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居建材 » 中建材试点
扩展阅读
迈诺诗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2021-03-16 21:54:39
家装强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中建材试点

发布时间: 2021-02-18 04:47:25

① 中部崛起计划的中部6省规划

中部地区,是指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内的区域,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中被认为是“中原逐鹿”之地。
“这个规划既然是一个发展规划,就不仅仅是一个空间规划,而是涉及到每个省的建设任务和发展重点,是具体到产业布局等的细化政策。”行业专家表示。
与之前透露的消息相比,《规划》重新强调了中部“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定位。
“三个基地”是摆在桌面上的优势资源。中部有肥沃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在能源原材料方面,山西、豫西,湖北、安徽等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区域也有在全国而言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在装备制造方面,有很多叫得响的重工业城市,如武汉、长沙、株洲、郑州、太原、合肥、南昌等。
《规划》中首次提出了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这与该区域“交通枢纽”定位直接相关。江西省发改委人士认为,虽说是第一次提出,但区域内依靠铁路大动脉本身已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产业带,“比如江西已经相对成熟的昌九工业走廊就是京九经济带的一部分”。
据笔者多方了解获知,由于该计划获批不久,各省目前还没有出台任何政策配套。即便如此,通过对上述6省的资源优势、经济特点及国家扶持重点综合分析来看,各省几乎已经出台相应配套政策,迅速启动由此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山西:安全环保的“新型能源基地”
“优化布局、集中开发、高效利用、精深加工、安全环保”,《规划》中的20字原则,即将成为山西未来的发展方针。《规划》中巩固和提升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被认为是对山西的明晰定位。
山西近年来的GDP增长在中部6省始终徘徊在末位,多年的环保欠账和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令山西“步履维艰”。
而按照规划,中部地区要推进大型煤矿建设,加快电力和电网建设,大力发展原材料精深加工。这些都是山西所长。而2006年山西省提出要打造“新型能源基地”,标志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将开始走上洁净、节约、细加工新型工业化之路。
根据山西省统计局的研究,项目带动战略将是山西在本区域“后发优势”战略的关键。山西提出,到2010年将在国家鼓励支持的六大领域安排投资6500亿元,并确定了2009年152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由此带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万亿元。
河南:城市群登台,农业唱大戏
在河南政界、学界人士看来,《规划》对河南省最大的两个影响是:中原城市群建设正式获得国家认可,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
此前,以京广线和陇海线交叉口所在地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早已经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群,但一直未能进入国家的相关规划。《规划》出台势必为城市群发展提供新空间。
此外,按照河南省之前的规划,地处京九和陇海铁路交界处的商丘地区被纳入了黄淮海四市(商丘、周口、信阳和驻马店)的统一发展规划,这也是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参与发改委《规划》制定调研的河南省农科院农村经济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田建明告诉记者,《规划》将会对这一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规划》提出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这对河南的指向意义尤其重大。
之前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田建明告诉记者,这是河南省在此前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制定的,《规划》势必对这一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产生直接影响,实施方案也将成为落《规划》具体措施的一部分。
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2008年达1073.1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突破1000亿斤。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达613亿斤,实现连续6年增产。河南省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安徽:沿江起舞承接长三角
安徽省政府下属一家研究机构研究员告诉吧笔者,对安徽最大的影响,“就在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上,《规划》和皖江城市带的目标完全一致,将加快沿江地区发展。”据悉,皖江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可以确定被列入《规划》中,而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中区也已基本敲定,长江北岸的巢湖市会入选。
安徽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程必定告诉本报记者,在农业方面,安徽方面已向国家建议,建立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资料显示,淮河流域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及湖北5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其中河南、湖北、安徽均为中部省份。
江西:循环经济试点环鄱阳湖
上述江西省社科院经济所负责人向笔者介绍说,《规划》关于城市带的内容对江西来说“实际上能带来有利的要素最多”,而循环经济对于环鄱阳湖经济圈以及武汉都市圈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据江西省发改委地区经济处相关人士透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最终方案正等待国务院批准。
江西省一位政府背景人士告诉笔者,考虑到环鄱阳湖地区为了长江下游生态保护所作的巨大贡献,因此《规划》细则中的循环经济方面,国家有可能将水资源税先行放到环鄱阳湖地区进行试点,有望税收减免或优惠。这位参与了国家税务总局在南昌进行的相关座谈会的人士表示。此外,环鄱阳湖地区将有可能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湖北:科教高地上建“两型社会”
作为六省通衢、工业基地、文化中心,湖北占尽“天时地利”。而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群,自2007年末获得国家批准后,开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更是在中部区域内有了“先试”特权。
据湖北省发改委人士透露,目前武汉已经形成了大致的综改框架。“以产业双向转移为重点,推动区域产业优化整合;以完善快速通道为重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为重点,推动城市群基本工作;以农业板块机制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建设;以实施连锁经营为重点,推动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如武汉都市圈城际铁路、武汉新港、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花山生态新城等一批重大的项目建设,也会随《规划》出台而落地。
而在区域专家看来,武汉拥有的国内排名前5位的教育资源,既是《规划》中优先发展教育的落点,更是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新天堑通途”。
湖南:文化产业成奇兵
“中部崛起要注意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粮食问题,一个是环境保护问题。希望中部地区在工业化早期就能走出一条新路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如是总结了中部崛起的要诀。
而湖南作为传统农业大和新兴工业省份,其高层早已注意到这两个问题。用省委书记张春贤的话说:“湖南要发展就要做到三个统筹:统筹城乡,在农业大省搞好工业化;统筹区域,让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统筹人与自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而由“电视湘军”、“出版湘军”等组成的“文化湘军”现象背后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则是湖南发展的一只轻骑兵。也是《规划》中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的新体现。
据湖南发改委的统计显示,目前,湖南的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了以长沙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中心区和京广线、潇湘片、大湘西三个特色文化产业带。一个以旅游业、会展业为两翼,广电、出版、报业、娱乐为四轮的湖南文化产业航母在全国率先崛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5%以上,正成为湖南的新兴产业支柱。
中部6省水泥发展情况
中部六省,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内的中部地区。在这一区域内,分布着我国水泥产业中几大巨头,如河南的天瑞、中建材,山西的冀东水泥,安徽的海螺水泥、亚东水泥,湖北的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等。
可以说,我国中部6省地区是除江浙等东部沿海地区以外的第二个水泥产业稍显成熟的地区。
山西:
山西水泥工业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发展速度虽滞后于全国水泥工业平均发展水平,但整个行业仍有了较快的发展。
近几年来,山西省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从2001年以来山西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平均在20%以上,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促进了水泥工业的不断发展。2001年以来山西水泥工业累计完成投资总额超过68亿元,其中2008年完成投资20.03亿元,比上年的15.75亿元,增长了27%。从去年以来到今年上半年,全省就有4条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产,使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超过40%。目前全省各地已建成4条日产5000吨和3条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总投资超过35亿元,目前已投产,根据这个发展形势,预计到2010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将达到70%以上。
与此同时,山西水泥市场的发展格局却很明朗。资料显示,去年年底,山西交城县人民政府与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就建设2×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暨冀东水泥交城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正式签约。根据协议,该工程一期新建项目位于交城县覃村,二期项目位于交城县西社镇。协议签署之后,7个月内完成在建的日产18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工程,新建的一期日产4500吨生产线在得到核准证书后14个月内竣工投产,二期项目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开工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8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熟料402万吨、水泥551万吨、发电1亿度。
至此,冀东水泥在山西筹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达8条,预计水泥产能逼近2000万吨,与目前山西省全部产能1800万吨相近。
由此判断,冀东水泥与山西省达成了相关排他性协议,而其他水泥巨头多年均未进入山西市场,在冀东水泥大手笔挺进山西水泥市场后,进入的希望已接近渺茫。冀东水泥大手笔的在山西攻城略地,可以将内蒙、山西、山西、河北四省的水泥版图彻底连为一体。
安徽:
2008年安徽省水泥工业生产继续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态势,产能较快增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统计数据显示,截至08年年底,安徽省总计水泥产量6005.5万吨,同比增长11.17%;水泥商品熟料8811.1万吨,同比增长14.78%,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7763万吨,同比增长13.09%。
在全国水泥产量排名中,安徽水泥产量位居第10位;水泥商品熟料产量位居第2位,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位居第1位。资料表明,至2008年底,安徽全省累计建成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70条,形成水泥熟料生产能力8309.4万吨。仅在2008年一年中,安徽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就达到9条。2008年新开工项目包括:海螺集团世界首条特大型日产1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在铜陵开工,18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在各市陆续开工建设;我国最大的白水泥项目安庆阿尔博白水泥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白水泥熟料生产线等项目。
依据目前的发发展情况,海螺水泥在省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08年12月底水泥净销量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1.0003亿吨,水泥、熟料汇总销量达1.2886亿吨。
江西:
数据显示,江西水泥龙头江西水泥目前水泥产能约为800万吨,不过,该公司号称2010年将达到3000万吨产能的目标。其次,海螺水泥在江西在建和已投产的水泥产能也已超过1100万吨,亚东水泥已投产水泥产能390万吨、在建产能为130万吨。以上数据表明,如果以该三家水泥企业占江西水泥市场总份额的40%计算,江西水泥市场09年产能共计约8000万吨。
笔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西省加大了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的建设速度,该省相关部门要求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例2010年要达到80%以上的目标。
依据目前的发展态势,江西省水泥市场格局呈现以海螺水泥、中建材及亚东水泥为主的竞争格局。2007年,江西水泥引进中国建材集团作为战略合作者,出资1.4亿元参股南方水泥公司。此外,江西水泥还与南方水泥合作成立江西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南方万年青目标直指江西省及邻近区域水泥市场的行业整合,进一步突出公司的产能优势和市场控制权优势。江西水泥已完成在江西大部分重要地区的产能布局。公司最近刚完成对赣南4家公司的收购,有力控制了赣南市场。
江西是较典型的半封闭市场,地形复杂,两点间直线距离短,实际运输距离长。省内水泥企业多分布在省份边界附近,水泥出省容易进省难,有效地保护了江西市场。作为江西省的水泥行业区域龙头企业,背靠江西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支持,并借助南方万年青这一强大平台,江西水泥在江西省及邻近区域的市场优势地位将更为巩固和突出。
河南:
得中原者得天下。国内目前最大的两家水泥企业——中建材和海螺水泥,不久前几乎同时对外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加大对河南水泥市场的投资力度。
当然,这其中还不包括同样拥有强大市场号召能力的河南本土水泥企业同力水泥、天瑞集团和孟电集团等。
08年河南全省水泥产量达到了1.03亿吨,同比增长9.95%,位居山东、江苏之后,排名全国第三。目前河南全省拥有日产1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近64条,熟料产能6494万吨,水泥产能在1亿吨以上。在2008年全省水泥产量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到了98%左右,落后产能已接近完成淘汰。
目前河南水泥以天瑞、同力、中联、孟电、湖波五大家为主,这5家水泥企业的产能已接近5000万吨,占据了河南水泥的半壁江山。五大家中最大的是天瑞水泥,年产能为1700万吨,最小的是湖波水泥,年产能420万吨。加上华新、义煤、千业、新登、登槽、锦荣等几家拥有5000吨生产线的企业。
湖北:
目前湖北规模以上水泥企业185家,共生产水泥5109万吨,全国排名第七,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企业16家,新型干法生产线25条,产能3000万吨,新型干法占比为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08年将淘汰600万吨、09—10年淘汰800万吨产能。
目前湖北水泥市场主要以华新水泥和葛洲坝水泥为主。
湖南:
当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大干快上时,湖南省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却相对滞后。事实上,即便到了2005年底,湖南全省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企业仅8家、新型干法生产线9条,生产规模在日产4000吨以上的仅1条。
抓住这一市场“空当”,国内大型水泥企业纷纷入湘,攻城略地。
号称亚洲最大水泥生产企业——海螺集团,先后在湖南建设多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除此以外,国内水泥生产巨头中建材、中材集团也不甘落后,在风起云涌的湖南水泥市场排兵布阵。此外,台湾一家实业公司在涟源也将建设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
外来资本强势进入,湖南省水泥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湖南省已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达32条,水泥熟料产能达3500万吨。预计还将有多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产,新增熟料产能约1882万吨。到“十一五”末,湖南省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将超过七成。
中部6省基建投资计划及水泥需求
河南:公路建设:笔者从河南省交通厅获悉,2010年河南省公路建设计划投入245亿元,开工建设焦桐高速等10个409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和6个249公里一级公路项目,还要改造县乡公路6000公里、通村公路1000公里。如前所述,虽然高速公路和低等级公路的单位里程水泥需求有较大差异,但从单位投资额的水泥需求来衡量却差异不大,大致都集中在1.5万吨/亿元,因此估算河南省245亿元公路投资大致需要368万吨水泥。
铁路建设:笔者从郑州铁路局了解到,2009年铁道部下达郑州铁路局建设投资计划达364.7亿元,包括郑徐客运专线等项目也将于年内陆续开工。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不仅将进一步巩固河南铁路在全国铁路路网中的枢纽地位,还将大幅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如果按1.4万吨/亿元的水泥需求量计算,河南省铁路投资共需水泥485万吨。
湖北:公路建设:据湖北省主管部门透露,未来几年,湖北省计划投资2090亿元加快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建设,到2020年,将高速公路网络覆盖全省。按照1.5万吨/亿元的标准计算,湖北省公路建设投资共有3135万吨水泥需求。
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建设分两阶段实施:2010年,完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500公里,所有行政村通公路,武汉市和江汉平原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到2020年,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全面建成,通乡公路路面全部达到硬化标准,全省基本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
此外,湖北省还将新开工高速公路13条,共计778公里。全省新增通村沥青水泥路1.2万公里。
湖南:公路建设:根据湖南省交通厅公布的《湖南省公路建设规划》,到2010年,该省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61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00多公里,全省实现村村通公路。
根据规划,湖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目标是形成横穿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密度适当、高效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由5条南北纵线、7条东西横线构成“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总规模达5615公里。据称,实施方案为近期建设总规模2623公里,总投资1010亿元,新增里程2184公里,2010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87公里;中期建设总规模1402公里,总投资574亿元,新增里程1402公里,2020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989公里;远期建设总规模626公里,总投资350亿元,新增里程626公里,2030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615公里。
去年湖南省新开工建设18条高速公路。总里程2135公里,投资1485亿元,全年项目建设完成计划投资193.53亿元。
到去年底,湖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达2001公里。据称,今年湖南省将实现国家公路网湖南段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衡炎、长株、邵永3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今年开工14条高速公路后,湖南省高速公路在建项目将达到42个。
根据以上数据,如果按照1.5万吨/亿元的标准计算,未来几年,湖南省完成公路建设规划大致需要5129万吨水泥。
铁路建设:根据湖南省铁路发展规划,湖南省3+5城市群(即由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8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城际轨道规划已经接受专家评审。按照两个评审规划,未来五年,湖南将启动投资近三千亿建设23个铁路项目。根据湖南省铁路区域发展规划,投资近三千亿的铁路项目竣工后,湖南的铁路里程将翻一番,由现在的2968公里,增加到近6000公里。按1.4万吨/亿元的水泥需求量计算,湖南省3000亿元铁路投资大致将带动约4200万吨水泥需求。
山西:公路建设:根据山西省交通建设要求,2009年山西省全年将完成公路建设投资700亿元,主要是加快推进目前1000公里在建高速公路建设,并新开工1000公里里程,使今年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完成1.5万公里通村水泥(沥青)路建设;继续推进国省干线、县乡公路改造提升和运输站场建设。虽然高速公路和低等级公路的单位里程水泥需求有较大差异,但从单位投资额的水泥需求来衡量却差异不大,大致都集中在1.5万吨/亿元,按此计算,我们估算山西省09年700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大致有1050万吨的水泥需求。
另据介绍,山西省近期将掀起规模庞大的一次公路建设高潮,今后两年山西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计划中,其中涉及公路交通项目总投资2,500亿元,建设规模达48,000公里。如果再按照1.5万吨/亿元的标准计算,大致有3750万吨水泥需求。
机场建设:机场方面,据山西省相关部门介绍,未来山西省机场投资达50亿元,新建、改扩建和异地搬迁六个机场。新建吕梁机场、五台山机场、临汾机场,改扩建大同机场、运城机场,异地搬迁长治机场。如果按照1.5万吨/亿元的标准计算,山西省机场建设投资大致有75万吨的水泥需求。
铁路建设:
据山西省相关部门介绍,山西省2009年铁路重点工程项目大致包括太中银铁路、大同至运城至西安客运专线等18个具体项目。据统计,以上铁路建设累计投资2360.86亿元,扣除部分已在09年5月之前完成的投资,山西省近几年铁路建设投资共计近2000亿元。如果按1.4万吨/亿元的水泥需求量计算,2000亿元铁路建设投资供需水泥2800万吨。
江西:公路建设:就江西省高速公路而言,高速公路网形成由国家高速公路网江西境内段(即“三纵四横”主骨架,五条环线、二条联络线)和地方加密高速两部分组成,总规模约为4650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网江西省境内里程3286公里,地方加密高速公路里程1358公里。
铁路建设:根据江西省新一轮的铁路建设规划要求,未来江西全省铁路密度将达到每万平方公里370公里至400公里,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县有铁路。
据笔者了解,新一轮规划分近期、中期和远期,到2012年,铁路运营里程实现3500公里,2015年实现4000公里,2020年跨越4500公里。在铁路路网布局上实现三个“基本”,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县有铁路,基本实现主要旅游景区有铁路,基本实现主要工矿区和经济重镇有铁路。
安徽:公路建设:据安徽省国资委透露,安徽省2009年将分别投资58亿元、28.79亿元建设高速公路项目,也就是说,安徽省属企业建设高速公路的投资总计达到了86.79亿元。
据称,2009年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将投资58亿元建设高速公路项目18个,建设规模920公里;安徽省交投集团将确保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8.79亿元,建设高速公路项目8个,建设规模455公里,两大集团公司共计完成公路建设约1375公里。如果按1.5万吨/亿元的水泥需求量计算,安徽省09年公路建设投资共计有1300万吨水泥需求。
铁路建设:据安徽省政府透露,通过多次会商,该省共27个铁路项目已列入国家规划,总里程3000多公里,总投资3000多亿元。如果按1.4万吨/亿元的水泥需求量计算,安徽省铁路建设投资大致需要水泥4200万吨。
据该省政府主管部门介绍,今年安徽省安排铁路续建项目总计4个,总投资567亿元;计划新开工和争取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约1000亿元。上述负责向笔者表示,到2012年,安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4000多公里,形成京沪、京九、沪汉蓉、陇海和沿江五条铁路大通道,构建运力强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铁路运输网络。

②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投资发展部、企业管理部(法律事务部)、审计部、资产管理部、科技管理部、国际合作部、党委工作部(企业文化部)、纪检监察室。 宋志平董事长、党委书记
男,汉族,中共党员,历任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厂长,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外部董事、董事长。
姚燕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籍贯上海。历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房建所所长、院长助理、水泥与新型材料研究所所长、院长,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现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
郝振华董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籍贯河北邢台。历任国家建材局办公室主任,国家经贸委管理局专职党委副书记,国资委管理局副局长兼临时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郭朝民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籍贯江苏句容。历任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处长,计划财务部经理,总经理助理兼投资发展部经理。现任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许金华副总经理、党委常委、总法律顾问
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籍贯北京。历任北京市建材企业党委副书记,国家建材局处长,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企业管理部经理。现任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常委、总法律顾问。
马建国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籍贯山东济南。历任江苏无锡市印染厂党委书记,共青团无锡市委书记,无锡崇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连云港市副市长。现任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刘宝瑛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安徽濉溪人。历任洛阳玻璃厂党委副书记,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黄安中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籍贯江苏海门。历任中国建材及设备进出口公司(现公司更名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进出口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书记。现任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兼任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武吉伟总会计师
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会计师,籍贯陕西,历任中油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资产部副经理、经理、总经理助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正处级干部、副总会计师,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心总监。现任中国建材集团总会计师。 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企业
国家首批试点企业
集团国家重点扶持的520户大型企业直属
中央管理的163家重点骨干企业
2006年度中国优秀诚信企业
2007年荣获“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奖
2007年名列中国阳光财富企业榜
2008年起,位居中国建材五百强企业首位
2009年中国建材集团技术中心名列国家级技术中心第5名
2010中国企业500强第71位

③ 中国建材为什么会进入首批混改试点

以中国建材为例,作为国内知名的重量级央企,中国建材业务体量大、影响力内深远、深化改容革工作急需开展,旗下拥有瑞泰科技、北新建材、方兴科技、中国玻纤等上市公司,控股比例高低不一,比较适合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企业。国家层面选择中国建材作为此轮央企改革的重点企业,主要是看中了其资本市场较为完善的布局,引入民资更为方便容易。

④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成飞集成(002190)中航飞机(000768)中航动力(600893)成发科技(600391)中航动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电子(600372)中航机电(002013)中航光电(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纺投资( 600061 )。

贵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机(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马A(000050)飞亚达A(000026)中航地产(000043)。

(4)中建材试点扩展阅读:

分析预计: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创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与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低成本高质量的“中国制造”产品冲撞欧美本土产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冲突将日趋升级激化。

面对美国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以及即将开始的下届总统大选,布什政府表示,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财长斯诺、商务部长埃文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贸易代表佐立克等主要经济官员也纷纷指责中国的货币与贸易政策。

美国正逐渐失去对中国的耐心。一些亚洲专家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的资金与人力资源正在大洗牌。

以往的全球化是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迁离欧美;而今,随着通讯手段的大幅提高以及中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也同样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⑤ 中建材集团与中材集团区别

中建材集团是: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建材集团,英文简称CNBM)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建材行业管理公司,2003年成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

中国建材集团以“善用资源、服务建设”为核心理念,以资源重组和规范治理为支撑,实施“科技创新”、“大建材”和“人才强企”战略,是集科研、制造、流通为一体,拥有产业、科技、成套装备、物流贸易四大业务板块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

中国建材集团现有资产总额550亿元,员工总数逾50000名,直接管理的全资、控股企业19家,控股上市公司6家,其中海外上市公司2家,并参股上市公司10家。
中国建材集团现有资产总额550亿元,员工总数逾50000名,直接管理的全资、控股企业19家,控股上市公司6家,其中海外上市公司2家,并参股上市公司10家。

原来叫中新建材集团
网址:www.cnbm.com.cn

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材集团)组建于1983年,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是我国唯一在非金属材料业拥有系列核心技术和完整创新体系的,集科研、设计、制造、工程建设、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科技型、产业型、国际型企业集团。中材集团为国务院首批56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

⑥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公司前身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2009年10月,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商变更登记,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被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评为2010年中国制造业500强,排行第34位。
中国建材集团以“善用资源、服务建设”为核心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大建材国际化”和“人才强企”战略,是集科研、制造、流通为一体,拥有产业、科技、成套装备、物流贸易四大业务板块的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截至2011年底,集团资产总额逾2000亿元,员工总数达13万名。中国建材集团实行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是较先实行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的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集团公司作为战略中心、决策中心、资源中心、政策文化中心,行使出资人权利。子集团作为经营平台,突出核心专长和主营业务,以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基础构造利润中心。
2012年7月9日,美国《财富》正式公布2012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300.2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世界500强第365位,比上年排名提升120个名次。这使中国建材集团超越了爱尔兰CRH集团、瑞士HOLCIM集团和法国拉法基集团,紧随法国圣戈班集团之后,稳居全球建材企业第二。
中国建材集团以“善用资源、服务建设”为核心理念,以资源重组和规范治理为支撑,实施“科技创新”、“大建材”和“人才强企”战略,是集科研、制造、流通为一体,拥有产业、科技、成套装备、物流贸易四大业务板块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

⑦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创新

中国建材集团科技平台作为我国建材工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主体力量,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为核心,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建设国家、行业和集团科技创新的平台,构建起我国建材工业技术先进、装备优良、产品配套、人才一流的新型建材、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干法水泥、浮法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民用复合材料、石英玻璃、绿色建材与环境工程、测试技术与自动化、耐火材料、节能房屋、特种水泥和混凝土外加剂、保温材料、轻工机械装备等技术开发体系,为推进我国建材和轻工行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以及高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建材集团将建材及新材料领域的低碳技术作为当前的科技工作重点。在传统建材工业,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发展和推广新工艺新装备,建立节能减排对标管理机制;推进传统建材的轻型化、高性能化、专用化和商品化。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新型节能建材和房屋,降低建筑能耗;发展有节能、环保、隔热、保温、储能等功能的新型建材;推进低碳住宅和小区的建设,通过节能房屋示范区引导低碳消费观念;着力推进太阳能薄膜电池和风能叶片等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开展垃圾焚烧与循环利用等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制定产业规划,培育低碳建材市场需求,履行社会责任。 自1984年成立以来中国建材集团已经跨越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84年-2000年,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发挥了新型建材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先后建起石膏板、岩棉、塑料地板、壁纸、卫生洁具等一批新型建材企业,支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2005年,从新型建材企业转型为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并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和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重组,实现了战略定位的重大转变。
第三阶段是2006年以来,成为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企业,同时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启动了联合重组与资本运作两个轮子,进入规范治理和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建材集团通过建立和推行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五化”管理模式,即治理规范化、职能层级化、业务平台化、管理数字化、文化一体化,逐渐发展成为规范的市场化运作的企业集团。
治理规范化:以董事会试点工作为基础,实施包括激励制度、全面风险防范等在内的一套规范的治理体系,实现规范运作,保证持续健康发展。
职能层级化:明晰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工厂三个层级的重点工作与任务,把决策、利润和成本分层级管理,保障了行权顺畅,实现工作有条不紊。
业务平台化:集团公司作为投资管理机构,具体业务通过专业化的业务平台分别开展管理,从而提高干部员工的专业化素质,快速提升各平台的专业运作水平。
管理数字化:通过“三五”管理模式:五N(五化,运行模式,一体化、模式化、制度化、流程化、数字化),五C(五集中,管理模式:市场营销集中、采购集中、财务集中、技术集中、投资决策集中),五I(五类关键经营指标:净利润、售价、成本费用、现金流、资产负债率),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文化一体化:“创新、和谐、绩效、责任”的企业文化,“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三宽三力”(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及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的思想原则,形成了“中建材一家”的和谐氛围。

⑧ 什么是新增改革试点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
刘辰瑶)国务院国资委14日就2016年上半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展情况召开媒体通气会。国资委透露,目前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纳入试点的央企范围进一步扩大。
据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介绍,在进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方面,中粮集团、国投公司试点工作继续深化,将21项权利归位于或授予企业。在此基础上,选择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选择神华集团、宝钢、武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7家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此外,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在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等4家的试点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选择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电等3对重组企业开展了试点;中央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试点,选择中粮集团、中国建筑等2家企业开展了试点;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选择部分地方省市开展了试点。
据了解,这是今年2月国资委公布十项改革试点以来,首次透露改革试点企业名单。
彭华岗表示,各地普遍将试点作为推动改革文件落地的重要抓手。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启动国企国资改革试点147项,已有50项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⑨ 中建材通用技术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一、公司概况
(一)集团情况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材集团”,英文简称cnbm)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3年成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督管理的中央企业。
中国建材集团以“善用资源、服务建设”为核心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大建材国际化”和“人才强企”战略,是集科研、制造、流通为一体,拥有产业、科技、成套装备、物流贸易四大业务板块的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员工总数超过18万名,直接管理的全资、控股企业17家,控股上市公司6家,其中海外上市公司2家。2014年,集团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排名为第267位。
中国建材集团实行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是较先实行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的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集团公司作为战略中心、决策中心、资源中心、政策文化中心,行使出资人权利。子公司作为经营平台,突出核心专长和主营业务,以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基础构造利润中心。
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涵盖建材产品、钢材、木材、矿产品、煤炭、建筑机械、机电产品、新能源产品等商品的贸易,大型成套装备出口及国际工程总包,电子商务和e物流等领域,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各类业务遍及五大洲,公司在商务部2013年《中国外贸500强》名单中位列第37名。
(二)公司情况
中建材通用机械有限公司(cnbm general machinery co.,ltd,简称“中建材通用机械”)隶属于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商务部重点出口支持企业和重点商业流通企业),是“中国建材集团”在贸易物流板块调整战略布局而打造的全新平台。
公司依托集团在我国诸如水泥、矿产品、高新材料和机械制造等经济基础性行业领域内的领先地位和在进出口领域的综合优势,以机械设备、大宗原材料和大宗消费品为重点发展方向,开展各类高新机电产品和国内稀缺资源引进等业务。
公司秉承中建材集团“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以“简单为美、效率至上”为指导原则,以“大市场、大商品、大客户、大品牌”为发展策略,以“节点管理和精细管理”为基本保障,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努力发展为行业领先的现代贸易和物流企业。
公司网址:http://www.cnbmgeneral.com/
法定代表人:王立鹤
成立日期:2012-09-11
注册资本:334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江苏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0000534900906
经营状态:在业
所属行业:批发和零售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人员规模:50-99人
企业地址:南京市珠江路1号4701室
经营范围:技术推广和科技交流服务,自营和代理通用机械及其它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危险化学品销售(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可范围经营),招标代理、咨询,工程监理,工程造价预算,社会经济信息咨询服务,仓储,实物租赁,有色金属、贵金属销售,预包装食品(不含冷藏冷冻食品)销售,散装食品(不含冷冻冷藏食品)销售,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矿产品、粮食、煤炭、电子产品、机电设备、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饲料添加剂的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