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白色大提琴和本色大提琴區別白色的初學者拉可以么白色的有實木的么
拉著玩 就隨便你了 但你說的白色 不知道是哪一種 有電大提還有實木上刷白漆的
這種琴都是共演出用的 沒有什麼收藏價值 也可以說都不是什麼好琴
㈡ 我看你是雲南的,所以請問怎麼看大提琴好壞我看的琴行說1800還說實木的,我沒學過不懂
你好,1800價位的大提琴說實話,不算是好品質的大提琴,一般品質的大提琴價位在6000以上,算是品質較好的,上萬的也有,其實4000-6000左右的就算是不錯的了,希望您會滿意我的答案
㈢ 大提琴木材判斷
大提琴抄的檔次辨別主要從以襲下幾個方面:
一、材質。主要是面板(面板的作用占據大提琴材質部分的50%),面板拼板,採用雲杉或白松材質。豎著的木經越直越好,中間稍稍密,逐漸向兩側疏鬆,但一定要上下挺直,兩邊對稱。黑色的木經越細越好,越暗越好。再看橫著的木經,越多越好,越平越好,越長越好。
背側板,依據這個價格,主要看有沒有花紋就可以了。
二、工藝。主要看錶面是否整潔,干凈,邊角處理是否很清潔,沒有多餘的油漆渣,沒有氣泡。線條優美、連貫,不能看出有明顯的接縫,兩邊對稱。
三、手感。用手撫摸上去,很舒服,沒有明顯的凹凸、刺手感,一定呀很順滑、過度自然。
四、音質。發音靈敏,傳聲效果很好。
五、配件。看看是不是烏木指板(指板上沒有任何油漆),如果有染黑的油漆,說明是其他材質的指板,說明這個琴絕對不值3000元。
再看執手、拉板、撐腳是什麼材質的,一般來說,3000元可以買到全部是烏木以上的材質,所以,穩定性能應該很好。
如果低於這個配置,說明,有點遺憾。
祝你好運。
如果自己看不出來,可以私信給我,我來幫你判斷。
不過,要提供照片。謝謝。
㈣ 如何識別大提琴是實木的還是復合
實木復合的和復合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是天然木皮,一個是三聚氰胺紙的。三聚氰胺紙的木紋是樣,實木的是有變化的很自然的。
㈤ 大提琴夾板和實木的那個好
當然是實木的了,夾板的琴根本就沒發拉,聲音是劈的.實木的琴根據木頭的材料專和做工價格變化很大屬,一般從幾百到幾萬不等,好琴價值連城.一般的白色大提琴都是要在比較時尚的場合使用,但是如果比較莊重的場合還是原色的好.比較正規.就算實木沒沒有多貴,便宜的也就幾百,你要買的時候早認識的懂的一起去,免的受騙
㈥ 怎樣鑒別大提琴的好壞
首先你要聽聽大提琴的高音部分音色是不是圓潤,其次你要查查你所要大提琴是音程是不是準的,比如說五度什麼的,這是為了檢查你所選的琴的把位是不是准!
最好找個懂的人一起去,這樣參考的餘地就多了
其次是提琴的面板料;面板是提琴琴身的主要震動體,它就像骨膜一樣也是最大的震源。所以面板的木材需要質堅而輕,既能抵抗琴弦的壓力,同時又能自由的震動。松樹料的松木或雲杉是最常用於製作提琴的面板材料。松科木種有上百餘種,好的制琴松木(或雲杉木)要求木質輕而堅硬。木的敲擊聲要高,亦即密度要大。在文理的切割上,除了需要是絕對徑切之外,還要求年輪均勻分布。秋才不要太深,春才不要太寬,春秋才分不易細密為佳,一般來說,小提琴的面板年輪的密度最好在1mm~1.5mm之間最好。而製作中提琴或大提琴可選年輪密度在2mm~2.5mm左右,或略大些也無妨。當然別太大,太寬的年輪回影響琴的外觀與音質。還有木材表面布滿魚鱗般的光斑的才是上等的好材料。另外有一種雲杉布滿特殊的鷹抓(雞抓)印,尤為一些制琴家所喜愛。在地理上,國內的東北白松,新疆的雲杉是為國產的優質面板料。而歐洲則以義大利北部及瑞士的雲杉是最好的提琴面板料。德國和美國的白松也是不錯的選擇。我國雲南以及美國的紅松聲音較差,琴音就略低沉
。
挑選的價格一般在1500到5000之間。
根據木料質量(包括紋理)、工藝、油漆、外觀(包括顏色),選出3把讓調音師調音,其中包括削琴碼、安裝。調音師每調一把大概需要半小時到1小時時間。每調一把之後,我會先拉一下換把音階,感覺一下指板是否舒適,然後開始試音。先聽各條弦各把位的聲音狀況,包括聲音的靈敏性,特別注意G弦高把位的聲音狀況,然後是各弦的聲音平衡情況。還要試一下泛音、跳音等情況。有不理想的地方要告訴調音師,繼續調、個別的還要調、換音柱。最後會考略一下音色。幾個程序下來,就會剩下我個人認為最好的一把了。其實這還沒完,琴拿到家裡,我還會連續拉一個星期,這一個星期內琴聲會有極大的變化。一天好聽,一天難聽,漸漸地平穩下來。鋼弦相對穩定,尼龍弦變化大。
㈦ 大提琴膠合板和實木有什麼區別哪一個更好為什麼有的膠合板的琴比實木的還貴好的加分
真正的大提琴都是實木的,膠合板的琴只能當做練習琴來用,那些比膠合板還便宜的琴不是太次了就是有問題,初學者買一把3000以上的琴,等技術熟練了買一把3萬以上的琴就夠業余愛好者一直用了
㈧ 哪種木材最適合製作大提琴 怎樣鑒別大提琴的優劣
一、材料 面板:要用魚鱗雲杉。魚鱗雲杉較其他木材有許多特點,其主要為: ①、本身質地較堅而輕,年輪間(春材)質地很軟,但它的年輪(紋理秋材)則非常堅硬,並富有彈性,既能抵抗琴弦的壓力又容易振動。所以具有最好的音響性能。 ②、傳聲速度,比其它木材傳導振動快而彈性大,它的順紋傳聲速度每秒達5166米,比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每秒350米)還要快14倍多,所以能使用小提琴發音靈敏,效果好。 ③、能對高頻率(3000-5000周/秒或以上)的發音產生阻尼作用,(阻尼作用是指振動在木材內的消失現象,由木材分子間相互摩擦而產生)。這是其它木材所不及的。魚鱗雲杉的阻尼作用能隨著頻率而增加,對頻率低的音阻尼小,而對那些小提琴不宜有的高頻率泛音(也就是那些與基音不和諧的音),則產生極強的阻尼作用,使它們減弱,從而使琴聲悅耳。 高級琴紋理應正直,疏密均勻,纖維組織必須緊密,柔軟而富有彈性,不允許有疤節,樹脂囊和修補。魚鱗雲杉面板中部年輪數,以每厘米5-8格為優,邊部年輪最寬不超過3毫米,在相鄰接的20毫米范圍內,年輪寬度變化不應大於1.5毫米,整個面板年輪寬度變化不應大於2毫米,每一年輪中的秋材率不大於30%,整個面板年輪間的秋材寬度應相近。實踐證明:紋理距離2毫米而且均勻的發音最好。而小提琴音質的優劣關鍵是對面板的選擇。出於對小提琴完美音色的不懈追求,高級琴所使用的面板不僅經過嚴格的挑選和測試,還都必須是經自然乾燥十年以上的優質魚鱗雲杉,也有少量自然乾燥五十年的好料,但因資源的日益短缺,五十年以上的老料已經很難得到了。 中級小提琴紋理正直,疏密均勻,不許有疤節,樹脂囊和修補。 普級小提琴紋理一般正直,均勻,允許有少量疤節,樹脂囊和鑲補。 板材必須徑切,應使用健康、材質優良和去掉邊皮,髓心的木材。 其木材缺陷容許范圍如下: 項目高級小提琴中級小提琴普級小提琴斜紋不大於長度的1%不大於長度的1%不大於長度的2%渦紋不允許不允許不超過2處年輪彎曲最大彎曲撓矢不超過彎曲部分長度的1%不超過2%不超過5%局部偏寬年輪不允許不超過2處不超過2處變色不允許不允許非腐朽性的天然和化學變色,塗漆 後不應暴露兩幅板的色彩要調和 二、低音梁、音柱、首尾木塊、琴角木和襯條(都在琴的腹腔內)均應使用和面板質量相同的材料,可以通過f孔觀察 三、背板 要用質地堅硬而富有彈性的槭科的楓木、色木,這些木材的特點: ⒈易於振動,傳聲迅速,對高頻率的噪音有阻尼作用 ⒉紋理細密,外表美觀,徑切後現出美麗的橫向花紋(虎斑) 選擇標准也應和面板一樣,用健康的木材,有些人喜歡用木紋捲曲的料子來製作背板,更多的小提琴使用者誤認為琴背板越花,琴就越好,原因是,制琴師們大都喜歡用一塊外觀很美的背板配合一塊音響性能很好的面板,事實上,就背板而言,木紋捲曲的材料其音響性能不如木紋順直的材料,而一隻琴的優劣是以它的聲音來鑒定的。有的名琴,背板沒有花紋,鋸切的也很隨意,甚至有的名琴背板上有幾處不小的疤節,可琴的聲音卻美妙無比.對於背板的作用各說不一,重要的是樹齡是否老成,順紋紋理寬度是否均勻,材質健康,顏色統一,自然乾燥的時間是否夠久。目前樂和使用的背料都是經十幾年自然乾燥的上好楓木,因為儲備充足今後的用料將越來越年代長久越好。背板在整個小提琴上的作用雖然不如面板重要,但它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它使小提琴有一個固定的空氣容積。 當面板振動時,通過音柱,側板和琴內空氣的傳導,背板也隨之振動,從而使琴聲得到加強,特別是使G、D兩弦的發音強而有力,同時背板擔負了許多來自四根弦產生的力量。實驗證明,如果小提琴不裝背板(也就沒有空氣容量)僅在原來背板的位置上裝一木條而將音柱支在面板與木條之間,琴聲就會明顯減弱,音色也會隨之改變。此外,背板本身的振動雖然微弱,但在高頻率音域內也會幅射聲波。背板厚薄的不同以及它與面板是否配合得當,都會影響小提琴的音質,這些都闡明了背板的重要。 背板也和面板一樣,多採用雙幅對拼做法,也常見到獨板的背料,那是因為該塊材料因樹身巨大而選料時能切出獨板,必須指出的是,用雙幅對拼或用獨板製作,對琴的聲音沒有多大影響,琴頭和側板應使用與背板相同的材料。背板的木材缺陷的容許范圍與面板相同。側板、琴頭及馬子均使用和背板材質相同的木材。 四、兩種琴型的辨別當今世界公認最好的兩種琴型: 斯式琴的特點是:琴身上部較為窄而小,下部較為寬大,中部彎度稍深,不僅輪廓相稱,線條也美觀。琴板寬大平坦,弧度極微,中間厚,漸而向四周擴張地薄下去,邊部近側板處最薄,由於面板厚薄適度,所以極易振動。斯式琴發音強而有力,音響宏亮,音色優美,傳遠效果極好。人們常用圓潤、含蓄、豐厚和純凈等詞句來形容它的音色。 瓜式琴的特點是:琴板弧度不大,較為平坦,面板中間與四周的厚薄相差微小,琴身的上部和中部比斯式琴寬闊,中腰彎度較圓而不深。琴角也不象斯式琴那樣凸出,琴身下部較窄,音孔開得較長而式樣別致,琴頭較大而式樣雄壯,因為瓜式琴只重視琴的發音效果,所以琴的外表美觀上略遜於斯式,但琴板振動強烈有力,發音深厚宏亮,傳遠效果特好。樂和只按照斯式和瓜式的尺寸製作小提琴。 五、工藝 小提琴製作的工藝要求很高,所以機械加工只能生產最廉價的普級琴,所有的好琴都是手工製作的。選擇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⒈整體線條是否流暢,均勻,稜角圓滑適度。 ⒉側板與面、背板膠合邊是否整齊寬窄一致, ⒊琴頭及指板是否正直 ⒋指板高度是否正確(調准弦後,指板下端切面外弧與面板中縫21毫米±1) ⒌背板花紋是否對稱。(對高級琴而言) ⒍板面弧度和音孔位置是否左右對稱 ⒎琴板中縫膠合是否嚴密,無黑線 ⒏鑲線是否工整,塗漆色彩雅緻,勻凈,表面平滑光亮,光澤透底,木紋顯露. ⒐琴身膠合是否牢固,最簡便的方法是用一隻手拿穩琴頸,另一隻手用指關節輕叩琴身面板四周,聽其發出的聲音,如所發的音響為咚咚聲,即為膠合情況良好,若發出的是殼殼聲,就證明有脫膠現象。高級小提琴,應使用油溶性天然樹脂清漆,中、普級小提琴可使用醇溶性天然樹脂清漆.合成樹脂清漆。 六、琴弦就提琴所使用的弦而言,應該說這是國內尚屬薄弱的一個環節。一方面是個把位的音準不是很精確,再就是音色方面的問題,都還有待大家共同去研究和解決。樂和琴弓坊目前出品的中檔以上小提琴,均採用DOMINANT和PIRASTRO這二種國際名牌,以保證產品的音質。 七、琴馬 琴馬是提琴上一個很微妙的配件,其材質直接影響琴音質,因此必須選用材質優良的琴馬。當然,製作上與琴的配合也是很重要,中檔以上小提琴一般採用aubert琴馬。 八、音質 音質的優劣是對小提琴最根本的鑒別,但只能有具備一定演奏技術,同時又熟知小提琴正確音色的人才有一定把握。 ⒈音量:聲音宏亮,當然是用正確的拉奏方法得到的,可以按著琴的高把位,試拉一下,尤其是G、D兩弦,如在高把位上奏出的聲音仍能柔和響亮,就說明琴的發音是比較理想的。反之,如發出刺耳的吱吱聲,就是琴在配件的安置上有不當的地方,即使是普級小提琴也不能有明顯的噪音。 四根弦發音均勻。在小提琴的音域范圍內各種頻率的強度要均勻,或比較均勻,不應該某一音特別強而另一些音特別弱。尤其是G、D兩弦上低頻率的音也要響亮。最低的要求也應該四根弦無明顯的差別。凡是發音宏亮和均勻的琴,聽起來就悅耳動聽。否則發音太弱或強弱懸殊,聽起來就不好聽或刺耳。 ⒉音色:小提琴因材料、製法、尺寸、琴弦、油漆和裝配的差異而在音色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高級琴必須具備高音純凈柔美,低音豐滿深厚有力,並且要發音含蓄,集中。具體到每一根弦上則要求E弦清晰,明亮,A弦柔美如歌,D弦優雅,G弦渾厚深沉。這樣琴聲聽起來就圓潤,優美,沒有任何雜音。 ⒊勻諧:小提琴各把位的五度音必須諧和,不能有差別,普級小提琴也不應有明顯的差別。此外,還要求小提琴四根弦發音靈敏,振動傳導快,不能有遲鈍現象。並且振動要歷時悠長,衰減緩慢。上述鑒別方法您如果還不是很理解或熟悉,也可用最方便的貨比貨法進行選擇
記得採納啊
㈨ 大提琴實木的用了十年了還能用嗎
大提琴,小提琴只要沒有開裂,沒有損壞,年代越久,音色越好!
至於你這個琴是否好琴?需要找個拉大提琴的人來看看就知道了。
㈩ 合成木材質的大提琴如何
很多大提琴的材料都是雲杉加楓木的實木,這和同樣配置的吉他(雲杉加楓木)版的價格為什麼差那麼權大。
不列舉個別,說的是普遍現象,一把實木大提琴用料應該比吉他多,但是全實木大提的價格我看到基本上是2000朝上(上不封頂這個不屬於討論范疇吧),而雲杉加楓木的吉他(全實木),卻要5000+(大豬是很少看到低於5000的實木楓木背側的吉他,而且雜牌也很少做楓木背側,是實木啊,全單全單,不是面單。)雖然同樣是雲杉+楓木,可木料的好壞不同,比如一套提琴木料,有的賣500,有的就賣上萬,2000的大提琴木料做出來基本上就是玩具琴,拉著玩,所以同等級別的吉他也就賣個100左右。而且你說雜牌吉他很少做楓木背側,我也聽說還有用合板的,但提琴再低端也必須是雲杉+楓木,再加上工藝,同等級別的提琴比吉他貴是正常的。
談談工藝,提琴工藝比吉他復雜,雕琴頭、鑲線、面背板弧度、琴角、後期裝配等等都是需要手藝的,價格肯定得上來,而這些在吉他上要麼不體現,要麼極簡單(你可以仔細觀察一下)。
風雲感悟:高質難度高,一掛解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