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东省招远市界河金矿床
1 矿区地质概况
界河金矿床位于著名的焦家金矿田的北部。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新生宙第四系的残坡积及洪积层和少量大小不等的太古宙胶东群残留体,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多以捕虏体形式含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中,平均含金量为24.01×10-9。岩浆岩主要为玲珑片麻状花岗岩和郭家岭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两者呈侵入接触和断层接触,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含金为30×10-9。此外,矿区也可见到不同类型的中酸性脉岩,主要有闪长玢岩、石英二长岩和细晶岩,均具多期次活动的特点。其中闪长玢岩脉与矿体共生或切穿矿体,石英二长岩脉在矿体附近出现。区内的控矿断裂——望儿山断裂(F1)总体沿二者的接触带展布,其主断面清楚,呈舒缓波状延展、走向在479勘探线以北为0°~5°,479线以南35°~45°,总体倾向NW,倾角35°~48°(图1)。断裂带糜棱岩系列和碎裂岩系列的构造岩均有发育,后者对前者有明显的叠加改造,断裂带宽20~50m。
图1 山东省招远市界河金矿区地质图
Q—第四系;
1—石英脉;2—望儿山断裂带;3—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4—勘探线及编号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
界河金矿区的工业矿体皆赋存于望儿山断裂破碎带内,区内发现的矿体有7个,从南西—北东依次分布于望儿山断裂带主断面上下盘(产状310°∠40°)的蚀变构造岩内,距主断面上、下盘约30m。其中Ⅳ,Ⅰ矿体产出于主断面下盘,Ⅶ矿体在主断面上、下盘皆有发育。其中4号矿体最富,1,7号矿体次之。矿体一般倾向NW,倾角40°左右,矿体延深远远大于延长,矿体的形态、规模及空间分布皆受到断裂构造的严格控制,多呈透镜状、扁豆状,并有分枝复合特点。
观察表明,矿区内的主要矿体由强蚀变的构造岩构成,矿体和围岩之间一般无明显的界线,二者多呈渐变过渡关系。产于上盘的矿体分带性不明显,下盘矿体从主断面向下常常依次表现出灰黑色致密块状硅质透镜体、硅化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石英-黄铁矿裂隙脉带的分带现象。
矿区内的矿体在不同标高上的走向长度常出现较大的变化,而在垂向上表现出膨大尖缩或称之藕节状的变化特征,其中以Ⅰ矿体的变化特征最明显。这种变化特征在整个望儿山断裂带的所有矿床中都普遍存在。-56m标高附近矿体的长度较大,为矿体在垂向上的膨大部位。在-116m附近矿体长度较小,表现为矿体在垂向上的尖缩部位。另外,矿体虽总体上向SW侧伏,但在不同标高常表现出较大的变化,侧伏方向甚至出现反向,如Ⅰ矿体在-56m标高以上向SW侧伏,侧伏角约65°;在-146~-56m标高之间向NE侧伏,侧伏角为50°,-146m以下又向SW侧伏,侧伏角变陡为77°,使矿体在垂向上的变化呈现出“S”型变化,变化的垂距约为100m(图2)。
图2 界河金矿区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1—已圈定矿体及编号;2—Ⅶ号下盘矿体投影范围;3—推断矿体及编号
经大量的井下实地观察、断裂构造控矿特征调查及室内计算机数据处理、模拟表明,矿体在构造中的产出具有如下特点。
1)断裂构造控制了工业矿体的具体产出部位。控矿断裂面沿走向呈明显的凹凸起伏,而断裂面的凹凸过渡部位恰好是工业矿体产出的有利部位,这是由于断裂面的凹凸过渡部位是应力作用强烈部位,造成岩石破碎程度相对较高,从而有利于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发育。并且由于断裂面的凹凸过渡部位在走向上具有似等距性特点,造成了工业矿体在水平方向上具似等距性,间距约为200m。
2)断裂构造控制了工业矿体的形状及产状。断裂构造的多次活动及叠加,尤其是成矿期的右行剪切使矿体在水平方向上呈透镜状,垂向上则为膨大尖缩的藕节状,并且延深远远大于延长。矿体的走向、倾向及倾角因受断裂的控制亦与产出部位的断裂产状一致,并且由于成矿期断裂构造的右行剪切过程中伴之有上盘的相对滑落,使断裂面的凹凸过渡部位向SW侧伏,从而使工业矿体总体上具向SW侧伏的产出特征。
2.2 矿石特征
2.2.1 围岩蚀变特征
围岩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赤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等,其中,绿泥石化和黄铁矿化分布最广。在断层下盘,随远离断层,主要分布有黄铁绢英岩化、赤铁矿化和叶绿泥石化。
2.2.2 成矿期成矿阶段
成矿期可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主要由4个阶段组成:黄铁矿-石英阶段(Ⅰ),含金石英-黄铁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石英-黄铁矿-碳酸盐阶段(Ⅳ)。其中,Ⅱ和Ⅲ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尤以Ⅲ阶段含金量最高,但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少见,辉碲铋矿则相当发育,为富矿标志。表生期主要表现为黄铁矿的褐铁矿化。
2.2.3 矿物特征
(1)石英
从表1可见,从Ⅰ到Ⅳ成矿阶段,粒度变小;由Ⅰ到Ⅲ阶段,颜色变深,Ⅳ阶段又变为无色透明;Ⅱ,Ⅲ阶段含矿好,Ⅰ,Ⅳ阶段含矿差;Ⅳ阶段,自形程度好,其他都为他形粒状;共生矿物除都有黄铁矿外,其余各具特点,从Ⅰ到Ⅳ阶段分别为:绢云母;自然金;自然金、辉碲铋矿;绿泥石、方解石。当为烟灰色石英时,黄铁矿含量高,出现辉碲铋矿则为富矿标志。
表1 界河金矿各成矿阶段石英的特征
界河金矿中的石英富含Al,Sr,Ca,Ga,Fe,表明其杂质含量高,Cu,Zn含量低,与其多金属硫化物不发育相符(表2)。
表2 界河金矿床金石英化学成分
注:SiO2,Al含量单位为%,其余元素含量单位为×10-6;*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化学分析室测试;**据陈光远等,1989;其余为北京大学地质系分析。
从Ⅰ到Ⅲ阶段,石英的Al,Mg,Li,K,Na,Rb含量增加,Cu,Zn含量也增加,这与Ⅱ,Ⅲ阶段出现多金属硫化物有关。杂质含量高,富含Al,K,Na,Cu,Zn为富矿标志。与胶东地区其他金矿相比,富Ti,Li,Na,K,Rb,贫Ba,Mg,Cu,Zn。
(2)黄铁矿
总体上看,Ⅰ阶段黄铁矿自形程度高,粒度最大可达7 cm,一般1 cm左右。呈细脉状产出,与石英、绢云母共生,连续性差,由于受裂隙空间的限制,常为板状歪形,含量约50%,含金13×10-6。Ⅱ阶段黄铁矿自形程度较高,粒度0.1~1mm,具破碎现象,被晚期石英胶结,呈脉状产出,与石英、磁黄铁矿共生,连续性好,含量30%~40%,含金129×10-6。Ⅲ阶段黄铁矿自形程度较差,粒度0.01~0.03mm,局部可见了4.7mm,脉状产出,与石英、辉锑铋矿及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共生,脉连续性好,含量50%~75%,含金176×10-6。Ⅰ阶段黄铁矿分布最广,Ⅲ阶段的次之。
对460个样品,6800粒黄铁矿测试表明,界河金矿黄铁矿以N导型为主,占99.5%,变化范围-479~-3 μV/℃,均值-129 μV/℃;P导型占0.5%,变化范围2~427 μV/℃,均值167 μV/℃。从Ⅰ到Ⅳ阶段(表3)都为N导型,极差、均方差、热电系数绝对值均由小变大再变小,它们都在Ⅲ阶段最高,与含金性变化趋势一致。随黄铁矿粒度的变大,热电系数的绝对值变小,且都为N导型。黄铁矿环带结构与导型结构:对黄铁矿八面体单晶沿(100)面切光片,用盐酸侵蚀,发现只有Ⅲ阶段黄铁矿具环带结构。带间由平行于黄铁矿八面体晶面的石英颗粒组成,其粒度0.1~0.5mm,不规则状。黄铁矿晶体表面无石英颗粒,只在黄铁矿颗粒中心含石英颗粒,其余都分布在带间,这表明黄铁矿晶体由4次结晶而成,存在结晶间歇,并且内外带均是八面体,因此,阶段黄铁矿可分为4个亚阶段。它是4次间歇不大、连续性和继承性较好的成矿作用叠加而成,这也是Ⅰ阶段富含金的原因所在。由此可以得出,成矿期可以分成多个大的旋回(成矿阶段),某个或某些大的成矿阶段又可分为多个亚阶段,而亚阶段多的成矿阶段矿富,这与多个成矿阶段叠加矿富的特点一致。
表3 界河金矿矿石黄铁矿热电系数统计
对不同环带黄铁矿的成分分析表明(表4),其有 S 高 Fe 低的特点(理论值 S:53.45;Fe:46.55)。Au和Ag由环带中心到边部有降低的趋势;Te也是如此。Cu由2号环带到4号环带含量降低,Zn则在3号环带含量最高,Co的含量全在检出限以下;而Ni在3号环带最高。从成分的特点可以得出,在Ⅰ阶段早期,也即第一亚阶段,主要生成黄铁矿、辉碲铋矿和自然金;第二亚阶段则生成黄铁矿、自然金、闪锌矿、黄铜矿和辉碲铋矿,但后者含量明显减少;第三亚阶段生成黄铁矿、自然金、闪锌矿和黄铜矿,闪锌矿较前者明显增加,黄铜矿减少,而辉碲铋矿不存在;第四亚阶段生成黄铁矿、自然金。表明随着辉碲铋矿的减少,自然金的含量也减少,随着闪锌矿的增加,Ag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
表4 界河金矿黄铁矿环带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w(B)/%
注:分析者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探针室胡享生,1990。
另外,从1号环带到3号环带,S含量减少,而在4号环带S含量急剧增加,这可能与下一个阶段将要开始有关。S含量与金含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3 矿床地球化学与成因探讨
3.1 石英的包裹体特征
界河金矿中的石英含大量的气液两相包裹体。从表5可见,除Ⅳ阶段以液相包裹体为主外,其余都以气相为主。包裹体大小变化不大,均在1~31 μm范围内。由Ⅰ到Ⅳ阶段,包裹体数量减少,气液比也减小;形态由圆形、不规则状变为以椭圆形、圆形为主;子晶只在Ⅰ阶段出现;分布特点由星散状变为带状;温度由高变低,主成矿阶段为255~286℃。总之,表明其石英形成时温度高,压力低,这与蚀变岩型金矿的特点相吻合。
表5 界河金矿石英的气液包裹体特征
从表6可见,包裹体的液相成分主要含K,Na,Ca,Mg,Cl,F,
表6 界河金矿床石英包裹体化学成分
注:据武警黄金研究所(河北廊坊),1989。*花岗闪长岩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
矿脉中pH值为7.08~7.13,反映其形成于中偏碱性;Eh值为-0.62~-0.61 V,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这两者都对金的沉淀有利。另外,Na/K高通常为富矿标志,在界河金矿也是如此,从最富的4号矿体到1号矿体再到围岩,Na/K分别为2.75,1.16,1.84。成分分析表明,矿体中石英包裹体的成分与围岩中的相似,说明成矿热液可能来源于岩浆热液。围岩中的Eh为0.60 V,属氧化环境,这对金的迁移有利,而矿体中的Eh为-0.62~-0.61 V,为还原环境,对金的沉淀有利。
3.2 氢、氧同位素组成
氧同位素分析表明(表7),δ18O为11.07‰~11.57‰,热液中δ18O为2.71‰~3.87‰,相对较低,变化范围小,δD为-54.6‰,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56.9‰接近。具有岩浆水和雨水的共同特点,但以岩浆水为主,这与包裹体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反映成矿热液来源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岩浆与雨水的混合。
表7 山东界河金矿区石英的氧同位素组成
注:热液δ18O×10-3据103lnα=3.38×106T-2-3.40(克莱顿,1972)计算,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分析,1991。
3.3 硫同位素组成
从表8可见,矿区黄铁矿的δ34S为8.8‰~10.4‰,均值为9.9‰,显示了其富34S的特点并且变化范围小,极差为1.6。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及胶东群地层相比,三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尤与前者关系密切,这表明矿石硫主要来源于前者,但有小量地层硫混入。
表8 山东界河金矿区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注:*据王义文,1989;(5)为样品数,其余为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分析,1991。
3.4 成因探讨
综合上述讨论可见,界河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为:成矿温度200~342℃;成矿热液富含Na,K,Cl,F,pH为7.08~7.13,为弱碱性,Eh为-6.2~-6.1 V,为还原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少量来源于胶东群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有大量天水加入。综合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物质来源和热液来源,认为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参考文献
曹新志,高秋斌,徐伯骏等.1999.山东招远界河金矿床地球化学元素统计分析特征研究.地质找矿论丛,14(2):30~35
崔天顺,齐金忠.1992.山东界河金矿黄铁矿的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2(4):342~350
(葛良胜编写)
❷ 招远惠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招远惠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2016-11-0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烟内台市招容远市齐山镇道西村。
招远惠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685MA3CL3AC8T,企业法人杨学立,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招远惠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农作物、蔬菜、果树、食用菌的种植、销售;花卉、园艺作物的培育、种植、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招远惠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❸ 山东招远怎么样
是个不错的地方
在中国的山东半岛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遍地藏金,以拥有全国最大的黄金矿田和全国最高的黄金产量而被誉为"中国的金都";这里是"龙口粉丝"的发祥地和主产区,以生产优质的粉丝而被世人称为"银丝之乡";这里是最早引种日本红富士苹果的地方,以产量高,果质好而被称为"中国红富士之乡";这里旅游资源丰富,物业兴旺、人和景明,是一块实现金色梦想、充满希望的投资热土。她就是中国的金都-山东招远。
招远总面积1433平方公里,下设10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人口58万。改革开放以来,招远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率先跨入了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成为山东省首批小康市。依据本地优势,招远确立"以金兴工、以金招商"的发展战略。近5年来,全市累计在一、二、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上投入资金100多亿元。工业方面,投资1.3亿元对外向型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规划建设了电子、针纺、轮胎、黄金四大工业园区,为海内外客商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全市形成了以电子、粉丝、化工、针纺、建材等8大行业为支柱的工业生产体系。农业方面,每年都投入4000多万元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海果汁、金华果蔬等10大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建立健全了70多处专业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初步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高效率的三大一高格局。城市建设方面,近年来投入10多亿元,配套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形成了七纬六经内外环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格局。 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亿元,金融机构存款78.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存款10251元。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市(县)和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县)等荣誉称号。自1991年以来,连续五届被评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市。
❹ 山东招远市彩虹桥资料
桥的概念
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它们高悬低卧,形态万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间,山川增辉;有的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桥多用,巧夺天工。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广大的行人、车马跨江过河,飞津济渡。
桥的意义与特点
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故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伸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
中国山川众多、江河纵横,是个桥梁大国,在古代无论是建桥技术,还是桥梁数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千百年来,桥梁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各自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条件和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时间,遂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桥梁形式,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说来大致有如下特点:
(一) 地域性。我国土地辽阔,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桥梁,受所在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的影响,因地制宜,都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风格和特色。如北方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水域较少,人们运输物资多赖骡马大车或手推板车。因此,这里的桥梁多为宽坦雄伟的石拱桥和石梁桥,以便于船只从桥下通过;西北和西南地区,山高水激、谷深崖陡,难以砌筑桥墩,因此,多采用藤条、竹索、圆木等山区材料,建造绳索吊桥或伸臂式木梁桥;岭南闽粤沿海地区,盛产质地坚硬的花岗岩石,所以石桥比比皆是;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因竹材丰富,便到处可见别具一格的各式竹材桥梁。从桥梁的风格上看,北方的桥如同北方的人,显得粗犷朴实;南方的桥也同南方的人,显得灵巧轻盈。当然,这跟自然地理也有极大关系,如北方的河流因水流量欺负变化很大,又有山洪冰块冲击,故桥梁必须厚实稳重;而南方河流水势则较平缓,又要便于通航,故桥梁相对较纤细秀丽。
(二) 多种多样性。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山河奇秀,南北地质地貌差异较大,因此对建桥的技术要求也高。大约在汉代时,桥梁的四种基本桥型:梁桥、浮桥、索桥、拱桥便已全部产生了。这四种桥根据其建筑材料和构造形式的不同,又分别演化出:木桥、石桥、砖桥、竹桥、盐桥、冰桥、藤桥、铁桥、苇桥、石柱桥、石墩桥、漫水桥、伸臂式桥、廊桥、风雨桥、竹板桥、石板桥、开合式桥、溜索桥、三边形拱桥、尖拱桥、圆拱桥、连拱桥、实腹拱桥、坦拱桥、徒拱桥、虹桥、渠道桥、曲桥、纤道桥、十字桥,以及栈道、飞阁等等,几乎应有尽有,什么形式的古桥,在我国都能找到。
(三) 多功能性。我国古代的匠师建桥,很注意发挥桥梁的最大效益,既能考虑到因地制宜、一切从实用出发,又能考虑使桥梁尽量起到多功能的作用。如江南的拱桥多为两头平坦,中间高拱隆起,使之既产生造型上的弧线美,又利于行舟。而南方地区广见的廊式桥,则更充分反映了一桥多用的特点。南方雨多日照强,桥匠便在桥上修建廊屋,这不仅为过往行人提供了躲避风雨日照、便于歇息的场所,而且还增加了桥梁的自重,以免洪水把桥冲掉,并起到保护木梁、铁索不受风雨腐蚀的作用。特别是很多此类廊桥,因是人员过往要冲,故还利用它兼作集市、住宿和进行商业活动。如广东潮安县的湘子桥,这座桥全长五百余米,?quot;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称,桥中设一段可以开合的浮桥,以利通航;桥上建廊屋、楼后做集市,其间店面栉比,自晨至暮,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以至不闻不见咆哮的潮水和宽阔的江面,故民间流传有“到了湘桥问湘桥”的笑话。
(四) 群众公益性。桥梁自产生始,便以属于民众共有的社会性出现。我国的传统建筑,一般为私有性,唯有桥梁(除私有的园林中桥梁外),不管是官修私建的,都为社会所公有。故数千年来,爱桥护路成为一种良好风尚,而“修桥铺路”则是造福大众的慈善行为,被民众所推崇。因此,修桥或建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查看史志,我国历来修桥建桥的方式,大概有四种:一是民建,即由一家一姓独立建桥;二是募捐集资,报经官府支持,协力兴建。此种最为多见,如著名的赵州桥、泉州洛阳桥等,都是用此方式建成的;三是官倡民修,由地方官倡导,士绅附和认捐,并指派官吏或商绅主持完成。此多属较大的桥梁;四是全由官府拨款施工兴建的。所以,我国古桥遍布各地,连穷乡僻壤也多建桥。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居世界首位
❺ 招远的彩虹桥作文800字
家乡的桥是我梦中的桥。 小时候,家乡的河上架着一座弯曲的石拱桥,上面的一砖一瓦显现着自然的肌理,纵横交错,散发着古朴的韵味。 桥上,两排柳树好似美丽的少女垂着长发在水里照镜子。夜晚,我常蹲在那树下,头顶皎洁的月光,伴着蟋蟀的交响乐,哼着优美的旋律…… 桥下,一些渔夫正挥着竹篙洒下渔网在水里打渔,那粗犷的打渔歌中,预示着他们收获颇丰。 桥的两岸居住着一村居民,他们居住在简单低矮的土坯房中,有着一样的风土人情,团结互助,心被这桥紧紧相连。 现在,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桥变宽了,上面的水泥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几分梦幻般的色彩,漂亮的桥栏在水的倒映下,那天然、古朴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雄伟和壮观。 桥上的柳树早已不见,高大的路灯伫立桥上,给这黑暗的夜,带来无尽的光亮,它们俨然是一排巨人守护着桥上通行者的安全。 桥下的渔夫,早已变成了一拨拨的轮船,“嘟嘟嘟嘟”地开过,激起的波浪,仿佛要洗去旧时代的铅华,随着轮船的前进,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桥两岸的土墙早已不见,已经变成了那巍峨高耸、鳞次栉比的高楼,晶莹的玻璃幕墙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而两岸的居民仍未忘了那桥的约定,依然团结互助,心心相连。 家乡的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外衣,但它的灵魂在我的心中却永不磨灭,绽放着迷人的风采。 啊,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
❻ 招远商校
招远市商业学校始建于1982年,位于招远市区中心,交通便利,环境幽雅。1994年经烟台市政府批准成立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二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全体师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先进、教学手段完善的人才“摇篮”,博得了社会各界的称赞。 学校教职工全部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他们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勇挑重担。无论分管什么工作都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出色的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能够积极发挥业务骨干作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积极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全校教师齐心协力,学校招生形势一派喜人,招生数量直线上升。目前在校学生1000多人,商校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招远市工会、劳动就业与再就业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承担了市城镇多种形式的职工培训的艰巨任务,截止目前,共培训2835人,通过我们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学校连续多年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 1986年被省商业厅评为“职工教育先进单位”,自1991年开始连年被市委市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荣获省总工会“职业培训示范点”称号。 2003至2007年连续被山东农业大学授予成人教育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函授站。2006年荣获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状。2006年被烟台市总工会授予“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2005年宁莲芳同志被授予烟台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荣誉称号,多年被招远市委市府记功或嘉奖。 学校历来奉行 “管理兴校、质量立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宗旨,在内部管理上,坚持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形成严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任课教师、学生、班主任实行奖励约束机制,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二十多年来,学校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受到了市教委及社会的高度评价。同时,学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96%以上的毕业生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有一批优秀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据初步统计,有24名被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有11名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实施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学校工作全过程。现已形成了由学校领导负责牵头,教师负责组织,班主任负责实施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团支部和学生会针对在校青年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入学教育、“八荣八耻”教育、学雷锋活动、时事报告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真正地陶冶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坚持学历教育与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原则,走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路子。1999年,经山东农业大学和有关部门批准,我们承担了每年招收实践生的任务,2000年10月份山东农业大学又在我校设立函授站。自1994年开始先后与山东经济学院、烟台大学、烟台职工大学、滨州学院、滨州医学院、鲁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城市服务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办学,举办成人高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班;初、高中毕业生的高级技工(脱产)班。我校实行严格而又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规模逐年扩大。同时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招生专业结构、提高办学层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招远市委把我校列为干部培训基地,市政府在我校成立了财贸系统“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几年来,学校先后举办职称培训、会计培训、岗位培训、计算机培训、班组长培训等各类培训班756期,参训人员达17636人次,通过学历教育近八年培养了大、中专毕业生1537人,为招远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回顾过去,成果辉煌;展望未来,前程似锦。招远市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先进的教学条件、强大的师资队伍、过硬的教学质量,一定会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❼ 山东招远金翅岭金矿主构造
金都招远,位于胶东半岛的腹地。大地的构造,处于华北地台(板块)东南缘的胶北隆起地带。境内的山脉,属于经辽东、跨渤海、延展折转而来的长白山山系。地理地层,除部分为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系外,绝大部分为隐生宙太古代胶东岩群。招远和烟台地区的地质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岩浆岩发育广泛,地质构造独特,蕴含着大量的建筑资源和丰富的金属、非金属矿藏。前寒武纪以褶皱和韧剪构造为主,中生代以来则以断裂构造为主。元古代,是其地质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建造和改造的规模巨大,形成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并有沉积地层和数量巨大的侵入岩的产生。到了中生代,由于受太平洋活动板块的影响,进人陆块活化阶段,以拉张为主导的地壳运动机制,导致陆相盆地沉积、火山喷发、岩浆被动侵位,地质构造呈断块活动特点,是地质发展史上最为壮观的时期。及至新生代,地质发展仍主要受太平洋板块活动影响,拉张作用下地壳减薄且幔隆更为明显,导致沉积盆地形成、沿深断裂碱性玄武岩喷发和近代地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