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標中大氣采樣的方法及要求
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准
GB/T15435-1995環境空氣 二氧化氮的測定
GB/T15262-94環境空氣二氧化硫的測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
GB 13733-92 有毒作業場所空氣采樣規范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作業場所空氣中有毒物質測定時,采樣點的設定、采樣頻率、采樣時機、采樣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有毒作業分級、防毒工程措施評價。
2 術語
2.1 采樣點
采樣時,采樣收集器安放的位置。
2.2 采樣頻率
單位時間內,在同一采樣點的采樣次數。
2.3 采樣時機
為採集到有代表性樣品所規定的具有時間性的客觀條件。
2.4 采樣方法
系指對被測有毒物質采樣時所用的采樣儀器設備及采樣操作步驟。
3 采樣點的設定
3.1 采樣點必須包括作業場所空氣中有毒物質濃度最高;操作者接觸有毒物質時間最長及上述兩種狀況同時具備的工作地點。
3.2 在污染源下風向的崗位工種至少設一個采樣點。
3.3 采樣點的高度以操作者呼吸帶高度為准。
3.4 采樣點應盡可能靠近操作者,但不影響操作者正常操作,應避免生產過程中被測物質直接飛濺入收集器內。
3.5 有毒作業分級時,被測有毒物質逸散范圍內的所有崗位工種應分別設置采樣點。
3.6 評價防毒工程措施凈化效率時,應在設備的進口和出口的斷面布點(詳見各類防毒工程措施凈化效率的采樣規定)。
3.7 評價防毒工程措施效果時,應在開啟通風凈化裝置前後按第3.5條設定采樣點。
4 采樣點的數量
4.1 對崗位工種有毒作業分級時,至少應設1個采樣點。
4.2 對工作地點有毒作業分級時,應按崗位工種數布點。至少應設3個采樣點。
5 采樣時機
5.1 應在生產設備正常運轉及操作者正確操作狀況下采樣。
5.2 有通風凈化裝置的工作地點,應在通風凈化裝置正常運行的狀況下采樣。
5.3 如果在整個工作班內濃度變化不大的采樣點,可在工作開始1h後的任何時間采樣;如果在整個工作班內濃度變化大的采樣點,每次采樣應在濃度較高時進行,其中一次在濃度最大時進行。
6 采樣頻率
6.1 有毒作業分級采樣頻率
6.1.1 對被測有毒物質每年測定2次(冬、夏季各一次)。
6.1.2 每次測定應連接2天,每天每個采樣點上、下午各採集一組平行樣。
6.2 防毒工程措施效果評價的采樣頻率
6.2.1 對被測有毒物質每年測定2次(冬、夏季各一次)。
6.2.2 每次測定應連續3天,每天每個采樣點上、下午各採集一組平行樣。
7 采樣方法
7.1 采樣裝置
7.1.1 常用的收集器有吸收液及吸收管(大型氣泡吸收管、小型氣泡吸收管和多孔玻板吸收管、沖擊式吸收管等)、波料及采樣夾、固體吸附劑管、注射器、塑料袋等,所用收集器應符合相應的儀器規格要求;在采樣前必須進行檢查、校驗。
7.1.2 必須使用經過計量認證的流量計,采樣前應連著收集器進行校正。
7.1.3 采樣動力應根據作業現場要求和采樣方法的規定選用相應的抽氣裝置。
7.2 采樣操作步驟
7.2.1 已頒布國家標准分析方法的被測有毒物質,應按標准規定進行采樣操作。
7.2.2 未頒布國家標准分析方法的被測有毒物質,應按行業標准規定進行采樣操作。
7.2.3 被測有毒物質樣品必須在標准分析方法規定的時間內測定。
8 采樣記錄
見附錄A(補充件)采樣記錄表。(略)
B. 空氣采樣的方法
可直接採集少量氣樣。這種方法測得的結果是瞬時濃度或短時間內的平均濃度,能較快地獲得結果。常用的采樣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采樣管、真空瓶(管)等。
(一)注射器采樣
常用l00mL注射器,采樣時,先用現場空氣抽洗3~5次,然後抽取100 mL,用橡皮帽密封進氣口,將注射器進氣口朝下,垂直放置,使注射器內壓
力約大於大氣壓。樣品存放時間不宜長,一般應當天分析完。
(二)塑料袋采樣
選擇與氣樣中污染組分不發生化學反應、不吸附、不滲漏的塑料袋。常用的有聚四氟乙烯袋、聚乙烯袋及聚酯袋等。為減小對被測組分的吸附,可在袋的內壁襯銀、鋁等金屬膜。采樣時,先用二聯球打進現場氣體沖洗3~5次,再充滿氣樣,夾封進氣口,帶回盡快分析。
(三)采氣管采樣
采氣管是兩端具有旋塞的管式玻璃容器,其容積為l00~500 mL。采樣時,打開兩端旋塞,將二聯球或抽氣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進比采氣管容
積大6~10倍的欲采氣體,使采氣管中原有氣體被完全置換出,關上兩端旋塞,采氣體積即為采氣管的容積。
(四)真空瓶采樣
真空瓶是一種用耐壓玻璃或不銹鋼製成的采氣瓶,容積為500~1000 mL。采樣前先用抽真空裝置將采氣瓶內抽至剩餘壓力1 330 Pa左右;如瓶內預先裝人吸收液,可抽至溶液冒泡為止,關閉旋塞。采樣時,打開旋塞,被采空氣即充人瓶內,關閉旋塞,則采樣體積為真空采氣瓶的容積。由於真空瓶瓶塞磨口處易漏氣,抽真空後瓶口拉封,到現場采樣時,從瓶口斷痕線處弄斷,空氣即充進瓶內,然後套上橡皮小帽,帶回實驗室分析。如果采氣瓶內真空度達不到l 330 Pa,實際采樣體積應根據剩餘壓力進行計算。
C. 空氣采樣報警系統的基本原理
探測器由吸氣泵通過采樣管對防火分區內的空氣進行采樣。空氣采樣到主機由主機里回面的激光槍進行答分析,得出空氣中的煙霧粒子的濃度。如果超過預定濃度,主機進行報警。一般報警分四個階段:警告、行動、火警1、火警2。高靈敏度煙霧探測器是儀表級的懸液計,它可以在360度的范圍內接收激光照射到煙霧粒子上而產生的散射光。其實際靈敏度為0.001%obs/m,是傳統探測器的2000倍。主機通過繼電器或通訊介面將電信號傳送給火災報警控制中心和集中顯示裝置。
D. 空氣采樣器組成和各組成部分作用
1.雙聯球法
雙聯球:具有流向不可逆的膠制氣膽,對大氣進行單方向流動提供動力源回
乳膠管:鏈接取樣工答具雙聯球和裝樣工具氣膽的氣路通道
氣膽:聚四氟制的可裝一定量氣體的氣囊,分為橡膠和聚四氟兩類
聚四氟管:硬質的塑料管,用來連接乳膠管
玻璃三通:置換樣品
連接方式: 聚四氟-乳膠管-聚四氟-雙聯球-聚四氟-乳膠管-玻璃三通-乳膠管-聚四氟-氣膽
2.注射器法:直接用帶乳膠管的注射器
3.密封液法:氣體分析儀,密封液瓶
雙聯球法需注意橡膠球膽有吸附和滲透性,用在快速分析
注射器法方便簡潔,
密封液法用於特定的分析可以直接采樣分析,選取密封液需注意被測氣體與密封液之間有無化學反應
E. 空氣采樣是什麼原理
沒弄明白你題目的意思:
采樣本身的意思就是採集的樣品,按照統計學原理,推回定樣品所在環境答的一些信息。
空氣采樣一般都是分析裡面的一些物質比例和有害成分的存在與否情況。最簡單的就是用塑料袋兜一個,然後用化學方法測定裡面有害物質的量,一般用於新裝修好的房子檢查。
還有一種更智能的方法,利用能檢測常用物質的氣體感測器直接檢查,這種感測器要根據檢測對象分類,比如二氧化碳感測器等等,感測器的電阻會隨著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而變化,通過檢測電阻的大小,再查閱感測器說明書就可以知道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量了。
F. 如何更好的安裝空氣采樣探測器
購買後讓供應商提供技術交底資料。安裝方法方式都會有的。
主要是步管施工難度較大一點,很多都是比較高的場所。
G. 空氣采樣裝置
空氣采樣管來抽取被保護空間的空氣樣本到中心檢測室,以監視被保護空間內煙內霧存在與否的火災探容測器。空氣采樣探測器能夠通過測試空氣采樣管抽取的空氣樣本了解煙霧的濃度,並根據預先確定的閾值給出相應的報警信號。這是空氣采樣探測器運行的基本原理
H. 空氣采樣采樣管的安裝要注意些什麼
首先,確定了現場使用的空氣采樣產品後最好讓廠家進行深化,管路的開孔間距,開孔大小,管間距以及如何安裝以及采樣方式等等,不通的使用場合布置也不一樣,廠家一般都會給你技術指導。
I. 空氣采樣感煙探測器適合用在什麼地方
空氣采樣感煙探測器國家統一名稱: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
1,需要最早期發現火災隱患的地方
對於檔案室、機房、煙草倉庫、銀行等重要的區域,當常規探測器探測到煙霧後,此時火災已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在此類區域,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可以在最早期發現火災隱患,在可見煙還未產生時就發出警報,現場監控人員可以及時處理隱患,防護火災的擴大.
2、煙霧難以探測的時候
在機房、潔凈室等氣流變化比較大的地方,氣流會將煙霧稀釋,妨礙煙霧上升,使得煙霧難以被探測到.煙霧也可能會被管道、內渠或者真空區域滯流,或者在高的天花下方形成雲帶,使其難以被探測到.極早期火災探測器可將采樣孔布置在回風格柵處或設備機櫃內,當氣流將煙霧帶到這里時就可以對其進行探測.
在高大的開放的空間里,可以將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的采樣孔布置在煙霧漂移所途經的地方經常是在天花下方一定的距離內.
3、需要隱蔽安裝的場所
對於古建築和文化建築這些場所,由於要保持建築物內部的設計和裝修不被破壞,為保證重點文化設施和建築的原始風貌在安裝消防系統的時候不受影響.這就可以將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的采樣孔布置在天花板上,只露出細小的采樣孔,不影響整體格局;也可以把空氣采樣管路布置在隱蔽的場所,然後通過毛細采樣點的方式,把細小透明的毛細采樣點放置在防護區域,可以保持建築的美觀.
4、維護困難的場所
在電纜隧道及人員不易接近的場所,被保護區難以接近,且對現有火災探測系統進行維護時需要暫停工作,從而給業務帶來不小的麻煩和潛在的風險.可以將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安裝在便於接近的位置,只把采樣管網布置在那些難以緊接的區域,從而使維護簡便易行.
5,對於環境較惡劣(如粉塵較多)的環境推薦使用雲霧室型的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可以避免誤報.
綜上所述,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適用於通信機房、數據中心機房、無人值守室、會展中心等大面積、高氣流的地方,煙草、倉庫、電纜隧道、發電廠等環境惡劣的地方,銀行、檔案館、軌道交通等重要場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