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居家养老是什么意思
据了解,中国老龄人口预计2025年突破3亿人,居家养老社区的支撑条件尚待优化专,养老、孝老、敬老政策属体系和社会环境仍需完善,社会力量进入养老领域存在顾虑。
专家表示,今后无论国力如何强大,政府如何强化养老责任,社会化养老服务如何发达,家庭养老都不会过时,特别是家庭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亲情关爱等是其他养老方式难以替代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居家养老社区的支撑条件尚待优化,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仍需完善,社会力量进入养老领域存在顾虑,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有差距。
希望养老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Ⅱ 什么是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我国居家养老的政策:
一、中国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
(一)社会保障
(二)老年医户卫生保健。
(三)老年家庭建设
(四)社会养老服务
(五)老年生活环境
(六)老龄产业
(八)老年人杜会管理
(九)老年人权益保障
(十)老龄科研和国际合作
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一)建设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二)建设任务: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机构为重点,通过新建、改扩建和购置,提升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水平。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十二五”期间,增加日间照料床位和机构养老床位340余万张,实现养老床位总数翻一番;改造30%现有床位,使之达到建设标准。
(三)建设方式:
通过新建、扩建、改建、购置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四)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各类服务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社会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
(五)资金筹措。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需多方筹措,多渠道解决。
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一)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
(二)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三)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
(四)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
(五)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
(六)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Ⅲ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区别
1、特点不同。
居家养老的特点是在家中养老,更加强调内在家中进行养老。而社容区养老的特点更加强调以家庭为核心,在老人所在的社区提供养老服务。
2、服务不同。
居家养老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以及精神关爱服务。社区养老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
(3)家居养老扩展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各种物质保障、医疗条件趋于完备的今天,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已经不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而面对这个人口大国的是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养老的方式主要依靠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两种主要的方式。
但随着我国家庭规模和功能的改变,家庭状况越来越朝向小型化发展。以421为代表的家庭结构日渐成为社会的主流。甚至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由于各种压力的增大,丁克家庭的新型结构也越来越多。老人居家养老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养老院养老方式的出现,确实能缓解部分养老难的问题,但养老院养老却与中国深远的文化积淀产生冲突,必然与社会产生矛盾。
Ⅳ 居家养老的好处
适合国情
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根据有关调研,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只有约10%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如何把养老服务延伸到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满足他们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同时,我国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数量巨大。这部分人多数分散居住在各自家庭中,其养老不仅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问题,更有医疗护理问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具有一定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能较好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绝大多数老年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要达到30张。但目前,全国养老机构仅有床位39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只有20.5张,离纲要提出的标准还有很大缺口。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尽管只占10%,但这部分老年人的绝对量在2000万人以上。所以,能够入住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老年人,很多地方存在养老院一床难求现象。
还应看到,与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上步入老龄化社会不同,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阶段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呈现典型的“未富先老”特征。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绝大多数老年人收入水平更低。居家养老服务费用较低,适合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特点鲜明
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既不同于家庭保姆、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家政服务的独特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服务是专业性强的服务。以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开展的曜阳保姆服务为例,从事曜阳保姆服务的医护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特别是经过专业医疗护理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尽管现在许多保姆和家政服务人员也要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但曜阳保姆的培训要求更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必备的医疗护理、医疗急救知识和专业技能。
居家养老服务是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服务。家政服务是一种市场化服务,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居家养老服务则是一种公益性或准公益性养老服务,比如收费采取的是优惠价格,甚至是免费半免费的。居家养老服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公益性或准公益性养老服务,主要得益于提供这些服务的养老机构、社区组织、志愿者等的无私奉献,以及社会各方面献出的爱心,比如物资捐助和现金捐赠等。
居家养老服务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服务。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于2014年5月在江苏省扬州市启动的“曜阳关爱失能老人行动——曜阳保姆服务”试点,服务的对象就是经过民政部门筛选的300位生活困难的失能老人。家政服务面向的是全体有需求的家庭,服务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曜阳保姆服务则是面向居家养老的生活困难失能老人,主要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和人文关怀服务。一些养老机构、社区、志愿组织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可能更广泛。
优势明显
居家养老服务是经济高效的养老服务方式。同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投入小、经济和社会效益高的养老方式。以曜阳保姆服务为例,它依托现有的老年公寓、医疗机构和托老所,组织医护人员入户服务。同机构养老需要兴建养老院相比,这种方式大大节省了基建和各种配套费用。实际上,曜阳保姆服务已经成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养老院,把纳入保姆服务对象的老年人家庭联结成了一个巨型养老院。曜阳保姆服务作为整个曜阳养老服务体系的一种模式,投入较小,但解决了众多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创造了巨大社会效益。
Ⅳ 智能家居养老的概念是什么
智能居家养老是新近流行的一种养老概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最早提出,它们称其内为容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Ⅵ 家居养老的困境有哪些
(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这种进程,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促使了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生;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劳动方式的重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随之受到削弱。 (二)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推行之后,农村家庭类型由拓展型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人口规模逐渐缩小。 (三)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市更加严重。在户籍制度限制下,农民举家流动的比例很小,人口向城市迁移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加速城市化将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 (四)农村土地的收入和保障功能被不断削弱。虽然土地在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功能,但因规模狭小、流动性差和产权不稳定,不仅难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而且也难以发挥其收入保障功能。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依靠非农就业收入来源。 (五)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增加,商品性支出增大。农民收入提高,消费尤其是商品性支出的增加,改变了老年人供养以实物支付为主的传统方式,子女对老年人的供养主要表现为货币支出。自给性消费向商品性消费的转变使老年人经济供养来源对市场的依赖性加大,老年人供养状况直接受子女货币收入的影响,缺乏稳定性并隐藏着风险。 (六)农村社会网络的作用也在下降。例如,农户家庭之间的转移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例下降到。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日益弱化,无力为困难家庭提供帮助。
Ⅶ 什么是智能家居养老
智能居家养老是最适合老人的亲情养老,它是传统居家养老的升级和优化,继续了内中国儒家文化的“孝”容道精神,既满足老年人对“家”的需要,又合并了网络远程技术和实时健康管理的优势,配合智能居家系统让子女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父母外出时也不必害怕出现迷路或走失等状况,父母出现意外状况时更能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充分满足了子女对老人的呵护需要与管理。
武汉市侨亚置业集团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和引进该养老模式的机构。
Ⅷ 居家养老的优缺点是什么
居家养老的弊端
1、居来家养老不安全源
白天子女上班,家中只剩下孤老一人,一旦有急病发生,给子女打电话力气都没有。要是身边有一个伴还好点,特别是独自一人想找一个帮忙的都没有。
2、老年人的机能反应迟钝
生活还可以自理的还得操心酱醋油盐,还得上超市去买,在穿过人群时还得担心会不会被人撞倒,过马路时更要注意四周的车辆等。
益养老认为,与其操心劳累及担心害怕,身体日渐衰老,体力一年不如一年,不如找个安静的地方度过晚年。年轻的时候努力挣钱,年老的时候应拿钱买舒适、买欢乐。谁不希望长寿,晚年生活快乐安康。
3、请保姆解决不了上述问题
请过保姆的人应知称心的保姆多么难找,一般人很难和保姆相处。网上报道时有发生保姆虐待雇主的事件。保姆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在生活上相处时也会有很多的不便,很多事还得看她的脸色。
居家养老的优点
1、省钱
老人吃住都在家里,不用缴纳住房费等,节省了一笔费用。
2、自在
老人在自己家里,享受到主人般的自由自在。
3、天伦之乐
是否能享受天伦之乐,视各自家庭实际情况而定。
Ⅸ 什么是智能家居养老
智能居家养老抄是最适合老人的亲情养老,吸纳更是技术领先的三开只能养老平台,既满足老年人对“家”的需要,又合并了网络远程技术和实时健康管理的优势,配合智能居家系统让子女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父母外出时也不用担心意外,
Ⅹ 居家养老有什么好处
几种养老模式的优势和比较:1、社会福利机构养老,主要适合于孤寡老人或丧偶等情况的老年人,养老的舒适度与养老院的级别息息相关,且养老院的自由度不高,难以保证老年人的安全状况和健康状况。2、社区型养老,是对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模式的加强与升级,社区提供专业的陪护人员,让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养老,与保姆服务有点类似。
3、智能居家养老模式,适合绝大多数家庭和老人,是最适合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也是全国老龄办一直推崇的家庭养老模式,兼并了上述两种养老模式的优点,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时,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中的老顽童手表设备能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亲属,使老年人能及时得到救助服务;当老年人因饮食不节制、生活不规律而带来各种亚健康隐患时,智能居家养老设备的服务中心也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智能居家养老设备医疗服务中心会提醒老人准时吃药和平时生活中的各种健康事项。 最重要的是,“智能居家养老”可以在老人身上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子女再也无须担心老人外出后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