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携文游京师,为王佑所延誉,馆于石熙载之第,熙载厚待之。翻译
携文游京师,为王佑所延誉,馆于石熙载之第,熙载厚待之。
出处内:脱脱、阿鲁图等《容宋史》列传 卷二百·李建中
词语释义:馆,寓居。
人物释义:李建中(公元945年—1013年),字得中,宋代初年著名书法家,字得欧阳询笔意,遒劲凝重,扫却尘俗。传世真迹有《同年贴》、《土母贴》等。
翻译为现代汉语:李建中携带文章游于京城,受到王佑的赞誉,寓居在石熙载的府第,熙载优厚地招待他。
注:完全没有问题,希望帮助到您。请及时点击采纳。
⑵ 有本英雄联盟小说叫英雄联盟之征途,里面的主角叫王佑,可是必须要在
快乐就幸福
作者: 龙人
简介:
被我欺负不是你们的错,错只错在你们遇上了我。美女被我独占不是我的错,错只错在她看上了我。挨打要承认,挨打要站好。那个谁?对!就是你,再不站好我就把你变成一只蛤
⑶ 北宋东京城城门几时开放
颍州是一座古城 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周时期即为胡子国国都;战国时期为楚邑;秦汉以来,为历代郡、县、州、府所在地。宋代进入鼎胜时期,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多年,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四人同与杭州西湖齐名的颍州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留有“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等赞美颍州西湖的千古佳句。区内有阜阳市唯一的省级风景区颍州西湖和文峰塔、奎星楼、刘公祠、白蟹泉等八处风景名胜。 颍州有发展潜力 全区有耕地3万公顷,是重要的商品粮、三元杂交猪和优质黄牛生产基地;工业已初步形成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印刷业6大门类,50多个主要产品;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拥有瑶海家俱城、家电城、龙腾装饰材料总汇、阜阳农副产品批发中心、汇鑫大市场、康恩汽配大市场、双龙桥装饰城、古商城、温州商贸街等一大批专业市场;交通方便快捷,以京九铁路为主干辅之商(丘)阜、漯(河)阜、徐(州)阜、阜淮(南)等铁路构成“大‘字型铁路骨架,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105国道和312省道穿境而过,阜阳至省城合肥的高速公路正在筹建;内河航运经淮入江;拥有阜阳市唯一一个4C级民航机场,形成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运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阜阳市主要供电、供热、供气、供水和污水处理单位位于区内;通信事业实现了邮电通讯和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移动通讯网覆盖全区的目标;人行阜阳分行和四家商业银行分行及阜阳海关、商检局均位于区内;区内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共有阜阳师范学院等3所本科院校,阜阳三中、红旗中学等41所普通中学,阜阳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等6所职业中学,阜阳商校等14所中等专业学校,北城小学等176所小学,阜阳市人民医院等35个医疗机构。 颍州有美好的前景 自建区以来,颍州充分发挥优越的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紧紧抓住阜阳市城市向南扩张和建立皖西北中心城市的机遇,按照“优化一产、强化二产、繁荣三产”的总体思路,大力实话“改革强区、调整富区、开放活区、科技兴区、依法治区、文明立区“六大战略,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力求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环境促进大开放,以大开放迎来大发展。 [编辑本段]历史人物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庐陵(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二月,欧阳修调任颍州太守,简政、轻刑、倡学、兴农,督率民工堵塞白龙沟,使颍州西湖可蓄水灌田;创建了西湖书院,是颍州第一所书院,知颍翌年,春荒严重,他上奏朝廷,免除颍州征役。是年7月,欧阳修调离颍州,但其家仍留在此。离开颍州21年,写“思颍诗”30余首,寄托他对颍州的怀念深情。他在《思颍诗·序》中盛赞颍州“民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辞官归居颍州西湖之畔,自称“六一居士”,著《六一诗话》。他从此再没离开颍州,直至65岁病逝。欧阳修生前知颍和居颍期间,常邀集文人学士赋诗论文,留下了许多佳作,促进了颍州文化发展。《欧阳修传》载于《宋史》。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宋仁宗元佑六年(1091年)8月22日,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是年冬,大雪铺地,百姓饥馑,苏轼奏请获准,发义粮数千石,并平价出售院炭和酒务柴救济灾民。当时,开封府诸县多水患,官吏不究本末,掘陂泽沟,导水入惠民河,造成陈州水灾。于是,又有官员奏议掘黄堆,开八丈沟,导患水通过颍河入淮。苏轼派人实地勘察后,写奏折阻开八丈沟,指出:新沟地势低于淮河入淮,若掘黄淮,开八丈沟,则不仅不能减轻陈州水患,反会使淮水倒流,颍州亦将难保。由于苏轼据理力争,开沟之议方停。苏轼知颍期间,为发展农业生产,大修水利,浚清陂塘,开清沟,疏清沙,为百姓办了不少兴利除弊的好事。他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当时颍州灾荒,有百姓去淮南路籴稻,行至固始县朱皋镇被扣。苏轼多次行文,要求放还被扣稻种,均遭拒绝。于是他上奏朝廷,终于要回了全部稻种。苏轼非常喜爱颍州西湖风光,,常游赏其中,饮宴会友,赋诗著文,有时连处理公务亦在湖上.
⑷ 在广东顺德容桂天佑城旁边那个苏宁电器有卖魅族MX2的吗
您好,
以下渠道都能直接购买。
魅族认证店地址查询:http://www.meizu.com/storelist
魅族在线商店:http://store.meizu.com/
魅族天猫版旗舰店:http://meizu.tmall.com/
京东商城地址:权http://item.jd.com/972747.html
⑸ 关于中国任何一座古城的发展历程
北京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尧之后人(一说黄帝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
汉高祖五年,本市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亲分封于此,故更为广阳国首府。
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
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至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前燕、后燕和北魏的统治而不变。
隋开皇三年废除燕郡。但很快在大业三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管辖。后北京成为范阳节度史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北京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这里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市海淀区)与辽战斗,北宋大败,对燕云十六州从此望眼欲穿;辽于会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以此为起点计算北京建都史,至2009年,则为1071年),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
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以此为起点计算北京建都史,至2010年,则为857年),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元朝统一了全中国。蒙古大汗国改名中国元朝。自元朝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元朝时的北京称为元大都。元大都成为全中国的交往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此后明朝在大部分时间内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于此,明朝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便于加强北方边防,保卫北方安全,将都城迁至北京。从那之后,北京成为了明朝的新都城。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于1215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突厥语:Khanbalik,意为“汗城”,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据马可波罗游记叙述:元人笃信佛,象为佛教祥兽,当时大都常有象只漫步。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且常驻于此,现在的北京也从此得名。北京城秩序井然,繁荣安乐。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时期,北京还曾一度降为行在,京师复为南京应天府。
清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亦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以后,外国使节和传教士得到特许进北京,借传教的名义促使和参与了不平等条约的签定,搜集中国情报,进行文化侵略,传教士常常诉诸该国领事,以政治势力维护“传教”活动,在城内各处兴建教堂,使馆则集中在东交民巷。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打进北京,美丽的北京城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和洗劫,大量文物被侵略军和坏民劫掠。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中国国民党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霖败回东北,北洋政府下台。
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辖于中央政府北洋政府。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等。
1928年北伐战争后,由于蒋介石不重视北方边防,把首都迁到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尽管不具首都的地位,但在教育方面仍有关键的优势,被国际人士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月21日,入侵北京的日本军队宣布投降,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接收北京,并重新更名为北平。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将军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领25万国民党军队投向正义,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实现对北京的解放。同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洛阳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有470多年的历史,历经17位帝王。 洛阳一带是夏民族建邦立国的腹地。夏朝的第一个国王禹,始都阳城,后迁阳翟。阳城在登封,阳翟在禹州,均离洛阳不远。夏王朝的第三个帝王太康(启之子)都斟鄩。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今本《竹书纪年》又载:“仲康即帝位,据斟(寻卩)。”《史记•夏本记》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后羿,为东方夷族的一个首领,他乘太康无道、夏民怨愤,入居斟鄩,执政,拒太康于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鄩,后被其亲信寒浞杀死。 斟鄩在何处?目前说法不一。《国语•周语上》载:“昔伊、洛竭,而夏亡。”证明斟鄩在伊洛区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洛阳正处在这个位置。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定名为“二里头文化”。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 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遗址。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内有大型宫殿遗址。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鄩的所在地。夏代太康、仲康、夏桀三帝王曾建都于此。《帝王世纪》记载:太康在位29年。《通鉴外纪》记载:仲康在位52年,夏朝都斟鄩94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商本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的部落,为东夷族的一支。夏朝时属于夏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商部族经常迁徙。从契至汤十四世,共迁徙八次。商部族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东的西南部,汤最后的定居地是河南东部的商丘、史称南亳。 约公元前16世纪夏亡商立。商汤攻开夏都斟之后,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后,商汤从南亳迁此,史称西商都西亳在何处?这是数千年来历史上的一个疑点。“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这西亳在洛阳偃师尸乡。1983年,中国社科院在洛阳偃师尸乡沟、大槐树、塔庄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商城遗址。从此揭开了西亳的秘密,结束了数千年来关于西亳的历史疑案,这是国内外史学界的一件重大发现。商城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城内南中部有宫殿遗址。宫城成正方形。大殿之后,有几座宫殿建筑,东西对峙,系王宫所在地。城内道路纵横,井然有条。城外有环城马路。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商城,显然是按照都城的规格建造的。据碳14测定的绝对年代,是商朝早期的城池。再次,洛阳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竹书纪年》载:“汤居西亳,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亳迁于嚣。”《史记•殷本纪》又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又云“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从此可以看出,商朝曾两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约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计230年,历经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约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计170年,经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禀辛、庚丁、武乙九帝王。商朝两次都西亳,共 19帝,四百余年。 商朝自盘庚始实行双都制,既有南都西亳城,又有北都殷城。洛阳与安阳成了商殷时期的姊妹城。
周族原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与夏、商两族同称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三大部族。夏、商两朝时期,周是它们的属国。 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武王时,周的势力已很强大,决心灭商。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乘机率众东下,经洛阳北部孟津渡河,一举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商亡周兴,史称西周。武王灭商后想在洛阳建都。《左传•宣公三年》载:“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武王灭商后先来到洛阳,决定立即在此建一座城邑,名曰洛邑。其址在今日白马寺东南。《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营周居洛邑而后去。”在营城之间,武王曾去嵩山祭天。这武王克商后并没有马上回镐。而是居洛阳察看地形,营建周人之居、嵩山祭天、迁九鼎等。同时也在周公营建洛邑之前,洛阳的名字已称洛邑,这个洛邑城估计不大。武王灭商后的第二年便在镐京病故,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由其叔父周公辅佐代政。成王执政的那年,“使召公复营洛邑”,周公先后来到洛邑,经过实测,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从三月到十二月完成了洛阳这座城池的建设。从此,西周有两座都城。西方的镐京称为宗周,东方的洛邑称为成周。成周又分为王城与下都。下都后来又称成周。周时洛阳的名称众多,又常变换。洛阳邑建成后,“成王定鼎于郏(辱卩)”。郏(辱卩)即周王城。成王执政五年即迁都成周的王城。《何尊》铭文中记载:“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惟王五祀。”西周自成王始,诸王均来成周居位、施政。这在周器铭文中有所记载。其中记载成王的有8器、昭王的7器、穆王的1器、恭王的14器、懿王的4器、孝王的3 器、夷王的1器、厉王的15器、宣、幽二王的各2器,康王未发现铭文记载。其他诸王经常居洛处理国事。洛、镐二都均没有中央最高官署卿事察,周公居洛、召公居镐。周公死后,他的儿子君陈又承袭周公的职位,继续镇守在这里。洛阳作为西周的东都城,从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历时295年。历经成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幽 王10帝王。西周时期,实行的是一国两都制,但是法定的国都是镐京,洛阳只作为陪都存在。周宣王卒、周幽王立。关中发生大的地震,灾难严重。《诗小雅•十月之交》云:“三川竭、岐山崩。百川沸腾、山冢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加之内政腐败,社会黑暗,宫廷分裂。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杀,西都镐京被抢劫一空。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决定废西都全迁东都,史称东周。东周只有洛阳一个都城。 东周时期,仍有两座城:一为王城,击公所建,时为帝王所居。一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复营,时为军事要地。王城人秋冬居都城有310年,从周平王开始,历经桓王、庄王、厘王、惠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赧王14帝。成周作为东周都城有二百零五年,历经周敬王、元王、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11帝王。洛阳作为东周都城有515年,历经25帝。
西汉初,高祖刘邦定都洛阳。《史记•高祖本纪》载:“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雒阳。” 后来,“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本来, “高祖欲长都雒阳”,后来“齐人刘敬说,乃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此后,西汉便定都长安。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柏乡称帝,是为汉光武皇帝,同年攻下洛阳,定洛阳为都城。史称东汉或后汉。光武刘秀又经过十多年的征战,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东汉时期的洛阳,为天下名都,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其城址在现今白马寺东侧即汉魏故城遗址。东汉从公元25年刘秀始创,至公元220年献帝灭,经历了196 年。东汉有洛阳、许昌、长安三个都城。其中以洛阳为都的有165年,以许昌为都的有26年,以长安为都的有5年。在洛阳的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少帝殇帝、安帝、少帝(刘懿)、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刘辨)、献帝14帝。
汉献帝初平元年之后,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连年混战,东汉王朝名存实亡。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在逐渐形成。曹操在军阀混战和镇压起义军时,势力逐渐壮大,最后掌握了东汉的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7年,曹操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公元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公元216年,又封曹操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在洛阳,其子曹丕继位。不久,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自立为帝,是为魏文帝,改汉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曹魏从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司马炎灭魏为止,以洛阳为都46年之久。历经魏文帝、魏明帝、齐王、高贵乡公、元帝共5帝。
曹魏后期,政治黑暗,曹魏走向衰落。公元265年司马炎继晋王位,接着重演曹丕代汉的把戏,迫使曹奂让位,自立为帝,是为晋武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西晋仍都洛阳。西晋都洛51年,历经晋武帝、惠帝、怀帝、愍帝4帝。城址在白马寺东的汉魏故城遗址处。
西晋统一三国后,社会上出现了一度的稳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物质财富有所增加。但统治者极端腐败,晋武帝有姬妾万余人,花天酒地。贾皇后姿意淫乐,竟在大街上抢拉男子入宫为男宠。外戚王恺与大贵族石崇比富,令人吃惊。如此等等,终于酿成了“八王之乱”,历时16年之久。洛阳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占领中原,统一北方,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是个大有作为的皇帝,他坚持改革,整顿吏治,严惩贪宫污吏,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提倡学汉文、说汉话、穿汉服,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被破坏的洛阳,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北魏都洛阳41年,历经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长广王、节闵帝、安定王、孝武帝8个帝王。
公元604年,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杨广即位当年的年末,亲自来到洛阳,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认为邙山之南,伊阙之北,瀍水之西,涧河之东是绝好的军事要地,他决定在此营建东都城。公元605年3月,他命尚书杨素为营建东都总监,纳言杨达为副监、宇文恺为将作大匠,每月征工匠“役丁二百万人展开了大规模的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东都建成。正在江南巡游的隋炀帝听说之后,即速从江都出发,四月到达东都洛阳。接着六宫百官也迁居洛阳。洛阳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过百万,富商数万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国最大最美的花轩。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定都长安,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阳城,号称洛阳宫。他曾三次来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二年之久。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来到洛阳,在此处理国家大事,以洛阳为东都。安史之乱后,唐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公元90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帝(昭宗)迁都洛阳。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帝(哀宗),唐亡。此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唐朝时期,洛阳作为唐朝的陪都。哀宗在此都两年后唐亡。
天佑四年(907),唐哀帝禅位于朱温,改元为开平。朱温以梁为国号,都开封,以洛阳为西都。开平三年(909)正月,朱温迁都洛阳,以开封为东都。
后梁龙德三年(923),后唐灭后梁,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称帝。同年(即同光元年)十二月,迁都洛阳,以洛阳为洛京。李存勖以继唐而有天下,故国号唐,史称"后唐"。
后唐末年,晋王石敬瑭起兵晋阳,天福元年(936)闰十一月攻入洛阳,灭后唐。辽太宗耶律德光册其为大晋皇帝,国号晋,建都洛阳。
⑹ 王佑的生平事迹
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
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
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谓曰:“此卿故乡,所谓画锦者也。”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
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年六十四。
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
⑺ 乐从交通枢纽中心到慧聪家电城有哪路车最快
从佛山城巴总站坐(禅城—顺德)城巴到慧聪家电城站下车
⑻ 泰山好玩吗
关于公共汽车的问题要补充说明一下
从火车站广场门前那条路直接坐3路便可以
3路车是
天外村广场到红门的,也就是爬泰山的2条路线
从天外村可以坐车到中天门然后坐索道上南天门
从红门是用脚爬的路线
爬泰山应该是从岱庙算起
可以选择住在山东科技大学宾馆
休息一下去看一下虎山公园
就在科大的校园后面
然后游览岱庙开始爬山的全过程
从火车站到泰山很近,打车很便宜
你先逛岱庙走红门就可以了
山上吃饭睡觉都很贵的,条件也不好
晚上开始爬山,天亮到顶刚好看日出
记着带厚的大衣
玩得愉快!!
游览泰山,由天外村乘景区中巴交通车至中天门,乘缆车(费用自理)或步行登泰山。游览云步桥、迎客松、五大夫松、十八盘(以上景点乘缆车只能空中遥观)、南天门、天街、碧霞祠、青帝宫、孔庙、无字碑、玉皇顶、探海石、舍身崖、唐摩崖等景点后,乘缆车下山泰安交通、餐饮、购物提示:
到达泰安后,在泰山火车站乘3路公交车可达天外村、红门进山大门,天外村为泰山西路乘车上山起点,红门为泰山东路徒步登山起点。注意3路公交车的两端终点分别为天外村、红门,泰山火车站为3路公交车的一个最主要中间站。
泰山天外村(西路)、红门(东路)进山口位于泰山南麓,除这两处进山游览线之外,另有桃花峪(泰山西北麓)、天烛峰(泰山东北麓)两条登山游览线。泰山火车站有游2路专线通往天烛峰(票价4元,20公里),有16路旅游专线通往桃花峪(票价3元,15公里)。
岱庙是泰安除泰山之外的最主要旅游景点,与北京故宫、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之一。泰山火车站有4路公交车可达岱庙。
泰安出租车起步价5元,2公里后每公里1、5元,3路、4路公交票价一元。
泰山著名特产:泰山赤灵芝、泰山何首乌、泰山石敢当
泰山美食:三美豆腐、泰山煎饼
⑼ 天佑城的简介
天佑城商业殿堂复
—商业之都体验之制城
顺德总面积806平方公里,全区户籍总人口113万,旅居港澳台乡亲及国外
华侨40多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9%,已进入了富裕水平,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消费力与购买力。顺德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容桂是佛山(5+2)商圈中百万人口中心组团之一,商贸流通业在工业的基础上迅猛发展。 佛山天佑城购物广场
佛山天佑城购物广场是佛奥集团全资收购的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超大型主题商业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12.5万平方米,年销售达8亿多元,是佛山地区最成熟的超大型购物中心之一,影响力将覆盖整个顺德区域甚至珠江三角洲。
天佑城地处容奇与桂洲的中心地段及黄金地段——桂洲大道中路与文华路交汇处,多条主干道汇集,交通四通八达,城际巴士穿梭往来;周边商住楼盘、商业配套、市政办公、学校,超市、家电商场、专门店、休闲公园及著名家电厂家林立,是容桂人口密集的繁华商业社区。
天津天佑城购物中心
2013年9月1日,天津天佑城购物中心正式开业,使老城厢地区再添一座大型城市综合体,同时也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购物的新选择。目前,已经有包括星巴克、麦当劳、福顺等130多家知名品牌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