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金照明 » 三点照明法怎么拍
扩展阅读
迈诺诗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2021-03-16 21:54:39
家装强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三点照明法怎么拍

发布时间: 2021-02-19 23:32:13

Ⅰ 电影中的三点照明系统是什么

三点照明法是3D用光的一种基本方法,它简便易行,并且可以适用于很多类型的场景中,特别是静帧场景。事实上该种方法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例如摄影、电影电视等等。下面我们将会比较系统和精确地了解3点照明法的具体内容。

三点照明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使用3个灯光的方法。这三个灯光分别是:关键光Key Light、填充光Fill Light和背光Back Light。正是这三种灯光构成了经典的3点照明法。在3D场景中,我们仍旧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为物体打光。一下我们将会简单地练习一下这种照明法。

1.从全黑开始

首先载入一个场景,最好是一个单个物体的场景。确定场景内没有任何默认的光源,也没有全局环境光。当你添加第一盏灯光时,场景内不能有任何地光源存在。

2.添加关键光

关键光是物体的主要照明灯光,它定义了大部分的可视高光和阴影。你的关键光代表了场景的主光源,例如阳光、窗户或是天花板上的吊灯。但是关键光不必一定处于这些光源的实际位置。

建立一个聚光灯Spot Light作为关键光。在顶视图中将关键光向侧边(向左或是向右)偏移15到45度。在侧视图中将关键光抬高,高过摄影机,使其以高于摄影角度15到45度的位置照射物体。

关键光要亮于任何正面照射物体的光源。关键光的亮度必须达到足以使一个不光滑的物体(也就是没有高光)在渲染场景内正确显现。

关键光是场景中阴影的主要产生光源,并且产生最深的阴影。同时高光也是由关键光所触发的。

3.添加填充光

填充光对有关键光产生的照明区域进行柔化和延伸,并且使得更多的物体提高亮度以显现出来。填充光可以用来模拟来自天空的光源(除了阳光以外)。或是第二光源,例如台灯,或是场景中的反射光。因为填充光有着上述功能,所以您可以在场景中添加数盏填充光。一般使用聚光灯作为填充光,但是点光源亦可应用。

在顶视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填充光应该处于同关键光相反的角度上,也就是说如果关键光在左侧,填充光应该在右侧。但是永远不用使您的光源100%对称。填充光要到达物体的高度,但是应该低于关键光。

大部分情况下,填充光可以有关键光的一半亮度(也就是关键-填充光比2:1)。如果您想要一个更阴暗的场景,您可以将填充光设置为关键光的1/8亮度。(也就是关键-填充光比8:1)如果多个填充光相互交织重叠,它们亮度的总和仍旧不可超过关键光。

填充光不一定要产生阴影,很多情况下填充光阴影也确实是略去的。如果要模拟反射光,将填充光的色调调整为同环境色彩一致。填充光通常设置为仅仅照亮漫反射区域(也就是不产生镜反射高光)。

4.添加背光

背光给物体加上一条“分界边缘”,使其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在顶视图中添加一个聚光灯,将其置于物体之后,摄影机的对面。在右视图中将背光放置于高于物体的位置。

调整背光直到其在物体的顶部或是侧边产生一个漂亮的亮光镶边。(所以有人称边缘上的亮光为Rim Light镶边光源)背光的亮度可以任意调整,以使其在头发或是物体的边缘产生一条亮光。一个明亮的背光通常要投射阴影,除非您可以通过精确的定位来避免产生阴影得我需要。

一个背光决不是背景光,它的全部功能就是在物体顶部或边缘产生光边,如下图所示。

好了,以上就是三点光照法的全部内容。简单,但是极为实用。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场景和物体的照明。虽然看着很简单。但这个很实用。下面是3D灯光阵列全教程:

我们在进行创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灯光方案,灯光阵列就是其中的范例。典型的灯光阵列有以下几种:钻石形灯光阵列、金字塔形灯光阵列、圆顶形灯光阵列、环形灯光阵列、正方形灯光阵列、管形灯光阵列和综合形灯光阵列。下面我就逐一介绍:

一. 钻石形灯光阵列

它由7个灯光组成,其中有一个主光和六个辅助光(有的书上也将其称之为“外围光”)。主光强度是所有灯光中最强的,它给出该3D灯光阵列的主要颜色。六个辅助光形成钻石形排列,给出的是和主光不同的颜色。外围灯光既可以是阴影投射灯光,也可以是无投影光。

二. 金字塔形阵列

这种灯光阵列有六个灯光呈金字塔型排列。主光位于金字塔基点之上的轴中心;四个灯光位于塔底,一个灯光位于塔顶。这个塔形也可以转换成倒塔形,主灯光位于下面的塔尖部位,其他灯光为于塔的基面上。

三. 圆顶形灯光阵列

这个阵列在制作时很费事,但却是最有用的阵列之一。它通常由8到16盏灯组成,呈半球形排列。这种类型是金字塔形阵列的一个变种。它也可以像金字塔形灯光阵列一样反转成型。在模拟天空光时极为有用!

四. 环形阵列

这种阵列通常由12到16盏灯组成,它们围绕着主光呈圆形排列。环形灯光阵列可以排成水平、垂直甚至是倾斜的。环形的每一半都有自己各自的颜色(呵呵,其实你完全可以将每一盏灯都设置为不同的颜色,这样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也是最为重要的灯光阵列之一,MAX中的光能传递模拟场景就可以采用环形阵列完成。

五. 正方形阵列

这种阵列由9个灯光形成网状排列,具有最大强度的主灯光位于网格中心;8个辅助光占据各个角。

六. 管状灯光阵列

这种阵列至少由9个,至多由25个以上的灯光组成,主灯光位于圆柱的中心轴上。辅助光围绕着主灯光排列在两侧。

七. 综合形灯光阵列

这种灯光阵列说白了就是将各种灯光阵列混合起来使用。实际上它才是真正有实用价值的灯光方案,广泛用于复杂场景的照明中(比如模拟照片级现实场景)。综合形灯光阵列中可以没有主光,只需由外围光组成并按形状排列。

以上所说的是几种典型的灯光解决方案,它们的使用方法可谓是千变万化。朋友们只有多多练习才能搞懂灯光布局的精髓。这篇教程中所讲的内容也适用于任何3D制作软件。

Ⅱ 什么是摄影中的三点曝光法

首先给你说,不是曝光法,是布光!(如果你不是学专业摄影的就无所谓了!)
三点布光法,分别是 主光 辅助光(副光)还有背光灯光的设置过程简称为“布光”。虽然说一个复杂的场景由100名灯光师分别来布光会有100种不同的方案与效果,但是布光的几个原则是大家都会遵守的。对于室内效果图与室内摄影,有个著名而经典的布光理论就是“三点照明”。笔者在此简述一下:
一般主光是在摄像机后30或45度位置直照物体,使物体有个照射效果还有阴影,主光的灯一定要勾上阴影效果,选阴影贴图或其他。光强度要稍微高。强度越高阴影越明显。通常用它来照亮场景中的主要对象与其周围区域,并且担任给主体对象投影的功能。主要的明暗关系由主体光决定,包括投影的方向。主体光的任务根据需要也可以用几盏灯光来共同完成。如主光灯在1 5度到30度的位置上,称顺光;在45度到90度的位置上,称为侧光;在90度到120度的位置上成为侧逆光。主体光常用聚光灯来完成。笔者喜欢把主体光的亮度设置为2 40左右。
辅助光,又称为补光。用一个聚光灯照射扇形反射面,以形成一种均匀的、非直射性的柔和光源,用它来填充阴影区以及被主体光遗漏的场景区域、调和明暗区域之间的反差,同时能形成景深与层次,而且这种广泛均匀布光的特性使它为场景打一层底色,定义了场景的基调。由于要达到柔和照明的效果,通常辅助光的亮度只有主体光的5 0%-80%也是同样的在相机后面30或45度,不过是在主光另一边,照到主光照不到那片物体。作用是照主光照不到的暗面,同时辅助主光。使主光的阴影面不要死死的。注意不要打开阴影选项。同时强度要弱。一般不超0.5,
背光,在物体的后面,光线的逆方向打一个泛光灯,作用是柔和主光和辅助光。使光线变柔和。强度也要稍微小点。它的作用是增加背景的亮度,从而衬托主体,并使主体对象与背景相分离。一般使用泛光灯,亮度宜暗不可太亮。
下图为区域照明灯光设置的简单示意图。
布光的顺序是:1)先定主体光的位置与强度;2)决定辅助光的强度与角度;3)分配背景光与装饰光。这样产生的布光效果应该能达到主次分明,互相补充。

布光还有几个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1)灯光宜精不宜多。过多的灯光使工作过程变得杂乱无章,难以处理,显示与渲染速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只有必要的灯光才能保留。另外要注意灯光投影与阴影贴图及材质贴图的用处,能用贴图替代灯光的地方最好用贴图去做。例如要表现晚上从室外观看到的窗户内灯火通明的效果,用自发光贴图去做会方便得多,效果也很好,而不不要用灯光去模拟。切忌随手布光,否则成功率将非常低。对于可有可无的灯光,要坚决不予保留。

2)灯光要体现场景的明暗分布,要有层次性,切不可把所有灯光一概处理。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种类的灯光,如选用聚光灯还是泛光灯;根据需要决定灯光是否投影,以及阴影的浓度;根据需要决定灯光的亮度与对比度。如果要达到更真实的效果,一定要在灯光衰减方面下一番功夫。可以利用暂时关闭某些灯光的方法排除干扰对其他的灯光进行更好地设置。

3)要知道MAX中的灯光是可以超现实的。要学会利用灯光的“排除”与“包括”功能绝对灯光对某个物体是否起到照明或投影作用。例如要模拟烛光的照明与投影效果,我们通常在蜡烛灯芯位置放置一盏泛光灯。如果这盏灯不对蜡烛主体进行投影排除,那么蜡烛主体产生在桌面上的很大一片阴影可能要让我们头痛半天。在建筑效果图中,也往往会通过“排除”的方法使灯光不对某些物体产生照明或投影效果。

4)布光时应该遵循由主题到局部、由简到繁的过程。对于灯光效果的形成,应该先调角度定下主格调,再调节灯光的衰减等特性来增强现实感。最后再调整灯光的颜色做细致修改。如果要操真地模拟自然光的效果,还必须对自然光源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多看些摄影用光的书,多做试验会很有帮助的。不同场合下的布光用灯也是不一样的。在室内效果图的制作中,为了表现出一种金碧辉煌的效果,往往会把一些主灯光的颜色设置为淡淡的橘黄色,可以达到材质不容易做到的效果。

总之,只要多实践、敢于实践,掌握用光的精髓就只是时间问题

Ⅲ 三点布光中的三点指的是

三点布光法,人物照明中三个基本光位的处理。主光、副光和逆光是人物照明中三种基本光线。它们在光线效果上是互相制约的,如主光高,副光就要低;主光侧,副光就要正,而逆光则视主光和副光的位置决定其高低、左右。有时逆光作为隔离光和美化光,也可以不考虑主、副光位置的关系。处理得当,三个光位的光线可以互相补充,在人物方向变化时,仍能正确表现形象;如处理不当,则会互相干扰,破坏形象表达。三点布光法是保证人物基本造型的程式化照明方法。

Ⅳ 什么叫"三点照明",结合实际稍加解释

三点照明,又称为区域照明,一般用于较小范围的场景照明。如果场景很大,可以把它拆分内成若干个较小容的区域进行布光。一般有三盏灯即可,分别为主体光、辅助光与背景光。
灯光的设置过程简称为“布光”。虽然说一个复杂的场景由100名灯光师分别来布光会有100种不同的方案与效果, 但是布光的几个原则是大家都会遵守的。对于室内效果图与室内摄影,有个著名而经典的布光理论就是“三点照明”。

Ⅳ 电影里的三点照明系统是怎么回事

三点照明法是一种抄使用3个灯光的方袭法。这三个灯光分别是:关键光Key Light、填充光Fill Light和背光Back Light。正是这三种灯光构成了经典的3点照明法。
三点式照明系统乃是传统好莱坞的基本灯光设置。
另外有个链接http://www.lighting86.com.cn/market/html/2005-05-28/info_1117247998807936.html

Ⅵ 如何运用三点布光法照明

三点布光就是 主体光 ,辅助光和背抄景光,袭常规就是主光在被摄体正侧45°,辅助光相应放在另一侧,背景光就是打亮背景,三者光比大概是2:1:1左右,这样拍摄物体基本立体感有 主体清晰。。。实拍中可变通调整灯架位置 和亮度

Ⅶ 3DMAX中的三点照明是说什么3DMAX场景制作培训

厦门北方教育介绍3DMAX中三点照明的理论其实来自真实摄影棚中的灯光布置,其中三种灯光分别为主光、辅光以及背光。在3DMAX场景制作中,三点照明法一般用于在室内表现特定的主题物体合室外灯光效果
设置步骤:

1、主光的创建

灯光的设置要从黑暗开始,在3DMAX的顶视图中创建一个聚光灯指向主题物体,使其与视角或摄像机呈现出大概为15°~45°的夹角。

注:主光的调试可以在侧视图上进行。

2、辅光的创建

在3DMAX中辅辅光一般可以模拟来自场景中相对比较次要的光源或天空的光线,辅光的高度大约为主光的一半,主光1/8左右的亮度。

注:辅助光不一定是一盏,也可能是多盏。而其亮度要在主光的1/8---1/2之间。

3、背光的创建

背光的主要作用是勾勒出物体的轮廓,以使主题物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我们可以在3DMAX的前视图打一盏聚光灯,把灯光放到物体的后面,与视角或摄像机相对。
注:背光的位置要超过主题物体一些3DMAX中三点照明的理论其实来自真实摄影棚中的灯光布置,其中三种灯光分别为主光、辅光以及背光。在3DMAX场景制作中,三点照明法一般用于在室内表现特定的主题物体合室外灯光效果

Ⅷ 三点布光怎么解释

三点布光法,人物照明中三个基本光位的处理。主光、副光和逆光是人物照明中三内种基本光线容。它们在光线效果上是互相制约的,如主光高,副光就要低;主光侧,副光就要正,而逆光则视主光和副光的位置决定其高低、左右。有时逆光作为隔离光和美化光,也可以不考虑主、副光位置的关系。处理得当,三个光位的光线可以互相补充,在人物方向变化时,仍能正确表现形象;如处理不当,则会互相干扰,破坏形象表达。三点布光法是保证人物基本造型的程式化照明方法。

Ⅸ 三点布光的注意

1)灯光宜精不宜多。过多的灯光使工作过程变得杂乱无章,难以处理,显示与渲染速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只有必要的灯光才能保留。另外要注意灯光投影与阴影贴图及材质贴图的用处,能用贴图替代灯光的地方最好用贴图去做。例如要表现晚上从室外观看到的窗户内灯火通明的效果,用自发光贴图去做会方便得多,效果也很好,而不不要用灯光去模拟。切忌随手布光,否则成功率将非常低。对于可有可无的灯光,要坚决不予保留。
2)灯光要体现场景的明暗分布,要有层次性,切不可把所有灯光一概处理。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种类的灯光,如选用聚光灯还是泛光灯;根据需要决定灯光是否投影,以及阴影的浓度;根据需要决定灯光的亮度与对比度。如果要达到更真实的效果,一定要在灯光衰减方面下一番功夫。可以利用暂时关闭某些灯光的方法排除干扰对其他的灯光进行更好地设置。
3)要知道MAX中的灯光是可以超现实的。要学会利用灯光的“排除”与“包括”功能绝对灯光对某个物体是否起到照明或投影作用。例如要模拟烛光的照明与投影效果,我们通常在蜡烛灯芯位置放置一盏泛光灯。如果这盏灯不对蜡烛主体进行投影排除,那么蜡烛主体产生在桌面上的很大一片阴影可能要让我们头痛半天。在建筑效果图中,也往往会通过“排除”的方法使灯光不对某些物体产生照明或投影效果。
4)布光时应该遵循由主题到局部、由简到繁的过程。对于灯光效果的形成,应该先调角度定下主格调,再调节灯光的衰减等特性来增强现实感。最后再调整灯光的颜色做细致修改。如果要*真地模拟自然光的效果,还必须对自然光源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多看些摄影用光的书,多做试验会很有帮助的。不同场合下的布光用灯也是不一样的。在室内效果图的制作中,为了表现出一种金碧辉煌的效果,往往会把一些主灯光的颜色设置为淡淡的橘黄色,可以达到材质不容易做到的效果 。

Ⅹ 关于摄影...三角灯的打法

打三角灯是指打主光、辅助光和轮廓光,三只灯构成一个三角形。
主光就是面光,专基本上在被摄对象的正前方属(或30度角之内侧),辅助光与主光略有距离,但同在一侧。轮廓光在被摄对象的侧上方偏后一点。
光位:以被摄对象为中心,水平和纵向各画成圆,并且用时钟指针来表示,横向以人背部为12点,纵向以人顶部为12点,大致是这样的:
主光:横5 纵3(即在横5点,纵3点的位置) 设光比为1
辅助光:横7 纵3 光比为1/2
轮廓光:横10 纵11 光比为1
(不好意思,我不会在电脑上画图,如果有图的话会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