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馬道圖
關於開挖方案中馬道的設置方案圖。
土方開挖中的馬道是指較深的大放坡開挖中,在土坡中部設置的一道平台,一般1~2米寬,根據需要可以設置截水溝。
馬道,建於城台內側的漫坡道,一般為左右對稱。坡道表面為陡磚砌法,利用磚的棱面形成澀腳,俗稱「礓」,便於馬匹、車輛上下。
在建築施工中,當角度較大邊坡高於一定高度時,在邊坡上設置1-2m寬的較水平的道路。
馬道是騎馬上城的通道,主要功能是運兵、糧草和武器。馬道緊貼城牆(城樓)向上,呈15—30坡度通達牆頂。
(1)吊頂裡面馬道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城牆馬道的設置,除根據距離和防禦需要,設於兩樓正中外,余多正對元大都城內交通要道,以為運輸與調兵之便。比如,北城牆分別在葯王廟街(後改稱舊鼓樓大街)北、雍和宮大街北設馬道。這些街道都是原大都城內的老街。
還有一種情況,即因在馬道上運送物資和調動軍隊,漸漸在其附近形成了新的街道。比如大都城內析津坊北並無交通要道,到了明萬曆年,西直門大街東形成新開路,並與原析津坊北的新開道街相交,稱為「新街口」。
Ⅱ 什麼是馬道
馬道,指建於城台內側的漫坡道,一般為左右對稱。坡道表面為陡磚專砌法,利用屬磚的棱面形成澀腳,俗稱「礓」,便於馬匹、車輛上下。
在建築施工中,當角度較大邊坡高於一定高度時,在邊坡上設置1-2m寬的較水平的道路。
(2)吊頂裡面馬道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馬道多見於較高邊坡和施工過程中垂直面上,其功用主要有保證邊坡穩定(一般開挖邊坡高於10m左右就設一個馬道,其它的視情況而定)、保證施工期交通並主要是人員和小型設備的交通。
馬道如果你從字面上解釋,可以做這樣的解釋,首先道,是一個通道或者類似於通道的形狀,而馬道有別於公路、羊腸小道就可以通過馬來理解,古代跑馬的道路應該比較窄且形狀不會太復雜,這就意味著馬道體型一般比較規則(直線或者圓弧等),而且不寬。馬道的寬度一般只有1~2m,3~4m的就已經算是比較寬的了。比如施工時跑重型汽車、寬度在7m的就只能叫施工便道或道路了。這樣的解釋只是為了初學者加強理解。
Ⅲ 網架、鋼結構里的馬道是起什麼作用的
網架、鋼結構工程由於跨度大,高度高,經常會設計馬道。馬道有幾種作用:
第一,馬道專是專給工人檢屬修用的,鋼網架的後期維護等。
第二,吊音響,燈具之類,或者一些工程線路。
第三,另外還有一種既做檢修通道,又吊音響,燈具之類的。在設計時考慮的荷載不同,而且差別還比較大。
馬道的設計中,荷載施加為:
1、馬道的自重荷載,通常馬道的靜載為70~80KG/M,按計算以點荷載施加在下弦球或上弦球上,以靜載輸入,可以修改工況1中的靜載值,也可以增加一個工況,按靜載輸入。
2、馬道的活載,即檢修荷載,一般為90~100KG/M,按計算以點荷載施加在下弦或上弦球上,以工況2或增加工況來輸入荷載值。 那麼馬道荷載取靜載100kg/m+活載100kg/m,也不超過2kN/m。
Ⅳ 在建築中馬道是什麼意思
馬道,指建於城台內側的漫坡道,一般為左右對稱。坡道表面為陡磚砌法,利用磚的棱面形成澀腳,俗稱「礓」,便於馬匹、車輛上下。
在建築施工中,當角度較大邊坡高於一定高度時,在邊坡上設置1-2m寬的較水平的道路。
馬道是騎馬上城的通道,主要功能是運兵、糧草和武器。馬道緊貼城牆(城樓)向上,呈15—30坡度通達牆頂。馬道往往兩條相對,形為「八」或倒「八」字,寬約數米,青磚鋪砌,外側設女牆。
(4)吊頂裡面馬道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上世紀40年代末,北京老城牆包括馬道還基本完整。
水利上說的馬道是指深坑基礎開挖、圍堰中的運輸道路、或平台(也可以解釋成開挖邊坡的運輸道路或平台),在馬道一邊會設置排水溝進行排水。馬道邊的排水溝就是用來排圍堰的濾水。馬道的作用是截取雨水,防止壩坡沖刷;同時也兼作交通、壩體檢修,觀測;還有利於壩坡穩定。
馬道多見於較高邊坡和施工過程中垂直面上,其功用主要有保證邊坡穩定(一般開挖邊坡高於10m左右就設一個馬道,其它的視情況而定)、保證施工期交通並主要是人員和小型設備的交通。
古代跑馬的道路應該比較窄且形狀不會太復雜,這就意味著馬道體型一般比較規則(直線或者圓弧等),而且不寬。馬道的寬度一般只有1~2m,3~4m的就已經算是比較寬的了。比如施工時跑重型汽車、寬度在7m的就只能叫施工便道或道路了。
Ⅳ 在建築中馬道是什麼意思
笑馬道早期施工名詞(主要90前)垂直運輸主要靠龍門吊今看別扭東西於用腳手竿跳板離垂直通道較遠建築外搭建全高字型坡道供員相臨樓層間穿越設施今角度看東西安全
Ⅵ 建築物內的馬道指什麼部位
建築物內的馬道指建於城台內側的漫坡道,一般為左右對稱。坡道表面為陡磚砌法,利用磚的棱面形成澀腳,俗稱「礓」,便於馬匹、車輛上下。在建築施工中,當角度較大邊坡高於一定高度時,在邊坡上設置1-2m寬的較水平的道路。
水利上說的馬道是指深坑基礎開挖、圍堰中的運輸道路、或平台(也可以解釋成開挖邊坡的運輸道路或平台),在馬道一邊會設置排水溝進行排水。馬道邊的排水溝就是用來排圍堰的濾水。馬道的作用是截取雨水,防止壩坡沖刷;同時也兼作交通、壩體檢修,觀測;還有利於壩坡穩定。
馬道多見於較高邊坡和施工過程中垂直面上,其功用主要有保證邊坡穩定(一般開挖邊坡高於10m左右就設一個馬道,其它的視情況而定)、保證施工期交通並主要是人員和小型設備的交通。
(6)吊頂裡面馬道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古城牆馬道:在古代,馬道是騎馬上城的通道,主要功能是運兵、糧草和武器。馬道緊貼城牆(城樓)向上,呈15—30坡度通達牆頂。馬道往往兩條相對,形為「八」或倒「八」字,寬約數米,青磚鋪砌,外側設女牆。明初建內城時,除在九門門樓和角樓下設馬道外,城樓間的城牆還均布有14對馬道(據傅公鉞《北京老城門》)。
城牆馬道的設置,除根據距離和防禦需要,設於兩樓正中外,余多正對元大都城內交通要道,以為運輸與調兵之便。比如,北城牆分別在葯王廟街(後改稱舊鼓樓大街)北、雍和宮大街北設馬道。這些街道都是原大都城內的老街。
還有一種情況,即因在馬道上運送物資和調動軍隊,漸漸在其附近形成了新的街道。比如大都城內析津坊北並無交通要道,到了明萬曆年,西直門大街東形成新開路,並與原析津坊北的新開道街相交,稱為「新街口」。新開道街即後來的「新街口北大街」。街的北端城牆下,就設有一對馬道。
Ⅶ 建築施工「馬道」是什麼
「馬道抄」是早期施工當中的名詞,那時(主要90年以前)垂直運輸主要靠「龍門吊」,今天看來很別扭的東西。於是用腳手竿和跳板在離垂直通道較遠的建築外搭建一個全高「之」字型的坡道,供人員在相臨樓層之間穿越的設施。在今天的角度來看,那個東西很不安全。
水利上說的馬道是指深坑基礎開挖、圍堰中的運輸道路、或平台(也可以解釋成開挖邊坡的運輸道路或平台),在馬道一邊會設置排水溝進行排水。馬道邊的排水溝就是用來排圍堰的濾水。馬道的作用是截取雨水,防止壩坡沖刷;同時也兼作交通、壩體檢修,觀測;還有利於壩坡穩定。
Ⅷ 什麼叫吊掛馬道
就是建築施工中懸吊在空中的馬道。
Ⅸ 建築裝飾中,什麼是天花馬道圖
高空靠近屋頂處的供檢修人員行走的通道,一般常見於大型建築物的中庭區域。
此通道的結構圖、施工圖即為天花馬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