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种衣服在藏传佛教中是瑜伽士穿的还是居士穿的,这种衣服叫什么
这叫批单,密咒师或者瑜伽士可以穿,接过某些法门才能是密咒师或者是瑜伽士,这两个通过持的戒律来区分。
普通的皈依弟子是不可以穿这个的,藏传佛教皈依的俗家弟子对应的是显宗的居士。
2. 佛教僧人的衣服是怎样的
一般寺庙和尚穿的衣服叫百衲衣,骚粪衣,根据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为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一是七条布缝成的中衣,我国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
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三衣总称为袈裟。袈裟本是一种颜色的名称,因为佛制僧人必须穿染衣,避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种杂色,即袈裟色。
居士服,就是指居士穿的海青。其实,居士服是指居士可以穿戴的服饰,一般称为俗服。而海青是我国僧团中主要的服装之一。佛教尊重古制,出家人生活比较保守。为了整肃仪容、庄严道风,海青虽然不是法衣,但是到今天都还能够遵守穿用着。晋以后,四众弟子都可以穿海青。百丈以后,要求更加严格。
不论出家在家,所穿的海青是一样的。海青虽然是脱胎于汉服,但是它究竟还有一些特异之处。海青的衣领,是用三层布片覆叠缝制而成的;这样子叫做“三宝领”。在衣领的前面中段,还有五十三行蓝色线条;这叫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实际上,无非是为了加强衣领的耐用而已。另外,俗袍的袖口是敞开的,而海青的袖口,却是缝合起来的。
海青的颜色,一向是以青黑色为主。在家居士只能穿青黑色,只有少数名位崇高的出家长老——如方丈、首座、法师,才能穿黄褐色的海青。在我国的僧团中,除了袈裟,海青算是最尊胜的僧服了。穿着海青,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的场合
和尚穿的衣服根据场合和材料制作的不同,其叫法也不同:
一、袈裟:和尚在正式做法事时所穿的衣服叫“袈裟”,是最重要的一种法衣。“袈裟”是梵语音译,汉语的意思是坏色、不正色、染色、秽色等,因其颜色不正,故名“袈裟”。袈裟如果是用九条及九条以上的布拼接而成,就叫“九条衣”。另外还有七条、五条,共有三种,称之为“三衣”。
二、纳衣:这是古时对出家人所穿衣服的一种统称,是文言文,意思是僧衣,纳衣有五种:一有施主衣;二无施主衣;三往还衣;四死人衣;五粪扫衣。粪扫衣即拾取人家弃之不用与粪扫一样的贱物来缝纳而成的法衣,为十二头陀行之一。
三、海青:海青的款式是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较其他衣裳肥大很多。出家人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场合所穿,其颜色一般为明黄色或暗黄色。在家佛弟子在做法事时也可以穿海青,但是只能穿咖啡色、黑色等暗色调的,而不能穿黄色的,以示和在家人的区别。
百衲衣是一种俗称,从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袈裟,袈裟并不是所有的佛教弟子都能够有能力穿着的,虽然佛教服饰分着几个种类,但是大多也是相像的。
3. 佛教的居士服,长衫,海清等服装,怎么穿更庄重好看
佛教从古来传下来只有海源青居士可以穿。
所谓长衫,其实是大挂,与民国的长衫还是有区别的,那个是出家人穿的,有些居士到寺庙参学或净人发心出家,穿大挂是常住批准的。
大挂是从五衣变迁来的,上虚下云老和尚曾做过考证,出家人出坡劳动佛制搭五衣,到中国慢慢演变成大挂。
至于居士服则是现代台湾佛教界先兴起后传入大陆。
佛教的衣服,都是坏色(非正色),破执著相,只要干净整齐即是庄严!
好看是世俗颠倒义。
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
但愿嘉宾尽念佛
只缘极乐是君家
----印光大师
4. 居士穿什么衣服佛教
居士是指在家修行者,在家就是容入社会,本着平常心,平常人,平常事,穿着干净,整洁,什么场合穿适应什么场合的,平常即是了。过于执着,即是执相。反到违背了佛法。
5. 佛教 和尚 衣服 区分
海青颜色有二,一为黑色,乃一般缁素二众礼佛时所穿;已受戒者,可于海青外加搭袈裟;未受戒者,仅着海青,不得披搭袈裟。一为黄色,为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之主法者所穿,一般大众不得穿着。
6. 寺庙里的和尚穿棕色衣服和穿灰色衣服有什么讲究
灰色和棕色的衣服一般是平日常穿的海青,没有什么等级区别。在家佛弟子在做法事时也可以穿海青,但是只能穿咖啡色、黑色等暗色调的,而不能穿黄色的,以示和在家人的区别。
海青的款式是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较其他衣裳肥大很多。出家人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场合所穿,其颜色一般为明黄色或暗黄色。
(6)佛家居士衣服扩展阅读
其他穿着:
袈裟:
佛教传入中国后,汉、魏时穿赤色衣(被赤衣),后来又有黑衣(缁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后,朝廷常赐高僧紫衣、绯衣。明朝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种类别。
规定禅僧穿茶褐色衣和青傧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衣和绿傧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傧浅红色袈裟,然后来一般皆着黑衣。
袈裟有三种:五衣(常见的大部分都是咖啡色)、七衣(也是咖啡色居多)、祖衣(大部分是红色带金线,也有咖啡色带金线)。
7. 古代寺庙居士服装
古代寺庙居士服装
这一点分如下三种情况:。
1.如果穿的是海青是可以的,居士在寺院版穿海权青,符合佛教仪轨。海青,也是僧服之一。
2.如果是僧人特有的袈裟(缦衣)就不能随便穿,或寺院僧人专用颜色的海青,比如黄色的海青是僧人专用,居士就不能穿。故意穿有罪过,如果无心穿错,忏悔就可以。
3.如果衣服本来就是出家人的,自己未经允许拿来穿,罪过极大。这要慎重。
以上三点,您可能问的就是第一点。穿海青,没问题的。因为在寺院,如果你穿错,会有人帮助您告诉您的,所以第二点、第三点在寺院中就不可能发生了。
8. 佛教的衣服都是啥
您好,根据复佛教的制度制,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为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一是七条布缝成的中衣,我国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三衣总称为袈裟,袈裟本是一种颜色的名称,因为佛制僧人必须穿染衣,避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种杂色,即袈裟色。我国旧译袈裟色是赤色,南方佛教典籍则说是一种橙黄色,可能是一种赤黄混合色。根据我国佛典记载,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后,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区别,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青黑木兰色。但据六世纪印度来华高僧真谛法师说,各部派衣色实际都是赤色,所谓青黑木兰,仅是些微小的差别。现在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度、尼泊尔诸国的僧服都是黄色,仅有深浅的不同。我国汉族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黄色。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黄色,平时所披的中衣近赤色,希望帮到您,满意请采纳,谢谢。
9. 出家人和居士穿的衣服有什么区别
在家居士 如法 符合适宜即可! 主要修心 不用执着!只是个人建议!
10. 佛教居士服
海清是居士才能穿的衣服,一般在寺庙里面可以请得到
在家跟出家差别:出家人穿内的海容青是素色的,不绣花纹;在家人穿的海青绣的有花纹、绣的有花边,甚至于身上也绣的有花纹,差别就在此地。披衣才是佛教的礼服。五戒是在家居士受的,不能够搭衣,这个一定要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