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樓板頂棚變形縫的構件應固定在哪一面
由於溫度變化,地基不均勻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響,易使建築發生變形或破壞,故在設計時應事先將房屋劃分成若干個獨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獨立的變化。這種將建築物垂直分開的預留縫稱為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1、伸縮縫 :為防止建築構件因溫度變化,熱脹冷縮使房屋出現裂縫或破壞,在沿建築物長度方向相隔一定距離預留垂直縫隙。這種因溫度變化而設置的縫叫做伸縮逢。 從基礎頂面開始,將牆體、樓板、屋頂全部斷開使其分成若干段。伸縮縫間距為60m左右;寬度20mm ~30 mm。2、 沉降縫:為防止建築物各部分由於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房屋破壞所設置的垂直縫稱為沉降縫。 從基礎底部斷開,並貫穿建築物全高。使兩側各為獨立的單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
設置原則;(1)建築物平面的轉折部位 (2)建築的高度和荷載差異較大處 (3)過長建築物的適當部位 (4)地基土的壓縮性有著顯著差異 (5)建築物基礎類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處 。3、防震縫: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區,為防止建築物各部分由於地震引起房屋破壞所設置的垂直縫稱為防震縫。從基礎頂面斷開,並貫穿建築物全高。最小縫隙尺寸為50 ~100 mm。縫的兩側應有牆,將建築物分為若干體型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 設置原則:(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錯層,並且樓板高差較大 (3)各組成部分的剛度截然不同 規定:在地震設防區,當建築物需設置伸縮縫或沉降縫時,應統一按防震縫對待。
變形縫、伸縮縫的構造,必須滿足建築結構沿水平方向變形的要求。外牆上的伸縮縫,為防止風雨侵入室內,要求用有彈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擠出的材料填嵌縫隙。常用的材料有瀝青麻絲、浸瀝青木絲板、氯丁橡膠、泡沫塑料等。縫口還須用鍍鋅鐵皮、鋁板或塑料板等作蓋縫處理。 內牆伸縮縫的處理,隨室內裝修不同而異,可選用木條、木板、塑料板、金屬板等蓋縫。樓層地面伸縮縫,可在縫口填嵌瀝青麻絲等,上鋪活動蓋板或橡皮條等,以防灰塵落至下一樓層。屋頂的伸縮縫,則用鍍鋅鐵皮、鋁板或預制鋼筋混凝土板等作蓋縫處理,著重作好防水。地下建築、地下室等處的伸縮縫,出於防水要求,常在防水結構層的外側或底部加鋪玻璃布油氈、橡膠片、鍍鋅鐵皮、紫銅片,以及採用內埋式或可卸式止水帶(如橡膠、塑料、金屬等),並用瀝青砂漿、瀝青麻絲或浸瀝青木絲板等填嵌縫隙。 在現澆整體式鋼筋混凝土建築中,由於混凝土在澆灌後的一段時間內有較大的收縮變形,以後才趨於穩定,可利用這一特性,將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長向分成幾段,中間留縫,待第一期工程施工1~2個月後,再澆灌合縫。這種只在施工期間保留的臨時性溫度收縮縫,稱為後澆縫,或稱收縮帶。後澆縫的寬度一般為50~100厘米,縫的間距約為20~25米,並盡量和施工時的接縫結合設置;縫的填充材料,可用摻鋁粉的混凝土。
在建築物中設置伸縮縫及其最大間距問題,目前認識不盡一致,各國的規定和作法也不相同。如聯邦德國、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採取嚴格的伸縮縫間距,以防止建築物產生裂縫。日本、美國等是在計算中考慮溫度應力,一般不設伸縮縫。英國、法國等則處理比較靈活。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探討建築物設置伸縮縫的理論,提出了初步的理論依據,解決了若干工程實際問題。磚牆伸縮縫一般做成平縫或錯口縫,一磚半厚外牆應做成錯口縫或企口縫。外牆外側常用浸瀝青的麻絲或木絲板及泡沫塑料條、油膏彈性防水材料塞縫,縫隙較寬時,可用鍍鋅鐵皮、鋁皮作蓋縫處理。內牆可用金屬皮或木條作為蓋縫。樓地板層伸縮縫構造。伸縮縫位置大小應與牆體、屋頂變形縫一致。縫內以可壓縮變形的油膏、瀝青麻絲、金屬或塑料調節片等材料做封縫處理,上鋪活動蓋板或橡皮等以防灰塵下落。頂棚處的蓋縫條只能固定於一端,以保證縫兩端構件自由伸縮。屋頂伸縮縫構造。不上人屋面一般在伸縮縫處加砌矮牆,屋面防水和泛水基本上同常規做法,不同之處在於蓋縫處鐵皮混凝土板或瓦片等均應能允許自由伸縮變形而不造成滲漏,上人屋面則用嵌縫油膏嵌縫並注意防水處理。
2. 建築變形縫需要設置在什麼位置
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
1伸縮縫:為防止建築構件因溫度變化,熱脹冷縮使房屋出現裂縫或破壞,在沿建築物長度方向相隔一定距離預留垂直縫隙。
作法: 從基礎頂面開始,將牆體、樓板、屋頂全部斷開使其分成若干段。伸縮縫間距為40~60m左右;寬度20mm ~30 mm。
沉降縫: 為防止建築物各部分由於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房屋破壞所設置的垂直縫。
作法: 從基礎底部斷開,並貫穿建築物全高。使兩側各為獨立的單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
設置原則: (1)建築物平面的轉折部位 (2)建築的高度和荷載差異較大處 (3)過長建築物的適當部位 (4)地基土的壓縮性有著顯著差異 (5)建築物基礎類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處
3、防震縫: 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區,為防止建築物各部分由於地震引起房屋破壞所設置的垂直縫。
作法:從基礎頂面斷開,並貫穿建築物全高。最小縫隙尺寸為50 ~100 mm。縫的兩側應有牆,將建築物分為若干體型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
設置原則: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錯層,並且樓板高差較大 (3)各組成部分的剛度截然不同 規定:在地震設防區,當建築物需設置伸縮縫或沉降縫時,應統一按防震縫對待。
3. 變形縫一般出現在什麼地方
建築上復的變形縫,包括: 用於預防制溫度作用的伸縮縫; 用於分離地基變形的沉降縫。
房屋的伸縮縫:凡超過規范允許長、寬尺寸的,地上的主體結構必須脫開留縫。
長期暴露的構築伸縮縫:如擋土牆、路面、廣場、房屋散水等規范要求更嚴(縫與縫間距更小)。
房屋的伸縮縫外觀可見的出現在牆面、屋面(外表有保護)。
房屋的沉降縫:地基持力層變化、採用結構型式不同等,地上的主體結構和地下的基礎都必須完全脫
開留縫。房屋的沉降縫外觀可見的出現在牆面、屋面(外表有保護)。
根據情況,伸縮縫也可能與沉降縫合並設置。
4. 什麼是吊頂變形縫
變形縫是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的總稱。根據建築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會產生變形,導致開裂甚至破壞。變形縫是針對這種情況而預留的構造縫。建築構件因溫度和濕度等因素的變化會產生脹縮變形。
5. 石膏板吊頂伸縮縫該怎麼留
如果是兩塊石膏來板之間(源接縫處)的,只要留有5mm左右的縫隙即可。
如果你說的是結構意義上的伸縮縫,這個一般是沒有必要留的,除非這個房屋結構本身就存在伸縮縫(牆面上可以看到的),那麼頂面上也要留伸縮縫的,位置就在牆面上有伸縮縫的地方。
6. 吊頂遇變形縫怎麼處理
這個伸縮縫必須留著,吊頂伸縮縫有基座吊筋,吊筋可以長短,下口表面基座做平,中間一般是卡橡膠的。
7. 吊頂伸縮縫在什麼情況下才做
2、當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吊頂面積大於100㎡時,縱、橫方向每12m-18m距離處宜設置伸內縮縫處理;3、伸縮縫兩容側的石膏板採用壓接的方式進行收口,石膏板之間壓接的距離應大於50mm,伸縮縫的大小宜控制在10mm-20mm之間;4、單層石膏板吊頂上襯阻燃板與邊龍骨連接,下口留10-20mm縫;5、輕鋼龍骨吊點與伸縮縫的距離不應大於300mm;6、吊頂伸縮縫於天花造型時均應進行斷開處理。
8. 外牆的變形縫一般設置在什麼地方
在總體布置中,為抄了消除結構不規則,收縮,和溫度應力,不均勻沉降對結構的變形破壞有害影響,可設置變形縫,包括溫度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三種,將房屋分成若干獨立的部分。
①伸縮縫
設置部位:伸縮縫由基礎以上設置.設置間距與屋頂和樓板類型有關,最大間距一般為50~75m。伸縮縫的寬度一般為20~30mm。
②沉降縫
設置部位:平面形狀復雜的建築物的轉角處;建築物高度或荷載差異較大處;結構類型或基礎類型不同處;地基土層有不均勻沉降處;不同時間內修建的房屋各連接部位。
設置要求:其寬度與地基情況及建築高度有關,一般為20~30mm,在軟弱地基上五層以上的建築其縫寬應適當增加。沉降縫處的上部結構和基礎必須完全斷開。 沉降縫由地基條件決定,其寬度應該符合防震縫的最小寬度的要求。
③防震縫
設置要求: 防震縫的寬度與建築的層數及結構類型有關.防震縫應有一定的寬度,否則在地震時相鄰部分會互相碰撞而破壞.伸縮縫的間距要符合要求,寬度不小於防震縫的寬度。
9. 吊頂伸縮縫的規范要求
吊頂單邊距離超過12 米應設置伸縮縫。
石膏板材料的表面必須是平整光滑的回,不能出現凹凸的感覺答,而接縫的地方必須很均勻,沒有差異,吊頂上沒有污漬、裂縫或者是缺棱掉角等不足的地方,穿孔板上面一般是有打孔的,在進行打孔時,要讓孔洞垂直於板面,對於孔距的要求就是排列非常整齊,直角形板材的側邊面和板面兩者之間應該成直角進行布置。
(9)吊頂變形縫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切記要提前預留燈槽好照明,其實這是吊頂的最基本功能,各種燈具被藏在吊頂內部,形成反射光源,這樣便可給居室創造出溫馨的效果。
注意吊頂的扣板(如果你要做吊頂),吊頂的材料就會非常重要,歪材料時間一長就會變形。還有買扣板的時候要問一下全包價格,不要扣板、邊角分著買。
注意三防,就是防水、防潮和防火。所以在材料的選擇上,不提倡採用木龍骨,家裝中普遍採用的是鋁扣板,其基本上能夠克服PVC板的一些缺陷,如時間過長容易變色、老化以及破損,同時粘上的油膩物質難以清洗。
10. 吊頂伸縮縫施工節點有哪些
吊頂伸縮縫施工節點有哪些?
適用范圍:公共部位、走廊
重點說明:
1. 吊頂單邊距離超過12 米應設置伸縮縫。
2. 雙層石膏板天花需留10-20mm 縫,交接長度為30-50mm,伸縮縫邊沿至吊筋間距不大於300mm。
3、單層石膏板吊頂上襯細木工板(防火處理)與邊龍骨連接,下口留10-20mm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