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施工单位在进行吊顶工程施工时应注意哪些质量控制要点
吊顶工程在施工时注意的问题在国家标准《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中的要求如下:
8.1、一般规定
8.1.1、本章适用于明龙骨和暗龙骨吊顶工程的施工。
8.1.2、吊杆、龙骨的安装间距、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后置埋件、金属吊杆、龙骨应进行防腐处理。木吊杆、木龙骨、造型木板和木饰面板应进行防腐、防火、防蛀处理。
8.1.3、吊顶材料在运输、搬运、安装、存放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受潮、变形及损坏板材的表面和边角。
8.1.4、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龙骨上。
8.1.5、吊顶内填充的吸音、保温材料的品种和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防散落措施。
8.1.6、饰面板上的灯具、烟感器、喷淋头、风口蓖子等设备的位置应合理、美观,与饰面板交接处应严密。
8.1.7、吊顶与墙面、窗帘盒的交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8.1.8、搁置式轻质饰面板,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压卡装置。
8.1.9、胶粘剂的类型应按所用饰面板的品种配套选用。
8.2、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8.2.1、吊顶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饰面板,金属龙骨应有产品合格证书。木吊杆、木龙骨的含水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8.2.2、饰面板表面应平整,边缘应整齐、颜色应一致。穿孔板的孔距应排列整齐;胶合板、木质纤维板、大芯板不应脱胶、变色。
8.2.3、防火涂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及使用说明书。 8.3、施工要点
8.3.1、龙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吊顶的设计标高在四周墙上弹线。弹线应清晰、位置应准确。
2、主龙骨吊点间距、起拱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吊点间距应小于1.2m,应按房间短向跨度的l%~3%起拱。主龙骨安装后应及时校正其位置标高。
3、吊杆应通直,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超过300mm。当吊杆与设备相遇时,应调整吊点构造或增设吊杆。
4、次龙骨应紧贴主龙骨安装。固定板材的次龙骨间距不得大于600mm,在潮湿地区和场所,间距宜为300~400mm。用沉头自攻钉安装饰面板时,接缝处次龙骨宽度不得小于40mm。
5、暗龙骨系列横撑龙骨应用连接件将其两端连接在通长次龙骨上。明龙骨系列的横撑龙骨与通长龙骨搭接处的间隙不得大于1mm。
6、边龙骨应按设计要求弹线,固定在四周墙上。7、全面校正主、次龙的位置及平整度,连接件应错位安装。
8.3.2、安装饰面板前应完成吊顶内管道和设备的调试和验收。
8.3.3、饰面板安装前应按规格、颜色等进行分类选配。
8.3.4、暗龙骨饰面板(包括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加压板、胶合板、金属方块板、金属条形板、塑料条形板、石膏板、钙塑板、矿棉板和格栅等)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以轻钢龙骨、铝合金龙骨为骨架,采用钉固法安装时应使用沉头自攻钉固定。
2、以木龙骨为骨架,采用钉固法安装时应使用木螺钉固定,胶合板可用铁钉固定。
3、金属饰面板采用吊挂连接件、插接件固定时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放置。
4、采用复合粘贴法安装时,胶粘剂未完全固化前板材不得有强烈振动。
8.3.5、纸面石膏板和纤维水泥加压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材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安装,固定时应从板的中间向板的四周固定。
2、纸面石膏板螺钉与板边距离:纸包边宜为10~15mm,切割边宜为15~20mm;水泥加压板螺钉与板边距离宜为8~15mm。
3、板周边钉距宜为150~170mm,板中钉距不得大于200mm。
4、安装双层石膏板时,上下层板的接缝应错开,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接缝。
5、螺钉头宜略埋人板面,并不得使纸面破损。钉眼应做防锈处理并用腻子抹平。
6、石膏板的接缝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板缝处理。
8.3.6、石膏板、钙塑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钉固法安装时,螺钉与板边距离不得小于15mm,螺钉问距宜为150~170mm,均匀布置,并应与板面垂直,钉帽应进行防锈处理,并应用与板面颜色相同涂料涂饰或用石膏腻子抹平。
2、当采用粘接法安装时,胶粘剂应涂抹均匀,不得漏涂。
8.3.7、矿棉装饰吸声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房间内湿度过大时不宜安装。
2、安装前应预先排板,保证花样、图案的整体性。
3、安装时,吸声板上不得放置其他材料,防止板材受压变形。
8.3.8、明龙骨饰面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饰面板安装应确保企口的相互咬接及图案花纹的吻合。
2、饰面板与龙骨嵌装时应防止相互挤压过紧或脱挂。
3、采用搁置法安装时应留有板材安装缝,每边缝隙不宜大于1mm。
4、玻璃吊顶龙骨上留置的玻璃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采用软连接。
5、装饰吸声板的安装如采用搁置法安装,应有定位措施。
Ⅱ 什么是质量控制点,说明哪些是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是来指质量活动过程中需自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对象或实体。它具有动态特性。具体地说,是生产现场或服务现场在一定的期间内、一定的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主导因素等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控制状态,保证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http://ke..com/view/1088474.htm
简单理解是:设计时特别标注的控制点、曾经出现过质量问题点、产生不良较多的质量点···
Ⅲ 什么叫质量控制点概念
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质量控制点,简称为控制点,又称管理点。它对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中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进行控制,体现了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重点管理的原则,只有抓住了生产线上质量控制的重点对象,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算抓住了质量的要害,然后通过“抓重点带一般”,保证整条生产线的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因此,正确地确定质量控制点,是搞好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 确定质量控制点要遵循下述原则,即凡属下述情况的,均应列为控制点:
①对产品的性能、精度、安全性、寿命和可靠性等有直接影响的质量特性;
②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对下道过程或装配有重大影响的质量特性;
③由于过程质量不稳定,质量信息反馈中发现的存在较多不合格品的质量特性。 根据上述原则,凡属质量特性重要性分级中的关键质量特性(即 A 级)一般均应设定控制点,而对于重要质量特性(即 B 级),则视需要情况,可将其中的一部分列为控制点。对于一般质量特性(即 C 级),除非经常出现不合格品,一般不必列为控制点。 有些质量特性对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等没有直接影响,但在工艺上对它有特殊要求,例如工艺孔、工艺面的关键部位的半精加工等,对这些质量特性如不严格管理,就会影响后道过程的质量,故也应列为控制点。 设置控制点,一般应根据产品质量特性重要性分级资料和质量信息资料,并按照控制点设置原则加以设置。 控制点的设置,一般由技术部门负责,也可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由技术部门会同质量管理部门,并在汇总质量检验部门、车间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后,再予确定。确定控制点的负责部门应在本组织过程质量控制的制度中明确规定。 确定控制点后,应编制过程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必要时还可绘制质量控制点流程图。有的组织还编制工艺流程及质量保证表、零部件质量检验项目汇总表。编制后经有关部门和车间会签,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作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基础文件下达有关部门。
Ⅳ 土建装修吊顶质量控制重难点及应对措施是什么
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施工技术交底
一、轻钢架固定罩面板顶棚施工工艺标准:
1.1.1卡式龙骨石膏板(适用于高位吊顶)施工流程:
弹线放样——固定卡式轻钢龙骨框架(间距小于600MM)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副龙骨(间距400MM)——面层交错铺装9MM厚双层石膏板(两层石膏板之间满涂白胶)——自攻螺丝钉固定,钉盖涂防锈漆—— 防锈漆腻子——石膏板嵌逢处(预留5MM以上缝隙)使用专用嵌缝石膏找平——贴优质防裂纸绷带。
二、普通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详细安装说明:
(一) 场地准备
1、建筑外墙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石膏板安装。当外墙未完成或窗户未安装完毕前,不宜进行石膏板安装施工。
2、楼层内各类主要管线完,空调、新风等顶面系统验收合格成后再进行石膏板系统安装。
3、安装现场保持干燥,地面不应有积水。
4、安装前,应对现场进行清洁,清除积垢、灰尘、油污、杂物。
5、在安装位置上残留的水泥、必须铲除,地面不平整应予修复。
6、接缝施工,现场温度应高于5摄氏度,低于35摄氏度,否则禁止施工。
7、资料准备: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产品质量保证书(全部以盖红章为有效)。
(二)检查材料
1、安装前应核对材料品种、规格、数量无误。
2、石膏板应干燥、平整、面纸完整无损。受潮、弯曲变形、板断裂、面纸起鼓等均不得使用。
3、轻钢龙骨应平整、光滑、无锈蚀、无变形。
4、嵌缝膏应干燥、无受潮、无板结。
(三)吊顶定位
1、按照设计,在四周墙面上弹线,标出吊顶位置。
2、在天花上弹线,标出吊杆的吊点位置。
(四)边龙骨安装
1、沿墙面安装边龙骨。
(五)承载龙骨安装
1、在天花上沿弹线安装吊杆,两根吊杆间距不应超过1200mm,建议采用900mm。
2、(当采用角龙骨吊杆时)可直接用螺丝将角龙骨与承载主龙骨固定。
3、(当采用螺纹吊杆时)可用承载龙骨吊件将吊杆和承载龙骨连接起来。
4、承载主龙骨靠墙端可搁置在边龙骨上。
5、承载主龙骨间距不应超过1200mm,建议采用900mm。
6、主龙骨连接件可将两根承载龙骨连接加长。
7、承载主龙骨中间部位应适当起拱,起拱高度应不小于房间短向跨的0.5%。
(六)覆面龙骨安装
1、覆面龙骨垂直承载龙骨布置,通过卡件固定在承载龙骨上。
2、覆面龙骨中心点间距一般为400mm,在潮湿环境下以300mm为宜。
3、覆面龙骨靠墙端可卡入边龙骨。
(七)横撑龙骨安装
1、根据设计要求,在覆面龙骨之间应安装横撑龙骨。
2、横撑龙骨间距一般为600mm。
3、横撑龙骨用挂件固定在覆面龙骨上。
(八) 石膏板安装(注:卫生间、厨房采用12MM厚防水石膏板)
1、石膏板应从墙的一侧端头开始,顺序安装。
2、相邻两张石膏板自然靠拢。(留缝在5MM)。
3、石膏板边应位于龙骨的中央,石膏板同龙骨的重叠宽度应不小于15mm。
4、石膏板侧口应同墙面顶紧,不留空隙(隔声、防火吊顶例外)。
5、两层石膏半之间必须满涂白乳胶。
6、第二层石膏板必须与第一层错缝安装。
7、自攻螺丝应用电动螺丝枪一次打入。
8、自攻螺丝应陷入石膏板表面0.5mm~1mm深度为宜,不应切断面纸暴露石膏。
9、自攻螺丝距包封边10~15mm为宜,距切断边15~20mm为宜。
10、板边螺丝间距200mm为宜,板中螺丝间距300mm为宜。
(九)接缝处理
1、拌制嵌缝膏,拌和后静置15分钟。
2、将嵌缝膏填入板间缝隙,压抹严实,厚度以不高出板面为宜。
3、待其固化后,再用嵌缝膏涂抹在板缝两侧石膏板上,涂抹宽度自板边起应不小于50mm。
4、将接缝纸带贴在板缝处,用抹刀刮平压实,纸带与嵌缝膏间不得有气泡。
5、保证接缝纸带中线同石膏板板缝中线重合,使接缝纸带在相邻两张石膏板上的粘贴面积相等。
6、将接缝纸带边缘压出的嵌缝膏刮抹在纸带上,抹平压实,使纸带埋于嵌缝腻子中。
7、上述工序完成后静置,待其凝固。(凝固时间见嵌缝膏包装上的说明)
8、用嵌缝膏将第一道接缝覆盖,刮平,宽度较第一道接缝每边宽出至少50mm。
9、上述工序完成后静置,待其凝固。(凝固时间见嵌缝膏包装上的说明)
10、用嵌缝膏将第二道接缝覆盖,刮平,宽度较第二道缝每边宽出至少 50mm。
11、待其凝固后,用砂纸轻轻打磨,使其同板面平整一致。
12、若遇切割边接缝则每道嵌缝膏的覆盖宽度应放宽10cm。
Ⅳ 什么是质量控制点的见证点和停止点
“见证点”和“停止点”都是质量控制点,由于它们的重要性或其质量后果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它们的运作程序和监督要求也不同。
质量检验从属于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活动。在国际上,质量控制对象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和监督控制要求不同,可以设置“见证点”或“停止点”。
停止点是重要性高于见证点的质量控制点,它通常是针对“特殊过程”或“特殊工艺”而言。凡列为停止点的控制对象,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控制点到来之前通知监理方派人对控制点实施监控。
(5)吊顶质量控制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如果监理方未能在约定的时间到现场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应停止进入该控制点相应的工序,并按合同规定等待监理方,未经认可不能越过该点继续活动。
见证点和停止点通常由工程承包单位在质量计划中明确,但施工单位应将施工计划和质量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如果监理工程对见证点和停止的设置有不同意见,应书面通知施工单位,要求予以修改,再报监理工程审批后执行。
全面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培训。中小企业的生产操作人员普遍存在素质较低的现象,企业招聘的工人更多的是“农民工”而非真正的技术“工人”,他们的脑海里“质量”意识淡薄。因此,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则首先要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开始。
Ⅵ 木吊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
协助复承包商完善质量保证体制系和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木吊顶所用主梁、搁栅、罩面板等材料进场后,应检查其合格证、核对材质、规格、数量。另外,须严格控制主梁、搁栅的含水率。
木吊顶施工所用电动曲线锯、手提式电锯、电刨、微型电钻等机具可满足施工精度要求。
检查木吊顶施工的作业条件是否具备,操作工艺是否合理,竖向标高控制、调整及质量检验方法是否正确。
在吊杆(筋)预埋、主梁、搁栅安装。面板、压条铺钉工序上设置质量控制点,同时做好工序间的质量控制,防止不合格品进入下道工序,确保木吊顶制安工程的整体质量。
现场技术管理应以技术交底、技术措施、技术协调为主要内容,避免照明、通风、消防、弱电等专业交叉施工带来的技术、质量问题。
施工现场应加强文明施工、安全、防火的监督管理。
按质量验评标准进行评定验收。
Ⅶ 质量控制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质量控制点是指质量活动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对象或实体。它具有动态特内性。具体地说,是生容产现场或服务现场在一定的期间内、一定的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主导因素等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控制状态,保证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例如:你施工 别的单位 (总包方)负责检查验收 就是他人控制
Ⅷ 什么是质量控制点,选择质量控制点的原则是什么
(1)质量控制点的概念
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版关键部位权或薄弱环节。对于质量控制点,一般要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再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进行预控。
(2)选择质量控制点的一般原则
1)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以及隐蔽工程,例如预应力结构的张拉工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架立;
2)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例如地下防水层施工;
3)对后续工程施工或对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例如预应力结构中的预应力钢筋质量、模板的支撑与固定等;
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5)施工上无足够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例如复杂曲线模板的放样等。
Ⅸ 什么是质量控制点其选择和设置有哪些要求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是:2 Q. S, O5 j! n9 F0 v. H
(1)对产品的适用性(性能、精度、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有严重内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容、关键部位或重要影响因素,应设置质量控制点。& z* y8 w4 w2 F0 h" P
(2)对工艺上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工作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部位,应设置质量控制点。
$ V+ P2 C; b& |3 S+ @# ^/ J* I(3)对质量不稳定、出现不合格品多的项目,应建立质量控制点。2 K/ I. {( ~7 n# @' P
(4)对用户反馈的重要不良项目应建立质量控制点。/ u& a9 D$ P1 k- b6 j3 |( G7 ?
(5)对紧缺物资或可能对生产安排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项目,应建立质量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