扁平光洁
二级 一芽二叶开展,较扁平
三级 一芽二叶开展,含少量二叶对夹叶,尚扁平
四级 一芽二、三叶与对夹叶,尚扁平,较宽、欠光洁
五级 一芽三叶与对夹叶,扁平较毛糙
龙井茶的品种: 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也是当前来看茶叶品质最好的,如今人们常说的狮峰山上的西湖龙井茶就是这个品种。一般来说,群体种采摘的时间较其它品种要晚一些,大约在清明左右。该品种的种植面积仅限于西湖产区,面积十分有限。龙井43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密。特早生种,在青岛地区一芽一叶期为4月中、下旬。育芽能力特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芽叶短壮少毛,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儿茶素总量12.1%、咖啡碱4.0%。适制雀舌、龙井、玉叶等扁形名优绿茶。
特点:香味和浓度都适宜,回甘持久,龙井43一般适合炒制成绿版,汤色清绿明亮。 大佛龙井产于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省新昌县,主要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茶区。产品
选用高山无公害良种茶园的幼嫩芽叶,经摊放、杀青、摊凉、辉干、分筛整形等工艺精制而成。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泽绿翠匀润,香气嫩香持久、略带兰花香,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具有典型的高山茶风味。在回山镇、镜岭镇、沙溪镇、天姥山比较著名,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倾情歌颂了天姥山的不凡气势。千百年来,知道天姥山的人很多,但知道天姥山产名茶的切并不多。天姥峰龙井制作原料产于天姥山,高度800米左右的云雾之地,其外形扁平光滑、气味清香淡雅,滋味鲜爽回甘。冲泡时叶内藏珠。内涵茶多酚16.3%左右,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可称做大佛龙井之最。 龙井茶的采摘龙井茶采摘精细,级别不同,采摘标准也不同。从春茶开始,由茶芽萌发到新梢形成的不同时期,对鲜叶有不同的称呼。 一般采说,高档茶(特一、特二、特三)应于清明前采摘,只采龙牙(单芽)和雀舌(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长度1.5-2·ocm);中档茶(l级、2级、3级茶)于谷雨前采摘,采下的鲜叶称旗枪(一芽一叶半开展)和糙旗枪(一芽一叶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长度2.3-27cm);低档茶(4级茶以下)于谷雨后采摘,采下的鲜叶称象大(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长度2.8-3.scm)。当前,由于科技的进步,新的栽培技术的应用,使龙井茶的开采期大为提前,如大棚茶园可在元宵节开采。无论哪种鲜叶原料,都应提手采,要求芽叶成朵,大小均匀,不能采碎,不带带头,尤其是春茶,采摘要求更加严格。鲜叶要轻采轻放,用竹篓盛装、竹筐贮运,防止重力挤压鲜叶,确保鲜叶质量。很早以前,龙井茶采摘更细嫩,清明前茶蓬上只露出芽头时就开采,采下的全是芽头。“谷雨茶,满把抓”,对于一向以采摘精细、原料细嫩著称的龙井茶采说,谷雨后的鲜叶已属粗老原料。
因此,那时的头茶(春茶)一定要在立夏前结束,前后才1个多月时间,采摘期短,这与龙井茶见芽就采有关系。二茶在小满开采,到芒种后几天结束;三茶在夏至开采,到大暑前几天结束;四茶又称小春茶,于立秋前10天左右开采,到白露时结束并封园。当时茶农认为,白露后还采茶,茶蓬容易受冻。如今,龙井茶的采摘标准比过去放宽了很多,一般特级龙井茶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l-3级龙井茶原料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4-5级龙井茶原料以一芽二叶和幼嫩对夹叶为主,少量一芽三叶;6级以下的龙井茶原料多为对夹二三叶。由于采摘标准放宽,冬季茶采期延长,同时,肥培管理比过去重视,因此封园时间比过去推迟1个月左右。
龙井茶在讲究采摘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养蓬,而且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头茶采摘结束后要抓紧洗蓬(将当季留下采的鲜叶全部采净),以促使茶芽早发外,二茶、三茶和四茶都要留叶采,留下不符合原料嫩度要求的叶片。如果某块茶园茶树叶片特别少,就可留养二茶,只打须采摘。如果留叶太多,认为也是不好的。会使第2年头茶推迟几天发芽,这对龙井茶采说是最犯忌的,因为龙井茶历采都是“以早为贵”,人们说的“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情况下,留叶的多少,以茶树刚好不露枝干为宜。 鲜时处理 鲜叶采回后,由采摘管理人员从几个方面进行验收:原料整体是否符合龙井茶的要求;同一批鲜叶大小、色泽是否一致;鲜叶是否成朵、不碎,有无红变。若有不合要求的,要及时处理。鲜叶进厂到付制前,要经过摊放和筛分。
(-)摊放
鲜叶到厂后,摊放前要做到五分开:
一是不同品种的鲜叶要分开
二是晴天叶与雨水叶要分开
三是壮年(包括台则更新)茶树叶与老年茶树叶要分开
四是阳坡茶树叶与阴坡茶树叶要分开
五是上午采的叶与下午采的叶要分开。因为不同的鲜叶,它们的芽叶大小、叶张厚薄、颜色深浅、茎梗粗细、水分含量都不一样。如老年茶树的鲜叶,梗子细、叶张薄,炒制时要求温度低一些,若将它与壮年茶树的叶张厚、芽头大、梗子粗的鲜叶混在一起炒制,结果会使前者由于温度太高而出现焦边,后者由于温度不够高而出现红梗红叶。又如阳坡茶树的鲜叶,色泽绿中显黄,阴坡茶树的鲜叶,色泽绿中带黑,若将它们混在一起炒制,结果会使制成的成茶色泽花杂。在五个分开原则的基础上,鲜叶还需按级归堆,分开摊放。摊放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茶叶品质。鲜叶采下后就炒制,制成的干茶有青臭气,而经过摊放的原料制成的干茶则无青臭气。露水叶和粗壮、含水量高的鲜叶,不经摊放制成的干茶,颜色发黑,团块(又称茶乌龟)很多,茶叶表面粗糙不光洁,尤以二茶更为严重。而鲜叶经过摊放后再炒制成的干茶,色泽翠绿、无团块、表面光洁,茶叶品质明显提高。二是为了提高工效和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如以手工炒制1级龙井茶的青锅为例,每锅投叶150g,在75-80℃下炒制,不经摊放的鲜叶需17min,而经过摊放失水在10%-15%的鲜叶只需15min。高档龙井茶鲜叶细嫩,必须摊放在软匾、勃篮或篾簟上,不宜摊放在水泥地上,否则,收集叶子时势必要用扫帚扫,容易弄破芽叶,导致红变,同时,水泥地灰尘多,也不符合产品卫生要求。摊放厚度,一般高档龙井茶鲜叶不能超过3.5cm,如果炒制原料供应不上,则可以摊薄一些;中档龙井茶鲜叶以7-10cm为宜;低档龙井茶鲜叶可 以达到24cm或更厚一些。遇到天气干燥,炒制采不及,摊放可以稍厚一些,但不能太厚,否则会使鲜叶发热变红。摊放程度必须达到失水率10%-15%的标准。摊放时间要视天气而定,一般为8-24h;阴雨天可以摊得薄一些,时间长~些;晴天、干操天可以摊得厚一些,时间短一些。若摊放时间过长;会造成茶叶汤色发黄,影响品质。鲜叶在摊放过程中要作适当的翻动,使鲜叶水分均匀地出发,一般4-6h就要轻轻翻叶1次,翻叶过重会损伤芽叶,产生红变,影响成茶品质。如果天气干燥,茶叶来不及炒制,可以不翻叶,而且要关闭门窗。但摊放若干小时以后,由于一部分鲜叶已经失水较多,开始干瘪,可以用手轻轻抓起,先行炒制。若是雨水叶,可以多翻动几次,并要开启门窗,使室内外空气流通,让鲜叶表面水分散发得快一些,以便能够及时炒制。
(二)分筛
龙井茶的采摘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但无论采得怎样精细,仍然难免会有部分芽叶被采碎,也难免混有少量不符合采摘标准的芽叶。为了便于炒制,提高品质,所以在沙制之前必须对原料进行分筛。鲜叶大小不同,炒制时需要的温度也不相同。如果不分筛,让大、中、小3种鲜叶混在一起,用大、中两种鲜叶需要的温度采炒制,势必使小的 鲜叶因祸温太高而炒焦;如果用中、小两种鲜叶所需的温度采炒制,则会使大的鲜叶因温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红使红叶。所以要进行分筛,这是鲜叶分筛的第1个目的。 为了使大、中、小3种鲜叶制成干茶外形大小均匀,进行分筛就可以做到分开炒制,大的鲜叶可做得紧一点、小一点,小的鲜叶可尽量做得宽扁一点、大 一点,这样炒制出采的干茶拼和后大小均匀,外形美观。这是鲜叶分筛的第2个目的。鲜叶原料不同,分筛方法也不一样。
1.高档龙并获的鲜叶分筛 先用1号方眼筛提出头子(筛面),筛底用3号筛分出中筛(筛面)和底子(筛底);底子再用4号筛分筛,此筛面为第3档,筛底用软口大畚箕簸出碎片后为茶芯。由于原料细嫩,所以要求随分(筛、簸)随制,否则很容易产生焦边、红叶。
2.中档龙井茶的鲜时分筛 先用1号方眼筛提出头子,再用2号筛提出中筛,最后用3号筛分出第3档(筛面)和筛底,筛底用软口大畚箕簸出碎片后为茶芯。中档茶后段鲜叶较大,筛子要更换。先用小核桃筛提出头子,再用1号方眼筛提出中筛,再用2号筛分出第3档和筛底,筛底用软口大畚箕簸出碎片后为底子。
3.低档龙井茶的鲜叶分筛 低档龙并茶鲜叶较大,先用大核桃筛提出头子,后用小核桃筛提出中筛,再用1号方眼筛分出第3档(筛面)和筛底,筛底用软口大畚箕簸出碎片后为底子。后期低档龙井茶鲜叶已粗大,可不必分筛。但是,当今龙井茶炒制一般不进行鲜叶分筛。 龙井是我国的名茶,不仅与龙井各产区的气候、土壤环境有关,与龙井的制作工艺也有关。龙井的制作方法主要是以下十种手工炒制方法。
1.抓: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掌心向下,稍呈弧形,抓住茶叶作上下抖,托,使茶叶沿锅壁前后往复运动,并使手里的茶叶里外交换。
2.抖: 五指分开,将手中茶叶轻轻均匀地抖散落入锅中。
3.搭:茶叶抖落入锅中后,即手掌向下,顺势朝锅底茶叶压去,使茶叶自然舒展成扁平状。
4.拓:手贴茶,茶贴锅,将茶叶从锅底沿锅壁带上,以便重复下一个抖的动作。
5.捺:用四指和掌心压茶叶,促使茶叶扁平成条.主要用在青锅后阶段。
6.推:把抓到靠身后锅壁上的茶叶,用手掌向锅底和前锅壁推去,使茶叶在推炒中变得扁平,光滑。
7.扣:手法与抓相似,但用力较大,用腕力将茶叶扣紧,使茶叶条索紧直。
8.甩:将拓起或抓起的茶叶利用变换手法瞬间,迅速在手中替换,起到理条和散发水分的作用.主要用于辉锅前期。
9.磨:在用抓,推动时用较快的速度往复运动,使手,茶, 锅壁间不断摩擦,以增加茶叶的光滑度,并磨去茸毛,主要用于辉锅后期。
10.压:并无专用手法,在抓,推,磨动作时,加大对茶叶的压力,促使茶叶更平整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