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吊頂大全 » 家裡鋪實木地板需注意什麼
擴展閱讀
邁諾詩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2021-03-16 21:54:39
家裝強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家裡鋪實木地板需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01 19:36:58

㈠ 木地板怎麼鋪,鋪設實木地板要注意哪些事項

鋪地板怎麼鋪,要看鋪什麼地板了,實木地板常用鋪設方法有以下四種,我們來看看啊!專 1、懸浮鋪設法:當屬前最流行、最科學的鋪設方法。 2、龍骨鋪設法:目前最傳統、最普及的鋪設方法。 3、毛地板龍骨鋪設法:在龍骨上加一層12mm-22mm多層優質膠合板或針葉材,再行鋪設地板。 4、直接粘貼鋪設法:適用於

㈡ 鋪裝實木地板注意事項有什麼

鋪裝實木地板注意事項有以下情況:
1、龍骨木枋用的尺寸不能過厚,否則會影響空間利用,一般厚度在4×1.5~2cm即可。
2、不能用水泥釘,而應該用電捶打眼後用木楔、螺絲釘釘入地面2.5cm左右。
3、龍骨木枋安裝好後不會左右移動,因此,四周無需再用水泥砂漿固定,這樣就不會由於養護時間不足造成地板起拱或瓦片狀變形。
4、對於家庭安裝來說,泡沫墊、9mm膠合板均可不用,若要用,應該使用12cm~18cm膠合板,且要等分裁成4~6塊,打井式龍骨、板面四周釘實。
5、由於目前市面上的實木地板規格品質不一,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長短不一,所以,建議在鋪實木地板時盡量選購長度不超過60cm,寬度不超過7.5cm的。長的雖然易於拼裝,但是長的卻容易歪斜、翹曲,並容易變形,而短的實木地板卻不易翹曲,在板與板之間的縫隙、對拼等方面均好把握。
6、實木地板安裝合格標準是:鋪貼牢固,無空鼓、開裂、歪斜、翹曲、溢膠、污痕等現象;板與板之間應對縫順直,拼縫嚴密,接縫寬度應在1mm左右,踢腳板與地板連接緊密,與牆面應緊貼且無縫隙現象。
7、還應注意的是,選購實木地板的數量應比實際鋪設的面積略有增加,一般20平方米的房間增料1平方米,以作消耗備用。另外,買誰家的地板就請誰鋪設,這樣可保修一年,萬一出現質量問題,也較容易解決。

㈢ 鋪設實木地板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實木地板安裝方法實木地板的安裝是裝修中一項較細致的工程,也是裝修效果最直觀的體現,一個小細節的疏忽會給整體的美觀畫上極不和諧的一筆。不規范的施工造成的質量問題呈上升的趨勢。實木地板安裝與施工步驟及注意事項: 一、實木漆面地板的鋪裝應在其他裝修項目完成後進行,進入現場時工人應嚴格做到以下幾點:1、清潔地面,確保地面無雜物。2、測量地面水平的落差是否在能調節的范圍之內,地面水平越過誤差大於4公分要找平地面或者使用雙層龍骨,在美固釘的長度是8公分的情況木龍骨的墊高不可能超過1.8公分,確保美固釘打入水泥地下的部分在3.5公分。計算方式:美固釘8公分減龍骨厚度2.7公分減墊高不超過1.8公分等於3.5公分。3、與前期施工人員及業主溝通,計算出將要鋪裝的地板完成面與大理石等其它地面材料的水平高度。地板與大理石等的銜接處採用方式與防潮處理,如廚房間、衛生間等,大理石與地板銜接處不可抵死,因為這樣的部位是極易受潮與起拱。4、咨詢水泥地面內是否有電纜、水管等隱蔽項目及准確位置。在一些老式房子會有電線或水管的走向穿過樓板圓孔的可能,在不知情的施工中沖擊鑽極易打斷樓板圓孔內的電線或水管。5、觀察地面層是否符合施工條件,有的房子有時會有水泥地面不是混凝土加固結構而是泥沙抄平,層面較薄,沖擊鑽會打穿樓板,影響樓下住戶。 二、所用龍骨含水率必須在16%以下。 三、排列龍骨前應在地面劃線,計算出龍骨排列的准確位置及龍骨間距的准確性合理性。 四、龍骨排放1、均勻排放龍骨。2、在排放龍骨後檢驗是否有變形與扭曲的現象。3、龍骨排放不可壓迫電線水管等,有壓迫的部位要合理開槽。 五、龍骨安裝1、在龍骨上均勻的打好孔,孔的間隙距離應該在35公分以外40公分以內,以確保龍骨的拉力。2、龍骨的墊平高度不大於1.8公分,務必牢固。 3、在墊平的龍骨上打入龍骨釘,龍骨的水平誤差不大於3毫米。這時需要注意的是龍骨釘的釘帽不高於龍骨上平面,以免鋪設地板時產生不平整。 六、防潮墊需鋪平 七、預鋪地板1、在防潮墊的面層上把將要安裝的地板小心攤開鋪平,不要碰壞漆面與倒角,檢查出有問題的次板。2、根據不同的紋理與顏色合理搭配,選出較為美觀的放在廳或房間的主要部位,不同的色差根據房間的不同位置自然過渡。3、咨詢業主床與傢具的擺放位置,可考慮把色差明顯木紋較亂的放在可遮擋的部位。4、這時在地板上行走要穿軟質的拖鞋,腳踩在一根地板的中間部位,以免地板敲起碰壞漆面。 八、鋪設時根據不同的材質,不同的季節與樓層的高低及周圍環境確定是否需要插片。比如通風量很大的高層對於有點縮性的木材可以少插片或者不插片;相對潮濕的低層,有點漲性的木材要排排插片或幾排插片。 九、鋪設過程中避免碰壞或碰臟牆壁,所用工具輕拿輕放,在周圍牆壁應留出0.5公分至1公分的伸縮縫,給地板適應環境的膨脹空間。板與板之間的高度差距最大不大於0.6毫米,拼裝離縫不大於0.6毫米。 十、鋪設時根據地板所用位置不同,切割下的短板符合要求尺寸的選用,減少損耗與浪費。 十一、鋪設完畢後清除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殘留物至垃圾堆放處,安裝完成。

㈣ 家裡在鋪木地板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這是我在網上幫你查到的資料,你可以參考以下!
比嘉地板溫馨提示,家裡鋪木地板是應該:
1、先將地面進行整平,用2M靠尺測量,最大弦高≦5mm。
2、用墨斗彈線,成網格狀,兩線間距為300mm+3mm。
3、用電錘在地面上開孔,孔深50mm-60mm,釘入木楔,木楔須乾燥穩固不松動。
4、開踢腳線孔,孔距500mm±10mm,釘入木楔,木楔須乾燥穩固不松動。
5、打掃衛生,清除地面雜物和浮灰。
6、先鋪PE膜,PE膜要互疊200mm以上,用60mm的寬膠帶粘牢、壓實,牆邊上引50mm。再灑防蟲粉。
7、用龍骨釘將龍骨固定牢固,龍骨與牆或其它地材均留出間距10—15mm。
8、龍骨找平,用2m靠尺測量,最大弦高≦3mm。
9、鋪設夾板,厚度≧5mm,含水率為7%-12%。每塊夾板的面積不能超過600*1200mm,每塊夾板之間須留8-12mm伸縮縫。
10、鋪設地墊,地墊不能重疊,接縫處用60mm的寬膠帶粘牢、壓平。牆邊處須上引30mm-50mm,如有破損,用膠帶粘貼。
11、預鋪分選,將全部地板拆開整體預鋪,色差和鋪裝效果須與客戶達成共識,調整到客戶滿意為止,否則不鋪裝。
12、鋪裝地板,四邊須留出8-12mm伸縮縫,採用錯縫鋪裝,錯縫不能小於300mm,應首先使用包裝箱內的短板,如需劃線切割長板,切割下的短板不能小於300mm。
13、鋪設地板須打釘,用手電筒鑽45°斜向鑽孔,再打入地板專用釘,不得採用氣釘。每片地板的打釘數量不得少於三顆。(註:鑽頭比釘子細,否則地板會松動、異響)
14、鋪裝完畢,清理伸縮縫里的雜物,安裝踢腳線。安裝完畢,順地板方向打掃衛生。

㈤ 家裡鋪了木地板,擺放傢具時應注意些什麼

避免抄尖銳器物劃傷板面襲,不要在地板上扔煙頭或直接放置過燙或溫度過高的東西,盡量避免拖動沉重的傢具,對於傢具,如桌椅床的直接接觸地板面盡量做好接觸面的保護,比如桌椅腿底部裝個布套。建議在地板房間門口放個蹭腳墊,以免帶進粉塵顆粒,堅物損傷地板

㈥ 鋪設實木地板應注意哪些

真誠為您解答下:

(1)地板應在施工後期鋪設,不得交叉施工。鋪設後應盡快打磨和塗裝。以免弄臟地板或使受潮變形。
(2)地板鋪設前宜拆包堆放在鋪設現場1~2天,使其適應環境,以免鋪設後出現脹縮變形。
(3)鋪設應做好防潮措施,尤其是底層等較潮濕的場合。防潮措施有塗防潮漆、鋪防潮膜、使用鋪墊寶等等。
(4)龍骨應平整牢固,切忌用水泥加固,最好用膨脹螺栓、美固釘等。
(5)龍骨應選用握釘力較強的落葉松、柳安等木材。龍骨或毛地板的含水率應接近地板的含水率。龍骨間距不宜太大,一般不超過30厘米。地板兩端應落實在龍骨上,不得空擱,且每根龍骨上都必須釘上釘子。不得使用水性膠水。
(6)地板不宜鋪得太緊,四周應留足夠的伸縮縫(0.5~1.2厘米),且不宜超寬鋪設,如遇較寬的場合應分隔切斷,再壓銅條過渡。
(7)地板和廳、衛生間、廚房間等石質地面交接處應有徹底的隔離防潮措施。
(8)地板色差不可避免,如對色差有較高要求,可預先分揀,採取逐步過渡的方法,以減少視覺上的突變感。
(9)使用中忌用水沖洗,避免長時間的日曬、空調連續直吹,窗口處防止雨林、避免硬物撞摩擦。為保護地板,在漆面上可以打蠟(從保護地板的角度看,打蠟比塗漆效果更好)。

㈦ 家裡裝修在鋪實木地板要注意什麼

鋪設地板時要防止以下情況的發生
1、防止地面不平整
地面不平會使部分地板和龍骨懸空回,踩踏時就會發答出響聲。
2、防止龍骨未經乾燥
未經乾燥的木龍骨含水率通常在25%左右,而合格的木地板含水率一般在12%,濕度差過大會使木地板快速吸潮,造成地板起拱、漆面爆裂。施工時先鋪好地板,然後在地板上進行其他施工。但這樣,地板鋪設完畢後,往往需要經過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打磨上漆。期間,地板與周圍環境的水汽、化學品未作任何隔離措施,很可能導致木地板因含水率急劇變化而變形。
3、防止拼裝過松或過緊
在鋪設地板時,應根據使用場所的環境溫濕度高低來合理安排木地板的拼裝松緊度。如果過松,地板收縮就會出現較大的縫隙,過緊,地板膨脹時就會起拱。

㈧ 鋪木地板要注意什麼

家裡裝修一般都是鋪木地板或者瓷磚這兩種,使用木地板的話成本比較高,但是它可以降低噪音、吸潮等。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鋪木地板步驟,以及鋪木地板要注意什麼?

小結:以上就是關於鋪木地板步驟,以及鋪木地板要注意什麼的相關知識,希望能給到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家也想鋪木地板的話,可以參考以上內容,正確的鋪貼木地板,每個步驟都需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