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居建材 » 何以为家电影简介
扩展阅读
迈诺诗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2021-03-16 21:54:39
家装强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何以为家电影简介

发布时间: 2021-01-17 22:11:53

①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要怎么解读,才是正确的

我觉得《何以为家》这部电影拍的非常好,虽然国家不同、情况不同、各种习俗不同等等的不同,但是想要表达的东西却是在每个国家都存在的。

这部电影通过小男孩赞恩起诉他父母的故事,通过倒叙的拍摄手法向我们呈现出来了这个电影。向我们展现出来了赞恩的悲惨故事。

赞恩因为忍受不了这种家庭就离家出走,他们父母也不担心他,也没有去寻找他,但他再次回家的时候,他的父母不仅没有关心他的好坏,反而巴不得他不要回来。所以在最后赞恩刺伤他的雇主,以至于被关进看守所里面,他的妈妈给他吃糖他却扔到垃圾桶里面,到最后他起诉他父母生他们而不对他们负责的事情。看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大,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要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在今后为人父母之后也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

② 电影《何以为家》是哪个国家拍的

《何以为家》的故事发生在黎巴嫩贝鲁特。黎巴嫩处于中西交汇之处的阿拉伯地区,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一个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相互共存的国家,自从1975年黎巴嫩发生过一场持续15年的内战后,就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发展。自2011年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超过100万叙利亚难民涌入黎巴嫩。黎巴嫩作为历史上巴勒斯坦难民的接收国,在新一波难民潮来到后,难民人口超过了全国人口的1/4。

黎巴嫩像赞恩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但不是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像赞恩这么幸运,能被导演从贫民区带出来,想要解决黎巴嫩的根本问题,还需要时间。《何以为家》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带给百姓的灾难,也看到了穷人家的生活状况,很多时候不是孩子越多越好,要是做不到抚养孩子的义务,就不要给予他们生命。

③ 令人泪目的电影《何以为家》,它究竟在控诉些什么

《何以为家》向我们讲述:父母在战乱情况下,明知道自己没有扶养孩子的能力,却还不断的生育,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但是他不能享受同龄人得到的生活,甚至连活着都有问题。父母既然生下了孩子,就要用全部的力量去给孩子一个安乐快乐的童年,而并不是把孩子生下之后就不管他。扎音的父母认为女孩是一种商品,可以用来换钱,而男孩是一种能够挣钱的工具,他们将孩子当做一种摇钱树和免费的劳动力我非常庆幸我生活在中国,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有疼爱我们的父母,有能够传递给我们支持的老师,有能够给我们撑起坚强后盾的医护人员和军人。很感谢我能生活在中国,此生不负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

④ 何以为家电影简介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小男孩因为父母生了他却没有养他,最终把父母告上法庭的一个故事。

这部影片真的很好,因为讲述的就是真实的事情,这部影片从编剧到剪辑,历时五年的时间,最后才以电影的形式展现在众人面前。看到这部影片,我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如果将来我有孩子,一定要好好对她,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生活,好好保护他。

⑤ 电影《何以为家》主要剧情是什么

12岁的扎因,在一个摇摇欲坠的混凝土高层建筑中长大,他是家里的长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妹妹,他被迫工作,为当地的杂货商送货,拖着比自己个子还高的轮车到处奔波,搬运沉重的货物,还要替父母照顾妹妹生活一团糟。在战争中很多家庭流离失所,别说接受教育和应有的社会保障,他们有些连食物也吃不上,只能靠着卖孩子来换取生活所需的一点点金钱。因为家里穷父母还要养很多孩子,扎因控告父母,他希望所有不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孩子的父母都不能拥有孩子。

她在工作时一直把孩子放在购物车上,她住在一间用塑料和碎石搭成的小棚子里,正努力攒钱试图买一张伪造的身份证。在战争中很多家庭流离失所,别说接受教育和应有的社会保障,他们有些连食物也吃不上,只能靠着卖孩子来换取生活所需的一点点金钱。

⑥ 如何评价电影《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是借主角赞恩的经历来反映生活在Lebanon的难民们生活场景的一部电影。它之所以让无数观众落泪,依靠的是亲情层面的内容。但,导演娜丁·拉巴基的意图和希望表达的远不止于此。在赞恩被埃塞俄比亚难民拉希尔收留,并帮忙照料拉希尔的儿子约纳斯。因为拉希尔被捕,赞恩承担起父母的责任,照顾约纳斯的吃喝拉撒。



Lebanon每1000人中就有164个难民《圣经》里耶稣对于迦百农的预言一语成谶。而赞恩在影片中的经历,也正像极了耶稣。他一直在对抗难民的命运,甚至牺牲自己拯救他人。到头来,却被送进了少管所。

⑦ 电影《何以为家》引发哪些深思

电影《何以为家》讲述了一个12岁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惨的生活经历,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从而引发了许多有关于生命的深思,具体如下:

1、仅仅是给孩子生命这件事情,并不伟大:

在剧中,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对节目主持人说:关于童年,我日后能记住的只有暴力、辱骂、殴打——链子、水管、皮带打在身上的感觉。在家庭中,父母常常会将负面情绪强加给孩子,而孩子照单全收。剧中的父母认为生下了孩子,孩子就应该感谢父母,但比起生下孩子之外,给孩子营造的环境和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要。

2、生存不易,也能给孩子最大的爱:

《何以为家》中,收留赞恩的单亲妈妈没有合法身份,还是拼尽全力带着孩子争取生存的机会,上班时候把他藏在厕所,趁着休息的功夫偷偷去喂奶,没钱买,就捡来别人剩下的大块生日蛋糕给孩子庆生,也欢迎赞恩加入他们的生活,最走投无路的时候,孩子也是她的底线。

3、唯一能做的是,让悲剧从这里终止:

赞恩是悲剧家庭的受害者,可赞恩的父母,又何尝不是,他们饱受中东战乱,流离失所。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在战火纷飞的时局里,不懂如何去爱。

在赞恩的视角里,父母是恶人,房东也是恶人。但其实他们都没想作恶,他们只是按照社会教给他们的方式生活。如果说,这个故事里全是受害者,那悲剧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追究这些已经毫无意义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悲剧在赞恩这里终止。

(7)何以为家电影简介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黎巴嫩一个小城镇里的法庭,12岁的男孩扎因因为持刀伤人被判入狱,不过在律师的支持下,扎因起诉自己的父母,是因为父母不能为他提供保护和安全感。

扎因的父母很穷,负担不起抚养孩子们的费用,这意味着扎因不能获得身份证,所以扎因是一个没有资格获得护照的黑户,无法去学校上学,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也无法在医院获得救助。

扎因是家里的长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兄弟姐妹,被迫工作为当地的杂货商送货,杂货商老板对扎因的妹妹有一种邪恶的兴趣。当扎因的父母把妹妹卖给杂货商时,扎因无比伤心跑到了一个海滨小镇,在那里,扎因遇到了埃塞俄比亚移民的拉希尔;

是一个善良的人,她的生活比扎因稍稍好一点点,拉希尔隐瞒了她有个一岁的儿子约拿斯,为了逃避雇主和政府部门的监视,她在工作时一直把孩子放在购物车上,她住在一间用塑料和碎石搭成的小棚子里,正努力攒钱试图买一张伪造的身份证。

⑧ 何以为家电影简介

该片讲述了一个岁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惨的生活经历,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

剧情介绍

法庭上,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

故事中,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的状况下依然不停生育,作为家中的长子赞恩,弱小的肩膀承担了无数生活的重压。

当妹妹被强行卖给商贩为妻时,赞恩愤怒离家,之后遇到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强生活。然而生活并没有眷顾赞恩,重重磨难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

(8)何以为家电影简介扩展阅读

作品赏析

在这里,女孩是一种商品,可以换钱;男孩是一种工具,负责养家糊口、照顾更小的小孩。 父母只管生,不管养,将孩子当做摇钱树和免费劳动力。

他们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只会给他们带来苦难和折磨。 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证,做父母却不需要考证。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配当父母,也并不是生了孩子就自动成为妈妈。

他们只图一时的快活,让孩子跟着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一起受苦,他们根本不配做父母。 如果不能给予孩子幸福,当初就不应该把他们生下来。

他们是你的孩子,但他们更是他们自己,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不应该被虐待,更不应该被贩卖。 父母有管教孩子的义务,孩子也有权利将父母告上法庭。 赞恩什么都不要,他只要父母别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