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筑抗震在材料选用及施工上有何要求
单从抗震角度考虑,作为一种结构材料应轻质、高强、材质均匀;构件间的连接应有良好的整体性、连续性及延性,且能发挥材料的全强度。按照这一原则,不同材料结构的抗震性能优劣排序是:钢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钢混合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砌体结构。工程中常用结构抗震表现分述如下:
(1)钢结构钢结构最符合抗震材料的要求,从已有的地震震害实例来看,钢结构的表现均很好;但它当前的造价及维护费用较高。
(2)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该结构整体性好,造价低廉,有较大的抗侧移刚度,并且经良好的设计可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但该材料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弱点:当地震持时较长时,在周期性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构件刚度因裂缝的开展而递减,且塑性铰区会产生反向斜裂缝,将混凝土挤碎,产生永久性的“剪切滑移”。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非开裂状态下能承受较大的变形,因而在烈度不高时结构破坏较轻,相应地其所贮藏的弹性变形能要比钢筋混凝土高,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滞回曲线比钢筋混凝土狭窄,所能耗散的滞后能量要少一些,且由于预应力构件受压区配筋一般相对较少,一旦混凝土开始压碎,承载能力就会急剧下降,因此在高烈度地区,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延性,方能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实践证明,通过合理控制预应力筋的含量(Q≤0.5%)可以实现这个目的[8]。
(4)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此类结构致命的抗震弱点在于整个结构缺乏连续性和整体性;框架节点等预制构件的连接和接头强度及变形能力均低于构件本身而形成薄弱环节;同时预制构件装配时会产生次应力,故这类结构不宜在高烈度地区采用;但若采用整体装配式结构则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㈡ 什么建筑才能防止地震
浇筑建筑就抄是用混凝土浇筑袭成的,没有预置建筑这种说法只有预置构件,防震指数是先根据设计来做,做资料和质检站来检测看是否合格,能防几级地震是根据设计图纸设计的是几级就来做的,钢筋混凝土当然能抗震啦,能抗几级就是看设计多少级了,就座多少级,最先进的建筑抗五级吧,材料不太清楚,中国建筑跟外国都差不多,南方和北方更能抗震还是看你设计的抗震强度
㈢ 什么样的房子抗7级以上地震
2008年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0日早上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可以说地震的余波还没有过去,购房者禁不住要问:“如何才能挑选到抗击地震性能好的新房呢? ”
1、什么样的房子抗震性能好?剪力墙结构承重能力强
有关专家说,买房,如果是为了抗地震,一要看结构。住宅的结构类型主要是以其承重结构所用材料来划分的。目前常见的住宅结构有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和小部分钢筋混凝土构件,只适用于多层住宅,它的优点是造价低,保温、隔热性能好,便于施工。缺点是房屋开间、进深受限制,室内格局一般不能改变,墙体结构占据空间过多,整体性、耐久性较差。
筋混凝土结构适用于中高层住宅,其中高层住宅以全现浇剪力墙结构为佳,多层或小高层、高层住宅常用的有框架结构、大模结构、大板结构等。总体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防火性能、耐久性能好,室内面局较砖混结构灵活。但这种结构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结构造价也相对较高。
二是看抗震力。在国际上,地震震级采用里氏震级指标,分为1-8.9级,1-3级对建筑物无损坏,4级对建筑物有轻微破坏,5级以上就开始破坏建筑物。因此,5级以上的地震区在住宅设计时应考虑防震。
住宅抗震性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以及承重结构的连接形式、施工质量和地基的状态。购房者必须认真审阅商品住宅楼的《住宅质量保证书》、《质检合格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证件来考察住宅楼的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房子抗震性能好呢?一般来说,剪力墙结构更能承重能力更强,比一般结构更稳固安全。
地震专家特别指出,近年来,人们在对居室装修时喜欢随意拆墙等,这样会使整幢楼房防震性能减弱,缩短了房屋的使用寿命;使用超重的大理石地砖铺地面,增加了楼板的负荷,也降低了楼房抗震功能。因此,买房后,不能随便改变房子的结构,尤其是不能拆除承重墙,不说预防地震,就是平时,都会留有安全隐患。
2、碧翰烽:汶川地震后重建的房子为何抗不住雅安地震?
从事隔五年之后的雅安地震来看,仍然不能忘记曾经存在的问题,这不是在吹毛求疵,而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每一场灾难之后,不应该只是在那里深刻的反思、讨论……而应该更多的付诸行动,真正做到“实干兴邦”。
有几个问题值得一提:一是关于灾后重建房屋的问题。为什么汶川地震后重建的房子,仍然受损?难道其设计连抗个7级地震都不行吗?当年汶川发生的可是8级地震,当年应该是按照8级地震进行抗震设计的吧!这里面应该有两个问题:一方面是不是设计没有达到应有的抗震标准;另一方面就应该查查是不是存在豆腐渣工程的问题。
接着,引申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积极踊跃的捐款、救援当中,往往很少看到房地产开发商的身影?从目前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汽车业捐款是相当积极的,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团体。这里面同样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不是我们的房产商都相当低调,做了好事从来宣传和张扬;再一方面就是房产商根本就不在乎捐款,也可能就没有这方面的高调;另外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这些房产商们可能对救援不一定有大兴趣,却可能对“重建”充满浓厚兴趣,早就可能摩拳擦掌了。(来源:《国际在线》)
3、广州房子到底能抗几级地震
印象中,作为人口密集的特大型城市,广州一直是被列入防震抗震的重点地区,一般民用建筑,至少要抗7级地震的。笔者网络一番,就找到支持依据。2011年3月16日有则报道,标题为《广州民用建筑可抗7级地震,部分可达8级》。
笔者注意到,地震局人士在答记者问时,提出抗震设防烈度与地震震级是不同概念。他以广州为例,广州的抗震设防烈度是7度,也就是说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都要按抵御7度破坏力地震的标准建设,而这个破坏力相当于震级为5.5级左右的地震。按专家所说每降一个地震级别,能量差33倍计,广州一般民用建筑只能防相当于雅安地震1/50的地震。
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大陆部分平均每年发生二十次五级以上地震,仅在2008年,我国就发生了超过88起五级以上的地震。如此频密的地震灾害,我们生存其中的建筑却是如此低的抗震能力,这让人不由得脊背发凉。(来源:《信息时报》)
㈣ 什么样的建筑物能有效的抵抗地震大神们帮帮忙
钢结构抗震级别 特点:钢结构是以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重量轻,同时由于钢材料的匀质性和强韧性,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 应用:不过,由于钢结构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目前应用不是非常普遍。 一般的超高层建筑(100米以上)或者跨度较大的建筑通常应用钢结构 剪力墙结构抗震级别 特点:剪力墙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剪力墙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应用:剪力墙结构在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框架结构抗震级别 特点: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成的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所以可由各种轻质材料制成。 框架结构中,还有一种框剪结构,又名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力性能。这种结构的住房有很好的抗震性。 应用:框架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我们所见的大多数建筑都是框架结构 房屋抗震设防烈度 此次汶川地震中,震级为里氏8.0级,但烈度却达到了10度到11度,而四川省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此次地震已经大大超出了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震级和地震烈度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日常生活中房屋的抗震设防烈度应该是多少呢? 地震有强弱之分,而震级是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它的单位是“级”。震级的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地震发生时,人们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简称烈度。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地面的破坏现象等综合评定的,它的单位是“度”。 震级与烈度虽然都可以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不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对于建筑物的设计而言,每个地区都会根据当地的地质、地貌情况规定不同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具体来说就是建筑物能够防止相应地震烈度的破坏程度的能力,也就是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全国各个城市及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都不相同,沈阳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是7度,一般城市的抗震设防烈度都在6-9度间。而一般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是50年,也就是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维持功效的年限是50年。
㈤ 抗震房屋用的是什么材料
1.多层砌体房屋。是以砌体(无筋砌体或配筋砌体)抗震墙为抗震结构体系,版其中以横墙承重为主的结构体权系较有利,承重横墙兼作横向抗震墙,纵向自承重墙作为纵向抗震墙,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
2.多层内框架房屋。指外墙为砖墙垛(或壁柱)承重,内柱为钢筋砼柱承重的房屋,适用于工艺上需要较大空间或使用上要求有较空旷的大厅的轻工厂房和民用公共建筑等。
3.底层框架砖房。底层要求有较大空间作商店、服务大厅等,上部则为隔墙较多的住宅或办公楼,是一种上下材料不同、强度和刚度不连续的结构体系,在抗震设计中有较严格的要求。
4.框架结构。多应用于多层及高层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建筑,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易于布置较大房间。但纯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故其层数和高度都受到一定限制。
5.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布置适当的抗震墙,并与框架结构形成框架-抗震墙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比纯框架结构显著减小,故其建筑高度可以高很多。
6.抗震墙结构。是全部由纵、横抗震墙组成的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较好,在高层住宅、公寓、旅馆等建筑中广泛应用。
㈥ 建筑可以抵抗多少级的地震
不同的建筑有不同要求。例如:关乎城市生命线的,有严重次生灾害等等要求一般比较高,不过一般的好像是要求抵御6级地震,8级烈度。不过,是不是豆腐渣工程要震过才知道。
■一般来讲塔楼比板楼抗震性能好
因为地震波往往不规则,无规律,如果恰好赶上板楼(板式结构住宅)的短轴方向,则板楼很像一堵墙,相比之下塔楼(筒式结构住宅)长宽较小,较为方正,因此同比抗震性能更好一些。
■同比框架结构比砖混结构抗震性能好
从唐山大地震的情况来看砖混结构建筑损毁严重,主要由于砖混结构由砖或砌块砌筑而成,材料呈脆性,其抗剪、抗来和抗弯强度较低,因此抗震性能较差,即便有圈梁、构造柱等加固措施,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破坏率也会较高,而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明显提升,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近些年来大部分地震设防地区都强制要求四层以上建筑改为框架结构,同时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普遍,抗震性能较好。
■同比多层建筑比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好
震害调查表明,同等条件下,房屋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它的震害程度和破坏率也越大。
■高层建筑外墙简洁能够降低风险
多数人认为贴砖的楼房档次更高,所以目前有些建筑为美观即使超过百米也都在墙外挂石材或安装玻璃幕墙,还有屋顶的构筑物等,这些都可能在地震到来时造成次伤害,因此并非跑到建筑外就一定安全。
别随便改变房子结构
专家指出,近年来,人们在对房屋装修时喜欢随意拆墙等,这样会使整幢楼房防震性能减弱,缩短了房屋的使用寿命;使用超重的大理石地砖铺地面,增加了楼板的负荷,也降低了楼房抗震功能。因此,买房后,不能随便改变房子的结构,尤其是不能拆除承重墙,不说预防地震,就是平时,都会留有安全隐患。
㈦ 在地震多发区,能不能选重板建材,增强抗倒塌能力
就像现在讨论的抗震设计中是选用柔性材料还是刚性材料一样,有利有弊
㈧ 什么样的建筑是最抗地震的
不同建筑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比较
一般来讲塔楼比板楼抗震性能好
因为地震波往往不规则,无规律,如果恰好赶上板楼的短轴方向,则板楼很像一堵墙,相比之下塔楼长宽较小,较为方正,因此同比抗震性能更好一些。
同比框架结构比砖混结构抗震性能好
从唐山大地震的情况来看砖混结构建筑损毁严重,主要由于砖混结构由砖或砌块砌筑而成,材料呈脆性,其抗剪、抗来和抗弯强度较低,因此抗震性能较差,即便有圈梁、构造柱等加固措施,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破坏率也会较高,而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明显提升,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近些年来大部分地震设防地区都强制要求四层以上建筑改为框架结构,同时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普遍,抗震性能较好。
同比多层建筑比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好
震害调查表明,同等条件下,房屋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它的震害程度和破坏率也越大。
高层建筑外墙简洁能够降低风险
目前大部分建筑都采用外墙外保温,有些建筑为美观即使超过百米也都在墙外挂石材或安装玻璃幕墙,还有屋顶的构筑物等,这些都可能在地震到来时造成次伤害,因此并非跑到建筑外就一定安全。以前曾经结合一个天津项目需要研究百米以上建筑如何防止外贴砖脱落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十分稳妥的答案,但当地人认为贴砖的楼房档次更高,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80年代建筑总体上比90年代建筑更坚固
由于唐山大地震的影响,80年代的房屋建造比较重视抗震问题,所以抗震性能一般较好,而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转变,偷工减料现象屡见不鲜,且监管不力,房屋质量同比有下降趋势;近些年来,设计领域施行图纸审查,严格执行国家设计标准,且在大城市普及执行情况较好,因此房屋质量有一定保障,当然施工过程中问题依然层出不穷,拖欠工程款现象依然存在,且施工队伍参差不齐,因此依然是薄弱环节,有待改善。
“坚固、适用、经济、美观”四者需要平衡
㈨ 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建筑材料可以防震9级以上
弹性材料,像橡胶,塑料啥的是有这个潜力的,刚性材料是不可能的内,不过这些弹性材料容还没有用于建筑的承重结构材料,这样会产生其他一系列的问题。现在材料的发展主要停留在装饰材料和其他功能材料方面,结构材料发展缓慢,期盼新型材料横空出世。
要区分一个概念,你说的抗震9级,这个表示地震等级的话是很高的级别了,这个一级级地震力是成倍增长的,汶川八级对应的烈度为11度,而设计中抗震设防最高达到9度+,这个说的是烈度,抗震9级的话是地球上罕见的地震。目前的材料还不可能。
㈩ 什么样的房子最结实 能抗地震的
砖混VS框架
抗震主要看位置
就福州市区的住宅建设情况而言,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还有部分砖混结构的建筑工程,但上世纪90年代之后兴建的住房,大部分已是框架结构。
据不少地产从业人员反映,在地震发生后,购房者在买房时更加关注房子的抗震性能,而在二手房市场上,由于砖混结构房的抗震系数比框架结构房低,因此几乎已经无人问津,那么,框架结构的房子是不是一定比砖混结构的安全呢?
“总体而言,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如框架房。”福建省建筑设计院卢伟煌告诉记者,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砖混房的脆性性质,抗震性较差,然而,这种抗震能力还受到不同地理位置、建筑条件的影响,并与震中位置、地震传播方向等因素密切相关。福建省教育建筑设计院副院长熊小元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地震传播的方式和波浪有些相似,上下起伏,离震中越近,震感越强烈,如果房子刚好处于地震传播时的波峰位置,损害度就大,如果处于波底位置,损害度就小。”
因此,熊小元说,观测一个建筑的抗震能力,除了结构外,还是要看建筑的具体位置,就目前而言,抗震性能较好的,仍属在日本广泛采用的“钢结构”的房子。
平层VS错层
平层房子最抗震
为了户型的美观和居家动静分区等需求,从2003年开始,开发商在户型设计方面就下了不少工夫,一时之间,错层、跃层、复式楼、挑高等户型在市场上层出不穷,甚至一度出现了无梁房等新产品,并受到了不少购房者的喜爱,然而,当面临地震灾害时,这些购房者却开始疑惑,这样的创新户型,到底抗不抗震?
“这种新式户型,与平层相比,肯定存在了一些不利位置。”熊小元向记者解释道,但在开发商最初做建筑设计时,应该就先考虑到了这些不利因素,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加强。“在首先经过了抗震的概念设计后,还会针对设计进行相关计算,找出薄弱之处,通过构造措施进行加强。”熊小元说,如果能够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那么,经过特别加强的新式户型,和平层的区别不大。
不过,尽管这些新式户型在设计建设时已然考虑到了抗震因素并会进行一定的加强,但卢伟煌还是建议,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选择房屋平面简单、规则、对称的房子。“建筑体形不规则、平面布置不对称或建筑外形对称而内部设置了不对称的结构构件,又或是建筑结构竖向不规则的房屋,抗震性能和平层相比,就有较大的差距。”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平层结构的房子最抗震。
高层VS低层
规范施工最关键
对于低层房屋较高层房屋而言更加抗震的这种说法,有关专家并不表示认同,“当地震来临时,高层房屋的摇晃感较之低层而言更加强烈,但并不能笼统地说高层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如低层。”熊小元介绍,一般来说,高层建筑在设计施工时,都加了一定的钢筋混凝土墙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建筑,都按照国家统一的建筑规范来进行施工。
据业内有关人士介绍,从1974年开始,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一共出了四个版本,现在的标准是从2002年1月开始实施的最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而就福州本地而言,要求建筑物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7度,“如果严格按照建筑标准设计和施工,福州的住宅基本上问题不大。”有关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