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承德50项民心工程都有什么
(一)新增就业岗位17万人,指导和帮助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12万人(其中“”人员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0.95万人,指导和帮助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15.15万人(其中“4050”人员4.1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12%。
(二)建立30个创业基地,为农民提供2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创建市级企业创业基地35个,入驻企业1428户,为69980名农民工提供了就业岗位。
(三)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培训20万人。全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3.7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0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2.5万人。
(四)指导培训进城务工民工6000人。全年指导培训进城务工民工6159人。
二 饮用水工程
(五)解决58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新建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59处,解决了71.68万人的饮水困难。
(六)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30万人,全市农村改水受益率达到9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以上。全市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35.94万人,农村改水受益率95.2%,自来水普及率67.37%。
(七)开展荣昌县缺水地区的红层找水工作,完成450口浅井,解决3个乡镇4个村5000人缺水问题。全年完成浅井452口,解决了荣昌县3个乡镇4个村5000人、3822头牲畜的饮用水困难。
(八)提高供水水质,投资1.1亿元,完成主城区80公里供水管网改造。全年完成投资0.95亿元,改造主城区供水管网85公里。
(九)完成重庆市大学城供水一期工程。大学城引水工程于6月25日完工,供水一期工程于8月20日正式运行。
三 城镇住房工程
(十)竣工城镇住宅1000万平方米,完成危旧房改造45万平方米。全市竣工城镇住宅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危旧房屋改造205.53万平方米。
(十一)解决1500户“双困家庭”廉租住房问题。全年解决了1775户“双困家庭”廉租住房问题。
(十二)安置危旧房拆迁改造6000户。全年安置危旧房拆迁改造6473户。
四 交通畅通工程
(十三)开工建设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黔江至彭水段、重庆绕城公路东段和北段等8个项目;国道212线武胜至合川段高速公路(渝合路二期)34公里建设通车。8个高速公路项目已于12月全部开工,国道212线武胜至合川段高速公路(渝合路二期)34公里已于12月28日通车。
(十四)实施机场路、嘉滨路、南干道、北干道等道路路面整治,完成路面整治80万平方米;新建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8座,新建、整治人行护栏5000米。投资20796.97万元,整治车行道41.42公里、100.94万平方米,整治人行道2.2万平方米;新建8座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其中红旗河沟天文台大厦旁1座、红黄路2座、黄龙路1座、陈家坪立交3座、渝澳大桥北桥头1座;新建、整治人行护栏5877米。
(十五)建成渝合高速公路余家湾立交桥和渝黔高速公路南山立交桥。余家湾立交桥、南山立交桥分别于4月29日、8月30日建成通车。
(十六)建成陈家坪立交桥工程,南区公路改造工程。陈家坪立交桥工程于5月底竣工通车;南区公路改造工程于1月30日完工。
(十七)新建和改造乡村道路10000公里。新建和改造乡村公路10230公里。
五 社会保障工程
(十八)完成全市100座病险水库整治;消除中小学危房50万平方米。投资3507万元,整治病险水库111座;消除中小学危房70万平方米,新改扩建校舍竣工面积55万平方米。
(十九)实施道路交通“生命工程”和“渡改桥”工程,对200公里县道危险路段安装防护设施和232个渡口安全条件进行改造。完成县道危险路段防护设施安装200公里,“渡改桥”项目24个;改造315个渡口的安全条件。
(二十)加强煤矿GPRS监控系统建设,建立217个高瓦斯矿井和300个矿井风机开停状况联网监控系统。完成228个高瓦斯矿井联网建设;对300个矿井风机开停实行联网监控。
(二十一)解决11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3000户易地扶贫搬迁。落实财政扶贫资金3200万元,发放到户贴息贷款3000万元,扶持发展产业项目,解决了11.02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落实资金3840万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283户。
(二十二)实施“千社千店安全消费放心工程”,在全市农村建立1000个安全消费放心店;在城区建立50家放心食品超市。按照“统一承诺、统一标识、统一管理、主要商品统一配送”的原则,完成农村1000个安全消费放心商店的创建工作;城区首批68家“放心食品店”通过评审,已于9月30日命名授牌。
(二十三)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新增10个放心粮油产品品种。新增“放心粮油”产品品种42个,其中全国“放心粮油”产品品种14个,市级28个。
(二十四)大力实施法律援助,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万件以上,其中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不低于1100件;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在各乡、镇、街道,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劳动保障等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建成一批“农民工维权示范岗”、“未成年人维权示范岗”和“妇女维权示范岗”。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732件,21402人受益,其中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682件;免费解答法律咨询、代书61527件次;共有835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占全市乡镇、街道总数的75%;创建各类“维权示范岗”100个,其中,妇女儿童“维权示范岗”40个、残疾人“维权示范岗”40个、农民工“维权示范岗”20个。
(二十五)实施医疗关爱工程,各区县建立艾滋病监测点,免费开展HIV筛查4万人;免费治疗结核病人2万人;救助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1万人。全年累计建成70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6个艾滋病监测哨点,每个区县至少建立了1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监测点,免费开展HIV筛查44680人;完成免费治疗结核病人20500例;救助贫困孕妇住院分娩11020人。
(二十六)建成1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站,10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80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全年建成3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86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
(二十七)新建、改建100个乡镇的人口计生健康服务站和帮扶1000户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脱贫。完成乡镇人口计生健康服务站建设100个,新建面积3万多平方米,250多万人受益;帮扶1000户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
(二十八)建成城市街道老年服务中心3个,社区老年服务站180个,农村敬老院100个;建成市老干活动中心,力争年底投入使用。已建成5个社区老年服务中心,200个社区老年服务站,在14个区县修建乡镇敬老院100个,实现全市敬老院覆盖率达100%;市老干活动中心已基本建成。
(二十九)大力实施“235”工程,即对2000名城镇重残无业人员实行个体就业补贴;对30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实行医疗救助;对500户贫困残疾人住房实行改造。全年有6000多名贫困残疾人获就业扶助;6800多名重症精神病患者获救治,80%的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好转;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966户,1100多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受益。
(三十)对120名孤残儿童实施手术康复治疗。已对224名孤残儿童实施手术康复治疗。
(三十一)实施“农业机械跨区作业助农增收工程”,引进和组织联合收割机300台,实现机收作业面积30万亩,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3000万元。启动实施“农业机械跨区作业助农增收工程”,引进和组织联合收割机1000余台,实现水稻机收作业面积35万亩,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3500万元。
六 公共服务设施工程
(三十二)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6099个5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覆盖建设任务,切实解决农民看电视难问题。完成6294个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
(三十三)实施较场口-解放碑-小什字景观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和50公里的主城干道管网下地工程。新建和改造新重庆广场、较场口城市阳台、得意绿岛、较场口街心花园;对解放碑商业大厦等13栋重要建筑的外立面进行整治,整治面积约4.3万平方米;完成民权路等3条道路改造,安装改造景观路灯320组;设置23块景观性公共标识牌;完成主城干道管网下地51.8公里。
(三十四)开通重庆移动电视,利用数字电视技术,通过无线发射、地面接收的方式进行移动电视节目播出,每天滚动播出15小时。重庆移动电视于6月18日正式开通,每天直播重庆电视台等10余档4个多小时的新闻节目,滚动播出时间达15.5小时,受益群众170万人次。
(三十五)全面建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6月18日向市民开放;峨岭公园免收门票对外开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全面建成,并于6月18日对外开放,已接待游客35万人次;主城区已有10个公园免收门票开放,其中峨岭公园于9月30日免收门票开放。
(三十六)构建主城区“城市一卡通”系统,发展持卡用户60万。发放“城市一卡通”卡84.2万张,建成充值点32个,交易终端36个;市区4700辆公交车实现了“城市一卡通”刷卡消费,覆盖率达90%以上。
(三十七)新建6个区县文化馆、图书馆,100个文化站;新建8所老年大学。建成沙坪坝区、大足县、云阳县文化馆和江北区、綦江县、丰都县图书馆;建成涪陵区、南岸区、万盛区、潼南县、武隆县、梁平县、黔江区、江津市8所老年大学;100个乡镇文化站项目已完工。
(三十八)完成主城区雕塑配置20座;完成农民版画创作院建设。建成主城区雕塑配置20座;綦江农民版画创作院建设已完成。
(三十九)安装GPS车辆500辆、船舶200艘。对500辆车辆和200艘船舶安装了GPS系统。
(四十)完成水表一户一表改造10万户。完成水表一户一表改造154411户。
(四十一)完成电表一户一表改造10万户。完成电表一户一表改造142900户。
(四十二)新发展民用天然气用户8万户;新建10座CNG加气站。全年新发展民用天然气用户9万户;新建CNG加气站10座。
(四十三)完成500千伏石坪输变电工程和220千伏潼南、合川输变电工程,220千伏城口-开县线路工程及110千伏何家冲输变电工程。500千伏石坪输变电工程于6月30日建成投入运行;220千伏潼南、合川输变电工程分别于6月26日、27日建成投入运行;220千伏城口-开县线路工程于9月25日建成投入运行;110千伏何家冲输变电工程于6月3日建成投入运行。
七 生态环保工程
(四十四)加强对企业废气排放的监管和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及冒黑烟机动车的整治,确保主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满足二级天数的比例达70%以上。今年蓝天数达266天,全年主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5.1%,比去年同期上升9.8个百分点。
(四十五)完成主城排水工程太平门预处理站废气除臭设施建设,建成鸡冠石和唐家沱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二级生化处理设施投入使用,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加快二、三级管网的改造建设,确保服务区范围内的污水收集率达到50%。太平门预处理站废气除臭设施、鸡冠石和唐家沱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建成;完成主城区各流域二、三级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盘溪流域示范段东二路排水工程已竣工;服务区范围内的污水收集率达到了预定目标。
(四十六)实施世行贷款主城区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完成项目建设任务30%以上;实施世行贷款公厕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项目建设。完成了世行贷款主城区垃圾收运系统工程项目建设任务的30%以上;主城区范围内新、改建公厕25座。
(四十七)大力开展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在29个区县(自治县、市)的71个乡镇集中成片地进行“一池三改”(即修沼气池、改厨、改厕、改畜禽舍),建成5万户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户。35个区县(自治县、市)的77个乡镇建成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村191个、示范户5.04万户、沼气池5.16万口。
(四十八)完成桃花溪流域综合整治二期河堤及管网工程,建设杨声桥污水处理厂,年内实现截污治理。二期河堤及管网工程于8月15日全面完工,11月30日基本实现全线截污;杨声桥污水处理工程因规划用地调整,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建设的相关工作。
八 城市环境工程
(四十九)加大主城无灯区道路照明工程建设力度,新安装路灯3500盏,基本解决主城区背街小巷道路照明问题;加强主城两江游灯饰夜景色工程建设,重点突出精品灯饰建设,新建灯饰项目80项。投资6000万元,新安装路灯12852盏,渝中区、高新区等基本消除了无灯街区;新建灯饰261项,重庆夜景的档次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五十)创建山水园林城市1个、市级风景名胜区1个,建成城市生态林1000亩。创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区)5个、市级风景名胜区2个;建成城市生态林1078亩。
『贰』 江津白沙
破 茧 化 蝶,白 沙 起 飞
白沙是我家,我们都爱它。白沙的一举一动,左右我的视线。多少年来,多少白沙人在关注白沙,期待着白沙明天会更好。
近十年来,中国各地迅速推进城市建设,白沙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修起了滨江路、建起了政府广场、开了重客隆超市、出现了第一栋29层电梯楼......但是,我们谁都认为,白沙的发展还是严重落后了。因为,白沙不是一般的乡镇。白沙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经济基础。白沙在明清时期就是繁荣的商埠,在明国时期是抗战大后方,名流汇集,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冯玉祥将军称之为“最爱国市镇”。解放后,白沙曾是江津县政府所在地,上世纪80年代,白沙空前繁荣,民间有“小香港”之美誉。白沙是川东“四大名镇”之一,“中心镇”、“示范镇”、建设中的“小城市”。但是荣誉只代表过去,今天的白沙失去了历史上的地位。
值得庆幸,不只是老百姓看到了白沙的落后,区政府也看到了,镇政府也醒悟了,所以,才有白沙之变。
我心飞翔,古镇起航。
白 沙 的 工 业
2009年,白沙工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一品集团当年就完成投资3.5亿元,建成职教创业园一期工程,随后又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二期工程。至今已完成投资超10亿元。。二期工程尚未完工,三期工程又已经开始推进,预计在2011年底完成职教园区5.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8月3日,20家浙江明星企业集体进驻白沙工业园,他们将投资20亿元,到2012年时产值达到50亿的规模,并为当地提供4000个就业岗位。可以想象,随着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会有更多的沿海企业到白沙投资兴业。区政府为白沙提出的目标是,2012年时,白沙要成为100亿级工业强镇。而单是永康产业园,将来就要打造成100亿级产业集群,产品销往广大的西部地区和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区。所以预计到2015年,白沙工业产值将达到200亿,解决就业人口15000人。白沙现在的利华公司,一年的产值才两个多亿,工业园区200亿的产值相当于40个利华公司的规模。白沙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从糖厂到高占约20平方公里,另有滩盘园区和三口园区约10平方公里。到2020年,园区全部建成,可以承载中小企业数百家,产值上千亿,解决就业人口5万人。工业的兴起,必然惠及就业,增加白沙人民的收入,会有更多人在白沙居住和消费,带动房地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政府从工业税收中拿出钱来改善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白沙的面貌将会有巨大变化。
白 沙 的 农 业
白沙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农业有数万亩的规模,恒河集团、晋愉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将在白沙周边、二级公路沿线开发现代农庄、苗木、花卉、水果、房地产,让农村变成一个大公园。重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就在江津至白沙一线。同时,在白沙职教创业园区还将建设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白沙阜泰集团开发建设驴溪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静态投资5.38亿元,2020年完成项目。国家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农民自愿申请放弃宅基地,转为城市户口,在城里买商品房的可以获得数万元的补偿。白沙有8万农民,预计倒2012年,将会有2万农民进城买房,农村乡镇是他们的首选。农村土地得以流转,更适合规模化经营。新进城的这部分农民,或进工厂、或从事餐饮、家政等服务行业。
白 沙 的 交 通
白沙目前有一条铁路,一条长江水道,白沙至重庆高速公路,一条二级公路,另有白沙至永兴、至塘河、至石蟆、至稿子、至二溪、至金刚、至石门、至高占、至周家岩、至三口、至河口等多条支路。今年,白沙对境内公路网全部硬化,打造江津第一个镇级无尘路网。白沙至合江高速公路已经开工,2012年建成通车,白沙至泸州只需1小时,同时到宜宾也方便了。预计2015年,泸州至昆明高速可建成通车。重庆三环高速白沙至永川段,白沙至綦江段两年内可以动工建设,最迟2015年建成。到时,白沙至永川、至成都,白沙至綦江至贵阳或者到三环上的任何一个县城都将实现全高速。预计2020年内白沙可通过招商引资建成跨江大桥,同时也为了开发滩盘片区的工业园区和市镇建设,形成白沙一江两岸城市格局。今年白沙将开工建设车渡项目,作为连接两岸往来的先期工程,石门、朱杨、金刚等地的车辆、货物、旅客可以同白沙实现联运。区政府规划建设朱杨至白沙至金刚至油溪一级公路,作为连接各个港口的重要通道。白沙至江津至合江现为二级水泥路,两年内将改建为沥青路面。
白 沙 城 市 建 设
白沙主城中心现在集中在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常住人口约6万。2010年,白沙将把旧城街道改为沥青路面,人行道统一铺设地砖,改造下水道和地面老旧电线、电杆等设施,安装夜间照明路灯。主城中央还有一些老旧建筑没有改造,白沙将加速推进旧城改造进程,提高城市档次。根据白沙提出建设中等城市的目标,除了现在主城中心区以外,白沙还将建设工商校--高速路口、高屋、三口、滩盘四个城市副中心,预计到2015年,主城中心区人口约7万,工商校新城约3万(含学生1.5万),高屋新区2万,三口新区2万,滩盘新区1万,总计15万人。白沙如意天地项目中开发房地产30~50万平方米,可供给1.2万人居住。通过招商引资修建滨江路二期工程,改造马巷丫至团鱼背地段。规划建设三口中学至老机砖厂住宅新区,可容纳2万人居住。搬迁白沙中学,区二院至高速路口,培育路口经济。中央大道将从工商校直通东山三叉路,32米宽的大道两旁将是林立的高楼群。高屋新区也将是发展迅速的地区,南环大道建成后,过往车辆将从城市外环通过,新高屋广场将是未来的一个中心。跨江大桥建成后,工业园区建设将移师北岸,滩盘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滩盘副中心很快会形成。白沙现有的中兴路和光华路最终会建成商业步行街,由于现在的主城处于绝对中心的位置,又加多年的商业基础以及人们习惯的消费趋向,还有靠近江边的特点,正如重庆的解放碑、朝天门,江津的大、小十字路一样,虽然新城不断出现,人们不忘旧爱。所以白沙的中心不会东移,也不会西移,反而会随着外围的发展变得更加中心。
白 沙 的 商 业
白沙历来是江津西部最重要的商业中心,辐射永兴、塘河、石蟆、朱杨、石门、金刚、慈云等周边乡镇。白沙中兴路、光华路是历史悠久的商业街,街上服装电器、金银首饰、糖酒烟草、箱包皮具、旅馆网吧、商场酒店、银行中介、超市书店、医院药店无所不有。滨江路、中滨路、外滨路人气旺,发展快,极具潜力。白沙要继续做大商业蛋糕,作为江津的商业副中心,白沙有很好的商业基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领域会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白沙一面要建设好已有的商业街,一面还需引进大型商场和超市,打造核心商圈,提高对周边的辐射能力和竞争力。商业街不需要高楼大厦,不需要宽阔马路,关键是要把基础设施建好、政府再适当引导即可。目前白沙的服装、餐饮、食品超市很大一部分主要靠工商校、聚奎中学、航天学院、高屋中学、三口中学几所学校学生消费。工商校和航天学院会继续发展壮大,政府还能努力引进一至两所高职学校就更好了。工业园区建成后,有了企业,有了工人,还会有工人家属,这会对白沙的消费市场有很大推动作用。
白 沙 的 港 口 建 设
白沙是长江上游著名的水码头,随着中等城市计划的实施,白沙港口建设要来一场大戏。已经建成的滩盘码头将继续扩建,是利化公司专用的川黔地区农资转运码头。新建糖厂综合多用码头,含车渡、集装箱、散货转运。新建高占300万吨散货码头。改建朝天嘴客船码头,拟建老机砖厂码头。另外,白沙港还包含石门作业区、朱杨作业区。白沙港口将水路与公路、铁路实现联运,打造江津西部物流中心。
白 沙 的 旅 游 业
白沙是有名的千年古镇,历史文化悠远。白沙的古镇文化、抗战文化、名人文化积淀丰厚,以及黑石山奇特风光,大圆洞、驴溪河秀美山水,为白沙开发旅游提供了充实的资源。白沙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古镇,即将开发东华街,板板街等老街区,建设抗战文化博物馆和朝天嘴影视城,开发驴溪河景观长廊,打造白沙古镇---黑石山---大圆洞AAA级旅游区。白沙每年举办闹元宵、龙舟文化节、抗战文化旅游节、迎新春文艺广场四个重大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了白沙人的凝聚力和白沙的知名度。白沙应当大力挖掘自身资源,发展旅游业,增加人民收入。
新一届的白沙政府给白沙带来了希望和信心。未来20年 ,将把白沙 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商业繁荣、环境优美的一座中等城市。预计2015年时建成12万人口小城市,2010年建成10平方公里15万人口规模,2030年建成15平方公里25万人口中等城市。