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居建材 » 远安家居
扩展阅读
迈诺诗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2021-03-16 21:54:39
家装强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远安家居

发布时间: 2021-02-14 02:54:08

Ⅰ 请问宜昌家具厂有哪些呢地址谢谢

有很多啊! 1.宜昌市伍家岗区三叶家私厂(共和村5-31号) 2.当阳市坝陵家具厂(坝陵车站路) 3.宜昌市葛洲坝钢木家俱厂(东湖一路12号) 4.宜昌市中昱商贸有限公司钢木家具分公司(夷陵路途339号) 5.宜昌市葛洲坝钢木家俱厂理想家私城(东湖一路12号) 6.枝江市飞虎钢木家俱厂(马家店镇沿江大道17号) 7.宜昌市德旺家私有限公司(昌瑞商贸公司四楼(解放路口)) 8.宜昌市西陵区福兴沙发家俱厂(西陵二路72号) 9.宜昌市陆丰家俱厂(宜昌开发区东山家私市场) 10.宜昌市琴声时新家具厂(钢琴厂内) 11.宜昌市伍家岗区会明家具厂(共和村五组) 12.宜昌新时代家具有限责任公司(小溪塔镇) 13.远安县双龙家俱有限责任公司(鸣凤镇西湖村七组) 14.宜昌市点军区银山家具厂(绵羊山葛洲坝党校) 15.宜昌市葛洲坝南洋家俱厂(葛洲坝二公司浇二) 16.宜昌市社会福利企业总公司家俱厂(得胜街55号) 17.宜昌市伍家岗区联丰家私厂(伍家乡联丰村五组) 18.宜昌市中山家私有限责任公司家具加工厂(东山村2号) 19.枝城市红花套镇适雅家具厂(红花套) 20.枝江市白洋鑫发家具厂(白洋镇) 21.宜昌市伍家岗区宏林家私厂(汉宜村园林场内) 22.宜昌县弘乐家具厂(乐天溪镇) 23.随州市双桥家俱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分公司(西陵一路延伸段) 24.宜昌龙祥家具有限公司(鸣凤镇双泉村五组) 25.宜昌市葛洲坝兄弟家具厂(英雄山小学) 26.宜昌市华耐家俱厂(宜昌开发区东山家私市场) 27.宜昌市西陵区新工艺家俱厂(四新路79号) 28.枝城市家具厂(陆城城乡路93#) 29.宜昌市奔腾家私有限公司(东山大道101号) 30.宜昌市南方时代家具有限公司(东山大道101号) 31.宜昌市伍家岗区桔东家俱厂(桔城路柠檬酸厂内) 32.宜昌市浙张家具厂(四0三厂基建科) 33.宜昌博大家私有限公司(长江市场) 34.宜昌市红蜻蜓家具有限公司(中南路30号) 35.宜昌市黄柏河包发红木工艺家私厂(黄柏河码头) 36.宜昌市 亭峡光豪门家俱厂(桐岭路) 37.兴山县雅佳家具厂(高阳镇向家河) 38.宜昌开发区明泰家具制造厂(宜昌开发区长江机床厂院内) 39.宜昌市赛克办公家私厂(东山开发区东苑管理区5组41号) 40.宜昌市伍家岗宏昌家俱厂(树脂厂内) 41.宜昌市伍家岗区兴达家私厂(杨岔路养鸡场内) 42.宜昌市伍家区珍珠兄弟家私厂(汉宜村养鸡场内) 43.宜昌市西陵区兴华家俱厂(营盘路2号) 44.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华昌家具厂(三斗坪镇园艺村六组) 45.宜昌县晓峰石材家俱厂(宜昌县晓峰乡张家口村) 46.葛洲坝中兴家俱厂(望洲岗加油站旁) 47.宜昌市富豪家私有限责任公司(东山村1号) 48.宜昌市文诚家俱厂(桔城路乐雅实业公司院内) 49.宜昌市鑫隆家私厂(宜昌开发区西陵一路104号)

Ⅱ 杜氏家簇的由来

起源: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祁姓,帝尧后代。据《通志·氏族略》载,杜氏亦曰唐杜氏,祁姓。远古时人们以封地之名称尧为陶唐氏,其后裔曾建国于刘。西周时建唐国,称唐杜氏。后周成王灭唐,封弟弟虞于唐,而把唐国国君迁到杜,称杜伯。周宣王时杜国又被灭,作为周大夫的杜伯也无罪被杀。杜伯的子孙大多投奔其他诸侯,而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为姓氏。②上古杜康之后。相传杜康是上古黄帝时期的人,善于造酒。如果杜康是杜姓始祖,那么这个姓至少也有四五千的历史了。③出自他族改姓。如后魏时北人独孤浑氏、金时女真人徒单氏、满族都善氏、图克坦氏、鄂伦春族杜宁肯氏、裕固族杜曼氏、达斡尔族德贡氏、达力德尔氏等均改姓杜,其它如满、蒙、土家、京、回、俄罗斯、壮、藏、朝鲜等族也都有杜姓。
始祖:杜伯。

迁徙:
杜姓以陕西西安为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杜姓已有徙居楚、鲁等国的,《新唐书》云:“在鲁有杜泄,避季平子之难,奔于楚,生大夫绰。绰生段,段生赫。”杜赫为秦将,食采于南阳衍邑,时人称为杜衍。赫少子杜秉,任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秉子杜札,任南阳太守;札子杜周,任御史大夫,于汉武帝时以豪门望族被朝廷强迫迁徙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后形成杜姓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望郡——京兆郡。京兆杜姓,出自汉建平侯杜延年之二十世孙杜文、杜瑶。其后的几百年间杜姓又形成许多分支地望:襄阳杜姓,出自当阳侯杜预少子、晋弘农太守杜尹;洹水(今河南安阳一带)杜姓,出自戴侯少子杜宽;濮阳杜姓,出自杜赫之子杜威,世居濮阳,裔孙杜谟,后魏时任濮阳太守,因家焉。总之,先秦至汉之际杜姓主要繁衍于今陕西,其播衍过程,从陕西至山东,再至河南,终又复归陕西。魏晋南北朝时,中原板荡,狼烟四起,杜姓为避战乱大举南迁,其先后于湖北之襄阳、襄樊,四川之绵竹、成都及浙江之钱塘,繁衍成为大族。唐末杜让能任山南节度使,遇战乱避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让能裔孙杜仁为避元乱又迁福建同安安仁里马銮乡,称为马銮杜姓始祖。明初杜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明清之际,杜姓已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远播海外,东南亚、欧美都有杜姓后裔的足迹。目前杜姓人口列全国第五十三位。

郡望: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设置,执掌相当于郡太守,是三辅之一。相当于今秦岭以北、西安以东、渭河以南的地方。三国魏时改称京兆郡。
襄阳郡分南郡、南阳两郡,相当于今湖北襄阳、南漳、宜城、远安、当阳等地。
濮阳郡相当于今河南渭县、濮阳、范县,山东郭城等地。西晋末年改为郡。
汉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汉阳。
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

堂号:
诗圣堂、少陵堂均来自唐代大诗人杜甫,自号“少陵野老”,而历史上称他为“诗中之圣”。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京兆、襄阳、濮阳、汉阳、南阳。②自立堂号:永言、振德等。

字辈:
某支杜氏字辈:□□远世如,正大光宗德,安全少祖仁。孝忠维保善,幸字作田耕。雾云天开启,兴传自逢遵。承家能有道,富贵此□长。
金县杜氏字辈:文成盛永秀,本龄正贤芳,诗书记世长。
广东连南杜氏字辈:茂斐元秀荣,开明招日月。
江苏邳州杜氏字辈:敬笑户吉祥,万年广传茂。
四川泸县杜氏字辈:道希桂绍,云从宗启。所天永登草,之文美元邦,玉明家必富,泽大世怀华,忠孝廉仁礼,诚信勤俭发,展智承先德,秉宗庆家华。
湖北孝感杜氏字辈:奉先宜全孝,立功在秉中。廉能今古重,节义本源同。
安徽合肥杜氏字辈:国正天心,仁爱绍先,忠正立业。

名人:
杜康,传说用高粱酿酒的发明者。《说文解字》称:“古者少康初作秫酒。少康,杜康也。”秫是黏高梁。可见自夏朝少康时起,即用高粱制酒。
杜子春(约前30-约后58),东汉经学家。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曾传《周礼》,以授郑众、贾逵。所注《周礼》,郑玄曾采用,今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礼杜氏注》二卷。
杜诗(?-38),东汉臣。字君公,河内汲(河南汲县)人。少有才能,仕郡功曹。建武元年(25),任侍御史,诛杀纵兵虐民的将军萧广。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曾造作水排,铸造农具。又征发民工广修陂池,开拓田地,使郡内富足。世人称颂“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后汉书》)。
杜林(?-47),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扶风茂林(今陕西兴平东北,位咸阳西)人。字伯山。曾任侍御史、大司空。治《古文尚书》,曾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引起学术界争论。他还长于文字之学,曾撰《苍颉训纂》、《苍颉故》各一篇。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苍颉训诂》一卷。
杜操,东汉书法家。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伯度(避曹操讳,魏晋人改称为杜度)。汉章帝时曾为齐相。以善章草知名。三国魏韦诞云:“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划)微瘦,……张芝喜而学焉。”与崔瑗并称崔杜。
杜密(?-169),东汉臣。字周甫,颍川阳城(河南登封)人。“为人沈质,少有厉俗志”(《后汉书》)。初为司徒胡广所辟,迁太山太守、北海相。其地宦官子弟有奸恶者,辄捕杀之。后去官还家。桓帝时征拜尚书令,转太仆。党锢祸起,自杀。与李膺齐名,世称“李杜”。
杜预(228-284),西晋将领、学者。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曾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因灭吴有大功,封当阳县侯。多谋略,善处事,时人谓之“杜武库”。博通经史,著有《春秋释例》、《春秋长历》、《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等。其中《集解》流传至今,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中。还发明了连机水碓。
杜弢(?-315),西晋流民起义领袖。字景文,蜀郡成都(属四川)人。“初以才学著称,州举秀才”(《晋书》),为醴陵令。永嘉五年(311)寄居荆湘之巴蜀流民数万家起兵反晋,推他为首领。乃自称梁、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率部攻陷长沙,占据湘州大部。后在陶侃镇压下,兵败,死于逃亡途中。
杜伏威(?-624),隋末江淮地区农民起义领袖。齐郡章丘(山东章丘)人。家贫。与辅公祏起义反隋,自称将军。转战于江淮,驻历阳,自称总管。618年,受隋越王杨侗封爵,为楚王。619年,降唐,拜太子太保。辅公祏叛唐时,遭毒杀。
杜如晦(585-630),唐初将领、政治家。字克明。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东南)人。隋末曾任滏阳尉。唐兵入关中,助李世民筹谋,官至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太宗即位后,累功至尚书右仆射,封荣国公,与政治家房玄龄共掌朝政,订定各种典章制度。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二人相契,时人合称”房杜”。
杜审言(约646-708),唐文学家。襄阳(今属湖北)人,迁居河南巩县。字必简。杜甫祖父。咸亨进士。初任隰城尉,一度任职江南,旋为洛阳丞。圣历元年(698)贬吉州司户参军。不久北返,被武则天任为膳部员外郎,遂与张易之兄弟交往。中宗时,缘此被流放峰州。后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杜审言集》。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一生著作颇丰,晚年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居无常所,欲北返而不得。唐代宗大历五年(770)病死湘江之上。杜诗一向以反映现实和忧国忧民备受推崇,有诗史之誉。代表作有《望岳》、《兵车行》、《三吏》、《三别》等。
杜佑(735-812),唐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门荫入仕,补济南郡参军。历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等职。贞元十九年入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元和七年辞相。精于吏事,洁身守道。勤于学问,曾扩充刘秩《政典》,撰成《通典》二百卷。
杜黄裳(738-808),唐节度使。字遵素。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一说京兆杜陵人。宝应进士。贞元末为太常卿,后迁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公元806年,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割据蜀地,他坚请讨伐,被宪宗采纳,后又力主削弱藩镇势力。807年出任河中、晋、绛等州节度使。封邠国公。
杜环,唐地理学家。京兆万年(陕西长安)人。杜佑族子。公元751年,随高仙芝西征,为大食所败被俘。至762年附商船还国。撰《经行记》。原书已佚。惟《通典》曾选载数则,所记当时中亚、西亚情况,为研究亚洲史地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杜牧(803-852),唐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之孙。字牧之,号樊川。文宗(李昂)太和间进士,武宗(李炎)会昌中累官中书舍人。俊迈不羁,刚直有奇节,有所论列,俱关大计。其文奥衍,诗尤豪迈,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李杜”;又别于杜甫,称为“小杜”。著有《樊川集》。
杜荀鹤(846-907),唐末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九华山东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传为杜牧出妾之子。早有才名,而至四十六岁才登进士第。为宣州节度使田頵幕僚,奉使至汴。后梁建国,任为翰林学士,五日而卒。诗工七律,语言通俗。有《唐风集》。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属陕西)人字圣宾(一作宾圣)。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入天台山为道士,仕唐为内供奉。避乱入蜀,事王建父子,官谏议大夫,赐号广成先生、传真天师。晚年隐居青城山,号东瀛子。能诗文。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传为他所作。又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等。
杜威(?-948),后晋将。本名重威,避出帝讳改单名。朔州(山西朔县)人。高祖妹婿。“出于武卒,无行而不知将略”(《新五代史》)。初典禁兵,以功累迁成德军节度使。在镇重敛,税外加赋。契丹连年入侵,闭城自守,不救属州。后晋末为北面行营招讨使,欲为儿皇帝,举军降契丹。后汉初据邺都抗命,食尽而降。后被杀。
杜充(?-1141),南宋臣。字公美,相州(河南安阳)人。绍圣进士。靖康初知沧州,尽杀郡寓燕人。建炎中代宗泽留守东京,“短于抚御,人心疑阻,两河忠义之士往往皆引去”(《宋史》)。拜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以江淮宣抚使守建康,失城退真州。降金,仕至燕京行台右丞相。充“性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
杜可用(?-1280),元初农民起义首领。又名杜万一,都昌(江西都昌)人。靠白莲教起家。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四月,举义旗反元,义军达万余。自封号为杜圣人,称天王,年号万乘。以谭麟为副天王,都昌西山寺僧为国师。后被元江淮行省参知政事史弼镇压被俘杀。
杜琼(1396-1474),明画家。字用嘉,号鹿冠道人。江苏吴县人。明经博学,翰墨书画亦皆精。终生不仕。晚年家居东原,自号东原耕者,人称东原先生。以卖画为生。卒后门人私谥渊孝。擅画山水,多用干笔皴擦,风格苍秀,开吴门派先河。诗文沉着古雅。有《耕余杂录》、《东原斋集》等。
杜堇,明画家。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居北京。初姓陆,字惧南,号柽居、古狂、青霞亭长。善诗文。宪宗朱见深(1465-1487)成化中试进士不第。其作画取法于南宋院本,擅画人物,其笔法细劲畅利,被当时推为白描高手。亦善画山水、花卉、鸟兽;界画楼台,格局严谨,为当世论者所推重。
杜濬(1611-1687),清诗人。湖北黄冈人,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明副贡生。明亡后,寓居江宁(今江苏南京)鸡鸣山。曾致书友人勿出仕清廷作“两截人”。晚年穷困而卒。工诗,诗文豪健。著有《变雅堂集》。杜大珪南宋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第进士。曾收集北宋建隆至南宋绍兴间碑铭、行状、传记,编为《名臣碑传琬琰集》。
杜文秀(1828-1872),清云南回民起义军首领。字云焕,号百香,云南永昌(云南保山)人。回族。廪生出身。咸丰六年(1856)率众起义,克大理,建“平南国”政权,称总统兵马大元帅。实行联合汉族等各民族政策,采取轻赋税、重生产措施,获得各族拥护。同治十一年(1872)清军围攻大理,城陷,服毒自杀。
其他杜姓名人有西汉大臣杜业;三国魏臣杜畿;北周将领杜杲;隋大臣杜整;唐大臣杜顗,歌妓杜韦娘,文学故事人物杜秋娘;五代后梁大臣杜晓;南宋抗元将领杜杲等。近当代杜姓名人有东北抗日救亡总会发起人之一杜重远,军事家杜平、杜义德,战斗英雄杜凤瑞,爱国民主人士杜斌丞,国民党将领杜聿明,上海青帮头目杜月笙,哲学家杜国庠,图书馆学家杜定友,作曲家杜鸣心等。

民歌慈母;
世号诗王。

上联:东汉杜诗,河内汲县(今属河南)人。字公君,光武帝时为侍御史。建武七年(31)任南阳太守,曾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大,较欧洲早一千一百年。他又征发民工修治陂池,广开田地,发展农业生产。时称“前有召父(召信臣),后有杜母”。下联:唐代大诗人杜甫,巩县人,字子美。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又有政治抱负。靠献赋得官,历任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诗作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显示出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
书成通典;
名列瀛洲。

上联:唐代史学家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人,出生于世代显贵之家。历官岭南、淮南等节度使,贞元末年,升任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宰相),王叔文改革时,充度支、盐铁等使,主持财政,封岐国公。官位虽高,仍勤奋不倦,白天处理政务,夜晚灯下苦读,博览典籍,精通古今,用三十年左右时间,著《通典》二百卷,内容翔实,源流分明,详而不繁,简而有要,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下联:唐初大臣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唐王兵入关,他助李世民筹谋,临机善断,参预玄武门之变,协助李世民夺得政权。历官天策府从事中郎兼文学馆学士,太宗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宰相),与房玄龄共掌朝政,主持制定中央组织机构设置、规模及典章制度。贞观年间,太宗选出十八位功臣画像于凌烟阁,杜如晦居首位。后因病辞职,太宗常派人探望,病死后,太宗甚至废朝三天,以示哀悼
耽思经籍;
图像凌烟。

上联:晋杜预,历官河南尹、镇南大将军,封当阳县侯,有惠政,号曰“杜父”。博学多通,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成一家之言。下联:杜如晦图像于凌烟阁
金陵度曲;
玉简遗珍。

上联:唐杜秋娘,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好工诗词,初为镇海(今浙江镇海,位宁波东北)节度使李锜妾。尝歌《金缕衣》,其诗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以劝锜酒,传称于时。锜谋叛伏诛,秋娘籍入宫,穆宗时命为皇子傅姆,后赐归。杜牧有《杜秋娘诗》。下联:东汉杜兰香,传说中的仙女,降于洞庭包山张硕家,留玉简唾盂等具,授硕以道,硕成仙而去
南阳世泽;
莱国家声。

上联:杜诗。下联:杜如晦
耽思乎经籍;
图像于凌烟。

上联:杜预。下联:杜如晦
学业醇儒富;
星斗焕文章。

集杜甫诗联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朱德题杜甫草堂
守道还如周柱史;
著书曾学郑司农。

唐代诗人杜牧诗联。杜牧,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太和进士。历任弘文馆校书郎、监察御史、左补阙、史馆修撰、黄州等州刺史、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释曹操所定之《孙子兵法》十三篇,并注有《罪言》、《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原十六卫》、《战论》、《守论》,讨论藩镇问题及用兵方略。主张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彩章句为之兵卫,故其诗多伤世感时、指陈时政,如《郡斋独酌》、《感怀诗》、《早雁》、《河湟》等,其咏史诗赋多借古讽今,寓意深远,融入较多的史论成分,如《阿房宫赋》、《赤壁》、《泊秦淮》等。其抒情写景之七言绝句,清丽俊爽,自成一家,向与李商隐齐名,有“李杜”之称。又以杜甫相别,世称“小杜”。著作有《樊川文集》二十卷
云霞晴光转物候;
春夜喜雨知时节。

集杜甫诗联
梦醒扬州甘薄幸;
心忧社稷老风尘。

唐代诗人杜审言诗联。杜审言,字必简,行五。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祖父。咸亨元年登进士第,授隰城尉。累转洛阳丞。圣历元年,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因与州僚不和,被诬构下狱,其子杜并刺杀仇家,冤获雪,免官还洛阳。武后召见,甚加叹异,授著作佐郎,俄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元年,因附阿张易之,流峰州。二年召还,授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景龙二年卒,年六十余。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审言善五言诗,工书翰。尝谓人曰:“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恃才傲物,颇为时辈所嫉。其诗属对谨严,于五律格式之成熟有所贡献。原有文集一○卷,早佚。《全唐诗》卷六二存录其诗四三首。今人徐定祥有《杜审言诗注》
锦水春风公占却;
草堂人日我归来。

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撰工部祠联
枫林绿树丹青合;
玉杯锦席风云流。

杜甫诗联
花折应时,金陵度曲;
兰谪降丽,玉简留珍。

上联:杜秋娘。下联:杜兰香
卜筑草堂,误传严武宅;
驰名武库,癖好左氏书。

上联:杜甫。下联:杜预

Ⅲ 如何正确选择广告媒体

在你决定的确需要投放广告后。在行动之前,重要的工作是找到合适的广告媒体,选择合适的媒体是避免你好不容易决定花出去的广告费用不打水漂的重要基础。
上海献峰网络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的广告媒体
直邮广告:直邮广告是众多小企业乐于采用的广告形式,优势是直达目标客户,但用直邮广告某种程度是促成购买的广告形式,而不是广告前期“认知、兴趣和建立信任”这些环节该做的事情。事实可以证明,无论你的设计多么精美,广告看起来多么有“收藏价值”。如果没有前期面访或者沟通作辅垫,陌生的DM广告效果往往微乎其微。当把大量直邮广告单页或者小册子邮寄给那些从未打过交道的潜在客户后,总是石沉大海,回应比例往往很低,问题在哪?因为:直邮广告要么令潜在客户马上采取购买行动,要么失去作用。虽然很多人以为那些潜在客户会因为设计精美等等原因保留到有购买需求的时候,但实际上这很难。所以,尽量在已经通过其他方式告知用户后,再用直邮广告会比较好。比如你的销售员已经电话或邮件往来联系,或者上门拜访并有机会面对面沟通,或者你已经有了前期广告宣传的辅垫等等,总之在已经通过某种其他方式和客户从心智上建立了联系,可以考虑直邮广告。如果觉得对方是潜在客户,甚至是确定对方有购买意向时,OK,马上寄出你的直邮广告。这样的操作顺序会提高你直邮广告的效率,同时节省你的费用,免除花了一大笔钱和大量精力辛苦制作的宣传品被对方扔进垃圾桶的可能性。
杂志广告:总的来说,我对行业杂志作为广告投放媒体有偏好。在传统媒体中,杂志具有印刷精美、传播信息量大、目标用户集中、保存价值高等特点,显得比较“物美价廉”。石安一直觉得行业杂志营销精准,有较大的广告到达率。所以,省钱又出效果的方法之一是找出适合你投放广告的行业出版物,不要到处投放,找一两本权威杂志投放就可以了。先向对方要求邮寄最近几期刊物过来,分析杂志的办刊风格、广告客户类型、读者群组成等等。甚至分析杂志发行到哪些区域?杂志广告客户都是谁?这些客户面对的读者群是谁?多读几期,比如连续3期以上,看看那些对你有参考价值的客户是偶尔登了一期还是有规律地刊登,然后判断在上面登广告对你而言是否有物有所值。卡斯卡特时期,我们选择了《中国包装工业》、《起重运输机械》这样的行业权威杂志投放,在西蒙电气,我们选择《世界家苑》、《时尚家居》这样的排名靠前的杂志投放。在合适的杂志上做广告总的来说是经济实惠的。
远安墙体广告顺便提一下,做目标媒体的广告预期分析时,应该以千人成本为评估尺子。很多人在做报纸或杂志的投放计划,往往只关注费用与媒体受众数量(如发行量)的比例关系,真正精打细算的公司或者广告人员会更认真找出有效受众(如考虑、阅读人群组成比例、阅读率等等),用费用除以有效受众来计算真正有效的千人成本。
报纸广告:除非你财大气粗,否则在报纸上投放广告要慎重小心!报纸发行量大,但保存周期短需要连续投放,所以费用较高。如果你的广告预算有限,那么少用报纸广告,只在结合做些重大市场活动时进行适当投放,侧重于达到促销的效果。但要说明的是,报纸发行量大,读者面广,用户获得渠道简便,却是宣传品牌的很不错的平台。最经济实惠的方法是通过软文或者“制造新闻”来达成,尤其是在主流媒体上刊载这类文章,可以起到很不错的效果。另外,主流报纸刊发的文章很容易得到网络媒体的转载,通过报纸实现这种“广告”形式值得重视。公关人员在这方面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电视广告:电视广告是花钱的主,但因为电视的普及,而且声色俱佳,所以电视是传播面最广、速度最快的广告媒体。无论如何,想在电视上投广告你得准备一大笔钱,从前期制作到后期投放都费用不菲。所以,对很多小企业来说,更多从公关方面去想办法,比如让老板上相关栏目做嘉宾,在镜头前谈话是个不错的主意,比如石安在西蒙电气时争取老总参加《东方家园》做嘉宾,与导演谈在播放屏幕上出现公司LOGO等等,这两年跟象第一财经这类电视台联系比较多,争取安排老总上节目做嘉宾。很多电视节目为了保持节目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收费(当然如果你可以跟电视台作资源互换,会得到更多成功的机会),这种不必花费上电视的方式是不错的,前提是:公司或者嘉宾候选人具有对业界或者观众有突出价值,这需要公司相关人员深入挖掘。
广播广告:在石安的职业生涯中,没有跟广播媒体打过交道,在广告投放上没有切身体验。作为听众谈谈感受,经常会在自己的MP4里收听英语广播、新闻或者在坐出租车的路上收听交通台的节目。整个感觉广播听众也变得越来越细分,特定的人群收听特定的广播节目。广播通过声音传播,具有信息传播快,携带方便的特点。总的来说,相对电视而言,广播媒体的费用应该还是比较低的,随着手机、汽车音响、MP3、MP4(比如iPod)的流行,广播的媒体地位正在复兴,所以针对特定听众群体的广播广告投放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比如针对大量年轻人使用MP3、MP4或者音乐手机,有车一族往往会边开车边听广播(也许是音乐),而白领一族经常会打车顺便跟着听交通台等等。看似窄众的广播其实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可以从听众喜好角度去考虑广播投放,但我谈不上什么实际操作经验。
网络广告:网络广告近几年风风火火,风头正盛。网络广告由于平台的特点,广告效果无论画面、动作或者内容都可以做得很生动,但技术先进性是把双刃剑,广告多了,花花绿绿地,都在闪,干扰度也很高,比如新浪,你通常看到的首页广告往往什么行业的客户有,有效受众的比例很低。另外,现在的网络广告费用也不低,尤其是门户网站的广告投放。所以在综合门户投广告时可以考虑相应的频道上投更划算。另外,要把文字内容如文章和画面广告放在一起考虑和投放,通常网络放文章的门槛较低(效果好坏跟你文章质量有关),一般网站会满足你的要求。或者更省钱的办法是内容合作,即支持网站编辑的工作,持之以恒地提供对双方都有价值的内容给网站(又是公关,呵呵)。另一种节省费用的办法是资源互换,但这种合作的基础是在各自行业领域的地位对等或者相近。比如你跟新浪或者搜狐合作,如果你是行业领先者而且合作的内容能给双方带来收益,那也许你可以不花预付费的钱先上广告,如果你是跟网络合作也类似,行业领先者的合作的可能性比较大,能提供共同收益的内容,那么不花钱也可以被重点推荐,这点对基于互联网或者无线应用的产品如音乐下载之类的宣传推广和促销是比较有效的。
竞价排名对中小企业本来是不错的一种广告投放方式,前两年很多中小企业把他作为提升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但因为恶意点击,而且竞争对手通过支付更高的点击价格可以很快超越,使得对提升知名度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这种表面文章式的竞价排名对厂商做品牌宣传的吸引力已经下降。但我以为对特定一段时间的广告促销还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选择,当然在防止恶意点击方面需要跟搜索引擎提供商定好。
另外,选择在垂直门户网站做广告投放也是值得考虑的途径。随着垂直门户网站的兴起,选择那些在排名前两位的行业门户上投放广告性价比较高。
手机广告:手机广告是个新媒体市场,市场在起动之初,投入成本可以相对低一些,可以尝试。手机广告方式有多种。比如彩信广告、手机视频广告、手机游戏广告等等,可以把广告图片做成待机屏保、桌面背景、手机开关机、来电画面等,或者把动画视频广告或者广告内容放入到相关社区和手机上网的网页里,或者在手机游戏中植入厂商广告等等。在市场起动之初先尝试,费用较低,效果也会比较明显。
不过做手机尤其是与增值业务有关的广告投放需要注意:至少现阶段得避开强势垄断的移动运营商通过制定各种严厉政策设置的众多雷区。
区别对待广告投放媒体:
即使同一类媒体,有时也需要区别对待以求达到效益最大化。监利墙体广告举例:石安在卡斯卡特负责广告时,即使对同一大类不同小类的媒体也会采取了不一样的广告投放方式。比如杂志,卡斯卡特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之初主攻包装行业。我们选择了行业权威杂志《中国包装工业》投放广告,定期间隔性(因为直接用户是叉车厂商,所以视他们购买周期来投放。比如上半年的春节后连续2-3个月,下半年客户半年预算调整时的6、7月份,年底前10、11月份客户年度预算支出调整期的提醒广告)在杂志封面、封二或者封底,中间穿插在内页刊登整页彩色广告,以更加直接、形象和高调地向潜在客户推荐产品,同时也适当为杂志撰写产品科普型文章以加强和增进读者对这类产品的了解;而在更加专业却新兴的行业――物流行业的杂志如《物流技术》上则发表了较多的普及性文章,只刊登了极少量的广告。两者思路略有不同,针对潜在客户市场采用的是先告知后引导其深入了解,达到“先植入卡斯卡特是做叉车属具的,然后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叉车属具”的引导效果;而针对业内人士则是先使其了解全面再以广告提醒,以达成“先了解什么是叉车属具,然后清楚卡斯卡特是叉车属具方面的权威”的印象。 希 望 采 纳 不 足 可 追 问

Ⅳ 茶道 与茶知识

茶道与茶知识许多部分是相同的,都必须是以“茶”为主体,学好了茶,才有可能成就专茶道。

茶道中的“属 道”并非许多专家和教授说的那么复杂,道就是自然界规律,你遵循了自然界的规律,自然就水到渠成的事。

茶知识是茶道的基础,失去了茶知识,或不了解茶、不喜欢茶、不珍惜茶,平时泡出泡好每壶茶,那是不可能谈得上茶道的,是肤浅的。

Ⅳ 湖北周边的省市请问哪里有做家具用的中纤密度板厂, 还有杉木拼板厂,我要厂家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江西萍乡,18276394846。拼板厂

Ⅵ 移民搬家美国洛杉矶,家具该怎么办

除了红木家具,剩下的到了洛杉矶再买吧
万数里地,等你折腾到美国,比在美国买还贵了N倍
不值得
美国什么样的家具没有哇!

Ⅶ 阜新市市北安居在什么位置

1泰兴路复长途汽车客运站方向将制是良好的人居中心现场不远处的客运东站。

1路:佳洁士房屋苑 - 技工学校 - 工人的供给学校 - 金马商贸城 - 福兴嘉园(瑞丰家园) - PICC - 人民医院 - 青云泰兴生活 - 医院 - 大酒店(局) - 泰国小学(艺林书店) - 国庆新村(北门) - 公安局 - 新华书店(计划生育指导中心) - 隆泰药房 - 电视 - 佳宝区(劳东站) - 泰兴公园 - 镇政府 - 公安检查站(海泰) - 闻戴 - 好家(五金城) - 新客运南站

Ⅷ 杜姓的辈份排序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祁姓,帝尧后代。据《通志·氏族略》载,杜氏亦曰唐杜氏,祁姓。远古时人们以封地之名称尧为陶唐氏,其后裔曾建国于刘。西周时建唐国,称唐杜氏。后周成王灭唐,封弟弟虞于唐,而把唐国国君迁到杜,称杜伯。周宣王时杜国又被灭,作为周大夫的杜伯也无罪被杀。杜伯的子孙大多投奔其他诸侯,而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为姓氏。②上古杜康之后。相传杜康是上古黄帝时期的人,善于造酒。如果杜康是杜姓始祖,那么这个姓至少也有四五千的历史了。③出自他族改姓。如后魏时北人独孤浑氏、金时女真人徒单氏、满族都善氏、图克坦氏、鄂伦春族杜宁肯氏、裕固族杜曼氏、达斡尔族德贡氏、达力德尔氏等均改姓杜,其它如满、蒙、土家、京、回、俄罗斯、壮、藏、朝鲜等族也都有杜姓。 始祖:杜伯。目前杜姓人口列全国第五十三位。郡望: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设置,执掌相当于郡太守,是三辅之一。相当于今秦岭以北、西安以东、渭河以南的地方。三国魏时改称京兆郡。襄阳郡分南郡、南阳两郡,相当于今湖北襄阳、南漳、宜城、远安、当阳等地。濮阳郡相当于今河南渭县、濮阳、范县,山东郭城等地。西晋末年改为郡。汉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汉阳。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堂号:诗圣堂、少陵堂均来自唐代大诗人杜甫,自号“少陵野老”,而历史上称他为“诗中之圣”。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京兆、襄阳、濮阳、汉阳、南阳。②自立堂号:永言、振德等。字辈:某支杜氏字辈:□□远世如,正大光宗德,安全少祖仁。孝忠维保善,幸字作田耕。雾云天开启,兴传自逢遵。承家能有道,富贵此□长。金县杜氏字辈:文成盛永秀,本龄正贤芳,诗书记世长。广东连南杜氏字辈:茂斐元秀荣,开明招日月。江苏邳州杜氏字辈:敬笑户吉祥,万年广传茂。四川泸县杜氏字辈:道希桂绍,云从宗启。所天永登草,之文美元邦,玉明家必富,泽大世怀华,忠孝廉仁礼,诚信勤俭发,展智承先德,秉宗庆家华。湖北孝感杜氏字辈:奉先宜全孝,立功在秉中。廉能今古重,节义本源同。安徽合肥杜氏字辈:国正天心,仁爱绍先,忠正立业。名人:杜康,传说用高粱酿酒的发明者。《说文解字》称:“古者少康初作秫酒。少康,杜康也。”秫是黏高梁。可见自夏朝少康时起,即用高粱制酒。杜子春(约前30-约后58),东汉经学家。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曾传《周礼》,以授郑众、贾逵。所注《周礼》,郑玄曾采用,今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礼杜氏注》二卷。杜诗(?-38),东汉臣。字君公,河内汲(河南汲县)人。少有才能,仕郡功曹。建武元年(25),任侍御史,诛杀纵兵虐民的将军萧广。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曾造作水排,铸造农具。又征发民工广修陂池,开拓田地,使郡内富足。世人称颂“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后汉书》)。杜林(?-47),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扶风茂林(今陕西兴平东北,位咸阳西)人。字伯山。曾任侍御史、大司空。治《古文尚书》,曾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引起学术界争论。他还长于文字之学,曾撰《苍颉训纂》、《苍颉故》各一篇。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苍颉训诂》一卷。杜操,东汉书法家。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伯度(避曹操讳,魏晋人改称为杜度)。汉章帝时曾为齐相。以善章草知名。三国魏韦诞云:“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划)微瘦,……张芝喜而学焉。”与崔瑗并称崔杜。杜密(?-169),东汉臣。字周甫,颍川阳城(河南登封)人。“为人沈质,少有厉俗志”(《后汉书》)。初为司徒胡广所辟,迁太山太守、北海相。其地宦官子弟有奸恶者,辄捕杀之。后去官还家。桓帝时征拜尚书令,转太仆。党锢祸起,自杀。与李膺齐名,世称“李杜”。杜预(228-284),西晋将领、学者。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曾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因灭吴有大功,封当阳县侯。多谋略,善处事,时人谓之“杜武库”。博通经史,著有《春秋释例》、《春秋长历》、《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等。其中《集解》流传至今,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中。还发明了连机水碓。杜弢(?-315),西晋流民起义领袖。字景文,蜀郡成都(属四川)人。“初以才学著称,州举秀才”(《晋书》),为醴陵令。永嘉五年(311)寄居荆湘之巴蜀流民数万家起兵反晋,推他为首领。乃自称梁、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率部攻陷长沙,占据湘州大部。后在陶侃镇下,兵败,死于逃亡途中。杜伏威(?-624),隋末江淮地区农民起义领袖。齐郡章丘(山东章丘)人。家贫。与辅公祏起义反隋,自称将军。转战于江淮,驻历阳,自称总管。618年,受隋越王杨侗封爵,为楚王。619年,降唐,拜太子太保。辅公祏叛唐时,遭毒杀。杜如晦(585-630),唐初将领、政治家。字克明。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东南)人。隋末曾任滏阳尉。唐兵入关中,助李世民筹谋,官至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太宗即位后,累功至尚书右仆射,封荣国公,与政治家房玄龄共掌朝政,订定各种典章制度。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二人相契,时人合称”房杜”。杜审言(约646-708),唐文学家。襄阳(今属湖北)人,迁居河南巩县。字必简。杜甫祖父。咸亨进士。初任隰城尉,一度任职江南,旋为洛阳丞。圣历元年(698)贬吉州司户参军。不久北返,被武则天任为膳部员外郎,遂与张易之兄弟交往。中宗时,缘此被流放峰州。后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杜审言集》。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一生著作颇丰,晚年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居无常所,欲北返而不得。唐代宗大历五年(770)病死湘江之上。杜诗一向以反映现实和忧国忧民备受推崇,有诗史之誉。代表作有《望岳》、《兵车行》、《三吏》、《三别》等。杜佑(735-812),唐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门荫入仕,补济南郡参军。历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等职。贞元十九年入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元和七年辞相。精于吏事,洁身守道。勤于学问,曾扩充刘秩《政典》,撰成《通典》二百卷。杜黄裳(738-808),唐节度使。字遵素。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一说京兆杜陵人。宝应进士。贞元末为太常卿,后迁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公元806年,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割据蜀地,他坚请讨伐,被宪宗采纳,后又力主削弱藩镇势力。807年出任河中、晋、绛等州节度使。封邠国公。杜环,唐地理学家。京兆万年(陕西长安)人。杜佑族子。公元751年,随高仙芝西征,为大食所败被俘。至762年附商船还国。撰《经行记》。原书已佚。惟《通典》曾选载数则,所记当时中亚、西亚情况,为研究亚洲史地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杜牧(803-852),唐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之孙。字牧之,号樊川。文宗(李昂)太和间进士,武宗(李炎)会昌中累官中书舍人。俊迈不羁,刚直有奇节,有所论列,俱关大计。其文奥衍,诗尤豪迈,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李杜”;又别于杜甫,称为“小杜”。著有《樊川集》。杜荀鹤(846-907),唐末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九华山东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传为杜牧出妾之子。早有才名,而至四十六岁才登进士第。为宣州节度使田頵幕僚,奉使至汴。后梁建国,任为翰林学士,五日而卒。诗工七律,语言通俗。有《唐风集》。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属陕西)人字圣宾(一作宾圣)。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入天台山为道士,仕唐为内供奉。避乱入蜀,事王建父子,官谏议大夫,赐号广成先生、传真天师。晚年隐居青城山,号东瀛子。能诗文。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传为他所作。又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等。杜威(?-948),后晋将。本名重威,避出帝讳改单名。朔州(山西朔县)人。高祖妹婿。“出于武卒,无行而不知将略”(《新五代史》)。初典禁兵,以功累迁成德军节度使。在镇重敛,税外加赋。契丹连年入侵,闭城自守,不救属州。后晋末为北面行营招讨使,欲为儿皇帝,举军降契丹。后汉初据邺都抗命,食尽而降。后被杀。杜充(?-1141),南宋臣。字公美,相州(河南安阳)人。绍圣进士。靖康初知沧州,尽杀郡寓燕人。建炎中代宗泽留守东京,“短于抚御,人心疑阻,两河忠义之士往往皆引去”(《宋史》)。拜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以江淮宣抚使守建康,失城退真州。降金,仕至燕京行台右丞相。充“性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杜可用(?-1280),元初农民起义首领。又名杜万一,都昌(江西都昌)人。靠白莲教起家。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四月,举义旗反元,义军达万余。自封号为杜圣人,称天王,年号万乘。以谭麟为副天王,都昌西山寺僧为国师。后被元江淮行省参知政事史弼镇被俘杀。杜琼(1396-1474),明画家。字用嘉,号鹿冠道人。江苏吴县人。明经博学,翰墨书画亦皆精。终生不仕。晚年家居东原,自号东原耕者,人称东原先生。以卖画为生。卒后门人私谥渊孝。擅画山水,多用干笔皴擦,风格苍秀,开吴门派先河。诗文沉着古雅。有《耕余杂录》、《东原斋集》等。杜堇,明画家。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居北京。初姓陆,字惧南,号柽居、古狂、青霞亭长。善诗文。宪宗朱见深(1465-1487)成化中试进士不第。其作画取法于南宋院本,擅画人物,其笔法细劲畅利,被当时推为白描高手。亦善画山水、花卉、鸟兽;界画楼台,格局严谨,为当世论者所推重。杜濬(1611-1687),清诗人。湖北黄冈人,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明副贡生。明亡后,寓居江宁(今江苏南京)鸡鸣山。曾致书友人勿出仕清廷作“两截人”。晚年穷困而卒。工诗,诗文豪健。著有《变雅堂集》。杜大珪南宋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第进士。曾收集北宋建隆至南宋绍兴间碑铭、行状、传记,编为《名臣碑传琬琰集》。杜文秀(1828-1872),清云南回民起义军首领。字云焕,号百香,云南永昌(云南保山)人。回族。廪生出身。咸丰六年(1856)率众起义,克大理,建“平南国”政权,称总统兵马大元帅。实行联合汉族等各民族政策,采取轻赋税、重生产措施,获得各族拥护。同治十一年(1872)清军围攻大理,城陷,服毒自杀。其他杜姓名人有西汉大臣杜业;三国魏臣杜畿;北周将领杜杲;隋大臣杜整;唐大臣杜顗,歌妓杜韦娘,文学故事人物杜秋娘;五代后梁大臣杜晓;南宋抗元将领杜杲等。近当代杜姓名人有东北抗日救亡总会发起人之一杜重远,军事家杜平、杜义德,战斗英雄杜凤瑞,爱国民主人士杜斌丞,国民党将领杜聿明,上海青帮头目杜月笙,哲学家杜国庠,图书馆学家杜定友,作曲家杜鸣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