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金照明 » 中国古代主要用什么照明
扩展阅读
迈诺诗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2021-03-16 21:54:39
家装强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中国古代主要用什么照明

发布时间: 2021-02-22 21:09:44

⑴ 古代用什么照明

蜡烛。

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在古代,通常由动物油脂制造。可燃烧发出光亮。此外,蜡烛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在生日宴会、宗教节日、集体哀悼、红白喜事等活动中也有重要用途。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蜡烛有牺牲、奉献的象征意义。

现代一般认为蜡烛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也有传说在先秦上古时期,有人把艾蒿和芦苇扎成一束,然后蘸上一些油脂点燃作照明用,后来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芦苇用布缠上,里面灌上蜜蜡点燃。

(1)中国古代主要用什么照明扩展阅读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蜜蜡可能是今日所见蜡烛的雏形,在西方,有一段时期,寺院中都养蜂,用来自制蜜蜡,这主要是因为天主教认为蜜蜡是处女受胎的象征,所以便把蜜蜡视为纯洁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坛上。

从现存文献看,蜜蜡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大致与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时代(公元710~784年)从我国传入这种蜡烛的。

蜡烛的普及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朝时南越向高帝进贡的贡品当中有蜡烛,有说法认为当时在寒食节禁火的时候君王赏赐给侯爵以上的官员、上品官员以蜡烛,说明当时的蜡烛极为稀少。

到了南北朝时期蜡烛稍微应用得普遍了一些,但也主要是在上层社会,而不是一般的百姓家照明用的。唐朝时也记载了在晋州上贡时的贡品当中有蜡烛,另外唐朝的官员还专门设置一个官员来管宫廷蜡烛。宋朝记载有当时和西夏的边境贸易中,交易的用品就有蜡烛。

蜡烛作为外贸、对外交换的一种东西,说明虽然当时用的比较普遍,但还是比较珍贵的。到了明清以后,蜡烛才渐渐地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也比较多了,但是一般的灯具,像油灯、火把依然不能和蜡烛同日而语。

⑵ 古时候有什么照明方法


(有白蜡和红蜡)有钱人家用的,油灯,用植物油浸泡棉绳用来照明
穷人家用的,火把
外出或打猎时用的,鲨鱼油
古墓中点长明灯用的

⑶ 中国古代灯具有哪几种

中国古灯主要抄是用来生活照明的袭,但是也用特别功能的1.生活照明 2.花灯 3.行军灯 4.街灯(宫灯)5.佛教用灯 6.马灯
中国古灯材质种类繁多,大致分为青铜、陶器、瓷器、玻璃、木头、石头、铁、锡、金银烛台等。古代青铜灯也写作“锭”。式样很多,常见的上有盘, 用以盛油或插烛, 中有柱,下有底。有的底如雁足,称“雁足灯”。有的圆盘下有三短足,盘边有把,自身铭文称为“行灯”。有的铸成人形、鸟形、兽形、树形等。尚有周围有壁及可开合的门,以调节气流和照度,如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铜灯盛行于战国至汉晋。

古油灯有烛台、马灯、汽灯、油灯,造型也有很多种,玉灯、鎏金的灯、镀银的灯,近代又有玻璃灯、景泰蓝灯、合金的马灯等。

⑷ 古代是用什么照明的

1.远古的照明是从火抄开始的,北京猿袭人洞中,发现过大量的灰烬堆积,五十万年前还没有灯,只能采用火光来照明。当时,火不单是为了照明,还可用来烤熟食物、取暖等。
2.随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出了“炬”、“燎”、“烛”。汉代时称作“镫”后简为“灯”。灯的燃料主要是动物油脂,古代最著名的灯是宫灯。
3.夜明珠。不过这是身份象征了,照明有点奢侈,就算古代皇家也是少有收藏,古代也少有皇室使用。
4.萤火虫。囊萤映雪中就有它一个故事,以前穷人家照明有时就捉萤火虫用薄布蒙上去,可以用一个晚上,不过萤火虫都死了就是了。
5.其他能照明还有古代特制的烟花(但好象主要是庆祝功用)、打铁火(称打礼花,也是节庆才用,很危险)、丹药(通过服用一些偏方丹药,一定时间后,晚上夜视能力加强,甚至发光,这在某些盗墓小说里写到,不知是否确实)。

⑸ 古代没有电灯,那古代人是用什么照明的

都是用蜡烛照明,红楼梦里还描写了下雨天户外照明的工具,外面是明瓦里面放上一节蜡烛,有玻璃的时候就是外面是玻璃里面放上一节蜡烛,就可以在雨天照明不怕被水淋湿了。

⑹ 在中国古代宋朝古人是用什么照明的

宋朝时,人们已比较广泛地使用蜡烛。宋人所用的蜡烛,形态上已经跟汉代的蜜烛完全不一样,而跟我们现在所用的蜡烛更接近,呈长长的管状,中间有烛芯,可以直接点燃。
不要小看这种长管状的蜡烛,它不但携带、使用方便,燃烧时间较长,亮度也远大于油灯,可谓是人类照明史的一次进步。它的出现,得益于古人对制烛新材料的发现:白蜡。白蜡熔点比黄蜡(蜂蜡)高,既有可塑性,又有一定硬度,这才可以制成长长的蜡烛,点燃后也比较光亮,正是照明的理想材料。
白蜡取自蜡虫的分泌物。由于白蜡是中国特产,西洋人也将它叫做“中国蜡”。中国养殖蜡虫提取白蜡的历史,也许可以追溯至唐代,但有史料可确证的时间则是宋代。
宋人还用乌桕油脂制作蜡烛:“乌桕,实如鸡头,液如猪脂,可压油为烛”。乌桕种子有一层蜡质表皮,是制蜡的上品;桕子榨油,混入融化的白蜡,倒进模具内,凝结后便是桕烛。按南宋诗人陆游的使用体验,桕烛的光亮可将蜡烛比下去,“乌桕烛明蜡不如”。不仅陆游这么说,另一位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有诗曰:“臼熖光寒泪亦收,臼灯十倍蜜灯休。”
宋人用来制烛的原料还有石油,叫做“石烛”。今日蜡烛所用的工业蜡即从石油中提炼,不知宋人又是如何制作石烛的,因史料记载过于简单,不好臆断。不过我们确知,石烛的照明效果很不错,来看陆游记录进《老学庵笔记》的使用体验报告:“宋白《石烛》诗云:‘但喜明如蜡,何嫌色似黛。’烛出延安,予在南郑数见之。其坚如石,照席极明。亦有泪如蜡,而烟浓,能熏污帷幕、衣服,故西人亦不贵之。”据说石烛也耐烧,一支可顶蜡烛三支,但缺点是烟浓。
从出土的唐墓壁画来看,长管形的蜡烛至迟在唐朝就出现了。陕西乾陵博物馆的永泰公主墓壁画中,就绘有手执蜡烛的侍女。但是,蜡烛此时还是贵族高官才使用的奢侈品,一般平民可消费不起。因此,燃烛也是唐朝人炫富的一种方式。到了宋代,蜡烛才成为普通的商品,开始进入一般士庶家庭。
那么宋代的蜡烛价钱几何呢?宋史学者程民生教授的《宋代物价研究》收录了一则蜡烛价格信息:据《宋会要辑稿》,宋神宗年间,朝廷给予官员的奠仪包括“秉烛每条四百文,常料烛每条一百五十文”,可知宋代每根蜡烛的价格为150至400文不等,相当于一名城市下层平民两三天的收入。不过宫廷的蜡烛制作豪华,用料精细,无疑偏贵。坊间民用蜡烛的价钱应当不会这么高。
程民生教授的高足张彦晓提供了另一条宋代蜡烛价格信息: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哲宗年间,定州采购的防城器具计有“松明一十四万一千六十二斤半,桦烛一百一十四万四千五十二条,估定合用物料价钱二万二千九百九十七贯二十七文”。如果我们忽略掉松明与桦烛的价差,则可以计算出,每根蜡烛约18文钱,顶多是20文钱左右,相当于一名城市平民日收入的十分之一。这个价格,显然是一般市民都消费得起的。
不过,点蜡烛的成本还是高于点油灯,一名南宋读书人“每夜提瓶沽油四五文,藏于青布褙袖中归,燃灯读书”,彻夜点灯,也才耗油4~5文钱。而通宵点烛,少说要三至五根蜡烛,即需要支出50~90文钱,是油灯成本的10~20倍。

⑺ 古代的人是用什么照明的

1.远古的照明是从火开始的,北京猿人洞中,发现过大量的灰烬堆积,五十万版年前还没权有灯,只能采用火光来照明。当时,火不单是为了照明,还可用来烤熟食物、取暖等。
2.随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出了“炬”、“燎”、“烛”。汉代时称作“镫”后简为“灯”。灯的燃料主要是动物油脂,古代最著名的灯是宫灯。
3.夜明珠。不过这是身份象征了,照明有点奢侈,就算古代皇家也是少有收藏,古代也少有皇室使用。
4.萤火虫。囊萤映雪中就有它一个故事,以前穷人家照明有时就捉萤火虫用薄布蒙上去,可以用一个晚上,不过萤火虫都死了就是了。
5.其他能照明还有古代特制的烟花(但好象主要是庆祝功用)、打铁火(称打礼花,也是节庆才用,很危险)、丹药(通过服用一些偏方丹药,一定时间后,晚上夜视能力加强,甚至发光,这在某些盗墓小说里写到,不知是否确实)。

⑻ 古代的照明用具有哪些

古代的照明用具有
1、古灯,是古代以燃料燃烧所形成的火焰作为光内源的照明工具,包括火炬容、油灯和烛台。

2、豆形灯是我国最早的定型化的灯具,其材质是先陶后铜,出现的时间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对照明器具的普遍的称呼是“烛”,指火炬,也就是通常说的火把。
3、蜡烛产生于西汉兴盛于晋代。是用蜂蜡制成中间有灯芯的柱状照明器具,要配合烛台使用。蜡烛和油灯的区别是:前者的燃料是固体的,而后者的燃料是液体的。
4、宫灯——古灯公主。宫灯,南朝已有记载,既是照明工具,又是建筑装饰艺术品,主要是指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各种图案的彩绘灯。

⑼ 古时候人们都是用什么来照明

在汉之前一般用柴禾做灯芯以此来达到照明的目的。但是,用柴禾做灯芯内是十分的麻烦的容,这是因为用的时候需要有人手里拿着烛火,随时用碗接着落下的灰烬,还要准备燃尽了加薪。

在战国时也有油灯的出现,但是这只是富贵人家才有的。因为那时候尚未有植物油,油灯用的是动物油。

在东汉后期有了蜡烛的出现。因为有了蜡烛的出现,油灯又不算贵了。随着植物油出现之后,油灯就更不是什么奢侈品了。

唐代出现的蜡烛与当今现在所用的蜡烛还不是一种。唐道所用的蜡烛是蜜蜡。而现在蜡烛是有蜡树造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