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居建材 » 家电产能过渡
扩展阅读
迈诺诗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2021-03-16 21:54:39
家装强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家电产能过渡

发布时间: 2021-01-29 20:30:30

家电生产企业物流发展现状及外包策略研究

前瞻网摘要:前瞻产业研究院提示:面对日益走高的原材料成本以及内部挖潜将近枯竭的困境,家电市场竞争已不再局限于生产成本和营销手段等传统竞争方式,而“被迫”转向另一个利润源泉——物流领域的竞争。
家电业通常被认为是国内市场化最高的行业,其市场竞争程度可见一斑。近年来,家电市场正在从供不应求过渡到产能过剩,行业利润从暴利到微利,产品从简单到丰富,家电行业领域也经历了激烈的竞争。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中国家电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面对日益走高的原材料成本以及内部挖潜将近枯竭的困境,家电市场竞争已不再局限于生产成本和营销手段等传统竞争方式,而“被迫”转向另一个利润源泉——物流领域的竞争。零库存、低损耗、及时准确送抵目的地,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早已成为业界焦点。谁能更快速、更有效、更经济地完成物流环节,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有先机。物流已被看作是家电业最后也是最有希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环节。
前瞻产业研究院物家电物流行业研究小组表示,物流在家电连锁行业经营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家电连锁企业中最有力的制胜法宝。物流处理好了,其经营成本就会明显降低,也能提高家电行业的运营效率;物流处理不好,经营成本就居高不下,在竞争中就身处劣势,最终会被市场淘汰掉。所以,对于家电连锁企业,如何改善自身的物流运作,已经成为自己的发展战略问题。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望采纳谢谢

⑵ 产能过剩的方案

产能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产能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大体分为两套体系,一是自下而上的调查统计方法,一是自上而下的宏观计量方法。自下而上的体系是采用调查统计方法,即在细分行业内设定几家样本企业,定时调查其产出与产能,然后以样本企业在行业内占比推算整个行业的产出与产能,就可以计算出这一细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对于上一级行业,方法类似。自下而上的调查统计方法得到的产能利用率客观可靠,能够真实衡量产能利用情况。但这种方法对人、财、物、时间要求较高,多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所采用。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多由政府部门主导进行,发布产能利用率数据。
自上而下的宏观计量方法,包括峰值法、产出缺口法、企业投资决策模型优化法、资本存量法等等,多为学术研究人员所用。这些方法只需要对宏观计量模型熟悉,有宏观产出、投资数据等即可。从具体数值来看,各种方法估算的产能利用率并不相同,但从波动趋势来看并没有太大区别。(见图1)

如何使用产能利用率?
我们选取资本存量方法计算得到了中国1952-2012年的年度产能利用率(图2)。与市场认可的IMF估算的产能利用率数据相比,我们估算的产能利用率走势,除1995-1999这段时间有所不同之外,其他基本一致;在具体数值方面,2003年以来差别也不大。
IMF在2012年7月份公布产能利用率时,市场很是震惊,因为以美国79%-82%的“合意”产能利用率为参照,中国产能肯定是超级过剩。但这种比较在逻辑上很有问题。一方面,美国产能利用率是采用自下而上的调查统计方法所得,而IMF及我们是采用自上而下的宏观计量方法推导的,两种不同方法体系计算的产能利用率根本不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美国79%-82%的产能利用率“合意”区间,是根据美国经济运行总结出来的美国经验,而不是普适规律,并不能以之为标准分析其他国家的情况。每个国家的产能利用率,应当根据本国所处发展阶段以及本国经济运行实际,总结出“合意”区间,然后才能根据产能利用情况与“合意”区间的比较,判断产能过剩情况。
如何化解产能过剩?
中国这一次产能过剩,根源在于消费升级。基于联合国的划分标准,我们认为,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上时为生存型消费,消费内容主要为食品、衣着等必需品;恩格尔系在35%-50%之间时为发展型消费,消费内容主要为家电、汽车、住房等大件耐用品;恩格尔系数在35%以下是为享受型消费,消费内容主要为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2001-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40%左右下降至36.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50%左右下降至40%左右。可以看到,中国居民消费处于发展型消费阶段,这带动了汽车、房地产以及中上游的重化工业的发展。但也必须看到,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将会继续下降,到2020年,将下降至30%左右。这意味着家电、汽车、房地产的消费需求扩张必然放缓,相应重化工业的下游需求也将收缩。因此,这一次的产能过剩是一种长期性过剩。其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将深远而持久。在整个去产能阶段,经济增速将会明显下行。如何化解产能过剩,也要根据过剩的类型来对症下药。对于暂时性过剩,应该从需求端入手,进行财政或货币扩张,推动需求回升即可。而对于长期性过剩,则应该从供给端入手,主动收缩产能。因此,去产能,就应该从供给端入手。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把过剩产能转移到较低发展阶段过的国家,如越南、柬埔寨、非洲等地区;另一方面,设定资源、能源、环保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同时,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能的整体质量。但由于占30%左右的农村居民消费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处于发展型消费阶段,并且农村居民数量较大,因此需求端的措施也不容忽视。比如,通过推动农村居民的城镇化,以及规范农村消费市场,释放其汽车、住房、家电等传统需求,缓解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

⑶ 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家电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今后几年家电业的发展将继续面临上游成本增加和下游流通企业的双重压力,面临严重的出口形势,家电业的发展将更加依靠国内市场。随着节能、环保、智能和安全成为家电发展的主题,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高端产品的高盈利性迫使家电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自主创新将成为家电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点。预计未来几年家电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增长继续趋稳。
1、家电产品出口形势严重
欧盟25国重新修订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对我国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熨斗、烤箱、照明设备、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等十几类轻工产品出口造成新的壁垒,使企业发展及产品出口面临严重挑战。这两个指令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民用电子电器领域,而中国每年出口到欧盟市场的该类产品达数百亿美元,其中又以家电产品为主,由于这两个指令都会明显增加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成本,严重影响我国317亿美元家电出口欧盟,不少达不到指令要求的产品会被排斥出欧盟市场,因此2006年我国家电出口形势比较严重。
同时,我国家电产品在出口上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自有品牌,出口的产品很多仍是贴牌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自有品牌建设上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另外,在产品核心技术上我国家电产品仍没有取得本质的突破,仍以引进和仿制技术生产,要害部件仍需要从跨国垄断企业购买,出口产品的自有技术含量不高,处于利润链的低端环境,出口规模很大,但赢利能力不高。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家电产品尽管出口形势表 现良好,但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障碍,出口市场的扩大存在较大困难。
另外,全球范围内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石油和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全球经济保持稳定回升的缺乏足够的支持,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增速将面临适度调整,但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这些因素都将对未来家电产品出口形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家电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有可能放缓,对行业增长的拉动力量也会因此减弱。
2、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家电行业增长提供持续性的需求支撑
我国城市化进程步入出现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发展的速度提高直接促进了居民消费需求总量的提高,加之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逐渐回温以及家装市场的发展,将为家用电器产品提供稳定的需求扩张基础,这些因素为家电行业的增长提供了长期支撑。从2005年空调市场的发展来看,家装市场已成为中国空调业产能急剧扩张的一大助推器。2010年上半年我国空调行业总产能突破了8600万台,与去年相比增幅达到23%。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消费者中为新房装修而购买空调的比例高达36.7。
3、农村家电市场会有所升温
新一届中心政府成立以来,一直对三农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并不断推动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由于国家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未来几年农民收入将会出现较快的增长。这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来看,家用电器将是农民收入增加后重要的消费支出领域,农村家电市场将会逐渐升温,未来家电产品在一二级市场日渐饱和的情况下向三四级市场渗透成为可能。
4、家电产品技术升级趋势将加快
价格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已经促进了家电企业不断增强技术研发,以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和产品技术结构的日益升级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家电产品结构的技术升级趋势将不断加快,为行业保持稳定的增长提供动力。同时,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也需要家电行业提供更多新兴产品满足市场需要,节能、环保、智能、安全等特点已经成为消费者对家电产品新的要求,消费升级和家电产品的结构升级将形成良性的互动促进家电行业不断以结构升级获得增长动力。
在电子电器领域,我国明年将发布关于数字电视产业的产业政策。目前数字电视技术的地面无线传输标准还未确定,收发端相关的系统型标准已经出台,产品标准将于春节前出台。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时间表,2006年中国将开展数字卫星直播业务,满足看不到有线电视的全国三分之二家庭的需求。“十一五”期间将正式推广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至2010年,除西部地区外,全国县级城市基本完成向数字化的过渡,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全面终止模拟电视广播。这一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将极大的促进新的市场需求的扩张,为家用电子产品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因此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家用电子电器行业增长的动力源泉,家电产品的技术升级趋势会得以加快。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家电产品在使用功能上的、应用环境上的智能化、网络化、物联网化将会得到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发展。

⑷ 为什么现在中国的家电大多数不耐用

里面使用的元器件质量太差,所以特别容易坏。
归根倒底,还是家电业产能过剩,竞争太过激烈,所以厂家只能打价格战,最终还是用户买单倒霉。

⑸ 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家电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今后几年家电业的发展将继续面临上游成本增加和下游流通企业的双重压力,面临严重的出口形势,家电业的发展将更加依靠国内市场。随着节能、环保、智能和安全成为家电发展的主题,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高端产品的高盈利性迫使家电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自主创新将成为家电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点。预计未来几年家电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增长继续趋稳。
1、家电产品出口形势严重
欧盟25国重新修订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对我国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熨斗、烤箱、照明设备、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等十几类轻工产品出口造成新的壁垒,使企业发展及产品出口面临严重挑战。这两个指令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民用电子电器领域,而中国每年出口到欧盟市场的该类产品达数百亿美元,其中又以家电产品为主,由于这两个指令都会明显增加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成本,严重影响我国317亿美元家电出口欧盟,不少达不到指令要求的产品会被排斥出欧盟市场,因此2006年我国家电出口形势比较严重。
同时,我国家电产品在出口上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自有品牌,出口的产品很多仍是贴牌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自有品牌建设上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另外,在产品核心技术上我国家电产品仍没有取得本质的突破,仍以引进和仿制技术生产,要害部件仍需要从跨国垄断企业购买,出口产品的自有技术含量不高,处于利润链的低端环境,出口规模很大,但赢利能力不高。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家电产品尽管出口形势表 现良好,但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障碍,出口市场的扩大存在较大困难。
另外,全球范围内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石油和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全球经济保持稳定回升的缺乏足够的支持,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增速将面临适度调整,但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这些因素都将对未来家电产品出口形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家电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有可能放缓,对行业增长的拉动力量也会因此减弱。
2、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家电行业增长提供持续性的需求支撑
我国城市化进程步入出现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发展的速度提高直接促进了居民消费需求总量的提高,加之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逐渐回温以及家装市场的发展,将为家用电器产品提供稳定的需求扩张基础,这些因素为家电行业的增长提供了长期支撑。从2005年空调市场的发展来看,家装市场已成为中国空调业产能急剧扩张的一大助推器。2010年上半年我国空调行业总产能突破了8600万台,与去年相比增幅达到23%。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消费者中为新房装修而购买空调的比例高达36.7。
3、农村家电市场会有所升温
新一届中心政府成立以来,一直对三农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并不断推动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由于国家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未来几年农民收入将会出现较快的增长。这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来看,家用电器将是农民收入增加后重要的消费支出领域,农村家电市场将会逐渐升温,未来家电产品在一二级市场日渐饱和的情况下向三四级市场渗透成为可能。
4、家电产品技术升级趋势将加快
价格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已经促进了家电企业不断增强技术研发,以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和产品技术结构的日益升级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家电产品结构的技术升级趋势将不断加快,为行业保持稳定的增长提供动力。同时,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也需要家电行业提供更多新兴产品满足市场需要,节能、环保、智能、安全等特点已经成为消费者对家电产品新的要求,消费升级和家电产品的结构升级将形成良性的互动促进家电行业不断以结构升级获得增长动力。
在电子电器领域,我国明年将发布关于数字电视产业的产业政策。目前数字电视技术的地面无线传输标准还未确定,收发端相关的系统型标准已经出台,产品标准将于春节前出台。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时间表,2006年中国将开展数字卫星直播业务,满足看不到有线电视的全国三分之二家庭的需求。“十一五”期间将正式推广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至2010年,除西部地区外,全国县级城市基本完成向数字化的过渡,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全面终止模拟电视广播。这一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将极大的促进新的市场需求的扩张,为家用电子产品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因此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家用电子电器行业增长的动力源泉,家电产品的技术升级趋势会得以加快。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家电产品在使用功能上的、应用环境上的智能化、网络化、物联网化将会得到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发展。

⑹ 传统家电行业应该怎样做营销活动

成立营销策划小组的目的是赚取更大的销售和利润,此小组4人次,设立一个回组长,每天为如何赚答钱搞营销,引进关联产品,市场调研考察家电最新动态信息,也可组织策划活动,做DM单等,譬如说做DM单,把我公司的所有关联产品、净水器、空气净化器、智能座便器等等都一一列在上面,做出亮点,让前线技师没人为用户发一张,让用户更多的了解我们的信息。公司营销策划选择比较有想法的一些人员,另外一人从前线技师当中选取,因为技师上门会体验到顾客需求,对营销策划有更大帮助。

⑺ 家电消费品质升级已成为刚性需求了吗

据报道,时至年底,对于家电消费而言,值得回味和总结的很多,消费内品质升级倒逼家电行业从渠道到容管理的全面变革,同时,随着新零售从电商向传统卖场的全面渗透,场景消费体验在家电消费中的占比也更加明显。

分析人士表示,在产品层面,随着人工智能的大规模普及,家电产品植入人工智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随着网速提速进程加快,家产消费进入全人工智能指日可待。

⑻ 汽车线束软件中线万库如何能做到家电工程师向汽车线束工程师平稳过渡

线束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教程需要专业人士才会

⑼ 电器发热和冷却的过渡过程遵循什么规律

自动调节系统受到干扰(内扰、外扰和给定值扰动)作用后,在调节器的控制下内,被调参数随时间变化容的过程称为系统的过渡过程(或调节过程)。
了解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可以知道调节器在不同参数下的调节效果,对设计、研究、整定和改进调节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过渡过程是调节器在阶跃扰动下被调参数的变化曲线,是短期的记录曲线,也是一种典型的曲线。而一般的被调参数记录曲线是一种长期记录曲线,可能没有扰动,也可能是各种形式扰动(脉冲、阶跃、周期性干扰等)作用的结果,或几种扰动叠加的结果,不具有典型性,但可以供分析、整定调节系统时参考。

⑽ 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1、二元化市场结构造成供给相对过剩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还有日益扩

大的趋势,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市场特有的二元化市场结构。一方面城市市场主

要家电产品容量普遍接近饱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却始终保持着较低的家电保

有水平,家电产品的边际需求也长期得不到提高。在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的条件制

约下,家电生产企业只能将精力集中于竞争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场,结果便造成了

城市市场供给相对过剩的现象,价格大战、概念炒作、囤积居奇等现象成了家电行

业特有的风景。

从家电产品的保有水平来看,我国家电行业未来的主战场毫无疑问在农村地区

,农村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足以使家电行业再获得一次高速成长的机会。但基于农

民收入在短期内仍无法迅速提升的现实,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家电市

场仍将维持已有的二元化市场格局,品牌竞争也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2、家电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明显分化

在家电业蓬勃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前期,家电

企业几乎都在巨额利润的推动下迅速实现了规模扩张。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

期开始,由于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家电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最近

几年,随着家电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多数企业的产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企业利润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家电生产企业利润持续下滑,有的甚至已经出

现了巨额亏损。

事实上,家电业从1998年开始就出现了行业萎缩的现象。而到了2000

年,则更有厦华、厦新等一大批亏损企业浮出水面。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同时,我

们也注意到还有一批企业仍在实现着发展,海尔、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尔依靠

其多元化产品组合、国际化营销思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

得了主动,实现了业绩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目标,在不太景气的家电行业中

成为了一个醒目的亮点。美的则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的管理团队以及不断

丰富的产品组合,一举在白色家电和小家电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家电行

业内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之一。

笔者认为,家电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如果能够及早进行有力的兼

并重组并加大产品开发的力度,家电行业仍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行业。

3、家电销售渠道和价格决定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伴随着生产厂家间的激烈竞争,家电销售网络也在迅速发生着变化,家电销售

网络中传统的百货商场数量逐渐减少,家电专卖和超级市场则异军突起。

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家电专卖店在全部家电销售网点中所占比例高达65%,

在数量上已经成为了家电经销网点的绝对主体。家电专卖店发展如此迅速,许多业

内人士也颇感震惊。在家电专卖店迅速扩张的同时,企业的销售分公司和超级市场

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而作为传统家电经销主力的百货商场数量比例却在不断缩减

,有的百货商场甚至已经放弃了家电经营。调研数据还表明,目前多数家电经销网

点经营状况平平,能维持正常经营的网点只占到总数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几年来

家电销售的利润率不断降低,特别是经营彩电、影碟机等价格竞争较激烈的品种的

销售网点,基本上处在薄利经营的境况中。

另一方面,随着国美、苏宁、三联等为代表的家电零售巨头的崛起,家电产品

的价格决定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家电零售商销货能力日益增大并具备

了一定垄断实力的情况下,产品价格已不再由制造商自己说了算了,在零售商规模

普遍较大的中心城市,家电产品的价格决定机制已经开始由制造商单独制定向制造

商和销售商协议制定转变。而且可以预见,随着网上销售、会员直销等先进销售方

式的逐步开展,家电产品的价格决定机制仍将不断改变。

4、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不断增大

在家电行业大举扩张的时期,国产品牌以价格和营销为武器,曾经一度把洋品

牌逼到了市场一隅,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主要家电产品国产品牌市场份额长期保

持在85%以上的较高水平,国内家电企业一度几乎可以不用考虑来自国际品牌的

威胁。

然而从1999年末开始,这一趋势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伴随着家电产品升级

换代步伐的加快,洋品牌凭借其技术优势,悄无声息地展开了对国内市场的反扑。

2000年中,在价格战此起彼伏的彩电市场上,平均零售价格几乎是国产同型彩

电一倍的索尼彩电其零售额份额连续数月位居国内市场首位,其中索尼纯平彩电在

最初上市的几个月中市场份额一度占了纯平彩电全部市场份额的80%以上,难怪

业内人士急呼狼来了。

彩电市场如此,其他家电产品市场也如此。2000年中,伊莱克斯在冰箱市

场的月度零售份额一度位居三甲,惠而浦在洗衣机市场的排名也迅速提升,LG、

三星在微波炉市场也逐渐崛起,这些事实都向我们明确无误地表明了国际品牌已经

开始大举反扑的严峻现实,我国家电行业所面临的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正在不断增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